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小RNA(miRNA)是人类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以完全或非完全互补的方式与其靶mRNA相结合,调节相应mRNA表达,影响生物学性状。研究发现miRNA的重要进程包括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增殖分化等与肿瘤密切相关。目前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包括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检测;miRNA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预后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的研究;以及miRNA在NSCL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蛋白质组学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EMBASE及CNKI期刊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肺癌,小细胞肺癌、蛋白质组学和研究进展"等为关键词,检索1995-01-2013-12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556条,中文文献317条。纳入标准:1)小细胞肺癌;2)蛋白质组学研究;3)蛋白质组学技术。剔除标准:非小细胞肺癌。最后符合分析的文献24篇。结果目前蛋白质组学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胞、组织和血清三个方面,并且已发现多种不同的候选肿瘤标志。结论蛋白质组学研究已广泛深入到小细胞肺癌发病机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为发现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潜在生物标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组织中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12,PTPN12)表达与放疗疗效的关系,评估PTPN12基因下调与H 129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 月至2014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92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TPN1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放疗疗效的关系。通过shRNA-PTPN 12干扰质粒转染H 1299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 技术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PTPN12在mRNA 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构建细胞生存曲线,评估PTPN12基因下调对H 129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作用。结果:PTPN12低表达患者的放疗疗效明显优于高表达者(80.0% vs . 57.1% ,P = 0.018)。 多因素分析显示PTPN12表达是影响放疗疗效的唯一因素。构建shRNA-GFP 及shRNA-PTPN 12干扰质粒转染H 1299细胞,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H 1299-shGFP及H 1299-shPTPN 12。细胞生存曲线显示H 1299-shGFP及H 1299-shPTPN 12细胞的D 0、Dq、SF2 值分别为3.02Gy、3.41Gy、0.94及1.81Gy、2.40Gy、0.72,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PTPN12低表达与NSCLC 患者的放疗疗效密切相关,而PTPN12基因下调能明显增加H 129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细胞自噬是细胞重要的基本代谢过程之一,经常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靶点。细胞自噬一方面可以通过维持细胞内基因组的稳定、清除促癌因子、促进细胞程序性死亡、参与免疫反应和支持干细胞维持等多种途径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另一方面又可以为癌细胞提供营养物质以支持其生长和迁移并使其产生对放化疗的抗性。因此,厘清自噬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具体联系,不仅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策略,也可以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思路。全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细胞自噬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p53基因BstUⅠ位点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及放射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达到了基因水平。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发现某一基因与肺癌之间的关联性并加以利用,为早期诊断及治疗肺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研究拟探讨p53肿瘤抑制基因BstUⅠ位点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易感性及放射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50例NSCLC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p53基因序列中的BstU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析p53基因BstUⅠ位点的多态性与肺癌的易感性,以及NSCLC患者p53基因BstUⅠ位点的多态性与放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不同p53基因BstUⅠ基因型的NSCLC患者对放疗的有效率不尽相同。杂合子(A1/A2)基因型的患者对放疗的有效率低.仅为25.0%,而纯合子(A1/A1,A2/A2)基因型的患者对放疗的有效率较高,分别为71.4%和70.0%,三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χ^2=9.2,P〈0.05)。肺癌组的A1/A1、A1/A2及A2/A2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8.0%、32.0%及40.0%,对照组为32.0%、42.0%及26.0%,但两组间纯合子的频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且未观察到p53基因BstUⅠ的多态性与NSCLC易感性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结论p53基因BstUⅠ位点多态性可能与NSCLC发生无关,但NSCLC患者的p53基因BstUⅠ SNP可能与放射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探讨甘露糖对6个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在6个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MTT法观察甘露糖对肺癌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分别给予对照组、甘露糖组0、2、4、6、8、10Gy照射,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甘露糖对6个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甘露糖组、照射组及联合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6个肺癌细胞系中磷酸甘露糖异构酶表达量各不相同,其中A549细胞表达量最高,H460细胞表达量最低。11.1mmol/L甘露糖对A549、H460细胞系抑制作用相同,随着甘露糖浓度增加,对H460细胞系抑制作用更显著。采用11.1mmol/L的甘露糖可明显增加H460细胞系放射敏感性及细胞凋亡率,而对A549细胞系放射敏感性和凋亡率影响不大。结论 在磷酸甘露糖异构酶高表达的6个肺癌细胞系中,甘露糖可增强部分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癌的CT表现,探讨小细胞肺癌的CT特征.方法:140例患者经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为小细胞肺癌组(35例)与非小细胞肺癌组(10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CT特征.结果:两组CT表现特征对比,在病灶长径与支气管关系、有无毛刺、是否存在胸膜凹陷、是否累及纵隔大血管、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是否累及叶、段支气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特点为病灶与支气管长径多平行,周边光滑、毛刺少见,常累及叶支气管、甚至累及段支气管,胸膜凹陷少见,常累及纵隔大血管等. 相似文献
10.
自19世纪末发现X射线世纪以来,医学影像学已经发展了100多年,并已成为重要的临床诊断辅助工具。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启动和各种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后基因组时代的疾病探测已经从研究结构变化扩展到基于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学深入分析组织、器官和细胞中的分子异常。因而引起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其他系统生物学亚种,包括放射基因组学(radiogenomics)。Radiogenomics是传统视觉识别成像技术的一次重要革命,并构成了一个新的分支-放射组学(radiomics)。Radiomics是一种利用医学成像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的非侵入性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癌症的疾病诊断,进展评估和治疗监测,提供了以低成本改善癌症治疗决策的机会。本综述总结了radiomics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CD44是一种跨膜糖蛋白,是由单一基因所编码的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单链膜表面糖蛋白家族。其主要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特异性黏附过程。 CD44v6是CD44家族的成员之一,其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就当前CD44 v6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免疫治疗为肺癌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改变了肺癌的治疗格局,让更多的晚期肺癌患者得到了长期生存的机会,已经成为晚期NSCLC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目前,免疫治疗仍是肺癌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热点,免疫治疗策略百花齐放,新型免疫药物层出不穷,研究进展日新月异.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晚期NSCLC免疫治疗的发展变化,本文就...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最常见的肺癌类型,主要治疗方式有放疗、化疗、手术治疗和靶向治疗.自噬是真核细胞内一种程序性死亡降解过程,维持细胞稳态,并且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密切相关.自噬对肿瘤的治疗存在双重作用.本文就自噬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DNA-PKcs的表达及其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atalytic subunit,DNA—PKcs)在电离辐射引起的DNA双链断裂的修复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可影响组织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本研究通过检测DNA—PKcs在不同组织学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Western blot及DNA—PK活性分析法检测NSCLC细胞株A549、H1299、L78、PGCL3和H460中DNA—PKcs的含量与活性。成克隆实验分别测定各细胞株照射后的剂量一存活曲线,并分析放射敏感性与DNA—PKcs的关系。结果:成克隆实验结果显示:不同NSCLC细胞株的放射敏感性不同,A549细胞2Gy剂量照射下的存活分数(survival fraction at 2Gy,SF2)为0.74,H1299细胞为0.25,H460细胞为0.21,PGCL3细胞为0.48.L78细胞为0.58。Western blot显示各NSCLC细胞株中DNA-PKcs的表达有差异.A549细胞的DNA—PKcs表达水平为3.26±0.98,L78细胞为0.51±0.07,H1299细胞为0.51±0.11,H460细胞为0.86±0.23,PGCL3细胞为2.60±0.76。A549细胞的DNA—PKcs活性为8.30±1.03,H1299细胞为2.45±0.52,H460细胞为0.11±0.02。PGCL3细胞为4.13±0.87.L78细胞为0.42±0.07。在腺癌及大细胞癌中SF2与DNA—PKcs含量(P〈0.05,r=0.95)及活性(P=0.03,r=0.98)呈线性相关。结论:在腺癌及大细胞癌中.DNA-PKcs是判断细胞放射敏感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陈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2,11(4):262-265
常规二维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 cer,NSCLC)存在以下局限性 :不能有效地将剂量集中到靶区内 ,周围器官受量较高 ,总剂量难以提高 ,60Gy左右的剂量不足以控制中等敏感的NSCLC ;模拟定位片和二维治疗计划系统 (TPS)难以准确界定靶区和危及器官体积 ;不能提供危及器官受到不同剂量水平照射的真实情况及其与放射损伤之间的关系 ;能够在有限层面上满足靶区和解剖要求的照射野并不能保证满足其他未显示层面上的剂量学要求。Dill man等[1 ] 的研究表明 ,常规技术使 2 0 %的放射…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Bcl-2蛋白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中的表达与放疗敏感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收纳2002年1月—2006年12月初次治疗、不能手术的LANSCLC患者88例,选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病理活检确诊的石蜡组织标本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表达,将患者分为放化疗鳞癌组(CRSG)、放化疗腺癌组(CRAG)和放疗鳞癌组(RSG)三组,再将每组患者分为Bcl-2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并评价放射治疗近期疗效、无复发生存时间(RFS)、总生存时间(OS)及1、2、3年生存率。结果CRSG、CRAG和RSG的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9%(9/43)、30.8%(8/26)和26.3%(5/19);CRSG和CRAG中Bcl-2阳性表达组的近期有效率均低于阴性表达组;CRAG和RSG中Bcl-2阳性表达组的RFS均低于阴性表达组;CRAG中Bel—2阳性表达组的OS均低于阴性表达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的CRSG、CRAG及RSG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个月、12个月及12个月;Bcl-2蛋白阴性表达各组中生存时间分别为26个月、23.5个月及14个月,其中CRAG的1、2、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47)。结论初步证明Bcl-2阳性表达同LANSCLC患者放射治疗敏感性有一定相关性,是影响无复发生存时间的不良因素;Bcl-2阳性表达可能同LANSCLC预后存在相关性;应用Bcl-2抑制剂可能提高Bcl-2阳性表达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VEGF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1130例手术标本检测VEGF的表达状态。结果:1130例NSCLC石蜡标本中,VEGF阳性率为64%,不同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VEGF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显示:VEGF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VEGF阳性患者手术后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是VEGF阴性患者的2.10倍(似然比检验,P〈0.05)。结论:VEGF表达状态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VEGF阳性表达的肺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极高且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治疗中产生了显著的生存优势,然而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不佳。但一些抑癌基因可以通过突变或缺失等方式对免疫治疗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1(STK11)基因突变与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效性密切相关,研究发现STK11突变与免疫细胞浸润减少、PD-L1低表达和对PD-L1抑制反应差有关。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中STK11基因突变与免疫治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调miRNA-145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人正常肺上皮细胞株BEAS-2B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种细胞中miRNA-145的相对表达量。以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试剂将miRNA-145模拟物和阴性对照质粒转染至A549细胞中,分别作为miRNA-145组和NC组,以只加入转染试剂的A549细胞作为对照组,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NA-145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上调miRNA-145表达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给予不同放射剂量X线照射后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结果A549细胞中miRNA-145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P<0.01);转染后,miRNA-145组细胞中miRNA-145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转染后,NC组与对照组细胞中miRNA-145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45组细胞转染24、48、72 h的光密度(OD)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转染48 h后,miRNA-145组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2、4、6、8 Gy剂量的X线照射后miRNA-145组细胞的存活分数(SF)均低于对照组,放射增敏比(SER)为1.491。结论与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比较,A549细胞中miRNA-145的相对表达量较低,上调其表达能够抑制A54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增强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