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致病及疫苗的保护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是定植于人体胃粘膜的重要致病菌。在其多种致病中,由机体对细菌的免疫反应导致的免疫/炎症性组织损伤占有重要地位,包括IgG,IgE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辅助性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以及由于Hp抗原与机体组织抗原的“分子模拟”导致的自身免疫。  相似文献   

2.
周敏  徐雷鸣 《胃肠病学》2009,14(2):122-124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人类重要的致病菌之一,近年其致病因子与胃肠疾病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新的H.pylori致病因子逐渐被发现。外膜炎性蛋白A(OipA)是H.pylori外膜蛋白之一,研究发现OipA为H.pylori致病因子之一,与H.pylori相关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但不同地区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本文旨在对H.pylori的致病因子OipA蛋白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疫苗免疫保护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彤  刘文忠 《胃肠病学》2002,7(1):45-49,52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胃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H.py-lori对上述疾病的好转及治愈至关重要。目前常用药物(抗生素加秘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根除H.pylori,但因副作用大。复发率高及耐药菌株出现等使药物根除其的疗效受到影响。许多学者证实了免疫方法的可行性,但关于免疫保护的机制尚无定论。本文就H .pylori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保护机制一。抗体的作用病原微生物感染肠道后可刺激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分泌细胞,分泌以IgA为主的抗体,从而杀伤病原微生物。这是粘膜免疫…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人类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小鼠模型研究多组分重组减毒沙门疫苗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将二级C5 7BL/ 6小鼠随机分成 6组 ,通过灌胃方法分别给予生理盐水 (A组 )、PBS(B组 )、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32 6 1(C组 )、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pTrc99A -ureB +pGSTag -katA(D组 )、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pTrc99A -ureB +pTrc99A -HPaA(F组 )及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 pTrc99A -ureB +pGSTag -katA +pTrc99A -HPaA(F组 )。免疫后 4周 ,予Hp进行攻击 (A组不攻击 )。攻击菌量 10 7CFU/只 ,灌胃 2次 ,每日 1。再 4周后处死动物 ,取胃组织分别行尿素酶试验、改良Giemsa染色及定量细菌培养 ,观察Hp定植情况。行HE染色观察胃粘膜组织炎症情况。取脾组织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 A组小鼠Hp定植密度为 0 ,B组为 9 4 9× 10 6CFU/ g胃组织 ,C组为 1 4 2× 10 6CFU/ g胃组织 ,D组、E组和F组小鼠分别为 2 92× 10 5CFU/g、5 5 1× 10 5CFU/g和 2 16× 10 5CFU/g胃组织 ,C组、D组、E组和F组与A组和B组相比定植密度均明显降低 (P <0 0 5 )。免疫组与对照组胃粘膜均无明显炎症反应。免疫组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阳性。结论 口服多组分重组减毒沙门疫苗菌对小鼠Hp感染具有一定免  相似文献   

5.
6.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和总结了幽门螺杆蓖疫苗研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如免疫原及佐剂的选择,动物模型的建立,免疫途径及疫苗转送系统的确定以及免疫保护机制的探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7.
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免疫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幽门螺杆菌(Hp)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机制。方法 将表达Hp尿素酶B亚单位(UreB),黏附素(HpaA)及尿素酶B亚单位/黏附素融合蛋白(UreB/HpaA)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给小鼠分别灌胃,另设单纯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和生理盐水免疫鼠为对照,免疫4周后以Hp活菌攻击,观察各组小鼠的免疫保护率,攻击前后血清中抗Hp抗体IgC1,IgG2a和IgA的变化。小鼠脾脏和胃黏膜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mRNA表达变化。结果 UreB,HpaA及UreB/HpaA组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0%,41%和77%,和生理盐水组相比,攻击前各鼠伤寒沙门菌免疫组IgG1,IgG2a均轻度升高而IgA无变化,攻击后各鼠伤寒沙门菌免疫组IgG2a升高显著并以UreB/HpaA组为最,而IgG1和IgA的升高无统计学差异。胃黏膜攻击前生理盐水组无IFN-γ表达,其余各组均100%表达;攻击后生理盐水组IFN-γ轻度表达,但仍明显低于各鼠伤寒沙门菌免疫组,IL-4在攻击前后各组均无表达,脾IFN-γ和IL-4在所有组攻击前后均全部表达。结论 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构建的Hp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出以TH1反应为主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27kDa外膜蛋白的基因克隆和特性鉴定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全球人群中感染范围最广的致病菌,现已被公认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并与胃腺癌和胃淋巴瘤的形成密切相关。而H.pylori疫苗可能成为控制这一全球范围感染的有效措施。其研制和开发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目的:探索研制H.pylori疫苗的新途径,对H.pylori27kDa外膜蛋白(OMP27)进行基因克隆和特性鉴定。方法:培养和收集H.pylori菌株NCTC11637,采用酚;氯仿抽提和纯化基因组DNA。分别设计引物P1和P2,并以该基因组DNA为模板,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OMP27基因片段。构建pQE30-OMP27重组表达载体时,pQE30质粒载体和纯化的PCR产物均用限制性内切酶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再用T4DNA连接酶将双酶切后的目的基因片段OMP27重组于pQE30的相应酶切位点之间,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挑选转化克隆,提取质粒,并进行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和PCR方法鉴定,1%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酶切和PCR扩增结果,经测序分析确认后,筛选出插入目的基因的阳性克隆,命名为pQE30-OMP27,挑取单个含重组质粒pQE30-OMP27的工程菌(XL1-Blue)阳性克隆,进行培养和IPTG诱导表达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蛋白表达和抗原性鉴定。结果:该目的基因的PCR产物全长723bp。编码24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约27kDa)。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电泳图谱上显示出1条相对分子量约27kDa的新生蛋白带,占细菌总蛋白的5%,并能与H.pylori感染小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重组H.pyloriOMP27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H.pyloriOMP27有望成为新的H.pylori疫苗候选分子,并可作为抗原用于H.pylori感染患者血清膜蛋白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庞智  萧树东 《胃肠病学》2004,9(5):261-265
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胃黏膜的致病免疫机制十分复杂.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不同H.pylori蛋白分子对机体的作用.目前有关H.pylori外膜蛋白质的研究尚不多。目的:建立针对H.pylori外膜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二维凝胶电泳(2-DE)及其相关技术体系.比较不同胃病相关Hpylori菌株外膜蛋白质组2-DE图谱的差异,为研究H.pylori外膜蛋白质的免疫蛋白质组学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分别选用分离自2例不同胃病患者胃黏膜的H.pylori菌株(H.pylori 185和H.pylori 161).采用2-DE分离此两种H.pylori菌株的外膜蛋白质.通过图像分析软件进行蛋白斑点检测和匹配分析。结果:对H.pylori外膜蛋白质重复进行2-DE和图像分析.发现蛋白斑点匹配率约为98%.绝大部分蛋白能较好地重叠,重复性好,分辨率较高。Mpylori 185菌株和H.pylori 161菌株分别有蛋白斑点116个(主蛋白斑点39个)和129个(主蛋白斑点48个),两者有35个相同的主蛋白斑点,但其蛋白含量略有差异。结论:不同胃病相关H.pylori的菌株外膜蛋白质存在许多共同的蛋白斑点.且各有特异的蛋白斑点,有些蛋白含量略有差异。2-DE分离H.pylori外膜蛋白质是研究H.pylori外膜蛋白质组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不同胃病相关Mpylori菌株的外膜蛋白质进行分析.可为临床诊治H.pylori相关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疫苗免疫小鼠的Th免疫应答及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疫苗诱导小鼠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机制。方法 以霍乱毒素(CT)加Hp全菌超声粉碎抗原免疫小鼠,并设CT组和生理盐水(NS)组为对照。免疫4周后以Hp攻击;在攻击前后不同时间点分批处死小鼠,比较免疫组和对照组胃黏膜唧定植及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1)攻击后5、26周后免疫组和CT组、NS组相比胃黏膜Hp定植量明显降低。(2)各时间点免疫组IgG1、IgG2a、IgA均高于NS组、CT组。(3)攻击前和攻击后5周免疫组和CT组胃黏膜Th1型细胞因子表达较NS组明显升高。攻击后26周免疫组和CT组除白细胞介素(IL)-12外,干扰素(IFN)-γ和IL-2表达均明显降低,而NS组Thl型细胞因子表达明显升高。(4)Th2型细胞因子在攻击前免疫组和CT组胃黏膜均有轻度表达;攻击后5周免疫组和CT组IL-4和IL-10均无表达,IL-6表达低于NS组;攻击后26周免疫组IL-4和IL-10再次表达,CT组仅表达IL-10,IL-6表达各组无明显差异。(5)各细胞因子在所有组脾脏攻击前后各时间点表达无差异。(6)与NS组相比,攻击后5周免疫组鼠胃黏膜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CT组也有轻度炎症反应;攻击后26周NS组炎症加重而免疫组则有所减轻。结论 (1)以CT为佐剂的Hp疫苗可诱导Thl和Th2混合型初始免疫应答;(2)Hp攻击后早期增强的Thl反应起主要免疫保护作用同时导致免疫后胃炎;晚期随Th2反应的增强Thl反应和免疫后胃炎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1.
口服疫苗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感染人类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小鼠模型,研究H.pylori粗制抗原与霍乱毒素(CT)或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rCTB)组成的口服疫苗预防h.pylori感染的作用。方法:无特殊病原菌级C57BL/6小鼠分为4组,通过灌胃方法分别予各组小鼠以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1mg加CT10μg、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1mg加rCTB10μg、单纯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1  相似文献   

12.
尿素酶疫苗在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中华消化杂志》1999,19(4):233-235
目的利用人类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小鼠模型研究Hp粗抗原及纯化尿素酶在预防与治疗Hp感染的作用。方法超声粉碎制备Hp全菌抗原,化学提纯制备Hp尿素酶,霍乱毒素(CT)为免疫佐剂。实验分为预防与治疗两部分。预防部分把实验动物无特定致病菌(S.P.F.)BALB/c小白鼠分成5组,分别通过灌胃方法给予尿素酶(250μg)加CT(2μg)、Hp粗抗原(1mg)加CT(2μg)、生理盐水、单纯尿素酶(250μg)、单纯CT(2μg),每周1次,共4次。2周后再用活Hp灌胃,再4周后处死动物。治疗部分把已感染Hp的小白鼠分成5组,分组与治疗方法同预防部分,治疗结束后4周处死动物,取胃粘膜行尿素酶试验与改良Giemsa染色检查Hp情况。结果预防实验的保护率分别为,尿素酶加CT70%(7/10),Hp粗抗原+CT80%(8/10),生理盐水、单纯尿素酶、单纯CT保护率均为0。治疗实验各组Hp根除率分别为:尿素酶加CT63.6%(7/11),Hp粗抗原加CT44.4%(4/9),生理盐水组、单纯尿素酶、单纯CT组均无治疗作用。结论由尿素酶加免疫佐剂组成的口服疫苗,不仅有预防Hp感染的作用,同时也有根除已感染的Hp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邹全明 《胃肠病学》2007,12(9):567-570
摘要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人类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致病菌,为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目前临床治疗尚存在诸多不足,研制疫苗对预防和控制H.pylori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20余年的发展,H.pylori疫苗在动物模型建立、候选抗原的选择、佐剂和投递方式的优化等方面均已取得了较大突破。本文主要就全菌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活载体疫苗和DNA疫苗四种类型的H.pylori疫苗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pathogens,infecting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Despite its high prevalence,only a subset of H.pylori infected individuals develop serious gastroduodenal pathology.The pathogenesis of H.pylori infection and disease outcome is thus thought to be mediated by an intricate interplay between host,environmental and bacterial virulence factors.H.pylori has adapted to the harsh milieu of the human stomach through possession of various virulence genes that enable survival of the bacteria in the acidic environment,movement towards the gastric epithelium,and attachment to gastric epithelial cells.These virulence factors enable successful colonization of the gastric mucosa and sustain persistent H.pylori infection,causing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tissue damage,which may eventually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ptic ulcers and gastric cancer.Numer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prevalence and role of putative H.pylori virulence genes in disease pathogenesis.While several virulence factors with various funct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disease associations appear to be less evident,especially among different study populations.This review presents key findings on the most important H.pylori virulence genes,including several bacterial adhesins and toxins,in children and adults,and focuses on their prevalence,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potential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15.
背景: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治疗中,患者的执行是治疗链的最终端和关键环节,但在临床实践中常常被忽视。目的:从门诊患者角度了解Hp感染根除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治疗的进一步规范化。方法:对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Hp感染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治疗原因、根除治疗药物、疗程、复查时间和复查结果。结果:共139例次门诊Hp感染者纳入研究,治疗原因主要是慢性胃炎,占61.9%。根除治疗方案主要采用第三次全国共识推荐的PPI+两种抗菌药物三联疗法,以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标准三联疗法为主,占46.8%;采用第四次全国共识推荐的铋剂+PPI+两种抗菌药物四联疗法者仅占18.7%;采用不规范方案者占9.4%。43.2%的患者疗程为第四次全国共识规定的10~14d,69.1%的患者于停药≥4周后复查。结论:在执行Hp感染的根除治疗时,临床医师应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掌握最新共识推荐的根除治疗方案,并注意对患者进行治疗方案的解释和交待。  相似文献   

16.
背景:核酸疫苗是新兴的第三代疫苗。目前幽门螺杆菌(H.pylori)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减毒、灭活和亚单位疫苗方面,有关H.pylori核酸疫苗的研究罕见报道。目的:构建含H.pylori热休克蛋白60(hsp60)基因的核酸疫苗,并鉴定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抽提H.pylori标准菌株CCUG17874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sp60基因并插入测序载体pUCmT,测定插入的hsp60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通过一系列酶切、连接反应将hsp60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然后转化入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行酶切和PCR鉴定。采用脂质体法将所构建的重组载体pIRES鄄hsp60转染真核细胞COS鄄7,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pIRES鄄hsp60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以H.pylori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约1 640 bp的hsp60基因片断,测序结果表明其与GenBank中H.pylorihsp60原序列的同源性达98%。酶切和PCR鉴定结果证实hsp60基因已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成功构建了含hsp60基因的H.pylori核酸疫苗pIRES鄄hsp60。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经pIRES鄄hsp60转染的COS鄄7细胞在约60 kDa(1 Da=0.992 1 u)处出现特异性蛋白条带。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免疫原性的含hsp60基因的H.pylori核酸疫苗,为进一步探索其免疫作用奠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