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血细胞自动计数仪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大红细胞增多症(macrocytosis)在临床上相对易见。成人大红细胞增多症是平均红细胞容积(MCV)>100fl,大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为1-7%~3-6%。而临床医师往往只注意Hb和HCT,而忽略对大红细胞增多症的评价,岂不知道60%的大红细胞增多症病例不伴有贫血,贫血往往发生在大红细胞增多症之后。尽早明确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对钴胺素或叶酸缺乏病例进行早期治疗,可预防出现严重的巨幼细胞贫血,或者因钴胺素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1 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  相似文献   

2.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化学物质、生物因素,放射线或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其特征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慢性者起病缓慢.症状轻.经过正确地治疗.绝大多数可获得长期缓解或基本治愈。而急性再障发病急.临床症状重.早期死亡率较高.是一种非常凶险的血液病。但随着免疫抑制治疗的广泛应用.骨髓移植技术的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3.
张烽  徐健 《山东卫生》2005,(8):53-54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组由于理化、生物因素以及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干细胞及(或)造血微环境损伤。其特征为造血细胞缺乏,骨髓造血组织被脂肪组织替代,外周血液中全血细胞减少,出现较重的贫血、感染和出血。再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造血系统疾患,国内发病率为0.74/10万。患以青壮年占绝大多数,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大细胞性的贫血诊断之中应用骨髓细胞形态学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在我院治疗的大细胞性贫血的患者111例患者临床治疗.结果:一系减少HA有25例显著高于AML的2例、MA的1例以及MDS的5例、经过比较以后有明显的差异,P<0.05;两系减少中HA有3例、MA有4例、AML有2例、MDS有3例,占比比较接近,比较不存在统计的意义,P>0.05;三系降低发生率分别是MA有39例,MDS有26例,AML有7例,HA有2例,MA与MDS占比比较大,与AML、HA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大细胞性贫血引发病因比较复杂,采取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检查,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长期接触苯可引起慢性苯中毒,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早期可出现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甚至全血细胞减少,严重者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白血病.国内时有报道慢性苯中毒致MDS,但对于氨磷汀(amifostine,WR-2721)治疗苯致MDS的疗效尚无人报道.氨磷汀是一种特异性的全细胞保护剂,在国外已有人将其用于对抗MDS的无效造血.我们应用氨磷汀治疗苯致MDS患者并观察了其疗效,现将2003年10月至2005年8月我科收治5例患者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临床特点、血液学特征和细胞形态学特征,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MDS-RA与36例MA患者的临床特点、血象和骨髓象。[结果]RA与MA血象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RA骨髓象中红系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MA骨髓象中红系以巨早、中幼红细胞为主;RA病态造血表现比MA明显,骨髓象除巨幼样变外,还有形态的异常,以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最具有诊断意义。MA三系血细胞的巨幼变程度比RA明显,分多个小核的巨核细胞是MA的形态学特征。[结论]MDS-RA与MA的临床表现、血液学及细胞形态学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各自不同特征,需要综合分析进行治疗性诊断,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7.
陈玲珍 《家庭医生》2012,(16):17-17
再障病情很凶险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退而引起的,血液化验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全血细胞减少。此病以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危害病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的病因。方法:分析14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年龄组患儿的发病特点。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农村儿童,其中年龄小于3岁的11例患儿中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喂养不当史;有10例为纯母乳喂养,有2例患儿母亲为素食者。3岁的3例患儿中,2例为严重偏食,不食肉、蛋、奶类食物,1例为癫痫患儿,发病前口服苯巴比妥3年。结论:巨幼细胞性贫血在农村仍有散发病例,营养因素仍是儿童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主要病因;大年龄组患儿的病因除营养因素以外还需注意其他病因。  相似文献   

9.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是造血系统"重症"之一,为获得性"骨髓衰竭综合征"中的一种。其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及贫血、感染和出血等。根据血细胞减少程度及骨髓衰竭情况分为重型(包括超重型)和非重型。强化免疫抑制和促进造血是AA的主要治疗手段。A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T细胞功能紊乱,凋亡引起的造血组织损伤。现就再障免疫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 (PAAA )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AA)合并妊娠两类不同病例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说明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产科的诊断及处理的要点、重点注意两种不同的结果。方法 :将两种不同的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结果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 (Pregnancyassosiated aplastic anem ia,PAAA)既往无贫血病史 ,仅在妊娠期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妊娠期的血象减少和骨髓增生低下 ,而妊娠前和妊娠终止后血象正常。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妊娠则是原本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而后妊娠 ,此类患者分娩后血象难以恢复正常严重者病情加重。结论 :应重点注意两类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的区别以及后果的不同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妊娠尤为重视  相似文献   

11.
《家庭医生》2014,(5):5-5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症候群,需要终身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鉴别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及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中的作用和疗效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5例ITP和49例AA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抗凝静脉血,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小板参数对ITP和AA治疗前和治疗后血小板参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ITP组和AA组PLT、PCT低于对照组(P <0. 05);MPV、PDW-SD在ITP组中高于AA组(P <0. 05),AA组高于对照组(P <0. 05);P-LCR在ITP组中高于AA组和对照组(P <0. 05)。治疗后,ITP患者PLT、PCT增高(P <0. 05),P-LCR、MPV降低(P <0. 05);AA患者P-LCR、MPV均增高(P <0. 05),而PLT、PCT持续下降,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LCR、MPV、PDW-SD在ITP患者中高于AA患者,可做为两者鉴别诊断的依据。ITP患者治疗有效后P-LCR、MPV、PDW-SD显著降低,这对判断ITP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田延新 《中国保健》2009,(18):811-812
难治性贫血(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两者在临床、实验室检查、细胞形态学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甚至误诊。为了提高诊治水平,笔者对20例RA与50例MA患者的骨髓象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中采取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效果.方法:抽选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100例,均采取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全体患者中,病因为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有70例,其中恶性血液疾病分别为2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4例急性白血病、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多发性骨髓瘤.全体患者骨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收治的35例难治性贫血患者和37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难治贫血组和巨幼细胞组.给予两组实施相同的骨髓形态检查方法.结果:难治贫血组的全血细胞减少例数为17例,占比48.57%;巨幼细胞组的全血细胞减少例数为35例,占比85.36%.两组在血常规检查结果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贫血在骨髓形态诊断中需要综合考虑病态造血情况,巨幼细胞贫血在骨髓形态诊断中主要以骨髓形态学红细胞病变为检查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检验在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IDA)与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IDA患者45例、地贫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3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平均红细胞比容(MCV)、血红蛋白(Hb)等联合检验,对比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地贫组MCV水平下降、Hb A2上升、RBC脆性下降;IDA组MCV水平下降、RDW上升、RBC脆性下降,分别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V联合Hb电泳、Hb电泳联合RBC脆性、MCV联合Hb电泳和RBC脆性并联试验的灵敏度较高,分别为100%,96.7%,100%,其串联试验的特异度较高,分别为96.7%,100%,100%。结论联合检验MCV、Hb A2、RBC脆性及RDW等血液学指标对准确鉴别诊断IDA与地贫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测的临床效果及作用,为贫血的血液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天津市职工医院收治的贫血患者84例,按照贫血类型的不同分为缺铁性贫血组54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组30例,选取同期该院接收的健康检查的健康人群100例为健康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液检测。比较各组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结果 健康组RBC、RDW水平低于其他贫血两组,Hb、MCH、MCV水平高于其他贫血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贫血患者MC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组患者RDW低于缺铁性贫血组患者,RBC、Hb、MCH高于缺铁性贫血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检测根据红细胞指数诊断贫血,同时对于不同分型的贫血也可进行鉴别,为临床贫血诊断与鉴别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DL-C、α-HBDH、LDH、血生化BIL检测及细胞形态学变化在鉴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5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另选取同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例,回顾性分析所选取患者临床资料及HDL-C、α-HBDH、LDH、血生化BIL检测.结果: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三系血细胞在巨幼程度方面相比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更为明显,HDL-C、α-HBDH、LDH和血生化BIL明显升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除巨幼样出现变化之外,还存有形态异常状况.结论: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在细胞形态上,除具有诸多相似性之外,彼此间还具有各自特性,二者所具有的不同点在HDL-C、α-HBDH、LDH、血生化BIL检测及细胞形态上表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是临床上常见的贫血,其发病率仅次于缺铁性贫血(IDA),通常是由慢性炎症、肿瘤、风湿病等慢性疾病导致体内铁代谢障碍、骨髓造血失代偿、红细胞寿命缩短而造成的贫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早期正常细胞性贫血和中后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均低于正常,ACD时由于大量骨髓铁贮存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故早年被称为铁粒幼细胞贫血伴网状内皮系统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因其常伴某些慢性感染、肿瘤等疾病,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改称为ACD。ACD由于上述特点,在临床上极易与IDA和继发于某些慢性系统疾病(如肝病、肾病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贫血相混淆,现主要就AC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克隆性造血紊乱的异质组群,以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病态造血为主要表现,并易于向白血病转化。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主要是因体内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