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urvivin是一种凋亡蛋白抑制因子,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在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中表达,正常成年分化组织一般不表达或弱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虽为良性疾病,却具侵袭、种植和复发等"恶性"生物行为.研究表明survivin蛋白的抗凋亡功能在EMs浸润生长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survivin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urvivin是一种凋亡蛋白抑制因子,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在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中表达,正常成年分化组织一般不表达或弱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虽为良性疾病,却具侵袭、种植和复发等“恶性”生物行为。研究表明survivin蛋白的抗凋亡功能在EMs浸润生长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survivin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凋亡抑制蛋白,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在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中表达,但在正常成年人的分化组织一般不表达或弱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虽为良性疾病,却具有侵袭、种植和复发等恶性生物行为。研究表明,survivin蛋白的抗凋亡功能在EMs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现概述其生物学特点及在EMs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survivin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rvivin 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凋亡抑制蛋白,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在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中表达,但在正常成年人的分化组织一般不表达或弱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虽为良性疾病,却具有侵袭、种植和复发等“恶性”生物行为。研究表明,survivin 蛋白的抗凋亡功能在EMs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现概述其生物学特点及在EMs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密切,它们与内膜细胞的种植增生有关,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损,降低了免疫监视、辨认及机体破坏异位细胞,同时可能助长内异细胞生长,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对细胞因子的深入研究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细胞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研究表明 ,细胞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密切 ,它们与内膜细胞的种植增生有关 ,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损 ,降低了免疫监视、辨认及机体破坏异位细胞 ,同时可能助长内异细胞生长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对细胞因子的深入研究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很多读者而言,是一个神秘的名词,而对不孕症病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因为它大约占不孕症患者的20%~25%的病因。事实上,即使已经生过一、二胎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不少见。这里,我们就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和实质进行一番细致的剖析。 何谓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到底是什么病?病在何处呢?不少人以为病灶在子宫,其实不然。我们可以说病源来自子宫,但这内膜跑到子宫之外了,所以才称之为“异位”啊!正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不孕患者中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10~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490例因不孕症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腹腔镜及病理证实的EMs患者131例纳入内异症组,将输卵管阻塞、积水、输卵管系膜囊肿、慢性盆腔炎及腹腔镜下盆腹腔无明显异常者359例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宫腔镜全面探查宫腔,内膜病变由术后病理证实。对比两组患者内膜病变发生情况,并分析内异症组内膜病变的发生与内异症分期、病变部位、不孕症类型及患者年龄的相关关系。结果 1内异症组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42.75%)显著高于对照组(22.56%),(P0.05),内异症组子宫内膜增生症发生率(3.05%)略高于对照组(1.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36岁以上患者内膜息肉发生率是25岁以下患者的3.67倍;3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内异症分期、病变部位、不孕类型及不孕持续时间无关(P0.05)。结论 EMs相关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明显升高,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递增。  相似文献   

9.
芳香化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传统的内分泌机制外,内异症的发生似乎更与异位子宫内膜自分泌机制有关。这表现在异位内膜异常表达芳香化酶,不表达17β-羟甾脱氢酶-2,结果雌激素生成代谢增加,而雌激素分解代谢减少,在局部造成一个高水平的雌激素微环境,是导致内异症病理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除引起盆腔疼痛、附件区包块外,约30%~50%患者还并发不孕。该文针对迄今为止仍不明确的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降低女性生育力可能的生物学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成功率,前期手术治疗,是否影响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结局等问题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女性不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除引起盆腔疼痛、附件区包块外,约30%~50%患者还并发不孕。该文针对迄今为止仍不明确的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降低女性生育力可能的生物学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成功率,前期手术治疗,是否影响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结局等问题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细胞凋亡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凋亡是真核生物体内细胞死亡的一种方法,它对于维持机体的自身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资料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与异位组织长期存活和腹腔中活化的巨噬细胞受累有关,本文就凋亡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李悦 《职业与健康》2001,17(10):153-154
1 诊断的新进展1.1 高危因素 年龄在26~40岁居多;月经初潮早,周期短,经期长(周期小于25 d,经期大于8 d);经期负重,经期性交,不孕症;盆腔手术史,如刮宫,剖腹产,剖腹取胎等;家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免疫因素以内膜异位症患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率高;绝经后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者。1.2 临床表现1.2.1 症状 痛经,继发性、进行性加重,发生在经前、经期及经后1~2d;非周期性、特异性慢性盆腔炎;原发或继发不孕;月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传统的内分泌机制外,内异症的发生似乎更与异位子宫内膜自分泌机制有关.这表现在异位内膜异常表达芳香化酶,不表达17β-羟甾脱氢酶-2,结果雌激素生成代谢增加,而雌激素分解代谢减少,在局部造成一个高水平的雌激素微环境,是导致内异症病理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手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关系。方法:选自1994年2月-2004年2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51例。通过手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关系及术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时间来判定,均有病理诊断为依托。结果:10年间共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2例,占同期妇产科手术981例的6.32%,其中既往有妇产科手术史者51例,占同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2.2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与妇产科手术率的增加成正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是降低本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是痛经和不孕。现在有多种病因假说,其中在位内膜决定论引起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的凋亡特性已发生改变,如一些凋亡因子在子宫内膜周期性表达的改变等。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的凋亡特性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内衬于子宫体腔,是子宫的黏膜层。当子宫内膜出现在人体的其它任何部位时,则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仅出现在子宫体肌壁层时,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若出现在于宫体以外的其它部位,则统称为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研究认为EM发生发展与腹腔氧化作用有关。氧化作用是一种炎症反应,EM中巨噬细胞释放的氧化活性物,腹腔液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其产物的增加,子宫内膜细胞氧化酶与抗氧化酶的异常表达,腹腔液中VitE的消耗,均说明EM与腹腔氧化作用有关。本文综述有关研究结果为用抗氧化剂和抗炎症制剂预防EM发生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壁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在中医文献中无此病名,以往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可归属于“痛经”、“微瘕”、“不孕症”、“月经不调”等范围辨证论治。现结合临床实践,谈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20.
凋亡是真核生物体内细胞死亡的一种方法 ,它对于维持机体的自身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资料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与异位组织长期存活和腹腔中活化的巨噬细胞受累有关 ,本文就凋亡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