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树森  管忠震 《抗癌》2004,(4):15-16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基本治疗手段,可以取得较高的局部控制率,但由于其生长迅速以及高转移特性,使该病存在着较高的治疗失败率。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治疗水平,人们一直在研究包括化学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陕西省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初治的91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ROC曲线选取PLR和NLR的截断值,将患者根据截断值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当PLR=143.3、NLR=2.6时,对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最高。Cox多因素分析发现PLR≥143.3(RR=2.491,95%CI=1.139~5.451,P=0.022)、NLR≥2.6(RR=2.186,95%CI=1.021~4.682,P=0.044)时,患者的OS较短,而PLR≥143.3(RR=2.461,95%CI=1.242~4.874,P=0.01)时,患者的PFS较差。结论治疗前PLR和NLR可能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多柔比星脂质体与表柔比星分别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71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给予多柔比星脂质体30mg/m2,静脉滴注d1;亚叶酸钙150mg/m2,静脉滴注d1~d5;氟尿嘧啶400mg/m2,静脉滴注d1 ~d5;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d1。对照组35例,将多柔比星脂质体改为表柔比星25mg/m2,静脉推注d1、d2,余药物、剂量和用法同治疗组。4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每周期评价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RR)为61.1%(22/36),疾病控制率(DCR)为77.8%;对照组RR为40.0%(14/35),DCR为5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1)。治疗组中位TTP和中位OS分别为7.21个月和11.72个月,均高于对照组的5.41个月和8.17个月(P=0.042,P=0.031)。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黏膜炎、脱发、血液学毒性及神经毒性,其中对照组恶心呕吐及脱发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P=0.0001)。结论 表柔比星、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应用多柔比星脂质体后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毒副反应,提高耐受性,值得进一步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表柔比星(epirubicin)是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的一线化疗药物,脂质体多柔比星(liposome doxorubicin)是一种新型脂质体类药物,相比传统蒽环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树突状细胞(dentric cell,DC)在肿瘤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本实验旨在探讨这2种药物对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37和MDA-MB-231,以及人树突状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评估2种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用不同浓度(0、0.25、0.5、1.0、2.0、4.0 μg/ml)表柔比星和脂质体多柔比星分别作用于Bcap37、MDA-MB-231和树突状细胞,MTT法检测24、48和72 h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结果:2种药物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与对Bcap37、MDA-MB-231的作用相比,脂质体多柔比星对树突状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小(F=22.208,P<0.01;F=20.534,P<0.01).脂质体药物对Bcap37的抑制作用强于MDA-MB-231(F=12.873,P<0.01).结论:恶性程度低的乳腺癌细胞对脂质体多柔比星的敏感性高,恶性程度高的细胞则化疗敏感性低.脂质体制剂较普通制剂对于正常树突状细胞的毒性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对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2018月01月0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147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乳腺癌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  相似文献   

6.
子宫颈癌年轻化趋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目的:了解不同时期江西地区宫颈癌患者发病年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它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对本院1989年1月至1989年12月(20世纪80年代组)和1999年1月至1999年12月(20世纪90年代组)收治的421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10岁的间隔进行年龄分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7.6±10.70)岁和(50.5±13.0)岁(P<0.001),年龄曲线随时间推移呈明显下降趋势.两组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和分级无显著差异.但90年代组多为较早期肿瘤,Ⅰb期占22.9%;而80年代组晚期患者多,Ⅰb期占24%(P<0.05).结论:子宫颈癌患者年轻化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重视对宫颈癌年轻化趋势的认识,加强对年轻宫颈疾患者的普查和治疗,可望达到早诊、早治,从而降低宫颈浸润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分布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方案,对2004年~2005年四川省10个调查点居民死因进行调查,分析女性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及死因构成。结果:2004年~2005年女性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为102.4/10万,标化死亡率80.4/10万,前5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56.4%。各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白血病是0岁~14岁和15岁~34岁年龄组女性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35岁~60岁女性肝癌死因构成最高,占19.0%;60岁以上女性胃癌死因构成最高,占22.2%。女性特有的乳腺癌、宫颈癌死亡率在35岁以后明显上升。结论:各年龄段女性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不同,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控制措施。乳腺癌、宫颈癌对女性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梅州市人民医院20355例恶性肿瘤构成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何艳梅  黄国栋 《中国肿瘤》2004,13(11):715-716
[目的]分析梅州市人民医院恶性肿瘤住院病人构成情况,为医院肿瘤专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1983~2002年医院恶性肿瘤住院病人20355例的病案资料.[结果]该院收治肿瘤病人从1983年占出院病人的8.17%上升至1987年的18.85%,以后保持在16.1 6%~17.8 4%之间,稳居出院病人的首位;前5位恶性肿瘤是食管、鼻咽、结/直肠、肺、胃恶性肿瘤,年龄分布集中在40~70岁;1983~1992年收治恶性肿瘤7200例,1993~2002年为13155例,增长82.71%,增长一倍以上的恶性肿瘤有宫颈癌、食管癌、淋巴瘤、肺癌、乳腺癌、白血病.[结论]食管、鼻咽、结/直肠、肺、胃恶性肿瘤是梅州市人民医院的治疗重点,该院肿瘤专科已初具规模,成为区域性肿瘤治疗中心.  相似文献   

9.
泰兴市胃癌的分离比及遗传度估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遗传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对泰兴市297个家系(先证家系79个,对照家系198个),应用Li-Mantel和Falconer方法进行了分离比及遗传度的估算,泰兴市胃癌的分离比为0.1206,明显低于0.25,属于多基因遗传方式,遗传度为21.42%,其中男性(18.23%),明显低于女性(31.53%),表明遗传因素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但并非泰兴市胃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及其淋巴结转移(LN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6月至2022年09月在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甲状腺切除术的205例PTC患者临床资料,并纳入正常健康对照组195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单纯PTC组(128例)和PTC伴淋巴结转移组(77例)(以下称“淋巴结转移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PTC发生、发展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TC组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相比,性别、MONO、NLR、PLR、TSH、LYMPH、PLT表现出差异性(P<0.05);淋巴结转移组与单纯PTC组相比,患者年龄、MONO、NLR、PLR、WBC、NEUT、LYMPH、PLT、GLU、LMR存在明显差异(P<0.05);MONO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相比,患者性别、NLR、PLR具有差异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MONO、NLR、TSH与PTC发生风险明显相关(P<0.05),而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PLD)在骨肉瘤化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治疗的经典型骨肉瘤患者276例, 其中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顺铂和多柔比星(ADM)联合化疗的213例患者为ADM组, 其他63例患者的化疗方案中除PLD替代ADM外, 化疗药物、剂量强度和化疗周期均相同, 为PLD组。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 并行手术治疗。采用Huvos评级系统评估肿瘤坏死率, 以坏死率90%为标准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术后定期随访患者的肿瘤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评价患者化疗后的血液学、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结果 PLD组和ADM组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期和外科边界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新辅助化疗后PLD组和ADM组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评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34例行肿瘤坏死率检测。PLD组27例中, 肿瘤坏死率>90% 11例;ADM组107例中, 肿瘤坏死率>90% 45例,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三年间恶性肿瘤死亡比例进行分析,探讨了恶性肿瘤的病死情况.方法从单病种死亡情况、病死率年度分析、年龄组、性别构成比四个方面对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肺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居多,胰腺恶性肿瘤病死率最高,50~69岁是恶性肿瘤死亡的高发年龄,男性病死率超过女性.结论对恶性肿瘤死因进行分析,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恶性肿瘤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肺癌构成比的动态变化,及肺癌的部分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肺癌的住院患者,分析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构成比变化、不同病理类型构成比变化及肺癌在性别、发病年龄、吸烟等方面的变化趋势。结果 确诊的肺癌有3 608例,中央型肺癌(CLC)2 081例(57.68%),构成比呈下降趋势(P=0.000)。周围型肺癌(PLC)1 527例(42.32%),呈上升趋势(P=0.000)。其中鳞癌(SCC)构成比由2000-2004年的61.12%降至2010-2014年的38.90%(P=0.000);腺癌(AD)由36.82%升至60.10%(P=0.000)。CLC各病理类型构成比:SCC由63.57%降至42.44%(P=0.000)、AD由14.29%升至28.36%(P=0.000)、SCLC由17.38%升至26.38%(P=0.002)。PLC各病理类型构成比:SCC由25.32%降至16.89%(P=0.014)、AD由57.81%升至70.52%(P=0.001)。男性肺癌患者2 519例(69.82%),女性肺癌患者1 089例(30.18%)。男性肺癌发病人数构成比由75.80%降至67.18%(P=0.000),女性由24.20%升至32.82%(P=0.000);男性以SCC最常见,女性以AD最常见,男女患者SCC均呈下降趋势(P=0.000, P=0.000),AD均呈上升趋势(P=0.000, P=0.000)。SCC、SCLC平均发病年龄呈增大趋势(P=0.002, P=0.000),各病理类型均以≥60岁老年人群多见。AD吸烟人数构成比呈下降趋势(P=0.042)。结论 CLC构成比呈下降趋势,PLC呈上升趋势。CLC中SCC呈下降趋势,AD及SCLC呈上升趋势。PLC中SCC呈下降趋势,AD呈上升趋势,SCLC无明显变化。NSCLC中SCC呈下降趋势,AD呈上升趋势;SCLC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男性肺癌发病人数呈下降趋势,女性呈上升趋势。各病理类型肺癌发病年龄均无年轻化趋势。SCC和SCLC吸烟人数构成比无变化,AD吸烟人数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73 4G14C-4A14T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2000-2010年Cochran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BIOSIS Pre-view、Joural Citation Reports、FMJS和EMMC数据库等,语种不限,获取有关p73 4G14C-4A14T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研究结果,分别以病例组和对照组的p73 4G14C-4A14T基因型分布以及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确定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筛选,异质性检验,然后利用Rev Man 5.0软件对各研究原始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并计算合并的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按照纳入标准,最终入选4篇文献,累计病例2 924例,对照3 136例。Meta分析结果合并OR值为0.92,95%CI为0.69~1.22,z值为0.60。结论:说明p734G14C-4A14T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发病风险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果表明携带p73 4G14C-4A14T多态性不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临床常见脊柱肿瘤及瘤样病变的流行病学发病情况及构成比。方法 通过对西京骨科医院骨肿瘤科和铜川市人民医院骨科1990年至2007年收治的640例脊柱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临床各种常见脊柱肿瘤的构成比及其在不同年龄、性别及部位的发病情况。结果 640例脊柱肿瘤及瘤样病变中良恶性之比为062∶1;良性与恶性肿瘤男女性别比为1.11∶1与0.77∶1;年龄分组中良性肿瘤好发于31~40岁和41~50岁,恶性肿瘤及转移瘤好发于51~60岁和>60岁;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转移瘤、神经鞘瘤、脊索瘤、骨髓瘤、骨巨细胞瘤、神经纤维瘤,其中脊柱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转移瘤,原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为脊索瘤,其次为骨髓瘤。良性肿瘤最常见为神经鞘瘤,其次为骨巨细胞瘤;良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为腰椎,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为骶椎和腰椎,转移瘤好发部位为胸椎。结论 在脊柱肿瘤及瘤样病变中,以恶性多见,尤其是转移瘤高发;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转移瘤好发于60岁以上患者。  相似文献   

16.
马慧  孙巍  孟凡婷 《现代肿瘤医学》2015,(20):3042-3044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病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情况。方法: 2004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出院病人,以甘肃省内常驻户口在我院住院病人中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为统计对象。结果:10年间,我院住院病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34871例,前五位恶性肿瘤分别为支气管肺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肠恶性肿瘤、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女性前五位恶性肿瘤分别为生殖器恶性肿瘤、支气管肺恶性肿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肠恶性肿瘤。我院住院病人中恶性肿瘤构成比 11.79%。结论:住院病人中恶性肿瘤男性高于女性,支气管肺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之首,与国内外报道相符。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 探讨超声评价甲状腺结节最大纵横比在诊断甲状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6例甲状腺癌患者病灶的超声影像资料,将癌结节按大小分为2组:A组121个结节,直径≤1cm;B组51个结节,直径1.1~2.0cm。通过癌结节超声测量的前后、上下及左右最大径,计算结节最大纵横比对于甲状腺癌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甲状腺癌结节超声纵横比≥1在不同癌结节大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Tc≥1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率高于A/Tl≥1。甲状腺癌结节直径在1.1~2.0cm之间,纵横比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逐渐下降。[结论] 甲状腺结节纵横比≥1可作为初步筛选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合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对59例卵巢癌病人,分别给予了吡柔比星THP),表阿霉素(E-PI),阿霉素(ADM)为主的术后联合化疗,进行了临床观察对比,结果:THPEPI疗效相当,优于ADM。在心脏,脱发,恶心,呕吐,口腔粘膜炎等毒付作用方面,THP明显低于EPI和ADM。  相似文献   

19.
紫杉醇加表柔比星化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紫杉醇加表柔比星对晚期乳腺癌化疗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不能手术和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44例,以紫杉醇加表柔比星组成的TE方案进行化疗:紫杉醇135 mg/m2加入5 %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3 h,第1天;表柔比星60 ~ 70 mg/m2,静脉注射,第2天。21 d为一周期。有胸腔积液者化疗前给予引流并注入胸腔硝卡芥加顺铂1 ~ 2次。按WHO实体瘤疗效标准及毒性标准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26例,无变化5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79.5 %,其中对肺转移、胸膜转移(胸腔积液)和淋巴结转移病灶及乳腺原发病灶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以Ⅰ~Ⅱ度为多。结论 TE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或术后复发转移乳腺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且有较好的依从性,可作为一线方案使用,并值得进一步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20.
肿瘤间质比(TSR)指肿瘤组织内肿瘤细胞与间质部分的比例,可通过对苏木素-伊红染色的病理切片进行评估得到。通常以50%作为截断值,将病例分为间质丰富组(TSR <50%)及间质稀少组(TSR≥50%),从而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当前研究结果表明,在结直肠癌、乳腺癌、食管癌、宫颈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中,TSR 是肿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肿瘤间质丰富的患者预后更差,原因可能为肿瘤细胞能活化间质细胞,而活化的间质细胞又能促进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间质组织在肿瘤的进展及侵袭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