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建立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鲜品直接干燥、煮后及蒸后干燥的共有干燥模型,测定其干燥动力学参数,研究其有效成分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10种(Page、Wang and Singh、Two-term exponential、Newton、Logarithmic、Aghbashlo、Two-term、Midilli、Diffusion approach、Weibull)薄层干燥模型对50、60、70、80 ℃条件下3种不同加工方式的延胡索药材的干燥曲线进行拟合,采用决定系数(R2)、卡方(χ2)及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判断拟合方程的优劣;根据Fick扩散定律求算干燥动力学参数;根据化学动力学原理研究有效成分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确定了3种不同加工方式的延胡索中药材干燥的共有模型(Midilli模型),3种不同加工方法的延胡索药材的有效扩散系数(effective diffusivity,Deff)值(7.09×10-9~4.66×10-8 m2/s)及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Ea)值(1.52~1.82 kJ/mol),多糖、黄连碱、延胡索乙素、紫堇碱、总生物碱(原阿片碱、海罂粟碱、黄连碱、延胡索乙素、巴马汀、小檗碱、去氢紫堇碱、紫堇碱等8种生物碱含量的和)的变化均符合零级动力学规律,这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随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结论 生品与煮品、蒸品的干燥效率在较低温度时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这种差异逐渐缩小,蒸、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干燥;干燥过程对延胡索品质有较大影响;为延胡索药材干燥方法提供参考,对指导延胡索实际生产和提高其质量与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延胡索中生物碱类成分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RP-HPLC同步测定延胡索中11种生物碱成分的方法,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Kromasil Eternit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 mol·L-1乙酸铵溶液(每1 L溶液中加冰乙酸0.5m L)(B)梯度洗脱(0~50 min,20%~55%A;50~55 min,55%~65%A;55~60 min,65%A),流速1.0 m 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10μL。结果:11种待测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精密度试验RSD 0.1%~2.0%,稳定性试验RSD 0.2%~2.1%,重复性试验RSD 1.7%~4.1%,平均加样回收率98.2%~100.8%(RSD 1.6%~3.5%),均符合中药质量分析要求。结论:建立的RP-HPLC灵敏、简便、可靠,可用于延胡索药材中多种生物碱成分的同步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陕西产鲜品延胡索产地加工和炮制一体化方法的研究。[方法]将鲜品延胡索分别经水煮、醋煮、醋炙和酒炙等炮制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样品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延胡索乙素、去氢紫堇碱和原阿片碱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这3种药效成分的影响。[结果]延胡索经醋炙、醋煮、酒炙等炮制后,均能增加水提液、醇提液中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含量。延胡索鲜品直接醋炙、醋煮、酒炙可使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含量较高。[结论]延胡索炮制工艺可采用鲜品产地加工和炮制一体化的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延胡索近红外定量检测模型,快速测定延胡索中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紫堇碱的含量。方法:通过HPLC测定延胡索中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紫堇碱的化学值,并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分别采集其近红外光谱,将化学值与近红外光谱一一对应,以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校正模型,采用一阶求导和多元散射校正对模型进行优化,形成最佳延胡索近红外定量检测模型。结果:建立的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紫堇碱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0.998,0.997。通过验证集验证,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紫堇碱3种生物碱成分真实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0.978,0.991,相对偏差分别为-14.75%~18.08%,-4.73%~9.23%,-10.99%~9.70%。结论:建立的近红外定量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以用于延胡索3种生物碱成分的快速同步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延胡索提取物指纹图谱与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为研究延胡索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利用UPLC-Q-TOF/MS建立延胡索不同提取物的指纹图谱,以核转录因子-κB(NF-κB)荧光素酶为标志对人体支气管上皮细胞进行抗炎活性实验,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联合分析特征峰与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通过谱效关系分析得到的抗炎作用成分,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其作用靶点,初步研究其抗炎作用机制。结果延胡索95%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抗炎效果,其中5、8~11号特征峰代表的化合物具有显著抗炎活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延胡索可能通过作用于蛋白激酶C(PKC)、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ERK2)、抑制蛋白激酶β(IKKβ)、Janus激酶1(JAK1)、磷脂酰肌醇-3-激酶α(PI3K-α)、磷脂酰肌醇-3-激酶γ(PI3K-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影响炎症信号的传递,发挥抗炎作用。结论延胡索抗炎作用是多种成分联合作用的结果,抗炎作用有效成分主要为黄连碱、小檗碱、巴马汀、二氢血根碱和去氢紫堇碱,主要通过影响PI3K、JAK、PKC、ERK、IKKβ、TNF-α所在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延胡索及其破壁品、炮制品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生品、破壁延胡索及其炮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和去氢紫堇碱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破壁技术对延胡索进行破壁处理并炮制,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0 μm),流动相乙腈-醋酸盐缓冲液(pH 6.0)(30∶70),流速1 mL·min-1,柱温35 ℃,检测波长280 nm,测定破壁及炮制前后的延胡索乙素和去氢紫堇碱的含量。结果:破壁延胡索与生品相比,去氢紫堇碱和乙素含量都有所增高,破壁醋炙品中两者含量最高。结论:延胡索破壁后有利于生物碱的溶出。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左金方(由黄连和吴茱萸按质量比6∶1组成)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并评价其对人消化道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胃癌细胞系NCI-N87细胞和人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 从左金方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溶性部分分离得到了15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吴茱萸次碱(1)、吴茱萸碱(2)、瑞特西宁(3)、黄连碱(4)、吴茱萸果酰胺III(5)、8-三氯甲基-7, 8-二氢巴马亭(6)、表小檗碱(7)、8-三氯甲基-7, 8-二氢表小檗碱(8)、8-三氯甲基-7, 8-二氢黄连碱(9)、巴马亭(10)、小檗碱(11)、1, 2, 3, 4-四氢-1-羰基-β-咔啉(12)、降氧化北美黄连次碱(13)、氧化表小檗碱(14)、紫堇定(15)。化合物1、2、4和11对NCI-N87和Caco-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活性,IC50值为12.61~91.18 μmol/L。结论 化合物8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2、4和11可能是左金方在消化道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9.
不同炮制方法对延胡索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延胡索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将鲜延胡索、水煮延胡索和市售的延胡索药材分别经醋煮、醋炙和酒炙后,分别采用水超声法和甲醇热回流法进行提取,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5.3)为28:72,流速: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nm。结果延胡索经炮制后水提液中生物碱含量均有所提高,醇提液中生物碱含量也有上升的趋势;延胡索鲜品直接经醋炙、醋煮、酒炙处理后,去氢紫堇碱含量较高,延胡索在产地水煮后延胡索乙素含量较高。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检测延胡索中3种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根据临床需要,延胡索炮制工艺可采用鲜品水煮后再炮制或产地加工和炮制一体化的两种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0.
11.
生、熟延胡索饮片药理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基于张仲景"生熟异用"理论探讨延胡索及其炮制品的药效差异,阐明中药炮制理论的科学性,为临床合理使用延胡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热板法与醋酸扭体实验研究生、醋延胡索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模型研究生、醋延胡索对昆明种小鼠耳廓肿胀度的影响;采用离体肠平滑肌运动实验研究生、醋延胡索对Wistar大鼠离体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采用比浊法研究生、醋延胡索对ADP、胶原诱导的Wistar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生、醋延胡索对热传导、化学刺激引起的拟痛反应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且生、醋延胡索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生、醋延胡索较对照组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耳廓肿胀度(P<0.01),但生、醋延胡索之间无差异;醋延胡索较生延胡索可明显抑制Wistar大鼠离体肠平滑肌舒缩活动(P<0.05,P<0.01);生、醋延胡索在抗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方面无差异。结论:延胡索醋制可增强镇痛和解痉作用,符合中药炮制生熟论的"生效熟增"的原则。在临床上以汤剂用药时,针对痛症,应用醋延胡索饮片入药,以增强镇痛和解痉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分析影响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因素,为延胡索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方法:测定不同产地、生长年限、软化方法、粒径大小的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浙江产延胡索含量高于陕西产延胡索,1年生延胡索含量高于2年生延胡索,润法所制的饮片含量高于泡法,不同粒径大小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延胡索产地、药材生长年限、饮片软化方法均可影响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粒径大小对延胡索乙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延胡索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结合正交设计法,优选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对2种生物碱与药效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延胡索乙素提取率、原阿片碱提取率、SMMC-7721细胞抑制率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对延胡索中2种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 h,延胡索中2种生物碱的提取率最高,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最高。结论该方法快速、操作简便,可以为确定延胡索中2种生物碱定量测定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HPLC法研究并建立磐安产小叶型延胡索的化学指纹图谱鉴别方法。方法:Ultimate LP-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三乙胺乙酸溶液(每1000mL水中加冰乙酸30mL、三乙胺8mL)二元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μL,柱温35℃。结果:以延胡索乙素峰为参照峰,确定了11个共有峰,建立了小叶型延胡索的HPLC指纹图谱。结论:本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叶型延胡索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离鉴定三棱Sparganii Rhizoma的化学成分,为后期的体外活性筛选提供样品。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三棱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过氧化麦角甾醇(1)、(8E,10E)-7,12-二氧-8,10-十八碳二烯酸(2)、α-二十一烷酸单甘油酯(3)、正丁酸(4)、大黄素甲醚(5)、香草醛(6)、大黄素(7)、香草酸(8)、对羟基苯甲酸(9)、反丁烯二酸(10)、1-O-阿魏酰基-3-O-p-香豆酰基甘油(11)、赤藓醇(12)。结论化合物1~5、7、9、10和12为首次从黑三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延胡索水提液的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延胡索水提液的纯化效果.方法 以延胡索乙素和浸膏率为纯化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并结合指纹图谱,优选壳聚糖絮凝沉降法的最佳纯化工艺.结果 壳聚糖絮凝沉降法纯化延胡索水提液的最佳条件是药液质量浓度为0.25 g·mL-1,静置温度为5℃,不调pH值,加入药液体积20%的壳聚糖溶液.结论 壳聚糖澄清剂可用于延胡索水提液的纯化. 相似文献
19.
不同酸制延胡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酸制延胡索对延胡索乙素含量及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煎出量,热板法测量小白鼠给药前、后痛阈值。结果:延胡索经不同酸处理对延胡索乙素煎出量有一定影响;延胡索及不同酸制品对热板致痛小白鼠有镇痛作用。结论:延胡索各酸制品中乙酸制品效果差,苹果酸、盐酸制品与醋制品相比不具特色,柠檬酸、酒石酸制品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延胡索古今用药品种的延续与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地本草考察,明确了最早的延胡索药用品种为产于东北的齿瓣延胡索。但在明代以后逐渐为产于江浙的栽培品所取代。目前在开发延胡索药用资源时,齿瓣延胡索应是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