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腾  董梦久  聂志玲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395+416-395,416
癫痫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且常具自限性的异常放电所致,以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及通常为刻板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综合征。由于异常放电神经元的位置不同,放电和扩散的范围不等,患者发作可表现为感觉、运动、意识、精神、行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兼而有之。因其病因复杂、发病机理不明确且病程长、  相似文献   

2.
周三凤 《河南中医》2013,33(2):292-294
原发性三又神经痛多属中医痰热夹瘀证,患者年老体弱,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则见气血凝滞,脉络不通,头面部失于濡养,再者素体脾虚失于健运,水液内停,痰浊内生,阻塞气机,浊阴不降,清窍被蒙,痰瘀日久不解,郁而化热,邪热上扰,发为头痛.临证时可应用玉女煎、桃红四物汤合牵正散加减化裁,可收良效.  相似文献   

3.
<正>吉兰巴雷综合征(GBS)也叫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多神经病变,多由感染所致,属于自身免疫类疾病,病变累及多数周围神经,甚至损害脊神经根乃至脑神经。急性起病,症状多在半个月至1个月左右出现高峰。主要表现为双侧快速进展和相对对称的四肢痿软无力,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麻痹[1]。据报道,全球GBS的年发病率达到1.2~2.3人/10万,死亡率达到3%~10%,约25%的患者在患病后几天至几个月后需要人工通气,约20%的患者在半年后仍然不能正常行走,甚至留下持续数年的疼痛和疲劳[2]。  相似文献   

4.
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由内外多种病理因素致清窍不利引起。国医大师凃晋文教授认为头痛当辨虚实、内外:外感六淫或内生之风、痰、瘀、火等邪气上扰,壅滞脑络,此为实;内伤脏腑虚损、气血阴阳不足,此为虚。临床头痛患者常表现为虚实夹杂。治头痛当实者通之,虚者补之。外感六淫头痛者,治当疏风散邪通络;内伤邪实为主头痛者,治以祛邪通络,辨证采用息风、化痰、活血、清热诸法;内伤久病,虚实夹杂头痛者,在祛邪的基础上重用扶正补虚之品以标本兼顾。同时凃教授治疗头痛还常选用虫类药与风药,搜风透络、引药上行。如此精准施治,以祛除病邪、恢复脏腑功能、补益气血阴阳,使清窍得利而头痛自止,临床疗效较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逍遥散是健脾疏肝的重要方剂,也是养血调肝的基础用方。凃晋文教授在临证中常灵活运用逍遥散治疗,根据不同疾病辨证分析,灵活施治,用于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疗效确切。该文介绍凃晋文教授运用逍遥散治疗特发性震颤、失眠、原发性头痛的验案,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失眠,又称"不寐",是以经常无法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的不足,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难以再寐,甚者彻夜不寐[1]。据研究,随着人年龄的增长,浅睡眠所占的时间会逐渐增加,年轻人约5%老年人可增加至15%左右,另外,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对睡眠-觉醒各阶段的转换能力逐渐下降[2],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失眠的困扰。长期的失眠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  相似文献   

7.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梁君昭教授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及病理特征有深刻认识,治疗该病有其独特的诊治思路和临床经验。梁师认为心肾脾三阳俱虚为该病的发病之根本,痰瘀交织、浊毒互结为致病之标;该病发作期病机多以邪实为主,缓解期多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标实,脏虚络滞损伤留伏心经络脉为主要发病特点。通过多年实践探索、科研探究及组方探析创制扶正助脉方,以脏络同治、祛瘀化浊、扶正通络为治疗法则,在临床治疗上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经验以供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8.
吴雅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新欲 《中医杂志》1994,35(3):142-143
先父吴雅恺老中医业医6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验方补心通脉汤对多种心系病征,尤其对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心脏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兹介绍如下:1 病理基础,多属心肾阳虚吴老尝言,脉为心之府,心脏一旦病变,其病理变化必然反应在脉象上,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多见迟脉及沉、细、结脉。他从《诊宗三昧》“迟为阳气失职,胸中大气不能敷布之候”,以及张秉成“若肾阳气馁,脉皆为迟”之说;并结合临  相似文献   

9.
王辉  王璐瑜 《中医杂志》2002,43(11):816-816,838
魏执真教授,为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擅治心脑血管疾病。对心律失常的治疗,魏师提出“以脉为主,四诊合参”的辨证思想,我们曾随师学习,见其疗效显著,屡起沉疴。魏师在临证中,首先注重辨证论治,因人因脉而异,如脉现结代,则需加重补气  相似文献   

10.
总结凃晋文教授治疗失眠经验,凃晋文教授临床论治失眠以平衡阴阳,调畅气血,五脏论治为基本治疗大法,重视瘀(郁)证在失眠中的影响,在顽固性失眠的治疗上提倡从"郁"论治。  相似文献   

11.
吕永飞  李庆海 《陕西中医》2012,33(4):469-470
冠心病心律失常属中医胸痹心悸范畴,李庆海教授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属中医痰浊壅塞或痰瘀互结证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成人运动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代医学治疗该病多以普萘洛尔和扑痫酮为一线治疗药物,病情重者采用手术治疗,但二者均存在疗效欠佳和副作用大的不足。凃晋文教授采用中医滋补肝肾,平肝熄风法治疗原发性震颤,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病”范畴,是临床难治疾病。凃晋文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重症肌无力“病阳明,及脾肝肾”,重“补中益气”,临证讲求辨证论治,平补阴阳,强调络病宜通,施方用药切忌呆滞,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成都中医药大学李明富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在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上尤其擅长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李教授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机关键是阳虚为本,瘀阻心脉;以温补阳气,活血通脉为基本治则;临床用药特点主要包括温补肾阳,以助心阳;以气助阳,以阳化气;阴阳双补,互根互用;益气活血,温通心阳;补而不滞,通补结合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调治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郭维琴教授是著名的心血管中医专家,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经验独到,本文就郭维琴教授对该病的治疗经验进行了简单介绍。郭老认为本病的病机特点是多虚、多寒、多瘀,辨证论治,把心肾阳虚、瘀血停滞作为该病的总病机,治疗上以益气温阳、活血散寒为基本法则,精炼用药,多用党参、黄芪益气,用肉桂、桂枝、干姜等温阳,用麻黄、细辛、升麻等温经升阳,用丹参、红花、桃仁、三棱、莪术等活血散瘀,临床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7,(1):101-102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认为"虚-瘀-火"是心律失常重要的病因病机,凉血清热是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治疗原则。临床治疗分6种证型论治,疗效显著。张老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是传承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现代医学在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上仍未有一个统一的解释,治疗上仍无法根治。而中医药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凃晋文教授在治疗偏头痛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上总结出自己的鲜明特色,值得后学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凃晋文教授从医50余载,在中风病机理论及治疗方面均有丰富经验,疗效显著。从病因病机、治法治则、遣方用药等方面总结凃晋文教授治疗中风病的独特经验,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介绍樊瑞红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经验。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中医学"胸痹迟脉症"范畴。樊教授认为,本病为心肾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周身脏腑血脉所致,因此,寒凝心脉、脉络不畅为本病病机,治疗以温补心肾阳气、固表通卫为原则,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0.
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于中医的"无脉症"、"胸痹"、"心悸"等范畴,为老年人常见病.顾老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心气虚、心脾肾阳虚、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血瘀为主,大多数患者同时夹痰、或痰瘀互结.应采用标本兼治原则,分两个类型进行治疗.对于心肾阳虚,心气不足,兼有痰瘀互结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运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的治法,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参附细辛桂枝汤、温阳回脉汤加减;对于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夹痰夹瘀的房室传导阻滞和窦缓等疾病,运用温阳育阴、益气活血的治法,四逆汤、生脉散温阳育阴益气活血汤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