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慢性肺血栓栓塞合并肺脂肪栓塞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肺血栓栓塞合并肺脂肪栓塞一例程显声阮英茆患者男,56岁。因胸闷、劳力性呼吸困难4年半,加重伴鼻衄4天,于1993年12月10日第3次住院。1989年5月在拔河运动过程中突感胸闷、呼吸困难,6月步行300米即感气短。1990年8月右心导管检查发现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和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对10例PTE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TE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且常伴有下肢静脉血管的异常,心电图异常多数不典型.患者的胸部CT主要表现为斑片影,典型的楔形改变并不多见.肺通气血流灌注不匹配在PTE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升高.患者的空腹血糖与FIB水平和高切、中切、低切全血黏度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是发生PTE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肺血栓栓塞症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与发病的关系,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1993年元月~2002年12月确诊的18例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容易误诊,本组误诊率达52.9%,本组有11例死亡,病死率61.1%,6例患者经手术、溶栓及抗凝治疗后存活,1例自动出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本组肺血栓栓塞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综合医院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的警惕性,仔细查找病因,常规X线、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血管超声等均有助于其诊断,但肺灌注显像及螺旋CT更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合并肺血栓栓塞(PTE)致顽固性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36例肺心病顽固性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合并PTE,其中25例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给予溶栓抗凝治疗;11例无血流动力学障碍,单纯应用抗凝治疗。结果 36例经溶栓和(或)抗凝治疗后,好转33例,3例死于呼吸衰竭及顽固性右心衰竭。结论肺心病合并肺血栓栓塞易致顽固性右心衰竭,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原发病及并发症掩盖,漏诊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1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对患者的疾病进程、活动耐力、生活质量及社会经济负担均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1]。COPD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因慢性缺氧致血管内皮损伤且合并细小动脉原位血栓,是PTE的独立危险因素。AECOPD患者PTE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增高。我们通过分析12例AECOPD合并PTE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临床特征和诊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肺血栓栓塞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肺血栓栓塞(PTE)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PTE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结果临床病例改善18例,不明显改善2例,死亡2例。结论PTE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及时规范的抗凝和(或)溶栓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肺血栓栓塞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血栓栓塞(PTE)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因病情复杂,其误诊及病死率均较高。现将30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以期提高该病的临床确诊率。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1~69岁,平均45岁;病程1天至3年;并存疾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或血栓性静脉炎16例,慢性心脏疾病14例,骨折、手术、导管检查、恶性肿瘤、糖尿病各1例,多因素并存者6例,无发病诱因者4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26例,胸痛14例,咳嗽12例,下肢肿痛10例,咯血6例,晕厥4例。查体发现呼吸急促16例,心动过速15例,P2亢进12例,三尖瓣返流性杂音10例,紫绀8例,胸骨左缘第二…  相似文献   

8.
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肺癌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关系,探讨其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14例肺癌合血栓栓塞性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2例腺癌患者,血D-二聚体明显升高,血小板数增加,合并肺水栓塞肺动脉压升高,合并脑梗塞脑CT可确诊,结论 50岁以上的人出现不能解释的血栓有少见类型的血栓栓塞性疾病考虑有肿瘤的可能,肺癌合并血栓栓塞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抗凝和溶栓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入住本院的362例COPD患者,根据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结果将患者分为COPD合并PTE组与无PTE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以及辅助检查,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卧床史(≥7 d)(32.05%vs.18.31%,P=0.009)、合并糖尿病病史(33.33%vs.20.42%,P=0.017)、双下肢不对称水肿(8.97%vs.3.52%,P=0.044)、晕厥(0.089%vs.3.17%,P=0.027)、静脉血栓(19.85%vs.8.45%,P=0.015)、白细胞(P=0.014)、血红蛋白(P=0.006)、D-二聚体(P<0.001)、Pa O2(P<0.001)、Pa CO2(P<0.001)、FEV1%(P<0.001)等方面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而在其他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卧床史(≥7 d)、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升高、低Pa O2、FEV1%下降可能是COPD合并PT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探讨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寒症(PTE)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596例PTE住院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患者合并肺癌,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类型、肺癌分期等为临床相关因素.结果 我院住院确诊的596例PTE患者中,PTE合并肺癌者65例(10.91%),其中男性34例,女性31例,年龄30~82岁;胸闷/呼吸困难(76.92%)是最常见的症状,其次为咳嗽(41.54%)和胸痛(29.23%).呼吸频率增快(69.23%)、发热(67.69%)、心动过速(61.54%)是最常见的体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4例(36.92%),表现为下肢浮肿、压痛.肺癌病理类型中,腺癌41例(63.08%):肺癌分期中,Ⅲb~Ⅳ期58例(89.23%);肺癌合并PTE患者中,治疗前血小板计数、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升高者分别为66.15%、63.08%、36.92%,非肺癌PTE患者中,治疗前血小板计数、IL-1、TNF升高者分别为36.91%、19.21%、2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8例肺癌合并PTE患者接受溶栓和(或)抗凝治疗,显效13例(22.41%),有效31例(53.45%),无效11例(18.97%),死亡3例(5.17%).结论 肺癌是PTE的常见病因之一,常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肺癌合并PTE的患者中,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Ⅲb~Ⅳ期最为常见.在肺癌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警惕PTE的发生.对不明原因的PTE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IL-1、TNF升高,需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对于明确诊断的肺癌合并PTE患者,溶栓和(或)抗凝治疗仍是最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急性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并分析预后相关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TE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79.9%)、胸闷(64.1%)、咳嗽(41.6%)等。仅39.1%的患者首诊诊断为PTE。修订的Wells评分标准可以提高PTE首诊疑诊率,严重指数评分(sPESI)可预测患者预后。结论:PTE的首诊诊断率较低,联合应用Wells评分标准对疑似患者进行评分,可以提高患者的PTE首诊诊断率,及时指导治疗;而采用sPESI危险分层能更准确评估患者死亡风险,有利于对预后的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2.
肺血栓栓塞症25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分析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近2年肺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多数肺栓塞患者均存在基础疾病,有肺栓塞危险因素者20例(80%),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20例(80%),胸部X线异常18例(72%),心电图异常22例(8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60%),6例(24%)患者接受了溶栓治疗,所有病人都接受了抗凝治疗。结论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胸片、心电图等不具有特异性,提高对肺栓塞的警惕性,综合分析,可及时正确地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3.
肺血栓栓塞症163例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PTE)规范化诊治方案在PTE诊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72-01-01—2006-12-31共35年住院的163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病例以参加"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PTE规范化诊治方法的研究"为时间点将所有PTE病例分为非规范化诊治组和规范化诊治组,进行两组病例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和基础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其次是手术、外伤、骨折、肿瘤等。呼吸困难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两组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分别是92.5%和84.6%。规范化诊治组较非规范化诊治组PTE的诊断例数明显增加,并呈逐年增多趋势;确诊比例增高(P0.01);确诊时间缩短(P0.01);规范化治疗的病例增多(P0.01);住院病死率降低(P0.01)。结论采用PTE的规范化诊疗程序,极大地推动了PTE的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提高PTE的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2000-01-2010-08我院收治的54例PT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等资料.结果:PTE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57.4%)、胸痛(46.3%)、咯血(22.2%)及咳嗽(31.5%...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1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其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2例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结果急性PTE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等心脏基础疾病以及近期手术、糖尿病、骨折、长期卧床等。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出现"三联征"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的为数极少。D-二聚体对急性PTE具有高度敏感性,结合心脏超声、CT肺动脉造影(CTPA)、肺通气/灌注扫描等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积极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急性PTE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PTE筛选检查。确诊后进行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以晕厥就诊的肺血栓栓塞症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合并晕厥时的临床表现及疾病严重度判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08年12月以晕厥就诊的12例急性PTE患者临床特点,心脏超声、CT肺动脉造影检查,治疗后14d~20d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12例出现晕厥的急性PTE患者中以大面积PTE为主,CT肺动脉造影(CTPA)显示,PTE伴晕厥者有75%累及中央肺动脉。结论 PTE伴晕厥者多有血流动力学异常或右心功能障碍,肺血管堵塞面积较大,容易发生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PH)的影响。方法:55例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PH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组(AL组,27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分别观察阿托伐他汀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血浆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I(endothelin-1,ET-1)、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后ET-1、PH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治疗6个月时明显下降(P<0.05)、内源性一氧化氮(NO)明显升高(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调节NO及ET-1的分泌,有效降低PH。  相似文献   

18.
崔朝勃  高秀玲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20):1231-1233
目的 对本院1998~2006年189例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中资料完整的124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 发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对所有124例PTE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胸片、血气、下肢深静脉超声、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螺旋CT肺血管造影(CTPA)、肺通气/灌注扫描(V/Q显像)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TE-DVT年发病数逐年增加.大面积PTE 83例(66.9%),次大面积PTE 20例(16.1%),非大面积PTE 21例(16.9%).DVT 70例,术后40例,长期卧床65例,恶性肿瘤6例,结缔组织病3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心悸90例,胸痛30例,咯血19例.咳嗽40例,晕厥16例,突然心跳、呼吸停止机械通气5例.呼吸频率>20次/min 86例,心率>100次/min 112例,发绀65例,肺部闻及干湿哕音22例.PaO<,2><60 mm Hg 72例,PaCO<,2><35 mm Hg 92例,PaCO<,2> >35 mm Hg 32例;心电图窦速112例,S<,Ⅰ> Q<,Ⅲ>T<,Ⅲ>型改变者25例,CRBBB型改变26例,非特异性S-T改变42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胸部X线检查有阴影者20例,行CTPA检查105例,V/Q显像18例,肺动脉造影1例;心脏超声显示右心室扩张合并肺动脉高压共91例,20例仅有肺动脉高压,无右心室扩大,8例心脏超声完全正常.首诊24 h内确诊72例,其余52例确诊时间为2~60 d,误诊率为30%(37例),其中误诊为冠心病、急性左心衰、肺炎者最多.溶栓抗凝治疗83例,单纯抗凝治疗41例,死亡8例(6.5%).结论 经 PTE的发病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特别要注意恶化肿瘤和结缔组织病是重要的易感因素;PTE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因此,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意识,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66例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50岁以上占92.4%。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0年.54.5%的病程在5年以上。66例为重症肺结核.以咳嗽(95.4%),咳痰(87.8%).气促/呼吸困难(87.8%).浮肿(33.3%)为主要症状.痰涂片抗酸菌阳性40例(60.6%).呼吸衰竭33例(50%),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16例(24.2%).乳酸脱氢酶(LDH)升高31例(46.7%).外周血WBC升高29例(43.9%),并发其他细菌感染40例(60.6%)。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43例(65.1%)症状好转.7例(10.6%)无效(自动出院).16例死亡(24.2%)。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心病的病程长.疗效差.病死率高,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例患者均在深低温分次停循环下经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切开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手术清除段肺动脉开口以上视野可及范围内全部血栓内膜。结果1例因术后急性灌注性肺水肿死亡,5例术后存活。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的88~110mmHg(1mmHg=0.133kpa)下降至42~52mmHg,同位素扫描肺血流灌注明显改善,肺动脉栓塞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至Ⅰ级。结论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