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在青少年中的应用.方法 对45例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中尽量保持微创,选择性地切除或矫正鼻中隔偏曲部分,同期对肥大的下鼻甲行根部骨折外移.结果 45例青少年患者术后鼻中隔居中,无穿孔,无飘动,鼻腔通气良好,促进鼻腔鼻窦黏膜的恢复.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好,对青少年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2.
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伴有下鼻甲肥大或变应性鼻炎时,仅行鼻中隔矫正术或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加鼻窦开放术,病人鼻塞症状改善不明显。传统使用鼻腔黏膜血管收缩药治疗以缩小肥大的下鼻甲,效果欠佳;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黏骨膜下切除术、冷冻、微波、激光等方法对下鼻甲黏膜破坏较大,不同程度影响鼻腔功能。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 鼻内镜下对40例临床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及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显效36例,有效4例。结论: 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的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加下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术前及术后3个月随访,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对鼻腔通气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有效率100%,一次性治愈率98%。鼻塞VAS评分从术前的(77±10.4)%提高到术后的(28±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患者在行鼻中隔矫正术的同时行下鼻甲射频消融术,不仅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而且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鼻内镜术行鼻中隔矫正术,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总结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12个月,60例患者均痊愈,有效地减少下鼻甲体积,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鼻的通气功能得到了显著性的改善,无鼻中隔血肿、脓肿、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内镜术治疗鼻中隔伴下鼻甲肥大安全满意,能保存下鼻甲的正常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局部麻醉和浸润麻醉法对7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窥镜下施行鼻中隔矫正术,其中71例并发对侧下鼻甲代偿性肥大者同时进行下鼻甲成形术。结果 手术后3个月内鼻塞、鼻出血、流涕以及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在41.0%~65.8%范围,术后3~12个月痊愈54例(72.0%)、好转14例(18.7%)与无效7例(9.3%),总有效(痊愈+好转)率90.7%(68例)。未见一例并发症。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与肥大下鼻甲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加微波热凝肥大下鼻甲术的效果.方法 局部的麻醉加浸润麻醉对69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其中68例并发对侧下鼻甲代偿性肥大者同时行下鼻甲微波热凝术,1例因下鼻甲骨性肥大行黏膜下切除术加微波热凝术.结果 手术后3个月鼻塞、鼻出血、头痛症状完全消失51%~64%范围,术后3~12个月痊愈55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痊愈加好转)92.7%,未见1例并发症.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与肥大下鼻甲微波热凝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的治疗方法.方法: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并对肥大下鼻甲行部分切除术,或者行骨折外移术,术后填塞凡士林纱条和膨胀海绵.结果:75例中术后随访3~6个月,治愈71例(94.67%,71/75),好转4例(5.33%,4/75),无无效者.其中有2例发生鼻中隔血肿,经切开吸出积血、凡士林...  相似文献   

9.
鼻窦内窥镜手术处理下鼻甲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97年 3月~ 2 0 0 1年 10月共施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 (FESS) 2 2 6例 ,其中处理 4 6例下鼻甲 ,并进行随访观察 ,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2 2 6例伴有慢性肥厚性鼻炎 ,下鼻甲肥厚性病变 2 2例 ,男 14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39.4 (17~ 6 8)岁 ,其中下鼻甲骨质增生 7例 ;下鼻甲与鼻中隔相贴较紧 ,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与对侧代偿性肥大的下鼻甲相贴而影响鼻腔通气 12例 ;双侧鼻腔狭窄 ,ESS术后仍通气不足 3例 ;下鼻甲结构有碍经下鼻道处理上颌窦病变 9例。1.2 手术方法 下鼻甲结构有碍…  相似文献   

10.
2003~2004年83例(166侧)鼻中隔偏曲男性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接受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者38例,接受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加单或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者45例.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Eccovision型声反射鼻测量计对以上患者进行测试,评价手术疗效.结果发现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加做单或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鼻腔总容积明显大于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患者,而单纯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患者的疗效欠佳且不稳定.因此,笔者推荐对于合并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应施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加做单或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为简化命名并规范此类手术,建议将此手术命名为"鼻腔矫正术",并建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此手术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下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6例鼻中隔偏曲并伴有下鼻甲肥大(单纯下鼻甲肥大、血管运动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为缝合组和填塞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粘软骨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等离子射频下鼻甲消融术。术后缝合组改良缝合鼻中隔黏膜,而填塞组应用膨胀海绵填塞双侧鼻腔。比较术后两组临床症状及术后48 h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情况。结果缝合组术后鼻塞、头痛、溢泪、耳闷、睡眠困难及进食困难等VAS评分均低于鼻腔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及术后1个月内鼻出血、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鼻中隔偏伴有下鼻甲肥大的患者,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仍然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手术方法、术后疗效以及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关系。方法327例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患者一并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32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鼻通气、嗅觉功能明显改善,鼻塞、头痛、流涕等症状消失,术后随访3个月~24个月,均未出现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等。治愈266例(81.3%),好转61例(18.7%);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一并同时手术后半年内无复发,窦口开放良好。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仅可以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同时还可以完成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手术治疗,无需二次手术。患者痛苦少,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急性鼻窦炎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预防、病因、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对同1例患者的两侧鼻窦做配对比较,记录其鼻中隔偏曲两侧鼻窦(额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蝶窦)炎的发病情况,并对严重度进行量化分析,评价易感性及严重程度。[结果]鼻中隔偏曲患者两侧鼻腔、急性鼻窦炎的发病率及鼻窦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两侧鼻腔,急性鼻窦炎的易感性、严重程度相同;单纯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并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鼻窦炎;对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需同期评估和处理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代偿性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鼻甲外移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5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大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鼻中隔矫正组。联合治疗组33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下鼻甲外移术;鼻中隔矫正组22例单纯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联合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8例,治愈率75.8%,好转率100.0%;鼻中隔矫正组痊愈7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治愈率31.8%,好转率81.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内镜下针对性行鼻中隔偏曲矫正+下鼻甲外移术治疗,组织损伤小,效果好,安全,符合功能性治疗,方法容易掌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自体肋软骨结合硅胶假体整形术与鼻中隔偏曲结合歪鼻同期矫正术对外伤性歪鼻美学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外伤性歪鼻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整形组(自体肋软骨结合硅胶假体整形术)、矫正组(鼻中隔偏曲结合歪鼻同期矫正术),每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鼻形态改善指标、鼻通气功能、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鼻梁偏斜角度、鼻尖突出度及鼻额角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整形组大于矫正组。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及鼻腔呼气吸气阻力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整形组手术前后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的差值大于矫正组,鼻腔呼气吸气阻力的差值小于矫正组。两组术后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外伤性歪鼻患者采用自体肋软骨结合硅胶假体整形术在改善鼻形态、鼻腔容积方面优于鼻中隔偏曲结合歪鼻同期矫正术,在鼻腔最小横截面积、鼻腔呼气吸气阻力、满意度及安全性方面两种手术方式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三线减张和精准延时填塞在鼻中隔矫正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行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7例。A组患者采取传统鼻中隔三线减张治疗;B组患者采取鼻中隔改良三线减张治疗,双侧鼻腔填塞取出后偏曲部位碘仿纱条精准填塞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鼻中隔黏膜损伤情况、术中出血量等。主观症状采用鼻阻塞症状评估(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NOSE)评分;鼻中隔偏曲情况采用鼻内镜检查评估。结果 A组术中黏膜损伤例数多于B组;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鼻塞症状均改善,B组患者的鼻塞症状改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鼻中隔偏曲情况均得到改善,且B组患者的鼻中隔塑形较A组改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改良三线减张可达到传统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相同的效果,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鼻中隔穿孔风险,精准延时微填塞2周左右可避免鼻中隔软骨弹性回缩,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64-66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应用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抛硬币方式随机分配54例患者为观察组和対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矫正手术方式,观察组实施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5.1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全部获得治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经过术后6个月内的随访,对照组出现鼻腔黏连2例,鼻中隔穿孔1例,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提高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效果的方法.方法 将95例鼻中隔偏曲伴PAR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2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B组30例,行鼻内镜下鼻后下神经及筛前神经射频热凝治疗;C组33例,行以上两法联合治疗.结果 随访1年,A、B、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 6%、46.7%和93.9%,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92,P=0.025),其中A、B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高于A、B组(P<0.05).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鼻中隔偏曲伴PAR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副作用少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莉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4):146-148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67例,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4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研究同期鼻中隔和鼻整形术治疗外鼻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32例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外鼻畸形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行同期鼻中隔和鼻整形术进行治疗,在鼻侧软骨与大翼软骨间取手术切口,单面一边骨膜蒂骨瓣截骨法处理骨椎畸形,同时采用"转门法"进行鼻中隔矫正。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效果满意,随访5~12个月,无1例出现复发或相关并发症。结论:同期进行鼻中隔和鼻整形术能够有效避免在术中造成的鼻骨及中隔软骨的移位,减少了对鼻粘膜的损害,确保了鼻骨的血供良好,在改善患者鼻腔通气功能的同时也取得了美容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