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Ahmed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施行自体巩膜瓣覆盖的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6例(6眼),对手术前后的眼压、抗青光眼药物种类、视力等进行比较,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但随随访时间的延长,眼压有上升的趋势;术后与术前矫正视力变化不明显。结论:Ahmed阀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眼压测量是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项目,但是目前的诊断和随访所依据的眼压几乎都是在日常门诊单次测量所得,无法反映24 h内眼压的真实水平.大幅度昼夜眼压波动可能是青光眼视野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文章就青光眼患者昼夜眼压监测的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顽固高眼压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8例(56眼)青光眼顽固性高眼压患者施行青光眼手术治疗,术前、术后观察前房、眼压、视力、出血等情况.结果 48例手术顺利,10例发生浅前房,3例发生前房积血,1例发生恶性青光眼.结论 青光眼患者术前药物常规降眼压,为进一步挽救患者视力、避免持续性高眼压对视神经的损害,应尽快手术,且手术治疗的收益大于风险,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王夏 《中外医疗》2012,31(19):186-188
评价降眼压药物在青光眼治疗方面的效果。分类论述降眼压药物在青光眼治疗方面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副作用等。降眼压药物主要应用于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以及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术后。降眼压药物是有效的治疗青光眼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5.
周卫为  张庆平 《广西医学》2006,28(8):1243-1245
青光眼是以一种具有青光眼性特征的视功能损害的致盲性眼病.尽管青光眼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大量研究表明眼压水平仍是影响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的重要因素,眼压越高对视神经的损害越为严重.因此,在青光眼治疗中降低眼压尤为重要.目前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方法,抗青光眼手术仍以滤过性手术为主.但滤过术后易产生纤维组织增生、瘢痕粘连,最终导致滤过泡瘢痕化,手术失败.本文就抑制滤过泡瘢痕形成的药物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代艳 《四川医学》2008,29(4):448-449
目的 探讨青光眼阀在治疗顽固性青光眼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进口Ahmed青光眼间引流的植入物治疗顽固性青光眼30例,术后观察眼压和视力.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 30例手术患者中5例1次手术成功,标准为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主要并发症为浅前房,低眼压、角膜失代偿等.结论 青光眼阀植入术能很好地控剥顽固性青光眼的眼压,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glucocorticoid induced glaucoma,GIG)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91眼)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患者临床特点,比较治疗前后眼压、视野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均有长期局部用激素药物史,用药时间1周~10年,平均2.5年,发病前均无高眼压病史.均为开角型青光眼,伴有青光眼高眼压和视野损害.尽早停用激素,26例(49眼)药物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22例(42眼)最终施行了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后,眼压控制.结论:滥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发生此类青光眼的重要原因,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时及时随访,对控制眼压、防止视野损害极为重要.同时应告知患者如何正确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联合胶原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胶原膜植入治疗 1 5例难治性青光眼 ,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3例 ,先天性青光眼 4例 ,外伤性青光眼 2例 ,滤过手术失败青光眼 6例 ,术后观察眼压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 6个月测量眼压为 :2 .1 2~ 4 .77k Pa,平均眼压为 (2 .35± 0 .6 0 ) k Pa。 1 2只眼术后眼压降至 2 .88k Pa以下 ,仅3只眼压高于 2 .88k Pa。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及胶原膜排斥反应。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胶原膜植入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尤其在基层医院可以代替价格昂贵的进口引流性植入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FPT型巩膜瓣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FPT型巩膜瓣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5例15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8例,其他类型青光眼7例.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及视力变化,随访12月.结果 视力:术后5眼有不同程度地提高,10眼无变化.眼压:术后1月眼压由术前(51.25 ±7.08)mm Hg降至(12.21 ±5.05)mm Hg,总成功率为100%;随访6月,眼压降至(18.50 ±5.81)mm Hg,总成功率为87%;随访12月,8眼眼压降至(17.40 ±6.45)mm Hg,总成功率80%.结论 FPT型巩膜瓣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徐雷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8):81-82
目的 探讨持续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联合前房穿刺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54只眼(46例)眼压控制不良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前房穿刺术.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54眼手术顺利.其中有47眼术后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能控制在10~21mmHg,7眼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44眼视力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小梁切除联合前房穿刺术是安全有效的,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病例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以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1.
低眼压性黄斑病变是青光眼滤过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对1例由于滤过过畅导致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的患者行玻璃体腔气体注射治疗。在术后的几月内,患者眼压升高、视力改善。玻璃体腔气体注射可用于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房水滤过过畅导致的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的治疗。玻璃体腔气体注射治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低眼压@Friedman S.M.$2202 Lakeland Hills Blvd.,Lakeland,FL 33805,United States Dr. @Mahootchi A. @曹绪胜  相似文献   

12.
睫状体冷冻治疗青光眼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睫状体冷冻治疗各种类型晚期青光眼的远期效果.方法:对我科1989~1999年冷冻睫状体治疗晚期青光眼137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平均眼压下降2.9kPa(P<0.01).以最终眼压低于2.8kPa为标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压控制率为78.95%,继发性青光眼控制率为75%.原发闭角与开角青光眼控制率为67.31%.疼痛控制率为96 64%.并对冷冻的温度、范围、次数、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及其机理作了探讨.结论:睫状体冷冻治疗对于难以控制的青光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眼部带状疱疹伴发青光眼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眼部带状疱疹伴发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方法 对20例眼部带状疱疹伴发青光眼的眼部损害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20例均经抗病毒联合降眼压药物治疗7~14 d,19例获得治愈,1例在停撤药过程中眼压回升,再次用药控制眼压后行小梁切除术,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 抗病毒联合降眼压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伴发青光眼,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常见原因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原发病变分为眼外伤相关性青光眼、晶状体相关性青光眼、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眼部手术相关性青光眼及其他5组.治疗予以原发病变治疗联合抗青光眼对症治疗,分析原因并对治疗效果予以评价.结果:各组出院眼压较入院眼压显著降低(P<0.05).晶状体相关性青光眼组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余各组出院和入院矫正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继发性青光眼原发病变具有多样性,其治疗须同时考虑眼压和原发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采用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2015年我院收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80例(80眼),均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根据术中不同的处置方式随机分为2组,抽吸组40例行玻璃体抽吸,穿刺组40例行前房穿刺.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术前视力、眼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治疗后视力均明显上升、眼压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吸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小梁切除术中无论采用玻璃体抽吸还是前房穿刺来降低眼压,均可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术后疗效满意;但玻璃体抽吸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56例67眼眼压控制不良的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前房穿刺、虹膜根切和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手术.结果 67眼手术进行顺利,无脉络膜上腔出血、玻璃体脱出、术后脉络膜脱离、脉络膜渗漏、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12个月测眼压,58眼眼压8~21mmHg,9眼22~31mmHg,手术成功率86.57%.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积极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张杰勋  马艳红  郭卫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00-2200,2229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病因、临床特点、预防与治疗.方法:对25例(50眼)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17例(68%),全身用药8例(32%).14眼停用糖皮质激素后眼压得到控制;18眼给予局部和全身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得到控制;8眼眼压未得到控制,通过手术治疗.结论: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多发生于青年男性,滥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是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重要原因,要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避免医源性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研究综合治疗法治疗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5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综合疗法,先行前房穿刺术降低眼压后,再行青光眼手术;对照组行常规疗法,使用药物降低眼压后行青光眼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眼压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患者视力提高也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较少.结论 综合疗法能快速有效的降低眼压,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视力,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前房穿刺术治疗14例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勇平  项燕  张惠成 《浙江医学》2004,26(7):523-524
青光眼眼内压升高是引起眼部症状及病理变化的重要原因,积极、快速地降低眼压可缓减视神经的损害.笔者采用前房穿刺术治疗14例经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朱丽萍  孙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2):1426-1427
目的探讨青光眼减压阀引流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Ahmed青光眼减压阀(Ahemed glaucoma valve,AGV)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4例 24只眼.青光眼控制标准为8mmHg≤眼压≤20mmHg.术后平均随访6~18个月.结果手术总成功率87.50%,眼压从术前平均(52.56±14.51)mmHg 下降为术后平均(20.15±13.26)mmHg.主要手术并发症有,早期低眼压33.34%,前房延缓形成16.67%,前房导管口阻塞8.33%,前房出血41.5%,脉络膜脱离4.17%.结论青光眼减压阀引流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是目前值得推荐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