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S-ROM假体可以进行多种组合,使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最佳的全髋关节置换方案。 目的:观察使用S-ROM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近期效果。 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骨科2002-11/2007-02收治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57例(63髋),均应用S-ROM型假体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进行Harris评分比较置换前后髋关节功能,拍摄X射线片随访假体松动、下沉、断裂、骨质吸收和骨折等情况。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3.5年,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腓总神经麻痹, 4个月后恢复。1例患者出现髋脱位,予以手法复位牵引,肌力恢复后不再脱位。其余患者无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发生。Harris评分为70.20~92.10分,平均88.30分,与置换前比较改善明显(P < 0.05)。X射线片检查未发现假体松动、下沉、断裂、骨质吸收和骨折等现象。结果提示,S-ROM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青年患者,因髋关节疼痛或强直行非骨水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1/2007-01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2例(66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男34例,双侧髋关节受累19例,单侧15例;女8例,双侧5例,单侧3例;年龄18~40(29.60±6.35)岁,病程4~20(10.70±5.13)年。全部患者均采用双锥度生物固定型髋关节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置换前及临床随访根据Harris评分表现结合髋关节总活动度进行评价,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改善的评价,X射线随访根据Gruen等和DeLee and Charnley分区法分别进行股骨柄和臼杯X射线分析,根据Brooker等分级法进行异位骨化分级。 结果: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108个月,疗效满意。患者髋关节总活动度由置换前的平均(43.07±37.37)°提高到置换后(190.57±31.61)°。Harris评分置换前7~64(32.10±16.16)分,置换后2年随访时,Harris评分(86.71±7.16)分,较置换前(32.10±16.16)分明显提高,其中优25例(41髋),良11例(17髋),中5例(7髋),差1例(1髋),优良率88%。X射线平片观察未见假体松动,6髋(9%)发生异位骨化。随访42例(66髋)关节均无感染,假体无松动、移位、折断以及脱位。 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年轻者,全髋关节置换前后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背景:Crowe Ⅱ、Ⅲ、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真臼发育差,且受股骨头蚀损影响,外侧壁常有缺损,因此大部分患者均需采用自体植骨、假臼重建。 目的:观察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7-03/2009-11四川省骨科医院髋部创伤科收治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15例15髋,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为(2.7±0.8) cm,置换前Harris评分为(41.6±12.8)分。术中15髋采用标准全髋关节置换,同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重建髋臼旋转中心。置换后随访摄骨盆正位和患髋侧位X射线平片评价髋臼和股骨假体位置、植骨块愈合情况以及双下肢长度。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一两年,平均1年。置换后12个月X射线平片示植骨块均已愈合。末次随访时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0.8±0.3) cm,Harris评分为(89.3±6.5)分,与置换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X射线平片示髋臼和股骨假体无移位,未见植骨块有明显移位和吸收塌陷征象。提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有利于恢复髋臼旋转中心,提供良好髋臼固定。  相似文献   

4.
背景:既往对Ⅱ、Ⅲ度大骨节病患者行关节清理等来矫正畸形,但常不能收到满意效果。 目的:比较不同材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大骨节病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3/2010-05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大骨节病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3例(20髋),均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5髋采用骨水泥型假体,15髋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 结果与结论: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8个月。两组患者置换后第14天和末次随访Harris评分较置换前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骨水泥型假体与非骨水泥型假体患者置换后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随访期内X射线平片未见异位骨化、假体松动、下沉等现象,无翻修病例。置换后髋痛消失,步态正常,无严重并发症。提示使用不同材质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大骨节病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均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矫正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选择2006-07/2008-04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收治的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03例(107髋)。按置换方法不同分为2组:微创组47例47髋:股骨头坏死15例15髋,股骨颈骨折28例28髋,骨性关节炎4例4髋,采用改良后外侧切口、非骨水泥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常规置换组56例60髋:按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方法进行;记录置换过程中、置换后出血量、切口长度、疼痛、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10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微创组随访3~11个月;常规置换组随访7~22个月。微创组置换过程中、置换后平均出血量少于常规置换组(P < 0.05);常规置换组1例置换后发生深静脉栓塞,微创组无并发症发生;微创组随访3个月时Harris评分为(87.0±4.2)分,与常规置换组(89.0±3.8)分相近(P > 0.05);提示微创组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快,疼痛轻,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置换组。  相似文献   

6.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已经成为改善严重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选择,但与其他病因的全髋关节置换相比,存在较高的危险因素。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效果。 方法:对24例(33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置换前患者日常活动均明显受限,其中拄拐9例,轮椅1例;严重疼痛22例;10例(15髋)关节强直。置换前Harris评分平均41.9分,髋关节活动度平均45.4°。所用假体包括生物型18例(24髋)、骨水泥型3例(5髋)、混合型3例(4髋),均为金属合金股骨柄对高分子聚乙烯内衬(摩擦界面)。 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3.3个月。最后一次随访,28髋(84.9%)疼痛完全消失;仅有1例仍需单拐辅助行走,其余患者均可不扶拐自由行走,步态正常。Harris评分平均80.1分,其中优10髋,良18髋,可4髋,差1髋,优良率84.8%;髋关节活动度平均159.6°;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高于置换前(P < 0.05)。患者的主观满意度为87.5 %。2髋(6.1%)出现异位骨化,分别为Brooker分级Ⅰ,Ⅲ级。无脱位、感染、骨折、神经损伤及假体松动下沉,尚无患者进行翻修。提示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手段,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普遍认为非骨水泥型假体适用于年龄< 65岁的患者,骨水泥假体适用高龄、骨质情况欠佳的患者。但没有明确证据表明非骨水泥假体不适用于年龄> 70岁、既往身体健康、日常活动量满意、无骨质疏松或有轻度骨质疏松的患者。 目的:观察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用于老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效果。 方法:纳入行非骨水泥假体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年龄> 70岁的老龄患者57例65髋,平均年龄86.3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3例33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8例25髋,髋关节发育不良6例7髋。记录置换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置换后初次下床活动的时间、置换前及置换后3,6,12,24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X射线片结果、置换后并发症。 结果与结论:随访6~40个月,平均19.6个月。53例完成随访,4例失访,未发现假体松动和需翻修手术病例。Harris评分由置换前的平均(40.7±18.9)分提高到置换后的(89.2±5.5)分,优良率为93.7%。置换后并发症包括术口血肿1例、脑血管意外1例几泌尿系感染1例。提示老龄患者用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能达到满意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2004-09/2006-11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8例(8髋),男2例,女6例,年龄35~65岁,平均46岁;置换前行X射线摄片及CT检查,提示所有患者患侧髋臼角(Sharp角)均> 45°,股骨头包容不良,关节间隙缩窄,shenton线连续性欠佳。按Crowe分期,CroweⅡ期5例5髋,CroweⅢ期3例3髋。置换前Harris评分44~62分,平均50分。全部患者均采用全髋置换,假体采用非骨水泥或混合型固定模式,其中非骨水泥生物固定者6髋,水泥固定者2髋。所有患者髋臼侧均采用髋臼内壁截骨内移法安放髋臼假体。记录置换时间,置换过程中出血量,置换后住院天数,Harris评分及围置换期并发症;置换后临床随访观察截骨断面及植骨块愈合情况。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6个月,全部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随访病例中未出现感染、坐骨神经损伤、髋关节脱位、股骨干骨折、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置换后6个月Harris评分86~94分,平均88分。置换后3个月X射线平片提示截骨断面及植骨块愈合良好。提示髋臼内壁内移截骨全髋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作用明显,早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08/2006-03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骨科对11例(19髋)强直性脊柱炎者行人工全髋置换,并进行了22个月~7年的随访。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8岁,病程4~31年,单侧3例,双侧8例。手术切口采用改良髋关节前外侧与外侧联合切口,假体使用均为生物型假体(19髋)。以X射线结果评价置换后髋关节假体有无脱位,松动等;以Harris评分进行置换后临床效果评定。至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由置换前平均34.2分提高到85.5分,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除1例髋关节置换后出现早期脱位外,X射线检查未见假体松动移位迹象,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0.5%(2髋)。提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晚期髋关节病变可以明显缓解髋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2004-03/2005-03抚顺市中心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行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43例(49髋),男22例,女21例;年龄22~79岁;均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前Harris评分(46.2±5.3)分。同期采用常规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5例43髋,男22例,女13例;年龄31~78岁;16例使用混合型假体(髋臼非骨水泥型,股骨骨水泥型),其余病例均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前Harris评分(43.4±4.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置换期出血量、置换时间、切口长度、置换后早中期功能恢复情况及假体位置。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置换均顺利完成,并获得随访,平均13.1个月。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围置换期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和切口长度均比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置换后6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89.0±6.1)分和(88.1±7.4)分,两组假体位置均良好。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中1例置换后脱位,切开复位,经2周牵引开始功能锻炼,恢复良好;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未发生脱位。提示小切口微创技术可选择性用于部分病例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围置换期出血少,切口小且不影响假体位置,置换后早期功能恢复快,但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髋关节屈曲强直后的治疗经过,对髋关节屈曲强直后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外科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对11例髋关节屈曲强直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生物固定型8例, 骨水泥固定型3例,随访期11~38个月,平均为24个月。 结果 术前Harris评分,疼痛、功能和关节活动平均各为8分、5分、2分,术后2年内各指标分别为4O分、14分、4分。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的有效方法,但需要注意矫正软组织的平衡,避免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999-03/2005-05收治的26例髋部原发肿瘤行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诊断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软骨肉瘤3例,骨肉瘤6例,滑膜肉瘤1例,骨巨细胞瘤1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假体类型:特制全髋关节假体17例,特制人工双极股骨头7例,马鞍式关节假体2例。随访18个月~6年,平均4年3个月。其中10例恶性肿瘤患者局部复发率为40%,保肢率为60%;16例中间性及低度恶性肿瘤患者复发率为12.5%,保肢率为87.5%。肢体功能Enneking评分平均19分,优良率为76.9%。提示特制人工髋关节假体可以有效保持患肢的肢体功能,是髋部肿瘤较为满意的保肢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关节置换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应用时仍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其中疗效评估,尤其是中期疗效缺乏长期随访及系统的评估标准。 目的:评估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的中期疗效及影响因素。 方法:2001-07/2003-03采用生物型假体治疗35例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均采用改良Gibson切口,假体均为美国Stryker公司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进行5.3~8年的随访。临床评估以Harris评分为标准,影像评估根据置换后随访双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臼杯、股骨假体位置及周围骨质改变,并测量臼杯内衬磨损速度与趋势;假体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分别以臼杯及股骨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和任何原因导致的翻修作为止点。 结果与结论:患者Harris评分从置换前的平均41分提高到最近随访时的平均91.3分。未出现可确诊的无菌性松动影像表现或要求翻修,亦未发现骨盆局限性骨溶解。聚乙烯内衬平均线性磨损率为(0.13±0.06) mm/年。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臼杯及股骨假体的生存率均为100%。中期随访结果(至少5.3年)表明,生物型假体用于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能够提供理想固定效果,临床疗效满意。未发现无菌性松动,骨溶解的发生率亦低下。但患者年龄越大,发生松动的概率越大,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跟踪随访。  相似文献   

14.
背景:国内已有部分医院采用微创进行髋关节置换,但切口大小报道不一,位置也不尽相同。 目的:比较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的置换指标及短期临床随访结果。 方法:对30 例30髋进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同期30例30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均衡(P > 0.05),疾病谱相似。两组病例均采用施乐辉公司生产的非骨水泥型假体,比较两组病例的术中出血量、置换时间、切口长度、置换后早中期的功能锻炼情况及影像学评价结果。 结果与结论:微创组与常规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输血量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微创组均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置换时间、置换后影像学评价及髋臼角测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组置换后早期功能恢复较常规全髋关节置换组快,而中期结果相似。置换后及随访时两组假体位置均良好。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组除有2例患者术中发生切口近端皮肤擦伤。提示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且不影响假体位置及置换后早期功能锻炼,可选择性用于部分病例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但应严格选择置换适应证,由拥有相应设备条件的医院及有一定经验的医生开展。  相似文献   

15.
背景:利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骨性关节炎可以有效缓解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综合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并发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CNKI)数据库发表于2001-01/2010-06有关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排除重复研究和综述,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疗效的评价和归纳。 结果与结论: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初步检索出50篇文献,进一步检索全文,根据纳入标准,共有16篇文献进入结果分析,通过对各文献报道的Harris 髋关节评分,近期优化率和患者主观满意度的评价进行归纳和分析,作者认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难度较大,加深髋臼、内移,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是全髋关节置换成功的最重要部分,在真臼上安放假体,加深髋臼和保持骨性覆盖,可以有助于全髋关节置换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学术背景:目前,全髋关节置换被广泛的应用于治疗晚期的髋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虽然手术的效果比较肯定,但置换后髋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的:综述髋关节置换后不稳定的研究现状。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7-01/2007-11的有关文献,检索词为“hip replacement, dislocation”,限定文章语言为英语。共检索到496篇相关文献,其中论著445篇,综述51篇,对文献进行筛选,纳入标准:①探讨髋关节脱位的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章。②髋关节脱位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文章。③选取针对性强,相关度高的文献。④对同一领域的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类文章。 文献评价:选用35篇文献,其中9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与实验研究。 资料综合:①全髋关节置换中,后外侧入路的脱位率较前外侧和直接外侧入路为高。后外侧入路在关闭伤口前,注意用可吸收线缝合后关节囊和外旋肌,加强后侧稳定因素,这样,后外侧入路与前外侧入路和直接外侧入路比较,脱位率没有显著的差别。②假体设计上讲,球头的直径越大,脱位风险越小。有裙的假体脱位率比无裙假体高。带高边的内衬可以减小脱位的风险。偏距的减少可以增加脱位的风险。③脱位在早期可以通过闭合复位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果考虑感染引起,应及时切开清创,必要时取出假体,二期翻修。假体位置不当时必须调整,软组织不平衡的髋关节也常需再次手术。④如果患者反复脱位,外展肌力弱,有明显软组织不平衡的表现,或者无法明确脱位的原因,应考虑使用限制性髋臼假体。 结论:髋关节置换后不稳定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髋关节置换后脱位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未来对于髋关节不稳定治疗的研究将主要围绕如何处理较复杂的各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不平衡所致的复杂性脱位展开。  相似文献   

17.
Aim The pelvic radiograph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CP) can inform the degree of hip displacement by calculation of the migration percentage. However, concerns have arisen about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measurement.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reliability of radiographic assessment of displace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positioning and reporting experience. Method Two pelvic radiographs, taken at least an hour apart, were performed in 20 children (total 40 hips) in the standard position by a trained paediatric radiographer. Children (13 males, seven females) were aged 30 months to 10 years with severe bilateral spastic CP in 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levels IV (n=10) and V (n=10). The migration percentage of each hip was measured on two occasions 3 months apart by two experienced radiologists independently. Comparisons of migration percentage were made in three ways by (1) the same observer at the same time, (2) the same observer 3 months apart, and (3) different observers 3 months apart. Results Migration percentage (mean [SD]) was (1) 3.2% (3.5), (2) 3.3% (3.2), and (3) 3.7% (3.8) respectively. Interpretation Reliable measures of migration percentage can be obtained with correct positioning and if reported by suitably experienced radiologists, making this a valid surveillance method. Clinical decisions can be made taking into account an expected error in hip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18.
Hip fracture after stroke is a frequently occurring and costly complication. The bone quality of stroke survivors is affected by decreased mobility, asymmetric weight bearing, and impaired vitamin D stores. Simultaneously, the risk of falling after stroke is often increased by various impairments. Yet, attempts to limit falls are not enough to prevent fractures. Closer attention to bone health is also needed. Bone markers, which reflect the dynamics of bone remodeling, are becoming more available. Activity is necessary for bone health, but there are no clear guidelines for the type and amount of therapeutic exercise. New metrics for studying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exercise are on the horizon. Finally, there appears to be a role for bisphosphonate prophylaxis in a yet-to-be-defined at-risk population of stroke survivors.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discuss the setting for hip fracture after stroke and assess emerging treatments and technologies that may be used to combat the probl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