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FTS)治疗对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17年01月至2020年01月收治的180例胸腔镜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FTS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补液量、术后胸管拔除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下床时间、术后3 d VAS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肺功能指标FEV1、FVC、MV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FTS应用于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炎症应激反应,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肺段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7年6月间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肺段切除手术治疗的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将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FTS护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围术期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4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卧床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 VAS评分、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卧床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肺段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FTS,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3.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在围术期采用一系列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和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随着胸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孔胸腔镜应运而生,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在保证肺癌根治性及安全、可行的前提下,单孔胸腔镜肺癌手术在疼痛、创伤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进一步探讨加速康复外科联合单孔胸腔镜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支修益 《癌症进展》2009,7(4):379-386,378
1 历史和现状 2008年4月29日卫生部发布了第3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占死亡总数的25.0%,并且呈现持续性增长趋势,其中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中上升了465%。肺癌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恶性肿瘤首位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 VATS)肺叶切除术与标准肺叶切除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行标准肺叶切除术的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标准组)与VATS肺叶切除术1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VATS组),于术后第7与第14天(早期阶段)及术后1年(晚期阶段)进行对肺功能检测,包括用力肺活量( FVC),用力呼气容积1秒(FEV1.0),与峰值流速(PFR)进行测量。结果 VATS组术后第7天的肺功能指标优于标准组:动脉氧分压测量(氧分压)(P=0.054),动脉血氧饱与度(O2SAT)(P=0.063),FVC(P=0.10),与FEV1.0(P=0.08)。 VATS组术后第7天与第14天的PFR显著优于标准组,(P=0.008,P=0.03)。 VATS组与标准组患者术后静息心率均显著高于术前[VATS组(84.13±17.21)次/分,(73.67±10.32)次/分;标准组(86.13±19.67)次/分,(72.24±14.21)次/分,组间P<0.05];而VATS组于术后第4 d降至术前水平,标准组于术后第14 d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VATS肺叶切除术与标准肺叶切除术比较,术后早期的肺功能具有优势,尤其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一种有利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郑慧禹  邵志鹏  赵冬峰  杨玉伦 《癌症进展》2021,19(5):499-502,506
目的 对比分析胸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20例NSCLC患者分为胸腔镜组(n=60,接受胸腔镜微创手术)和开胸组(n=60,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术后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和术后3天的血清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EORTC QLQ-LC43)评价术前和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胸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管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镜组和开胸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天,胸腔镜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IL-10、CRP水平均低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胸腔镜组患者的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家庭生活、肺癌附加因素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胸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NSCLC均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但前者在手术创伤、术后恢复、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更具优势,且患者生活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老年肺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需行肺切除术的老年肺癌患者102例,采用单盲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1例。记录患者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6%)低于对照组(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老年肺癌术中可有效促进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节约社会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将106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VAMT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现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胸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③随访18个月,2组患者复发率、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期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VAMT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手术短期和长期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短期和长期疗效观察指标,并对胸腔镜组1年生存率的单因素、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43.2±20.1)min,切口长度为(4.3±1.2)cm,术中出血量为(119.7±23.4)ml,清扫淋巴结数为(10.2±3.7)个,术后住院时间为(7.4±3.2)d;常规组手术时间为(139.7±2.3)min,切口长度为(14.9±3.8)cm,术中出血量为(142.3±21.1)ml,清扫淋巴结数为(10.4±2.9)个,术后住院时间为(10.9±5.1)d。胸腔镜组与常规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胸腔镜组Ⅰ期、Ⅱ期、Ⅲa期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8.7%,86.3%)、(92.1%,58.4%)、(87.8%,36.2%);常规组Ⅰ期、Ⅱ期、Ⅲa期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8.4%,86.7%)、(92.3%,57.9%)、(88.1%,36.0%)。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期、纵膈淋巴结转移情况、清扫淋巴结个数、清扫淋巴结组数均为胸腔镜手术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期、纵膈淋巴结转移情况、清扫淋巴结个数及清扫淋巴结组数是影响胸腔镜手术疗效的独立因素。结论胸腔镜手术能够取得良好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且手术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7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开胸肺癌根治术,将7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予以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比2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和围术期情况、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 d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变化。结果研究组胸腔引流量、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FVC、FEV1、MVV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3 d,研究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4/78),较对照组15.38%(12/74)低(P<0.05)。研究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98.68%(73/76)、2年生存率为86.84%(64/76)、3年生存率为81.58%(60/76),与对照组的97.26%(71/73)、87.57%(64/73)、79.45%(58/73)对比,无显著差异(P>0.0...  相似文献   

11.
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炳初 《中国肿瘤》1997,6(9):17-18
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绝大多数,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原则与小细胞肺癌有所不同,常以外科手术切除为首选,但因就诊时以Ⅲ、Ⅳ期占多数,预后差,近年多主张采用综合疗法,并已取得一些进展。一、Ⅰ期(T1-2N。,M。)Ⅰ期病变经手术完全切除后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约60%-70%。标准术式为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清扫,少数需作袖状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对肺功能不足或有心血管疾患,估计不能耐受肺叶切除的周围型病例,可采用区段或楔状切除术,其局部复发率的长期生存率均逊于肺叶切除术,但仍优于放射治疗。以电机辅助胸腔镜手…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 FTS)能促进患者加速康复并缩短住院时间,并已在其他一些外科疾病中得以有效运用,但在我国肺癌手术患者中实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FTS在我国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检索所有符合检索条件的文献,末次检索日期为2016年1月31日,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进一步筛选,采用RevMan 5.3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8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和5项临床对照试验(clinical controlled trial, CCT)纳入研究,共计1,2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FTS组术后住院时间(MD=-3.61,95%CI:-5.05--2.16,P<0.000,01)和胸管留置时间(MD=-2.62,95%CI:-3.07--2.17,P<0.000,01)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30,95%CI:0.19-0.47, P<0.000,01)和住院费用(MD=-0.92,95%CI:-1.19--0.65,P<0.000,01)明显降低。结论 FTS能安全有效地促进我国肺癌患者快速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3例非小细胞肺癌肋骨转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13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外科治疗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对1998年7月~2003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3例患者,生存时间4~3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1年生存率为54%。单发肋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长于多发肋骨转移和肋骨外转移者(P=0.015)。肿瘤的病理类型、原发肿瘤(T)和淋巴结转移情况(N)与生存期并无关系。结论:对于①单发肋骨转移②预计原发病灶和纵隔淋巴结能彻底清除③身体条件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建议进行积极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 分析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治疗Ⅰ期外周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浙江省肿瘤医院30例诊断为Ⅰ期外周型非小细胞肺癌行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8.3岁,术前患者肺功能FEV1实测值/预计值平均为60.13%(43%~112.8%),术前胸部CT示肿瘤直径≤2.0cm。[结果] 30例肺癌患者成功施行了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无增加辅助腔镜切口,无中转开胸,无中转行肺叶切除,无术后并发症及无围手术期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10.7±30.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3.5±30.5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为3.5±2.1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6.5±1.6d,术中清扫淋巴结数平均为8.8±2.5枚。3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0.7(2~39)月,30例患者皆为无瘤生存,未发生转移或复发。[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Ⅰ期外周型非小细胞肺癌是可行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陈晓峰  段亮  徐志飞 《中国肿瘤》2008,17(5):379-382
手术治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综合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针对Ⅲa期和Ⅲb期不同类型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手术疗效作一综述。对于T3N1M0的Ⅲ8期NSCLC来说,外科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指征很明确,而N2阳性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是争论的焦点。肺切除术加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适用于“可切除”的N2期NSCLC,预后较佳,而“不可切除”的N2期NSCLC预后很差,不主张手术治疗。对于一般情况、心肺功能较好的部分T4N0M0患者,积极采取手术治疗,甚至应用体外循环技术,扩大切除受累的器官,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多主张对于手术治疗的Ⅲ期NSCLC辅以术后化疗或实施新辅助化疗,而是否需采用放疗尚没有定论。  相似文献   

16.
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出现至今,微创手术对所有的外科分支学科均产生了巨大影响。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被首次报道,自此在许多医疗中心中逐渐普及。这项较新的技术的支持者列举了该技术在围手术期可能获得的许多有利结果,可能主要是因为该技术可减少手术创伤和应激反应。然而,由于仍缺乏有关长期生存和复发率的详实的临床数据,大部分胸心外科医生仍然持怀疑态度。全VATS的定义目前仍不明确,之前的许多研究将其视为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术,而非VATS肺叶切除术。在此,我们复习了有关全VATS肺叶切除术的文献,特别关注了直接对比VATS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5例早期NSCLC患者,采用全胸腔镜手术(VATS组,39例)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AMT组,56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淋巴结清扫及预后情况。结果 VAT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VAMT组,住院时间略短于VAMT组,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VATS组淋巴结阳性例数、个数与VAMT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VAMT组均略高于VATS组。两组1、3年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VATS组生存率高于VAMT组,两组生存曲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Log-rank,χ2=2.57,P=0.034)。结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手术可彻底清扫纵隔淋巴结,并发症少,并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观察组)与开胸手术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2种手术方式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2组患者CRP、TNF—α以及IL-6水平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2组患者复发率及总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创伤小、急性期反应低,疗效肯定,可作为常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张志东  李标 《现代肿瘤医学》2019,(16):2860-2863
目的: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与常规手术淋巴结清扫的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之间在儋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肺癌患者123例,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69例使用常规开胸的手术方法,观察组患者54例使用电视胸腔镜介导下的微创手术和淋巴结清扫,对淋巴结清扫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组数、清扫淋巴结个数、N1期淋巴结个数、N1期阳性个数、N2期淋巴结个数、N2期阳性个数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时间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引流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后1年之中均未出现肿瘤的局部复发、纵隔淋巴结转移和其他的远处转移。结论:利用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淋巴结清扫,各项指标基本等同于常规开胸手术的效果,但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的气道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部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气道重建方式,以彻底切除病变并最大限度保存肺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气道重建中的外科相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研究2003年1月~2005年6月2206例肺癌手术中100例气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癌42例,腺鳞癌23例,腺癌11例,粘液表皮样癌5例,腺样囊性癌4例,类癌3例及其它混合散在分布类型12例。ⅠB期34例,ⅡB期23例,ⅢA期23例,ⅢB期20例。主要手术方式包括:右上叶袖状切除42例,右下叶袖状切除1例,左上叶袖状切除24例,左下叶袖状切除4例。两叶袖状切除8例,隆凸成形重建17例,肺叶袖状切除合并肺动脉成形4例。结果97例患者为完全性切除(R0),3例为不完全性切除(R1)。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肺部感染2例,胸腔感染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肺泡胸膜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术后住院日为4~27日(中位11日)。99例治愈出院,肺部感染导致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为1%。结论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取适当的气道重建方式,符合外科手术原则,可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对血管、气管、支气管的处理技巧是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