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测量热塑成型膜固定患者放疗的摆位误差,确定由临床靶区(CTV)或内靶区(ITV)外放产生计划靶区(PTV)的间距.方法 接受图像引导放疗的患者120例,其中头颈部肿瘤13例(109组图像数据),胸部肿瘤67例(279组图像数据),腹部肿瘤40例(171组图像数据).所有患者均采用热塑成型体罩或面罩做体位固定.在分次治疗前采用锥形束CT技术获取三维CT图像,把此图像和计划设计所用的螺旋CT图像进行配准,得到摆位误差数值.因未做在线校位,该误差值代表常规摆位方法的摆位误差.摆位误差由x(左右)、y(头脚)、z(腹背)方向的平移分量和绕3个轴线的旋转角度分量构成.统计分析摆位误差数据,用二参数法计算产生PTV的间距.结果 头颈部肿瘤3个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13±0.15)、(0.13±0.17)、(0.11±0.14)cm,旋转角度误差分别为1.05°±0.77°、0.87°±1.13°和0.68°±0.89°,外放间距分别为0.37、0.38、0.31 cm.胸部肿瘤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20 ±0.27)、(0.34±0.44)、(0.25 ±0.31)cm;旋转角度误差分别是1.06°±1.45°、0.85°±1.23°和0.78°±1.08°;外放间距分别是0.59、1.00、0.72 cm.腹部肿瘤3个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23 ±0.30)、(0.37±0.45)cm和(0.27±0.34)cm,旋转角度误差分别为1.22°±1.56°、1.05°±1.44°、0.98°±1.24°,外放间距分别为0.66、1.05、0.78 am.结论 应用锥形束CT技术可准确测量常规摆位方法的摆位误差,继而确定靶区外放间距.若考虑靶区在1个分次内的运动,则胸腹部肿瘤应在ITV基础上应用上述间距产生PTV.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实时在线校正宫颈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确定宫颈癌患者外照射治疗计划中外扩边界值的范围,并分析体质量差别对摆位的影响.方法 调强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按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A组(BMI≥24)和B组(BMI<24),将所获得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与计划CT图像进行灰度自动配准,计算摆位误差并进行在线评价.结果37例患者在X轴(左右)、Y轴(头脚)、Z轴(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1.1±2.3)、(2.1±5.0)、(-1.1±2.2)mm,外扩边界分别为5.2、11.0 、5.6 mm.A组患者在Y轴方向摆位误差较B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X轴、Z轴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锥形束CT在线校正可减小宫颈癌患者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可利用摆位误差估算放疗摆位外扩边界值.体质量指数大者应适当增加外扩边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头肩体垫固定的乳腺癌的放疗摆位误差,并计算合适的临床靶区(CTV)外扩边界。方法 53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头肩体垫固定,采用千伏级锥形束CT(CBCT)扫描并分析左右(X)、头脚(Y)、上下(Z)3个轴方向的线性误差(X、Y、Z),及绕此3个轴的旋转误差(Xr、Yr、Zr)。统计误差数据,评价头肩体垫的优劣,并根据公式MPTV=2.5∑+0.7δ计算CTV外扩为计划靶区(PTV)的范围(MPTV)。结果 53例患者共得到265次摆位误差的数据。265组线性误差绝对值的均值为2.50 mm、2.40 mm、2.20 mm,旋转误差为1.13°、1.11°、0.94°,Z轴方向与X、Y轴方向误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Y、Z 轴3个方向的线性群体系统误差为2.5 mm、2.3 mm、1.9 mm,随机误差为2.5 mm、2.20 mm、2.20 mm;旋转群体系统误差分别为1.03°、1.10°、0.95°,随机误差为0.79°、1.15°、0.72°。建议外扩边界为8.00 mm,7.30 mm、6.30 mm。结论 头肩体垫具有较好的摆位精度,利用CBCT测量乳腺癌放疗的摆位误差,为乳腺癌放疗CTV外扩为PTV提供参考依据,提高了乳腺癌放疗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获取宫颈癌调强放疗分次间摆位误差,研究变化趋势。方法:宫颈癌调强放疗22例,每位患者利用锥形束CT获取放疗前摆位误差次数6-8次,累积153次,统计放疗分次间平移及旋转摆位误差及差异,分析变化趋势。结果:分次间放疗前摆位平移误差一般不超过7mm,旋转误差一般不超过3°;平移误差Y轴最大,X轴与Z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旋转误差X轴最大,Y轴与Z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放疗的进行,平移及旋转摆位误差没有发现明显增加或减少的趋势。结论:宫颈癌调强放疗首次摆位Y轴平移误差及X轴旋转误差较大,随着放疗的进行未发现摆位误差增加或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5.
甘勇  林珠  林正忠 《肿瘤学杂志》2016,22(12):1009-1013
摘 要:[目的] 通过对比传统真空垫固定法与腘窝固定法在宫颈癌外照射放疗中摆位误差的优劣,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的体位固定方法。[方法] 两组宫颈癌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真空垫固定法(传统组)和腘窝固定法(改进组),通过Varian TrueBeam治疗系统的锥形束CT(CBCT)在治疗过程中定期采集摆位误差数据用于比较分析,并依据Van Herk外扩边界计算公式计算两种固定法的计划靶体积(PTV)外扩值。分别以两种外扩值建立新的PTV并计算危及器官照射体积。[结果] 传统组与改进组X/Y/Z轴向上PTV外扩值分别为0.63cm、0.65cm、0.76cm 和0.61cm、061cm、0.58cm。依据改进组外扩值建立靶区可以显著减少PTV及膀胱、直肠、小肠、骨盆的照射体积(P值均为0.000)。改进组降低了Y轴上误差的倾向性(P值为0.029),缩小了向左,向头、向腹部及向背部的误差大小,传统组及改进组在上述4个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0.29±0.20)cm、(0.25±0.23)cm、(0.27±0.18)cm、(0.30±0.26)cm和(0.22±0.16)cm、(0.17±0.13)cm、(0.18±0.17)cm、(0.23±0.17)cm,P值分别为0.001、0.000、0.001和0.001。[结论] 腘窝固定法缩小了宫颈癌外照射放疗所需PTV外扩值,减少了PTV及正常器官照射体积,是一种有效的体位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时,体位固定方式、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患者体位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俯卧位固定,B组为仰卧位固定.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Ⅰ组(<60岁)和Ⅱ组(≥60岁).根据患者的BMI分为Ⅲ组(<24 kg/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对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以及在不考虑旋转误差、靶区及邻近器官变化的情况下不同BMI宫颈癌患者放疗的最佳体位。方法:将90例宫颈癌患者根据BMI分为过轻组(BMI≤18.4 kg/m 2)、正常组(18.5 kg/m 2≤BMI≤23.9 kg/m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BCT(锥形束CT)在测量腹部肿瘤放疗摆位误差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腹部肿瘤患者30例,每次放疗前进行CBCT扫描并与计划CT图像匹配,获得线性方向及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校正摆位误差后行再次CBCT扫描,分别记录每次纠正后的摆位误差并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总共进行CBCT扫描674次,纠正前线性方向及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685±1.419)mm、(2.115±4.271)mm、(-1.5032±2.968)mm、(0.561±1.030)°、(-0.169±1.202)°、(-0.461±0.722)°,纠正后分别为(0.004±0.462)mm、(-0.328±0.957)mm、(-0.118±1.001)mm、(0.117±0.392)°、(0.128±0.025)°、(0.004±0.407)°,纠正后较纠正前摆位误差显著减小,且纠正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肿瘤患者每次行三维适形放疗前行CBCT扫描获得摆位误差且对其校正,可明显提高放疗部位的几何精确度,从而提高放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分析体部肿瘤放疗期间产生的摆位误差,测量临床靶体积(CTV)到计划靶体积(PTV)边界的大小。方法应用直线加速器治疗55例体部肿瘤。放疗前获取锥形束CT(CBCT)图像,将该图像与计划CT图像相匹配,计算平移和旋转误差。结果胸部肿瘤平移误差在左右(x)方向、头脚(y)方向、前后(z)方向分别为(-0.309 8±3.706 7)mm、(0.500 1±5.958 7)mm、(0.161 0±4.512 6)mm;腹部肿瘤分别为(-0.392 7±2.601 2)mm、(0.872 1±5.600 1)mm、(0.110 3±3.297 8)mm;旋转误差在胸部和腹部肿瘤分别为(0.218 3±1.502 8)°、(-0.198 9±1.596 6)°。结论 CTV到PTV胸部肿瘤外放边界值在x方向、y方向、z方向分别为7 mm、11 mm、8 mm为宜;腹部肿瘤分别为5 mm、10mm、6 mm为宜,可以包括90%的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11.
头颈部肿瘤摆位误差对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患者调强放疗分次间摆位误差对患者所接受的放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在患者治疗前利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进行扫描,在XVI软件里自动将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得到平移和旋转误差。在Pinnacle治疗计划系统中把平移和旋转误差模拟出来,然后重新计算剂量,将得到新的剂量分布和原计划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指标包括原发肿瘤计划靶区(GTV—T.P)的平均剂量(Dm)、包含95%体积的剂量(D95);脑干1%体积的剂量(D1%)及1cc的剂量;脊髓1%体积的剂量(D1%)及1cc的剂量;双侧腮腺的平均剂量及接受超过30Gy剂量的体积(V30)。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颈部肿瘤分次间沿X、Y、Z轴的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分别为(1.02±0.83)、(1.28±1.08)、(1.27±1.06)mm和(0.79±0.67)°、(1.00±O.82)°、(0.73±0.68)°。患者脑干、脊髓、腮腺受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发肿瘤计划靶区平均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D95统计结果有明显差异,但其平均变化率仅为2.18%。结论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无论对靶区还是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都产生影响,而正常组织的剂量和靶区相比受摆位误差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患者调强放疗分次间摆位误差对患者所接受的放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在患者治疗前利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进行扫描,在XVI软件里自动将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得到平移和旋转误差。在Pinnacle治疗计划系统中把平移和旋转误差模拟出来,然后重新计算剂量,将得到新的剂量分布和原计划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指标包括原发肿瘤计划靶区(GTV-T-P)的平均剂量(Dm)、包含95%体积的剂量(D95);脑干1%体积的剂量(D1%)及1cc的剂量;脊髓1%体积的剂量(D1%)及1cc的剂量;双侧腮腺的平均剂量及接受超过30Gy剂量的体积(V30)。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颈部肿瘤分次间沿X、Y、Z轴的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分别为(1.02±0.83)、(1.28±1.08)、(1.27±1.06)mm和(0.79±0.67)°、(1.00±0.82)°、(0.73±0.68)°。患者脑干、脊髓、腮腺受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发肿瘤计划靶区平均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D95统计结果有明显差异,但其平均变化率仅为2.18%。结论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无论对靶区还是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都产生影响,而正常组织的剂量和靶区相比受摆位误差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用直线加速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扫描技术探讨肺癌患者的摆位误差,为实行肺癌放疗计划时CTV外放到PTV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41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20例应用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治疗,B组21例用Varian Trilogy TX直线加速器治疗。全组患者在首次放疗前均用千伏级CBCT进行扫描,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情况每周进行扫描,将得到的千伏级CBCT扫描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靶区中心分别在Lateral左右(X)、Longitudinal头脚(Y)、Vertical背腹(Z)方向上的误差值及其误差分布情况,比较两台加速器摆位误差的差异,并计算两台治疗系统MPTV外放边界大小。结果 A、B两组患者的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的平移误差在X、Y、Z方向分别为(1.79±0.15)mm、(2.16±0.17)mm;(3.71±0.28)mm、(4.29±0.32)mm;(1.66±0.15)mm、(1.96±0.18)mm。A组患者在X、Y、Z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小于B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两种加速器治疗的患者在X、Y、Z方向的MPTV分别为X:4.36 mm、4.94 mm;Y:8.22 mm、9.20 mm;Z:4.38 mm、5.02 mm。结论 利用CBCT能够比较准确的测算出肺癌靶区中心在X、Y、Z方向上的误差值。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放疗采用热塑面膜体位固定时用IntegraBiteTM口含器增加口腔固定点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2017年收治的40例颅内肿瘤患者,采用常规热塑面膜体位固定20例(A组),采用热塑面膜与IntegraBiteTM口含器联合固定法20例(B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对患者治疗前摆位进行验证,对A、B两组X(左右)、Y(头脚)、Z(前后)轴的线性误差及旋转误差进行比较。[结果] A、B两组在X、Y和Z轴的线性误差分别为(0.94±0.78)mm与(1.07±0.74)mm(P=0.155)、(1.78±1.32)mm与(1.24±1.04)mm(P=0.000)、(1.05±1.14)mm和(0.79±0.70)mm(P=0.023);旋转误差分别为(0.60±0.47)°与(0.51±0.49)°(P=0.126)、(0.82±0.55)°与(0.70±0.54)°(P=0.087)、(0.76±0.53)°与(0.76±0.59)°(P=0.967);B组在Y与Z轴的线性误差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常规固定方式,用IntegraBiteTM口含器增加口腔固定点可以减少Y与Z轴的线性误差,患者的体位重复性更好,可提高颅内肿瘤的治疗精准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胸部肿瘤放疗体膜固定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提高胸部肿瘤放疗摆位精度。方法 将50例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均分至常规体膜固定组(常规组,无电极贴)和改良体膜固定组(改良组,电极贴)。使用模拟机验证片与治疗计划系统的数字重建射野图像,对两种不同体膜固定方法的摆位精度差异进行成组t检验。结果 常规组和改良组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2.5±1.5和2.4±1.4(P=0.010)、4.4±2.0和2.2±1.2(P=0.000)、2.2±1.3和2.1±1.0(P=0.100)。结论 改良体膜固定法与常规体膜法相比提高了放疗重复摆位精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王艳阳  折虹  傅小龙  夏冰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2):1430-1432
目的 量化分析胸部肿瘤影像引导放疗剩余摆位误差,为制定合理的临床靶体积(CTV)到计划靶体积(PTV)外放边界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08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21例,1例患者自动退出,20例进入最终研究分析。每周行一次千伏锥形束CT(KVCBCT)引导分析。以2mm作为摆位误差是否在线校正的界值,分析在线校正前、后患者的摆位误差。结果 20例患者共获取225幅KVCBCT影像。采用KVCBCT引导放疗技术校正前,患者在前后(anterior posterior, AP)、 上下(superior inferior, SI)和左右(left right, LR)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4.6)mm、(0.5±4.5)mm和( 0.8±4.4)mm。根据van 等[5]提供的公式:2.5∑+0.7σ, CTV到PTV的预留边界应设定为12mm。采用KVCBCT在线引导放疗技术校正后,患者在LR、SI和AP三个方向上的剩余摆位误差分别为:(-0.2±1.3)mm、(0.1±1.3)mm和(0.3±1.3)mm,CTV到PTV的预留边界应设定为3mm。结论 采用KVCBCT在线引导放疗技术可以减少患者摆位误差,提高治疗精确性、保证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IGRT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CBCT)研究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体位的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方法]应用医科达Synergy IGRT系统治疗头颈部肿瘤12例,共治疗217次。CBCT分别在治疗前、治疗中(摆位误差纠正后)、治疗后共扫描3次,得到3组X线容积图像(XVI),将3组XVI图像和计划CT图像的靶中心匹配,获得3组X、Y、Z三维方向的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结果]12例每次治疗开始前的CBCT共217次,线性误差在X、Y、Z方向上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分别为(-0.04±2.63)mm、(0.07±1.69)mm、(-1.15±1.33)mm,旋转误差为(0.10°±1.14°)、(0.16°±1.41°)、(-0.06°±1.22°)。纠正后的X、Y、Z3个方向线性误差及旋转误差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低于纠正前水平。治疗中(摆位误差纠正后)与治疗后的误差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BCT实时纠正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可缩小摆位误差并减少计划肿瘤靶区(PTV)外扩。头颈部肿瘤患者分次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小。  相似文献   

19.
面膜或体膜固定技术在放射治疗中使用,它保证了体位的重复性和限制了病人的不自主运动,减少了治疗的误差:有利于提高靶区的剂量,提高局部控制率和保护重要器官。在实践中发现许多医生和技术员存在着一些认识和操作的误区:他们往往很重视面膜或体膜的制作摆位,要求严格,但完成面膜或体膜的制作后,认为只要扣上面膜或体膜,按照面膜或体膜上的标记摆位就行了。从体膜的表面来看,激光摆位标记都是对准确了的,但是体膜下面的治疗部位就不一定重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进行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中的摆位误差分析。方法:对2010-03-01-2011-12-30我院21例采用头颈肩热塑膜固定的鼻咽癌IMRT患者采用CBCT分别在每周首次治疗摆位后、在线校正后及治疗结束后进行扫描,通过医科达XVI软件进行图像匹配,获取线性方向(X、Y和Z)摆位误差。结果:21例患者共进行了113次CBCT扫描。每周首次治疗摆位误差在X、Y和Z三维方向摆位点位移分别为(0.83±0.32)、(1.32±0.46)和(0.94±0.45)mm。采用在线纠正后,摆位误差在X、Y和Z三维方向摆位点位移分别为(0.45±0.32)、(0.52±0.46)和(0.53±0.45)mm,纠正后的X(t=3.546,P<0.001)、Y(t=3.463,P<0.001)和Z(t=2.954,P=0.005)三维方向摆位误差明显小于纠正前的摆位误差。与校正后相比,治疗后摆位误差在X、Y和Z三维方向点位移分别为(0.55±0.36)、(0.62±0.34)和(0.58±0.37)mm。结论:采用CBCT对头颈肩热塑膜固定的鼻咽癌患者在IMRT中进行校正可以减少治疗中分次间的摆位误差,而分次治疗内的治疗摆位误差虽然较小,但在设计时PTV的摆位扩边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