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33例共40侧手术资料。结果33例患者共行40侧手术,术后6个月后冲洗泪道通畅者36侧(90%),1a后冲洗通畅者35侧(87.5%),5侧通畅度不满意(12.5%)。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及与眼科医生的密切合作可以提高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下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10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疗效和体会。方法 102例(106眼)慢性泪囊炎病人,均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随访6个月至5年,亦在鼻内镜下进行。结果 术后8—12周术腔逐渐上皮化,89眼泪道冲洗通畅,溢泪及溢脓症状均消失;10眼冲洗通而不畅,需加压,有冲洗液溢出;3眼泪道冲洗不通,仍有溢泪及溢脓症状。鼻内镜下观察,冲洗通畅者造瘘口有液体流出。总有效率为97.1%。结论本方法与传统的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比较,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病人创伤轻、面部不遗留瘢痕、治愈率高的优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泪道内镜联合鼻内镜在治疗因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所致泪道阻塞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该院眼科2011年11月~2012年2月诊治16例因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所致泪道阻塞患者,使用泪道内镜检查泪道,鼻内镜检查鼻腔,使用980 nm半导体激光烧灼形成通道。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6例患者泪囊鼻腔吻合口均可观察到黏膜增生覆盖。术中再通率100%,术后每周冲洗通畅率100%。随访6个月冲洗通畅率100%。结论泪道内镜联合鼻内镜可有效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所致泪道阻塞。  相似文献   

4.
薛嫚 《天津护理》2022,30(1):91-93
总结83例慢性泪囊炎行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护理。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76例患者自觉流泪和流脓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内镜下观察鼻腔泪囊吻合口通畅,总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泪囊炎患者,5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50例采用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结果通过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组有效48例,有效率96%,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组有效47例,有效率94%。经鼻内镜下鼻腔吻合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效果有较小差距,但可避免形成面部瘢痕,符合现代微创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下治疗外泪囊鼻腔吻合术后远期吻合口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峰  李兵  刘丹  邢巍巍  陈冬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0):1108-1108,1110
目的探讨外泪囊鼻腔吻合术后远期吻合口阻塞病例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利用鼻内镜手术技术,切除瘢痕组织,重新开放吻合口,鼻内置入硅胶管。结果14例无临床阻塞表现,泪囊冲洗通畅,1例术后2个月鼻内置入的硅胶管脱出,经再次置入后获得与其他病例同样的疗效,全部病例均获疗效确切。结论术后远期泪道阻塞病例行鼻内镜修复可作为一种拯救性手术,是治疗外泪囊鼻腔吻合术后远期阻塞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适合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45例(45眼)慢性泪囊炎鼻腔吻合术的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 45眼术后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治愈。结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做好术前、术后的宣教与护理,是保证每一例手术成功和取得满意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用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鼻内镜0度和美国产Phototome激光机,直视下行鼻腔泪囊造口术,上下泪小点植入硬膜外麻醉硅胶管至中鼻道2-2个半月,共21例23只眼。结果:获得随访20例21只眼,泪道通畅,炎症消失18例(90.0%),2例(10.0%)仍溢泪,行泪道冲洗多次,1例泪道通畅,1例经内窥镜下处理,溢泪消失,结论: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确切,创面小,方法先进,术后随访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经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3例(14眼)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患者应用经鼻内窥镜下再次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 2年,复查时行泪道冲洗及鼻内镜检查.结果 9例10眼治愈,占71.4%;2例2眼有效,占14.3%;2例2眼无效.总有效率85.7%.结论 经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手术简便,成功率高,不再次造成面部瘢痕,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后鼻内窥镜下再次行泪囊鼻腔造口术的疗效。方法:2004~2008年对曾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后1~10年仍有流泪、泪道冲洗不通畅的患者19例(19眼)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应用抗代谢药物丝裂毒素C放置造口处5min,大量0.9%NS冲洗,并置硅胶管从上、下泪小点导入固定于鼻腔,术后定期冲洗泪道、中药滴鼻(或曲安奈德喷鼻剂和链霉素滴鼻剂),术后3~6个月拔管。结果:随防8个月~2年,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治愈16例(16眼),占84.2%,好转2例(2眼),占10.5%,无效1例(1眼),占5.3%,总有效率94.7%。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患者通过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仍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和特点。方法 对3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术中采用枪状镊鼻内定位泪囊,用电钻磨除泪囊内侧壁骨质,切开泪囊,银夹固定翻开的泪囊黏膜,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结果 全部病例中治愈31例(91%),好转4例(9%)。结论 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较传统鼻外泪囊鼻腔造口术操作更加简便,可控。  相似文献   

12.
腔内手术治疗后尿道狭窄与闭锁(附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齐桓  郑少斌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0):1029-1031
目的 探讨腔内手术治疗后尿道狭窄与闭锁,提高后尿道狭窄腔内手术成功率.方法 后尿道狭窄患者46例,狭窄段长度0.8~2.5 cm,平均1.5 cm.均行尿道内切开及尿道瘢痕电切术治疗.结果 43例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3.5%(43/46),其中38例一次成功,5例因狭窄复发而行2、3次腔内手术成功;3例失败原因均为术中尿道出血多视野不清晰而改为开放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均定期行尿道扩张.32例随访6~36个月,排尿通畅.结论 腔内手术治疗后尿道狭窄及闭锁,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是治疗后尿道狭窄的首选方法.术后尿道扩张是预防再狭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经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8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抗炎抑酶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内镜(1-3d内)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或鼻胆管引流(ENBD)等治疗。结果 经内镜治疗后72例(90%)急性轻症胆源性胰腺炎(MABP)患者2—5d体温恢复正常;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SABP)患者3—8d腹部体征好转。血常规、淀粉酶及血生化1、2周内基本恢复,平均住院18.7d。8例形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转外科手术,平均住院65.9d.3例死亡。内镜治疗过程中5例出现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口出血,经局部喷洒凝血酶止血外,未再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ERCP及内镜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经尿道钬激光手术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的疗效。方法总结52例经尿道钬激光手术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的经验。结果该组52例,手术治疗成功50例,占96.15%。其中一次手术成功41例(78.84%),二次手术6例,三次手术2例,四次手术1例。手术失败2例,占5.77%。失败原因为,狭窄段长、感染严重各1例。术后均定期进行尿道扩张。术后50例(96.15%)排尿通畅。37例随访4~28个月,平均18个月。37例术后3~12个月尿流率检查,最大尿流率13~36(17.2±8.9)mL/s,平均尿流率11~26(15.8±5.8)mL/s,其余病例未行尿流率检查。结论经尿道钬激光手术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应用内镜微波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EGP)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将54例EGP患者随机分成A组(先药物后微波治疗组)和B组(药物+微波治疗组),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54例患者43例Hp阳性,37.0%(20/54)的患者发现肠上皮化生。A组:单纯药物治疗仅有11.5%(3/26)的患者糜烂性病变消失,而应用微波治疗后,95.7%的患者隆起糜烂性病变消失;B组:隆起糜烂性病变治愈率达92.9%(26/28),与单纯药物治疗比较差异具极显著性(P<0.01)。有5例出现轻微上腹胀或上腹隐痛,但均在术后1周内消失。共治疗隆起性病灶246个。结论EGP的发病与Hp感染有关,容易发生肠上皮化生。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内镜微波联合抗Hp治疗EGP不仅疗效确实,而且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组织黏合剂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胃底曲张静脉采用“三明治夹心法”行组织黏合剂注射,对合并的食管曲张静脉同时行套扎治疗。术后观察不良反应、并发症和近期疗效。【结果】组织黏合剂注射量1.0~3.5mL,平均1.8mL,套扎5~12点,平均8.2点。治疗成功率100%。6例出现胸痛(18.8%),2例出现上腹不适(6.3%),全组未有异位栓塞的发生,追踪3个月未有再出血病例,28例3个月后复查胃镜,见胃底曲张静脉消失或明显减轻,食管曲张静脉减轻与红色征消失。【结论】组织黏合剂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18例(2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在全身麻醉下,0。硬管鼻内窥镜指引下,实施泪囊鼻腔造孔术,术中不置管。同时7例合并鼻腔、鼻窦病变(鼻息肉、慢性鼻宴炎2例。鼻中隔偏曲5例),同时进行相应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至18个月,治愈12例(15眼),好转4例(5眼),无效2例(2眼),有效率为90.9%。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方法,可避免颜面部切口,损伤小、疗效高。同时可处理鼻腔、鼻窦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特点,评价腹腔镜手术在老年患者妇科疾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价值。方法 1997年1月~2004年10月该院70例60岁以上老年妇科疾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78.57%(55/70)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肺脏疾病,手术指征包括盆腔、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等各种良性疾惠以及早期恶性肿瘤。95.71%(67/70)镜下手术成功。并发症发生率7.46%(5/67),全组病例无电损伤及手术死亡。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处理,腹腔镜手术可安全地应用于多种老年妇科疾病的治疗,并可在不断提高腹腔镜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MED)与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缺点及近期疗效。方法采用MED和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各60例,将二者的手术疗效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ED组手术出血量、卧床时间、镇痛药使用、平均住院日情况均少于小切口手术组,而手术时间、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按照Nakai评定标准,MED组:优76例,良20例。小切口手术组:优72例,良23例。二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ED与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相当,各有优缺点,二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