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心肌细胞移植、血管生成和基因治疗是提高心功能新的治疗措施。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多能干细胞,易于培养,增殖扩增能力强,易于基因转染,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在体内、外诱导能分化为心肌细胞,将其作为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应用于心肌组织工程已成为研究热点。MSCs心肌细胞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已有长足的进展。应用MS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被证明是有效和安全的,是提高心功能新的治疗措施。对于MSCs的表面特征标志、分化机制及提高心脏功能的机制、移植细胞的长期存活、转归及远期疗效等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概述骨髓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在体内外心肌向分化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5-10相关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心肌向分化方面的文献,检索词“bonemarrow,stemcells,cardiomyocyte,differentiation”,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心肌向分化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在体内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潜能。②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心肌向分化的影响因素、可能机制和临床实验进展。排除标准:重复研究和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共纳入20篇符合标准的关于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心肌向分化的文献。资料综合:骨髓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在体内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潜能及其影响因素、改善心脏功能的可能机制、临床实验进展以及种子细胞筛选等为当前热点问题。目前主要采用5-氮胞苷、共培养技术和含有胰岛素、地塞米松和抗坏血酸的条件诱导培养基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心肌向分化。骨髓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调节包括基因和环境两大调控因素。新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结果发现,力学因素也影响骨髓干细胞心肌向分化。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内外都显示出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特性,并能改善心脏功能,具有治疗心肌疾病的更大潜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概述骨髓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在体内外心肌向分化的研究进展。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5-10相关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心肌向分化方面的文献,检索词“bonemarrow,stemcells,cardiomyoeyte,differentiation”,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心肌向分化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在体内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潜能。②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心肌向分化的影响因素、可能机制和临床实验进展。排除标准:重复研究和综述类文献。 资料提炼:共纳入20篇符合标准的关于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心肌向分化的文献。 资料综合:骨髓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在体内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潜能及其影响因素、改善心脏功能的可能机制、临床实验进展以及种子细胞筛选等为当前热点问题。目前主要采用5-氮胞苷、共培养技术和含有胰岛素、地塞米松和抗坏血酸的条件诱导培养基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心肌向分化。骨髓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调节包括基因和环境两大调控因素。新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结果发现。力学因素也影响骨髓干细胞心肌向分化。 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内外都显示出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特性,并能改善心脏功能,具有治疗心肌疾病的更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骨髓间质干细胞与心肌细胞移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而言心肌细胞移植、血管生成和基因治疗是提高心功能新的治疗措施。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多能干细胞,易于培养,增殖扩增能力强,易于基因转染,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在体内、外诱导能分化为心肌细胞,将其作为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应用于心肌组织工程已成为研究热点。MSCs心肌细胞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已有长足的进展。应用MS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被证明是有效和安全的,是提高心功能新的治疗措施。对于MSCs的表面特征标志、分化机制及提高心脏功能的机制、移植细胞的长期存活、转归及远期疗效等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验证其多能分化特性,检测分化后的细胞进行免疫源性。方法:①实验于2003-03/2004-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1月龄Wistar大鼠20只。②贴壁法体外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用化学物质5-氮杂胞苷诱导24h,免疫组化检测诱导后的细胞心肌特异性蛋白的表达,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诱导分化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免疫源性。③实验分组如下,对照组1:单独的反应细胞组;对照组2:刺激细胞+反应细胞。实验组1:不同数量诱导分化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1×107,1×108,1×109L-1+反应细胞;实验组2:不同数量诱导分化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1×107,1×108,1×109L-1+刺激细胞+反应细胞。以抑制率表示诱导分化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活性。④多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方差齐检验后,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2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部分诱导后的细胞胞浆结蛋白,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连接蛋白-43免疫组化呈阳性反应。②实验组1(加入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为1×107,1×108,1×109L-1时)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每分钟脉冲值明显低于对照组1(4610.106±276.16,3704.55±159.50,2881.317±114.62,8232.333±351.71,P<0.05),各剂量骨髓间质干细胞组间差异明显(P<0.05)。③实验组2(加入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为1×107,1×108,1×109L-1时)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3.9%,55.1%,65.7%,1.65%,P<0.05),各剂量骨髓间质干细胞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潜能,分化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可以抑制正在进行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具有低免疫源性,可用于同种异体移植。  相似文献   

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其心肌横向分化的可塑性和多重优势,移植至缺血心肌中可分化为心肌细胞,增加有功能心肌细胞数量,在心肌损伤性疾病的治疗上展现着强大潜能,成为心肌再生的种子细胞之一,其向心肌样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是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脐血间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的新来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脐血间质干细胞经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方法,已成为近来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热点问题。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rle 1994-01/2004-08以及NCBI 1994-01/2004-08期间的关于脐血间质干细胞与神经干细胞的章,检索词“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neural stem cells”,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数据库CNKI 1994-01/2004-08期间的相关章,检索词“脐血,间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中分离脐血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相关实验研究,及脐血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论。资料提炼:共收集到关于脐血脐血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及用于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献37篇,中4篇,英33篇。资料综合:神经干细胞移植已被用于促进神经系统疾病的修复,但神经干细胞的来源十分有限。脐血问质干细胞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通过骨髓、脐血和周围血获得。脐血间质干细胞在适宜的体内或体外环境下,可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并在分化过程中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志。加之脐血来源丰富.采集方便,免疫排斥反应低,使脐血间质干细胞成为用于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患的又一重要来源。结论:虽然目前对脐血骨髓间质干细胞的鉴定标准、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分子机制以及诱导分化出的神经细胞是否有生物学功能还不非常清楚,但是这一发现已为寻找神经干细胞的新来源开拓了思路;同时也意味着脐血骨髓间质干细胞在治疗神经系统损伤和退行性病变神经修复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郭宏  宋霞  马秋霞 《中国临床康复》2008,12(8):1533-1536
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诱导因素。 方法:由本文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60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作用机制。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诱导因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类文章。最终纳入23篇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及多项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为肌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等。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变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能够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促进了新血管生成,减少心室重构,即移植后的干细胞在缺血受损伤的心脏微环境中与宿主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分化为有效的心肌组织,同时还可分泌促进血管生成的血管生成素配体和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③体内外环境诱导因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各种微量因素及微环境中各种细胞因子的调节可以提高干细胞定向分化的效率。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脏疾病治疗中已表现出独特的优越性,然而其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种全新策略目前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为了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更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仍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诱导因素.方法:由本文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60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作用机制.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诱导因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类文章.最终纳入23篇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及多项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为肌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等.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变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能够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促进了新血管生成,减少心室重构,即移植后的干细胞在缺血受损伤的心脏微环境中与宿主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分化为有效的心肌组织,同时还可分泌促进血管生成的血管生成素配体和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③体内外环境诱导因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各种微量因素及微环境中各种细胞因子的调节可以提高干细胞定向分化的效率.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脏疾病治疗中已表现出独特的优越性,然而其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种全新策略目前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为了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更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仍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心脏疾病在发达国家已成为首位的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成熟个体的心脏缺乏足够的干细胞、前体细胞或储备细胞来修复受损伤的心肌细胞,长期持续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和纤维化,最终进展为心力衰竭.骨髓干细胞具有向心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分化的潜能,能分泌多种血管形成因子及生长因子改善缺血心肌的灌注及功能,在促进心肌再生及功能改善方面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同时具有取材方便,不存在排斥反应,移植易于操作等诸多优点,成为目前临床干细胞移植治疗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来源于骨髓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MSCs具有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脂肪细胞等多向分化的能力[1].同时因其具有取材方便,易于分离培养,体外扩增快,且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不易产生免疫排斥等优点而备受重视,成为组织工程、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学术背景:目前已有将骨髓间质干细胞用于脑梗死动物模型治疗的报道,国内外有关骨髓间质干细胞用于治疗脑梗死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对于其作用机制还不清楚,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争论比较多。目的:就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检索策略:由第一、三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2000-07/2007-03期间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脑梗死有关的文章,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cerebral ischemia,strok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2-01/2007-03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脑梗死",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应用研究及其治疗作用机制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文献评价:共收集到300篇相关文献,排除248篇内容陈旧或重复的文献,52篇符合纳入标准,有51篇检索到全文,选用其中的33篇作为本文参考文献:16篇涉及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相关研究;8篇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示踪标记相关研究文章;5篇脑血管疾病干细胞移植治疗现状相关文章。资料综合: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具有神经元形态并表达神经元标记物的细胞,在脑内可与损伤的细胞融合,能分泌营养因子或者刺激损伤部位产生内源性因子,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并减少细胞凋亡,已成为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疾病的理想种子细胞。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对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主要通过其移植后能够分泌大量营养因子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和营养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源于胚胎中胚层的早期细胞[1],其来源丰富,易于分离纯化,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排斥反应等特点。近年来,在组织工程、细胞移植治疗脑、脊髓损伤领域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研究发现,BMSCs于移植区域分化为神经样细胞是治疗脑、脊髓损伤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对该细胞神经分化机制尚无统一认识。另有研究[2]报道Wnt信号通路为细胞增殖分化的关键调控环节,可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有助于各  相似文献   

14.
近年研究发现,机体内除胚胎干细胞外还存在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组织干细胞[1],其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多种造血细胞.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最初由Friedenstein发现,体外培养扩增,遗传背景稳定,而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2],是组织工程重要的种子细胞之一.本实验对MSC的培养条件、特性等进行了探讨.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对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肺脏疾病、肾脏疾病的治疗都显示出其优越性,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目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以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85年1月至2009年12月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或"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cells transplant,therapy,cardiovascular diseas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纳入4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众多的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梗死的心肌中分化形成有功能活性的心肌、血管内皮等组织,改善心脏的功能,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已表现出传统治疗方法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对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肺脏疾病、肾脏疾病的治疗都显示出其优越性,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目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以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85年1月至2009年12月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或"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cells transplant,therapy,cardiovascular diseas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纳入4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众多的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梗死的心肌中分化形成有功能活性的心肌、血管内皮等组织,改善心脏的功能,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已表现出传统治疗方法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的理论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除了分化为间质细胞谱系外,还具有向非间质细胞谱系,如神经细胞分化的多向分化潜能,可充当多种器官改建或损伤后修复反应的细胞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和超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在细胞和基因治疗中可能更具有优越性.值得注意的足,无论是自体移植还是异体移植,局部移植还是全身注入,均未引起宿主体内的免疫反应,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基因治疗中作为理想的基因转移载体.尽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已获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并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个体化治疗已经取得了较满意的动物试验和初步临床试验结果,但仍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方亮  贾永前 《华西医学》2005,20(4):786-787
干细胞移植是最近医学领域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前沿,干细胞因其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目前已成为了细胞移植的首选靶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的实验条件诱导下可向不同胚层的细胞转化,如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等.基于上述特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特性在近年来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验证其多能分化特性,检测分化后的细胞进行免疫源性。方法:①实验于2003-03/2004-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1月龄Wistar大鼠20只。②贴壁法体外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用化学物质5-氮杂胞苷诱导24h.免疫组化检测诱导后的细胞心肌特异性蛋白的表达,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诱导分化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免疫源性。③实验分组如下,对照组1:单独的反应细胞组;对照组2:刺激细胞+反应细胞。实验组1:不同数量诱导分化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1&;#215;10^7,1&;#215;10^8,1&;#215;10^9L^-1+反应细胞;实验组2:不同数量诱导分化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1&;#215;10^7,1&;#215;10^8,1&;#215;10^9L^-1+刺激细胞+反应细胞。以抑制率表示诱导分化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活性。④多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方差齐检验后,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2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部分诱导后的细胞胞浆结蛋白,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连接蛋白—43免疫组化呈阳性反应。②实验组1(加入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为1&;#215;10^7,1&;#215;10^8,1&;#215;10^9L^-1时)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每分钟脉冲值明显低于对照组1(4610.106&;#177;276.16,3704.55&;#177;159.50,2881.317&;#177;114.62,8232.333&;#177;351.71,P〈0.05),各剂量骨髓间质干细胞组间差异明显(P〈0.05)。③实验组2(加入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为1&;#215;10^7,1&;#215;10^8,1&;#215;10^9L^-1时)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3.9%,55.1%,65.7%,1.65%,P〈0.05),各剂量骨髓间质干细胞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2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潜能,分化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可以抑制正在进行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具有低免疫源性,可用于同种异体移植。  相似文献   

20.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指一群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脂肪细胞、骨髓基质、肝脏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多种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MSCs不仅能够向多种组织和细胞类型分化,并且在体外易分离培养和扩增。这些特性使MSCs成为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中有效发挥作用的理想工具[1]。1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骨髓来源:骨髓中不仅有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cell,HSC),而且还有另一类能够分化为多种骨髓间质成分的干细胞,他们被广义地定义为间充质组织的干细胞,即间充质干细胞。骨髓来源MSCs是目前研究最多、最深入的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