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五倍子等8种单味中药颗粒剂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作用,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途径。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五倍子、五味子、乌梅、黄连、连翘、罗汉果、金钱草、败酱草8种单味中药颗粒剂的抑菌效果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五倍子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抑菌作用最强,其次为五味子,再次是乌梅、黄连和连翘,罗汉果和金钱草及败酱草抑菌活性相对较弱。结论8种单味中药颗粒剂中五倍子的抑菌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连、黄芩、连翘、乌梅、五味子等五种中药颗粒剂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对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分离的29株非重复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实验,并用刚果红平板法和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挑选生物膜阳性菌株26株;在体外建立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模型,通过肉汤倍比稀释法测定黄连等5种中药颗粒剂对产膜原菌最小抑膜浓度,再通过镜下观察用药前后鲍曼菌生物膜的改变。结果:不同的单体中药颗粒剂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抑制浓度有不同程度差异。黄连、乌梅、五味子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抑膜浓度范围为4~8mg/mL,黄芩的抑膜浓度范围为8~16mg/mL,在实验浓度内连翘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无抑膜作用。结论:黄连、黄芩、五味子、乌梅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这四种中药颗粒剂体外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与其抑膜作用有关系,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4种中药联用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中药用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感染治疗提供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临床中分离得到的20株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得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用肉汤稀释法筛选20种清热解毒中药对MDRAB的体外抑菌活性,对有效中药采用棋盘法设计进行联合药敏实验,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来判断其联用的抑菌效应。结果:12株MDRAB主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在85%以上,肉汤稀释法发现夏枯草、黄芩、黄莲、半枝莲有明显的体外抑制MDRAB活性,其中黄芩效果最佳,MIC为1.56~25.00 g/L,联合药敏实验最佳组合为黄芩+半枝莲和黄芩+夏枯草,这两种组合均有协同作用。结论:与中药单用相比,各中药组合联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其中黄芩、夏枯草联用和黄芩、半枝莲联用抑菌效果增强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提取方式的五倍子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方法通过水煎煮、醇提取、超声提取制备五倍子提取物,选择代表性抗生素青霉素G、庆大霉素、磺胺甲恶唑为对照,选择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常规中药药敏纸片琼脂扩散实验,测定抑菌圈直径,探讨五倍子水煎剂、醇提剂、超声提取剂与抗生素的抑菌效果。结果 3种提取方式的五倍子提取物对2种多重耐药菌均呈现中度以上敏感的抑制作用,但3种提取方式的五倍子提取物之间的抑菌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3种抗生素相比,五倍子提取物对于2种多重耐药菌的抑制效果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五倍子3种提取方式的提取物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明显优于3种抗生素,提示五倍子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有着很好的应用与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芩胶囊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黄芩胶囊肉汤溶液42.000、21.000、10.500、5.250、2.625 mg/m L,对193株MDR-AB菌株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根据肉眼观察产生浑浊、沉淀或表面生长判断其最低抑菌浓度。结果:黄芩胶囊对193株MDR-AB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在2.625~42.000 mg/m L的范围内,并且随着黄芩胶囊药液的浓度增加,浓度为42 mg/m L黄芩胶囊药液能完全抑制MDR-AB菌株。结论:黄芩胶囊对各部位的MDR-AB菌株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本研究可以帮助临床提高医务工作者对多重耐药及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认识和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连等10味中药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临床治疗寻找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选用黄连、黄柏、黄芩、白头翁、大青叶、千里光、板蓝根、败酱草、蒲公英和金银花共10味中药,采用水煎法提取其有效成分,测定采用K-B法提取物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黄连、黄芩在3种菌液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而菌液浓度为0.5g/L和0.25g/L时抑菌效果更佳,千里光在菌液浓度为0.25g/L时有抑菌效果。结论:10味中药中黄连、黄芩2味中药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作用明显,而其他筛选的中药则抑菌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醇提和水提蟾酥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分析两种提取方法所得蟾酥提取液与不同抗菌药物联合抗菌效果。方法:采用水提和醇提两种方法提取蟾酥有效成分,分别检测其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研究。结果:醇提蟾酥的MIC范围是0.313~1.25 mg/m L,MIC_(50)为0.625mg/m L,MIC_(90)为1.25 mg/m L。水提蟾酥的MIC范围是0.625~2.5 mg/m L,MIC_(50)为1.25 mg/m L,MIC_(90)为2.5 mg/m L。醇提蟾酥与抗菌药物联合可以降低多数抗菌药物MIC2~4个浓度梯度,水提蟾酥与抗菌药物联合可以降低多数抗菌药物MIC 1~2个浓度梯度。结论:中药蟾酥对鲍曼不动杆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中醇提蟾酥效果更佳,醇提蟾酥和水提蟾酥与其他抗菌药物有协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抗菌活性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采用K-B法选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0株,根据微量肉汤稀释方法对单独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两种方法中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情况进行检测,并计算抑菌浓度指数(FIC)情况。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方法中,两种药物联合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MIC_(range)(7.32±0.25)μg/ml、MICG(5.42±0.48)μg/ml与单独头孢哌酮/舒巴坦药物对PDR-Ab的MIC_(range)(11.54±0.31)μg/ml、MICG(12.47±0.42)μg/ml相比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9282、78.1598,p=2.4855×10-88、4.2424×10-90)。结论:单独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抑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抗菌活性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将该药物与中药联合应用后,显著降低了最小抑菌浓度,两种药物发挥协同作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Ab)的耐药性情况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的治疗方案,探讨应对策略。方法:通过对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部送检的216株鲍曼不动杆菌药敏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结合其中78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最佳应对策略。结果:在送检的21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米诺环素的敏感率最高,为89.35%;对头孢唑啉的敏感率最低,为4.17%。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中,A组的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和B组的哌拉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效果较明显,优于其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正在逐年增长,临床医生应尽量根据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和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可优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27种抗菌药物单用和两药联合应用在抗两家医院临床分离的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的效果。方法 收集并分离临床来源的100株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的MIC值,同时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计算组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 临床分离的100株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7%、15%和12%。对其中16株多重耐药菌株,用美罗培南和加替沙星、帕珠沙星、莫西沙星、阿米卡星体外联用,50%的多重耐药菌株有相加的抗菌活性;而美罗培南和依替米星体外联用,37.5%的多重耐药菌株有相加的抗菌活性,均无协同和拮抗作用。结论 多重耐药的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美罗培南和部分喹诺酮类药物、部分氨基糖苷类药物体外联用,仅部分多重耐药菌株有相加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叶冠龙  陈峰 《陕西中医》2013,(11):1559-1560
目的:观察多味中药水煎液对产MBL和非产MBI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筛选出对鲍曼不动杆菌有效的抑菌中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32株鲍曼不动杆菌菌株来自本院2000年1月至2012年8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多种标本,进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中药煎煮液的制备,并进行中药的抑菌初筛试验、MBL的检测、测定MIC。结果:从21种中药中,筛选出对32株Ab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的中药有黄芩、黄连、连翘、血藤和金钱革5种中药。3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出产MBL菌株13株,占40.63%;非产MBL菌株19株,占59.37%,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测定出5种中药对鲍曼不动杆菌的MIC范围,对产MBL和非产MBI鲍曼不动杆菌的MIC范围相同。结论:中药对鲍曼不动杆菌有着一定的体外抑菌作用,充分体现了祖国中药强大的抗感染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筛选对多重耐药ST17无乳链球菌有抑菌活性的中药,为其引起感染的控制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从74种中药配方颗粒中,筛选对多重耐药ST17菌株有抑菌活性的中药。检测有中等以上抑菌活性中药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 以及分别与红霉素或克林霉素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 共筛选出黄柏、黄连、桑白皮、甘草、五味子、大黄、鸡血藤和地榆等8种有中等以上抑菌活性的中药,其MIC依次为2、0.512、1、16、32、64、8、8、8 mg·mL-1,MBC依次为8、1、8、32、64、32、16 ~ 32、16 ~ 32 mg·mL-1。与黄连联合用药时,所有红霉素或克林霉素耐药株FIC ≤ 0.5。【结论】 黄柏、黄连、桑白皮、甘草、五味子、大黄、鸡血藤和地榆对多重耐药ST17无乳链球菌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对于红霉素或克林霉素耐药株,与黄连联合用药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7):179-182
目的研究大蒜与含氯消毒剂联用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抑菌实验。方法选取由医院检验科2017年3月—2019年2月从临床标本中获得的8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大蒜素、含氯消毒剂、大蒜素与含氯消毒剂联合用药组(以下简称联合用药组)各26例,将其试用于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对比研究分析结果,比较分析用药后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MIC值及协同、累加、拮抗作用等指标分析。结果最高菌株检出率为呼吸道菌株35例(43.75%),伤口分泌物菌株临床收集18例(22.5%);消化道菌株17例(21.25%),其他检出率为10例(12.5%)。联合用药产生协同作用(42例,占53%),累加作用(25例,占31%),无关作用(13例,占16%),拮抗作用(0例)。联合用药组抑制细菌生长所需药物的最低浓度MIC[32.0~512.0 μg/mL]明显低于单一用药组大蒜素[64.0~1024.0 μg/mL]、含氯消毒剂[512.0~2048.0 μ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MIC_(50)(256.0 μg/mL)明显低于单一用药组大蒜素MIC_(50)(512.0 μg/mL)、含氯消毒剂MIC_(50)(1024 μ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MIC_(90)(512.0 μg/mL)明显低于单一用药组大蒜素MIC_(90)(1024.0 μg/mL)、含氯消毒剂MIC_(90)(2048.0 μ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和含氯消毒剂联合用药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作用比单一药物作用时抑菌效果更好,大蒜作为广谱的绿色抗生素与常用化学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在体外联用,对抑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协同和累加作用,可以改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减少其他抗生素使用,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热毒宁分别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对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热毒宁与4种抗生素单独及联合用药对30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评价药物联合应用的抑菌效果.结果 热毒宁分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113种中药水煎剂对铜绿假单胞菌(PA)的体外抗菌活性,寻找抗菌力强的药物。方法:采用固体连续稀释法测定各药物对P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筛选出抗菌力强的药物,测定其最小杀菌浓度(MBC),判定抑菌效果。结果:所试药物对PA的抗菌活性有所不同,其中白芍、五倍子、石榴皮、千里光、夏枯草、余甘子、红藤、黄芩等中药的抗菌作用较强,余甘子、五倍子、石榴皮、千里光、红藤、黄芩对PA具有杀菌作用。结论:113种中药水煎剂对PA的抗菌作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经对比筛选,余甘子、五倍子、石榴皮、千里光、红藤、黄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射干组分制剂为射干抗炎、止咳有效成分单体的复合制剂,应用射干组分制剂及大鼠含药血清联合抗生素进行体外抑菌及血清药理学实验研究,观察及评价射干组分制剂对临床常见耐药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制备5种不同浓度射干组分制剂混悬液及射干含药血清,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及血清药理学实验。结果 体外抑菌实验表明8倍给药量对MRSA、CR-PA与CR-AB抑菌率达100%、99.66%和93.98%;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对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8μg/mL,128μg/mL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仍无法完全抑制CR-PA与CR-AB生长;当8倍含药血清作用于MRSA、CR-PA与CR-AB时,细菌未见生长;当含药血清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联合应用作用于MRSA、CR-PA与CR-AB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倍+16μg/mL、8倍+64μg/mL、4倍+32μg/mL。结论 高浓度射干组分制剂体外可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好的中药,进行组方,研发新药,探讨中药提取物或中药制剂对防治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对13种抗生素类药物的敏感性,筛选出多重耐药菌株;采用牛津杯法测定45味中药提取液对多重耐药菌的抑菌圈直径,筛选出表现为高敏的中药;采用二倍稀释法确定10味高敏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评估不同中药对多重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结果:筛选出耐药率高于70%的多重耐药菌株7株,其中猪源3株、羊源1株、鹅源3株;多重耐药菌株对28味中药表现为不敏感,对7味中药表现为中敏,对10味中药表现为高敏;抑菌效果最好的3味中药依次是博落回、黄连和水杨梅。结论:不同中药对同一多重耐药菌株抑制效果不同,一些中药对多重耐药菌可以起到较好的体外抑制效果,为研制临床上耐药性疾病防治的新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分析临床科室向微生物实验室送的临床标本临床科室向微生物实验室送的临床标本。结果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标本主要见于痰及支气管吸出物、切口的分泌物、尿液、血液、腹水及胸水等,根据其检出鲍曼不动杆菌标本的特点,可以分析出鲍曼不动杆菌大多分布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监护病房等,2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48株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10.0%),氨苄青霉素(98.0%)耐药率最高。结论: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草药醇提液对产不同基因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的抑菌效果及有效药物对质粒接合传递实验的作用,为临床治疗产ESBLs A.baumannii的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20种中草药醇提液对产ESBLs A.baumannii的体外抑菌效果,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醇提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选取抑菌效果较好的中草药醇提液作用于A.baumannii质粒的接合传递实验。结果 20种中草药中,五倍子、黄连、蒲公英和乌梅醇提液对产不同基因型ESBLs鲍曼不动杆菌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的抑菌效果最显著,抑菌圈可达25.0mm,MIC值最低为0.391 mg/ml,且抑制了A.baumannii质粒的接合传递实验。结论五倍子对产ESBLs A.baumannii抑菌效果较好,可为临床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分离ICU住院患者中124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与中医证候的关系。结果:除阿米卡星外(敏感率为52.42%),12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敏感率<30.00%)。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的中医证候以虚实夹杂证为主,虚实夹杂证的各证中以痰阻证(65.3%)、阴虚证(61.9%)、气虚证(55.9%)、热郁证(53.4%)为主。结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应以亚胺培南作为一线抗菌药物,同时可考虑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