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估价心肌梗塞后远期持续性恶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与电生理决定因素、治疗和生存率,作者研究了108例病人(年龄61±10岁)。32例病人(A 组)在急性心肌梗塞后8至60(平均13±9)天有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其余76例病人梗塞后60天内无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作为对照组(B 组)。梗塞后远期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量肺静脉起源的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肺静脉的开口直径。方法 连续5 1例肺静脉起源的阵发性房颤患者 ,根据选择性肺静脉造影测定双上肺静脉开口直径和致心律失常的肺静脉开口直径。结果 共发现 76根致心律失常性肺静脉 ,其中左上肺静脉 31根、右上肺静脉 2 9根、左下肺静脉 13根、右下肺静脉 3根。致心律失常的左上和右上肺静脉开口直径分别为 (13 7±0 9)mm和 (13 9± 1 1)mm ,显著粗于非致心律失常的左上和右上肺静脉开口直径 [分别为 (12 8± 1 3)mm和 (13 0± 1 1)mm ,P <0 0 1]。结论 肺静脉起源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致心律失常的肺静脉存在开口部扩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cd)对于室性心律失常鉴别的意义及其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分析19例良性室性心律失常者(Ⅰ组),17例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Ⅱ组)及7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Ⅲ组)心电图QTcd的变化.结果Ⅰ、Ⅱ、Ⅲ组QTcd分别为33.31±12.69,59.39±22.87,89.00±6.36,Ⅱ、Ⅲ组与Ⅰ组相比P均<0.05,以QTcd<60ms评定室性心律失常的敏感性为66.76%,特异性为100%,准确度为81.4%.结论QTcd变化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右胸导联QRS时间延长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25例,分析临床和常规体表心电图特征,测量QRS时间、Q-T间期等各项参数,计算右胸导联(V1~V3)和左胸导联(V4~V6)QRS时间的平均值及两者之比。结果25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病例的年龄(37.1±15.0)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常规心电图中Epsilon波阳性(第1组)11例(44.0%),其中63.6%(7/11)见于V1~V3导联;Epsilon波阴性14例(第2组)。所有患者的平均QRS离散度为36.3±27.2ms,Q-T离散度为57.2±27.1ms。平均QRS时间右胸导联[QRS1=(V1+V2+V3)/3]为0.13±0.03s,而左胸导联[QRS2=(V4+V5+V6)/3]为0.11±0.02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QRS1/QRS2值为1.0~1.9,其中16例(61.5%)≥1.2。发生晕厥第1组8例(72.7%),而第2组4例(28.6%)(P<0.05)。两组的QRS1分别为0.14±0.04s、0.13±0.02s,QRS2分别为0.12±0.03s和0.11±.017s,QRS1/QRS2值为1.22±0.26和1.21±0.13,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右胸导联平均QRS时间延长有助于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但能否作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预后的不良因素尚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 (QTd)的变化 ,进一步明确QTd与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入选的 90例高血压患者经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后分为左室肥厚组 38例 ,左室正常组 5 2例 ,另 38例健康人作对照组 ,测量各组QTd并相互比较 ;统计各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作比较。结果  (1)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 (QTd 6 9 2 1± 12 82 )与高血压病左室正常组 (QTd41 5 4± 13 6 3)及正常对照组 (QTd 36 84± 13 71)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而高血压左室正常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3 16 % )高于左室正常组 (1 92 % ) ,差别有显著性。结论 QTd可作为预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J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JT间期离散度(J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方法测量63例AMI患者首次心电图的QTd及JTd,比较有室性心律失常组与无心律失常组的QTd、JTd. 结果AMI有室性心律失常组QTd及JTd显著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QTd(112.86±33.84)ms对(54.48±24.43)ms,JTd(101.43±36.34)ms对(41.38±19.22)ms,P<0.01. 结论QTd或JTd增大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JT间期离散度(J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量63例AMI患者首次心电图的QTd及JTd,比较有室性心律失常组与无心律失常组的QTd、JTd.结果:AMI有室性心律失常组QTd及JTd显著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QTd(112.86±33.84)ms对(54.48±24.43)ms,JTd(101.43±36.34)ms对(41.38±19.22)ms,P<0.01.结论:QTd或JTd增大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139例OMI患者的DCG和常规ECG资料,以探讨Q-Tc间期延长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发现有复杂室性心律失常者47例,Q-Tc的均值为0.426±0.039秒;而非复杂室性心律失常者92例,Q-Tc均值0.403±0.047秒(P<0.005)。Q-Tc≥0.440秒者34例,其中18例(52.9%)有复杂室性心律失常;Q-Tc<0.440秒者105例,仅29例(27.6%)有复杂室性心律失常(P<0.001)。结果表明OMI患者若Q-Tc延长则易发生复杂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9.
卡维地洛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评价卡维地洛抗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探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通道机理 ,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模型 ;采用膜片钳技术 ,观察乌头碱、卡维地洛对急性分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电流 (INa)的影响。结果 :诱发大鼠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心脏停搏时 ,对照组及卡维地洛组所用乌头碱的量 (μg)分别为 :室性早搏 :2 1.75± 3.4 7vs 31.81± 2 .0 4 ;室性心动过速 :2 3.5 2± 4 .13vs 36 .0 6± 3.79;心室颤动 :37.6 3± 7.94vs 6 4 .13± 1.4 0 ;心脏停搏 :6 9.31± 1.85vs 84 .6 5± 5 .2 5。利用膜片钳技术观察到 :对照组INa密度为 :5 8.6 3± 11.6 5 pA/pF ;卡维地洛组加入乌头碱后以及再加入卡维地洛后的INa密度分别为73.35± 12 .80 (pA/pF) ;10 .19± 0 .0 2 (pA/pF) ,与自身加药前相比P <0 .0 5。乌头碱及卡维地洛使INaI V曲线分别向下方及向上方移位。结论 :卡维地洛具有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 ,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类似 ,即抑制INa。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IABP)治疗体外循环后泵衰竭时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对 31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IABP治疗 ,观察心脏窦性心律恢复、ST段转复及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应用持续左心功能监测仪 (CCO)观察左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在应用IABP后 1~ 2h恶性和潜在性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消失 ,但 13例仍有偶发室性早搏 ,7例出现快速心房颤动。应用IABP后 30min~ 1h抬高或降低的ST段恢复正常。基础舒张压上升由 6 9± 15上升到 12 8± 2 2mmHg ,P <0 .0 1;IABP使用后即刻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增加 (分别为 4.9±0 .5vs 2 .8± 0 .3,3 .3± 0 .4vs 1.9± 0 .3;P均 <0 .0 5 )。多巴胺用量由 8± 2下降至 3± 2 μg·ml-1·h-1。结果表明 ,I ABP通过改善心泵功能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和循环血量 ,间接兴奋心脏迷走神经兴奋性 ,使体外循环手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一般,睡眠时室性心律失常减少。本文对1260例示有室性异位搏动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表现为睡眠时异位搏动明显增多的50例进行分析。并与50例年龄、性别和24小时室性异位搏动发生率近似的对照组进行比较。以便了解睡眠时加剧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男63.2±18.7岁,女64.4±16.4岁。睡眠时,研究组每小时室性异位搏动(平均43.2±30.7次)的发生率较对照组(62.9±16.3次)为高。(P<0.005)。白天,研究组每小时室性异位搏动(平均45.2±13.6次)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平均67.7±13.8次)为低(P<0.05)。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研究组病例睡眠时也显示明显增多(x~2=22.1;P<0.001),而对照组减少(x~2=19.1;P<0.001)。两组夜间心率均较白天为慢,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体会。病例和方法:66±12(34~90)岁的48例男性患者中:20例冠心病,1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3例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用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心律失常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2月—2005年2月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128例,给予口服稳心颗粒1包,每日3次,疗程为4周;胺碘酮0.2g,每日3次,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两周后总有效率为60%,28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也被终止,QT离散度(QTd)由(66.05±11.32)ms减至(42.35±10.08)ms(P<0.01)。治疗4周后观察总有效率为86%,QTd由(66.05±11.32)ms减至(30.65±6.28)ms(P<0.01)。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孕妇的心率变异及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了正常孕妇的心率变异度(HRV)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旨在探讨孕妇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及其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怀孕妇女59例,妊娠6~40周。均为发育正常,经体检、心电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无器质性疾病者。分成两组:(1)无室性心律失常组39例,年龄22~30岁(平均26.2±1.9岁);(2)伴室性心律失常组20例,年龄20±32岁(平均27.2±2.9岁);另设对照组22例,均为健康未孕女性,年龄18~30岁(平均25.7±3.5)。所有受检者均经24hDCG检查,分析24h的室性期前收缩(PVC),计算HRV24h时域指标及24h频域指标。结果 1.三组之…  相似文献   

15.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访期间进行动态心电图(AECG)监测可提供定量资料,然而使用不便且费用昂贵,故只能定期复查,非监测期间发生的严重心律失常难免漏检.心电图电活传真(TECG)提供"实时"信息,理论上可以充当心律失常监测系统.本文以AECG为基准方法,分析TECG(每次3分钟)检出和预报室性心律失常及其复发的准确性.试验Ⅰ.平均年龄56岁的24(男19、女5)例频繁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24小时AECG记录1556±948阵/日,均值±标准误,下同)病人,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moricizine每周3次.无症状期间TECG278次,未见室性早搏(132次)、1~5次室早(49次)、6~20次室早(44次)、21~100次室早(37次)和100次以上室早(16次),同时记录的AECG示每小时室早次数31±8、112±26、187±18、798±81和1298±142,每天室速阵数依次为0.7±0.3、10±2.9、27±9.6、229±64和479±150.经协方差分析示:TECG每小时室早次数、每小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QT间期变异性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我院CCU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男性80例,女性28例),均于入院当日(急性期)、出院前日(恢复期),使用心电图仪记录300个RR间期。两次样本采用“四点法”借助放大镜逐点测量,所测数值全部导入计算机,经Excel函数分析系统处理,取得SDNN、QTm、QTSD、QTV、QTVI、B的参数。比较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与上述参数变化的关系。从而评定该指标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能力。结果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的比较:QTm、QTV、QTVI、B分别为(369±54ms vs423±49ms;0.020±0.008vs0.11±0.004;-0.19±0.06vs-0.40±0.08,p<0.05;1.11±0.52vs0.37±0.09,p=0.02)有显著性差异。SDNN(24.8±7ms vs25.8±8ms,p>0.05)无显著性差异,QTSD(7.7±2.5ms vs45±1.3ms p=0.05)有弱的相关性。恢复期组观察到的室性心律失常等级、数量也明显降低。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Lown0-Ⅱ级组与LownⅢ-Ⅴ级组观察指标对比分析QTVI(-0.29±0.07vs-0.13±0.05,p=0.038),B(0.78±0.18vs1.64±0.4,p=0.007)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短程QT间期变异性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其中QTVI、B两项参数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曲美他嗪组(治疗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对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对照组LVEF从33.1±2.4提高至35.9±2.8,治疗组从32.3±1.7升至39.6±3.9,两组P<0.00l,对照组FS由12.2±3.5至14.3±3.2,治疗组从12.1±3.2升至17.6±3.9,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2,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室性心律失常从(1287.1±115.4)次/24 h减至(756.8±119.7)次/24-h减至(213.1±67.9)次/24 h,P<0.001,室上性心律失常从(129.2±51.8)次/24.h减至(67.5±32.5)次/24 h,P<0.001,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从(1156.8±134.9)次/24 h至(1058.7±121.5)次/24 h至(1056.3±119.6)次/24 h,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平均年龄66(43~88)岁的30(男13、女17)例症状性窦性缓慢心律失常患者(A组),确诊为SND。其中冠心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和心肌炎1例;心脏增大10例;心力衰竭在治疗中6例。另以平均年龄67(53~76)岁的18(男7、女11)例健康人(B组)为对照。作者曾以75例健康人为对象,1分钟体表心电图经测定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69岁各年龄组的正常值如下:(1)标化SCL变异范围([最长SCL-最短SCL]/平均SCL,均值±2x标准差)分别为29.2±2×8.7%、29.0±2×6.6%,  相似文献   

19.
旁路切除术是治愈有症状的预激综合症(WPW)的方法之一。本文评价手术的长期效果及出院前电生理检查对旁路切除患者远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113(男82,女31)例受试者年龄36±13(4~58)岁,其中61例(54%)为显性预激,52例(46%)为隐匿预激。术前均有快速心律失常,除1例外均为房室折返性。12例患者为多条旁路。60%的患者旁路位于左室游离壁,22%位于右室游离壁,13%位于后间隔,5%位于前间隔。术后10±3(5~20)天患者,尚未用抗心律失常药时,进行出院前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右室流出道尖峰电位指导消融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39例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初步定位心律失常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将患者分为尖峰电位标测组(n=20)和起搏标测组(n=19)。尖峰电位法的消融靶点为激动最提前的尖峰电位。结果尖峰电位组20例患者中有3例因未能标测到尖峰电位,故转为单纯起搏标测组,成功率为94.1%(16/17)。单纯起搏标测组中1例未能诱发心律失常,1例因并发症终止手术,1例消融失败,成功率为95.0%(19/20)。两组的成功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但尖峰电位组操作时间(55±20.1 mins)和X线透照时间(27±12.5 mins)均低于起搏标测组(分别是72±27.8 mins;36±14.1mins。P均<0.05)。结论尖峰电位指导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标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