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产科危重症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早期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0例产科危重症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启动器官、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 导致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是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结论 产科危重症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关键是有效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产后出血等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肾衰、心衰是降低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加强产后护理,重点观察产后出血及其它情况是积极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我科就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共计1678例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产后分段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我们体会到院产后分段护理对于产后出血的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是一种必要的、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28例护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蒲桂英 《医学信息》2010,23(2):507-508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者,是较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较多。应尽量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作出正确的处理。及早预防和制定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案,才能成功地控制产后出血。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成功护理的28例产后出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文家英 《医学信息》2010,23(6):1628-1629
目的 讨论产后出血的病因、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我院2006年1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48例产后出血进行其病因及治疗分析与总结.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主要的并发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四个方面.一旦发生,应积极处理,寻找病因,合理治疗,减少孕产妇死亡率.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 及时筛查高危因素, 重点管理高危孕妇, 重视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 及时预防产后出血, 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张瑜 《医学信息》2010,23(18):3371-3371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有效地处理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十分关键。评价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4例全部止血成功。抢救产后出血孕产妇生命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行全子宫切除术,造成患者丧失生育功能,影响其生活质量,也同时导致产妇丧失生育能力,更有的则家庭破裂。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使剖宫产术中术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相应增加。过去当这些处理方法无效时则需行子宫切除来挽救产妇生命。结论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提高了产科质量,且简单、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预防评分法筛查出高危孕妇并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产后出血的目的。方法对天津市津南妇幼保健院在2008年3月~2009年8月分娩的产妇中选择400例分组研究,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通过产前、产时、产后预测评分,早期防治产后出血,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论预测评分法对产后出血的防治是积极有效的,使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预测评分法为临床提供了一种降低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对提高产科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1月在我院产科产检并住院分娩的25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是否出血分为产后出血98例和无产后出血158例.分析影响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结果 引发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占比:子宫收缩乏力45例(45.92%),胎盘原因23...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5月50例住院分娩出现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机制异常等.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危急并发症之一,加强产前宣教,重视产前检查,正确处理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产后特别是产后2h的观察,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产后出血(PPH)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影响产妇的健康,危及产妇的生命,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我院自1992年1月~1996年10月产后出血104例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1 资料、方法与结果我院自1992年~1996年分娩总数3178例(其中阴道分娩2587例、剖宫产591例),按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的定义,发生产后出血104例,发生率3.27%.剖官产18例,3.04%(18/591),阴道分娩86  相似文献   

10.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本文对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胎儿娩出后,阴道流血400ml以上时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撕裂、凝血功能障碍,产妇精神紧张亦是原因之一。文献记载的多是产妇对分娩产生恐惧心理导致精神紧张,而造成产后出血,而我们在多年产科临床工作中遇到一部分产妇对所生婴儿的性别心理状态复杂,分娩后过度失望致使产后出血。复习2000例产科病历,此种原因引起不同程度产后出血20例,占1.0%,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产科质量,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现将某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分娩的55例孕产妇产后出血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从中吸取经验,使我们在工作中可以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3.
张健  赵广成 《医学信息》2009,22(9):1887-1888
目的 探讨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 通过对1992--2007年间38例MOF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发病原因、启动器官和产科MoF的诊断及治疗措施.结果 导致MoF的主要原因是重度妊高征、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凝血功能障碍、肾衰、心衰及脑功能衰竭是常见的启动器官.结论 及时处理MOF的病因,积极治疗妊高征及产后出血,早期诊断和治疗肾衰及凝血功能障碍,是减少产科MOF患者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是最常见和最危险的产科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它严重地威胁孕产妇的生命。为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本文对我院1995年12月~2007年12月抢救的产后出血135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科多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诱因、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对16例MOD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MODS的主要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产后出血,器官功能障碍以肾功能衰竭为最多见。结论及时处理MODS的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产后出血,早期诊断及治疗肾功能衰竭及凝血功能障碍,是减少产科MODS患者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2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的临床护理观察,笔者认为加强产后的密切观察与护理,特别是产后2h之内出血量的观察,对防止产后出血及降低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产后出血的病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振皓 《医学信息》2008,21(6):965-966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四大死亡病因之首.一般来说,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 ml称之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起病突然且来势凶猛,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降低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方面,了解产后出血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掌握产后出血的治疗及护理是产科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产科并发症,在我国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均居产妇均居死亡原因首位 .本文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2056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56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相关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祁彦侠 《医学信息》2007,20(8):760-761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四大死亡病因之首。一般来说,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之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起病突然且来势凶猛,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降低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方面,了解产后出血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掌握产后出血的治疗及护理是产科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是产科最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住产后出血共52例,分析出血原因: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占总出血人数的52%,其次是胎盘滞留及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因此,笔者认为,密切观察产后子宫收缩情况,及时处理胎盘滞留,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并做好止血缝合,及时解除不利子宫收缩的因素,是减少产后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