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调查近年来我市院前心脏骤停(CA)患者的病例情况,探讨院前心脏骤停(CA)救治的措施。方法:选取我市5个医院,调查2003~2005年院前急诊救治CA病人205例,并对其诊断、救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调查院前CA救治病例有205例,其中心脑血管意外128例,创伤38例,中毒18例,溺水17例,电击伤4例。反应时间3~22分钟,平均7±1.2分钟,抢救有效28例(21.88%),存活2例(1.56%)。结论:广泛的急救知识普及,正确的急救措施,妥善的转运是院前CA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院急诊院前死亡212例的分析,指出我院院前死亡中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创伤、心脏病、急性中毒、脑出血。针对我省具体情况,提出应大力加强急救常识的普及,以及尽快建立急救网络,加强危重病人转送过程中的救治。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急救意识的提高,院前现场急救工作在抢救伤病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院前现场急救的处理是,建立有效的呼吸与循环、并尽快使病员脱离现场,转运到就近的医疗单位进行确定救治。院前现场急救的好坏直接影响伤病员的救治成功率。我市急救中心在2009年对3起重大车祸的大批伤员进行了院前急救,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院前急救模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救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2003年1~10月由急诊科兼院前(两栖型)急救出车的1 301例病例作为"两栖型"院前急救的对照组;2004年1~10月由专职院前科出诊的1 574例作为专业化院前急救的急救组。比较和分析两组间救治效果。结果:急救组和对照组间的平均急救半径,病情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院内反应时间急救组较对照组明显短(P<0.01);院前死亡率急救组较对照组低(P<0.05);现场处置率、救治有效率急救组较对照组明显高(P<0.01)。结论:院前急救模式对患者的救治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专业化院前急救救治效果明显优于"两栖型",专业化院前急救模式也是院前急救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院前抢救时间及急诊抢救时间。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院前抢救时间及急诊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有效缩短院前抢救时间及急诊救治时间,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严重多发伤规范化院前紧急救护流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规范化严重多发伤院前紧急救护流程。方法对2010年1~12月柳州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亦称柳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接警紧急处置9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各环节流程的疏理、总结和分析。结果98例伤员经院前紧急应急反应、现场对症处置、及时转送医院抢救,91例成功救治安全转送医院后续治疗(成功率为92.86%)。结论规范化的院前紧急救护流程、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护,是成功救治严重多发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椎及颈髓损伤的院前院内救治方式与效果。方法:通过对11例颈髓损伤的院前院内救治,从急救措施、防治并发症、急救效果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院内手术后甲泼尼龙冲击治疗,2例术后、3例保守治疗完全恢复,5例患者神经体征逐步恢复,1位明显好转。结论:全面缜密的急诊急救处理及院内规范治疗可有效减轻颈髓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院前创伤急救护理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院前创伤急救的患者53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急救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方法进行应对。结果:539例创伤性患者除13例接诊前死亡,其余均得到了有效的救治;护理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社会与患者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相关的处理对策应当以对医生、护士、担架员培训为主,并完善相关的护理安全制度。结论:院前创伤患者的急救责任重大,护理风险多,应当多渠道地完善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院前创伤急救的组织实施及救治技术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我院“120”出诊急救的创伤患者6928例救治资料。结果 伤者以21~50岁最多,占79.30%;伤因以交通伤(39%)、斗殴伤(30%)、工伤及坠落伤(10.74%)为主;伤情按院前创伤指数(TI)分:危重患者1454例,中至轻伤5388例;院前急救成功率96.43%,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12.97%,转运途中死亡率为零。结论控制救治反应时间.落实“三线出诊”机制,实施有效的现场急救技术,完善急救及转运设备,建立管理科学、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院前心搏骤停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急救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12-30-2009-09-10院前129例心搏骤停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急救过程. 结果 院前心搏骤停患者,男女比为2.4: 1.以60岁以上、冬季、每日6~12时的心搏骤停患者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95.00%的第一目击者呼救反应时间在10 min以上,急救车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7 min,无社区急救人员参与救治,患者最终自主循环恢复率为3.88%. 结论 院前心搏骤停患者病死率极高,加大对全民心肺复苏普及,开展社区急救是提高院前心搏骤停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17例为观察组,实施快捷护理流程进行急救;另选不同期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为对照组,根据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以及两组抢救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致残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3.68%、5.13%,对照组分别为24.55%、1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救治时间,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经验和方法。方法:对本中心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抢救的16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结果:158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后转入院手术或进一步治疗,抢救成功率达94.1%。结论: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对提高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国昌 《中国民康医学》2011,(19):2370-2371,2384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早期急救措施及经验。方法:对本科抢救的8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综合急救。结果:82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后转入院手术或进一步治疗,抢救成功率达93.2%。结论: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对提高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106例昏迷患者的急诊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昏迷患者的急诊救治措施,探讨提高昏迷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总结106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针对病因实施救治措施的7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症状采取常规抢救措施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统计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76例患者中,抢救成功64例,抢救成功率84.2%,其中好转34例,治愈30例,死亡12例。对照组30例患者,抢救成功21例,成功率70%,其中好转12例,治愈9例,死亡9例。结论:对昏迷患者仔细查体,分析昏迷原因,并根据病因采取积极的急救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急诊绿色通道救治肝脾破裂患者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脾破裂患者的急诊救治方法,评价急诊绿色通道在肝脾破裂患者抢救中的作用。方法对51例开通急诊绿色通道进行紧急救治的肝脾破裂患者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做到早检查、早确诊、早治疗,并及时抗休克、合理扩容、纠正酸中毒等治疗。结果 51例肝脾破裂患者中,47例经治疗后康复出院,死亡4例,临床治愈率92.16%。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最大程度保护了肝脾破裂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了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73-175+179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临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重症颅脑外伤且需行相应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传统组与研究组。传统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急诊手术护理,研究组并在此护理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相关指标[院前急救耗时、院内急救耗时、住院耗时、病情危重预警评分(MEWS)]、急救成功率以及术后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患者对临床医护工作的认可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急救成功率(100.00%)以及术后不良风险事件总发生率(5.56%)与对临床医护工作的总认可度(97.22%)均显著优于传统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88.89%)以及术后不良风险事件总发生率(22.22%)与对临床医护工作的总认可度(8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亦在院前急救耗时、院内急救耗时以及MEWS评分等一系列急救相关指标中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给予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常规性急诊手术护理的同时对其进行急救护理流程优化,不仅能够在有效减少院前与院内急救耗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急救成功率,且还可最小化术后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临床医护工作的认可度,构建良好护患关系,从而不断优化急诊手术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严重道路交通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护模式及效果.方法 2006-01/2010-10月,院前救护站4人和应急医疗队的4、8、12和48人的编组构成与展开流程的实践回顾.全组展开救护510起,救治严重交通伤病人1976例,对有关伤员现场分类,心、肺、脑复苏,急救手术;后送途中的有效处理;院内急救、手术与术后处理,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评估分析原有的急救护理流程,找出其存在的瓶颈问题,对其不合理的流程进行优化。比较流程再造前后的首诊至完成首份心电图时间、完成心电图至激活导管室时间、到达医院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首诊至完成首份心电图时间、完成心电图至激活导管室时间、到达医院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可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石胜蓉 《重庆医学》2011,40(16):1612-1613
目的探讨"一体化模式"应急救援体系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重庆市涪陵区109起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资料。结果 109起群体性突发事件救援中,急救中心反应迅速,现场抢救及时得当,伤员转运快速安全,为院内治疗赢得了时机。结论构建"一体化模式"应急救援体系可显著提高医疗应急救援水平,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抢救案例分享结合应急预演对急诊预检分诊质量、护士工作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情况。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5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为常规急诊期,此段时期护理人员以常规的急诊抢救等工作安排,2018年1月—2019年1月为新管理急诊期,此段时期护理人员在常规急诊期的有关管理安排下,加入抢救案例分享+应急预演新管理内容。观察对比不同阶段的急诊预检分诊质量、护士工作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新管理急诊期的急诊分诊准确率为99.11%、抢救成功率为97.90%明显高于常规急诊期的95.61%和94.01%,新管理急诊期抢救单元物品缺失率为0.80%显著低于常规急诊期的8.13%,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 < 0.01)。新管理急诊期的帮助角色能力、教育-指导能力、评估判断能力、应对能力、护理干预能力、质量评价能力和工作角色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急诊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新管理急诊期的护理总满意率是90.91%,常规急诊期的总满意率是76.36%,新管理急诊期明显优于常规急诊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51,P < 0.05)。  结论  抢救案例分享+应急预演的急诊管理措施,提高预检分诊的整体正确率,提升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