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及时准确掌握克山病病情动态,科学指导防治工作,按《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对向明村及所在泾川县的克山病病情进行了监测,向明点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检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病人47例,检出率6.34%,患病率4.88%,与1999年(6.67%和5.10%)同期相比稳中有降,19岁以下人群未检出克山病病人,20-39岁检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15例,占31.9%,40岁以上检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32例,占68.1%。泾川县18个病区乡镇无急型、慢型克山病发生。在册慢型克山病19例,年患病率0.58/万。向明点及所在泾川县克山病病情仍在稳定控制之中。  相似文献   

2.
2005年陕西省旬邑县克山病病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陕西省克山病病情变化及环境因素的改变对克山病发病的影响,科学的指导和评价陕西省克山病防治和科研工作。方法在陕西省旬邑县土桥镇东曹村设立监测点,对全部常住人口进行临床检查、描记心电图,对克山病病人及可疑病例拍摄2 m后前位X线胸片。观察全县范围内急型、亚急型、慢型克山病的发病及转归情况。对监测点人群发硒、粮硒水平进行测定,调查病区人群经济水平及膳食结构。结果①2005年监测点东曹村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检出率分别为3.79%和0.35%;监测人群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11.38%,人均发硒(0.579±0.012)mg/kg,粮食硒(0.089±0.082)mg/kg。②2005年旬邑县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自然慢型克山病发病率为0.53/万,慢型克山病患病率为2.86/万。结论陕西省旬邑县克山病病情总体处于平稳低发态势,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新发病例出现,说明病区环境中仍然存在着与克山病有关的一些致病因素,并对病区人群构成潜在的威胁。因此,继续加强病情监测,仍是今后陕西省克山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静息状态下克山病历史重病区的疫情态势。在克山病3个历史重病县各选2个镇的2个村委会,每个村3--60岁人群中随机抽查300名,进行临床检查,并对心电图和X线胸片进行分析。各调查点均有克山病病人检出,克山病检出率为2.14%,慢型克山病和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分别为0.76%,1.83%;大理、洱源、剑川3个点的检出率分别为1.57%,1.99%,2.97%,未检出急型、亚急型克山病人。说明大理州历史重病区慢型和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比较高,应加大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克山病基本控制后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动态观察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及发病相关因素的变化。方法:选择克山病病区莒县龙山和平邑县流峪设立2个监测点,对3-14岁人群及14岁以上可疑患者1488人为重点监测对象,从1995-1999年,对克山病发病情况及2个点区县急型、亚急型、慢型克山病病情变化进行连续5年监测,同时调查内外环境硒、经济收入有人均占有粮食。结果:2个点区县5年间慢型克山病发现1例,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监测点重点监测对象1995、1997、1999年克山病检出率依次为1.81%,2.90%,2.32%;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4.84%,5.05%,5.11%;内环境发硒水平逐年升高,为0.278,0.334,0.360mg/kg;外环境小麦硒含量稳定,龙山点玉米硒含量及流峪点玉米、瓜干硒含量升高;经济收入,人均占有粮食不断增加。结论:山东省克山病发病相关因素不断改善,克山病病情处于基本控制后的稳定态势。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克山病基本控制后的病情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山东省克山病1992年基本控制后的病情演变,选择具代表性的莒县和平邑两县,对近5年克山病发病情况,现存慢型克山病进行了调查,并对3~14岁易患人群1488例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调查,同时调查了内外环境硒及生活水平,结果显示近5年来慢型克山病累计发病率0.02/万,易患人群慢型克山病检出率0.13%,潜在型1.68%,现在慢型克山病患病率0.39%,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病区居民发硒0.24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近10年来克山病病情发展趋势,为控制病情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结果 10年监测期间全县未见急(亚急)型发病;监测点年新发生率8.0/万,全县农业人群慢型克山病平均患病率为4.95/万,年平均新发现率0.7l/万,死亡率0.44/万,5年累积死亡率降至15.2%,10年累积死亡率仍达75.3%。结论 膳食质量提高和人体硒水平提高可能是近10年以来克山病病情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慢型克山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应视为当前克山病临床研究重点;CVB在本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河北省2005年克山病病情。方法在河北省克山病历史重病区张北县战海乡水泉洼村设立监测点,将全部常住人口列为监测对象,根据《克山病监测》标准(WS/T 78-1996)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 17021-1997)对监测点居民进行普查,随访2004年监测点在册克山病病人。结果监测点年内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检出潜在型克山病(潜克)和慢型克山病(慢克)23人,检出率为4.59%,高于2004年检出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点人群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14.34%;克山病病人心、胸比率异常检出率为52.63%;随访2004年监测点克山病病人27人,死亡2人,死亡率为7.4%。结论河北省张北县监测点克山病病情相对稳定,但病区存在的致病因素仍然对病区人群构成威胁。应加强病情监测工作,开展对克山病病人的治疗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及时准确掌握甘肃省泾川县克山病病情动态,科学指导防治工作。方法按《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对水泉村及所在泾川县的克山病病情进行监测。结果水泉点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检出潜、慢型克山病人50例,检出率6.58%,患病率5.6%,与2006年的6.25%和4.89%相比病情稳定。19岁以下未检出病人,20~45岁育龄期妇女检出潜克9例,检出率7.2%,其他人群检出潜慢克41例,检出率10.6%。泾川县16个病区乡(镇)无急型、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发生,在册慢克15例,年患病率0.43/万。结论水泉村及所在泾川县克山病病情呈稳定消退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山西省克山病病情,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选择石楼、交口县,2011年上半年选择吉县、永和县,2011年下半年选择蒲县、隰县,2012年选择吉县、永和、交口县为调查县;每县选择2个病区乡,每乡选择一个病区村为调查点,每村选择500人左右,开展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结果共检查7080人,检出克山病180例,总检出率2.54%;其中慢型克山病14例,检出率0.20%,潜在型克山病166例,检出率2.34%;检出异常心电图777例,异常率10.97%,克山病患者心电网异常改变以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ST-T改变为主;克山病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0.84。结论调查期间无新发急型、亚急型克山病患者,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总体检出率在国家控制标准之内;2010年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以及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慢型克山病检出率超过国家控制标准;应继续开展监测,及时掌握病情动态,同时加强有效防治措施的落实力度。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8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 观察陕西省黄陵县1995~2002年克山病病情变化。方法 在黄陵县的6个重病村设立监测点,全体居民均为监测对象,同时对全县慢型克山病(慢克)的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点3~15岁儿童内环境硒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1)6个监测点8年共检出慢克病人20例,潜在型克山病病人(潜克)282例,新发潜克病人14例。1995、1997、1999、2000和2002年克山病的检出率分别为4.3%、3.6%、7.5%、8,0%和8.5%;患病率为1.0%、2.4%、3.2%、3.6%和2.0%;潜在型克山病的新发生率为55.6/万、53.5/万、19.5/万、o/万和25/万;(2)8年全县共确诊慢克病人62例,死亡22例,15例死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例死于猝死;(3)监测点3~15岁儿童发硒与非病区儿童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陕西省黄陵县监测点克山病的检出率呈缓慢上升态势,发病率呈平稳态势,但潜在型克山病仍有新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恢复期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患者动态心电图(DCG)特点,探讨其预后意义。方法 选择恢复期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患者88例,进行心电图(ECG)和DCG检查,并长期随访,以观察终点结果死亡或存活分组对比分析。结果 恢复期亚急型克山病患者在ECG90.3%正常情况下,84.9%的DCG出现异常。慢型ECG及DCG异常检出率都很高,分别为94.7%和100.0%。亚急型DCG异常检出率室早最高,为77.4%,其中成对室早51.6%,室速32.3%;房早次之41.9%。慢型DCG异常检出率室早最高,为96.5%,其中频发室早75.4%,成对室早51.6%,室速32.3%;房早次之82.2%。死亡组与存活组对比,死亡组ECG房早、室早、ST-T改变较存活组检出率高(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DCG室早总检出率无差异(P〉0.05),但成对室早和室速检出率较存活组高(P〈0.05)。结论 房性与室性心律失常是恢复期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的DCG特征,亚急型ECG正常,DCG高异常检出率;慢型ECG及DCG均高异常检出率。成对室早和室速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准确掌握克山病病情消长趋势,科学的指导和评价防治工作.方法按<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进行.结果 2003年全县未见急型、亚急型发病,慢型克山病现患42例,患病率为1.51/万.其中自然慢型克山病21例,患病率为0.82/万.监测点潜在型克山病50例,患病率3.57%,慢型克山病2例,患病率0.14 %.结论监测点区病情稳定,潜慢型是目前患病主要形式和存在类型.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及发病相关因素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择克山病重病区沂水、颧县及平邑3个县6个自然村3-14岁人群2095例,自1990-1994年进行连续5年监测,同时观察3个县的急型、亚急型及慢型克山病的发病民政部结果显示监测人群190、1992、1994年克山病检出率分别为2.88%、2.42%、2.56%,呈下降趋势,异常心电图检出率3年依次为3.80%、2.6%、3.80%。3个县无急型、亚急型发病,慢性发病6例。监测点小麦硒含量升高,土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四川省克山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四川省克山病病情现状。方法根据《2004年国家地方病防治项目克山病监测技术方案》要求,对监测点区居民进行询问并记录克山病病史,听、叩诊心、肝、肾,测量血压,描记12导联心电图,对克山病病人及可疑病例拍摄心脏正位X线片。观察急型、亚急型、自然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及转归情况。用荧光法测定人群发硒、环境水硒、粮食中硒,并调查病区人群经济水平和日常生活膳食结构。结果克山病临床检诊率93.1%,各型克山病临床总检出率2.23%;重点人群(3-14岁儿童)检出率1.50%,非重点人群(15- 70岁成人)检出率3.47%;心电图检查的异常率13.5%;儿童发硒(0.3669±0.0990)mg/kg,粮食硒(0.0105±0.0066)mg/kg,水硒均值<0.25μg/L。结论目前四川省仍有亚急型、慢型克山病新发,儿童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楚雄州近年克山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进一步探讨克山病发病规律及特点,于2000年和2001年对牟定、武定两县各2个点的1-60岁共2214人,按照《克山病监测标准》和《克山病诊断标准》作了普查监测,结果为:4个点克山病9项心电图改变率为3.4%-6.7%,并以31-45岁和46-60岁年龄组为高。克山病检出率为0.6%-3.0%,且以潜在型居多,占91%,慢型占9%,以31-45岁年龄组为高。人发硒0.131-0.210mg/kg。心电图改变率和克山病检出率都是14岁以下人群为最低,这可能与服硒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河北省沽源县2004年克山病病情,评价和指导防治工作。方法在河北省沽源县长梁乡的2个克山病历史重病村设立监测点,全部常住人口均为监测对象,进行常规临床体检,描记12导联心电图,重点人群摄X线胸片,依据《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诊断。结果①监测点年内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检出潜在型克山病(潜克)32人,慢型克山病(慢克)6人,克山病检出率为7.47%,患病率为4.11%。45岁以上克山病病人占总数的84.21%。②2004年度,潜克治愈率10.53%,潜转慢率5.26%,慢转潜率36.36%。③监测点人群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28.09%;35 ̄74岁成年人高血压检出率为36.48%。结论河北省沽源县监测点克山病病情相对稳定。加强对克山病病人的生活指导及对慢型克山病病人的治疗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准确掌握克山病发病消长趋势,科学指导和评价克山病防治工作。方法 按1994 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会议修订的《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进行。结果 全州克山病发病率由1995 年的0.54/10 万升至1997 年的1.91/10 万。新发病例主要是成人慢型克山病。监测点连续3 年普查,慢型克山病检出率在0.08% ~0.40% 之间,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为1.51% ~1.88% ,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在3.72% ~2.94% 之间。结论 克山病病情平稳低发,成人慢克是防治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00-2004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5年汇总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2000—2004年克山病患病及发病趋势。方法根据卫生行业标准《克山病监测》(WS/T78—1996)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在12个省对监测点区居民进行普查和克山病发病相关因素调查。结果5年问潜在型、慢型克山病年均检出率分别为3.8%和0.8%。各监测点区共新发潜在型克山病113例.新发现慢型克山病29例。人均发硒0.305mg/kg,粮硒0.017mg/kg。结论部分克山病省区病情不清.病区粮硒仍属低硒水平,有新病例检出。克山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地方性公共卫生问题。克山病控制的重点应包括规范监测工作.慢型克山病现患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云南省克山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准确掌握克山病发病消长趋势,科学指导和评价克山病防治工作。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克山病监测》W/T 78-1996进行。结果全省共有慢型克山病746人,患病率为5.29/10万,新发慢型克山病75人,发病率为0.53/10万;11个监测点所在县慢型克山病患病率为0~24.29/10万,发病率为0~2.64/10万;11个监测点共监测5 910人,检出潜在型克山病43人,检出率为0~1.45%,平均0.73%,检出慢型克山病8人,检出率为0~0.46%,平均0.14%;描记心电图5 862份,心电改变286份,心电改变率为0.69%~15.67%,平均4.88%。8项异常心电指标高低依次为:ST-T改变14.0%、频PVC 12.6%、心室大12.2%、P波异常8.0%、CRBBB 5.6%、LAH 4.5%、AVB 3.5%、A f2.8%。结论全省克山病处于平稳低发势态,但部分地区克山病患病率、发病率、检出率、心电改变率等均较高,应加强克山病监测工作,防止局部地区克山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0.
2004年黑龙江省富裕县克山病病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克山病国家级监测点富裕县永进村2004年克山病患病和发病情况。方法对监测点区居民进行体检和心电图检查.对病人和可疑病人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永进村2004年无新发各型克山病病例。在检查的636人中,检出克山病现患病人16例,总检出率2.5%。其中潜在型10例,慢型6例,检出率分别为1.6%和0.9%。结论富裕县永进村克山病病情稳定,无新发病例,但继续进行病情监测、观察现患病人的病情变化.仍然是克山病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