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规X线摄片数字化已有16年的历史,主要是由CR实现的.由于价格昂贵,仅仅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医院配置该设备.只是近两年来,国内极个别大医院才开始引进,装配DR实现常规X线摄片数字化的医院,仅1999年装配50台,而美国装配33台[1].因此实现医院常规摄片数字化存在两种设备:DR和CR.医院选择DR还是CR,还是两种都选?DR、CR各有什么优缺点?国际放射界众说纷纭.目前,国内放射界要求实现常规摄片数字化的呼声很高.如果说前几年仅是几家大医院考虑购置CR实现常规X线数字化,而现在90%以上的大医院正考虑或正在着手购置DR和CR,甚至许多中型医院也在考虑或正在购置CR.因此实现常规X线摄片影像数字化,是放射影像发展的必然.为使医院合理配置常规摄片数字化设备,本文论述一些厂商和一些国外较早使用DR、CR医院放射科专家关于DR、CR的一些观点,并对DR和CR的优缺点作一比较,并探讨一些配置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实现常规X线摄片数字化,CR和DDR是必须依赖的两种不同的设备.关于两种设备的成像原理、成像特点、优缺点比较,许多文献都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3.
周亦农  刘大明 《医学信息》2010,23(6):1571-1571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已从传统的X线摄影发展成多学科、多专业、多种门类的近代医学影像技术等.新的影像技术如:CT、MRI、CR、DR、DSA 、PACS等高端设备的问世,标志着影像技术正逐步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进行在临床影像设备条件下X射线相干散射成像的研究.通过改进影像设备的准直、聚焦设备,实现更加清晰的成像.经过后期的图像处理,获得确定的光子能量空间分布的图像和曲线,进一步深化了实验研究结果.通过对影像设备的改造,获得了更具有实验说服力的实验图像,经过对实验图像的算法分析,可以肯定临床CR影像设备上进行成像是可行的,面向临床应用的X射线相干散射成像将是进一步的研究目标.在普通X射线影像设备上的X射线相干散射成像研究,是这种成像方式向应用发展的关键步骤.通过对实验设备的优化和改造,达到了预期的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5.
于连水 《医学信息》2009,22(12):2772-2773
目的分析非优质CR影像因素,提高图像质量.方法由本科高年资医师,技师通过影像工作站随机抽查400幅CR图像,参照X线影像质量标准,评价分析非优质CR影像成因.结果 400幅CR影像中,非优质影像202幅,非优质CR影像198幅.结论非优质CR影像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具有一定的特点,大部分因素是可以避免的,废片发生很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CR2稳定表达的HOS-CR2、HOS-CD4CR2细胞系,研究细胞中MAPKs的活化和细胞增殖变化,阐明经CR2的信号传导、CR2的表达对HIV-gp160等所致的CD4+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哺乳动物细胞稳定转染法建立稳定表达CR2的HOS-CR2、HOS-CD4CR2细胞系,细胞经磁珠阳性纯化后,用FACS和Western blot对CR2的表达进行鉴定.用PMA、10% NHS、HIV-gp160等处理细胞后,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的MAPKs的活化水平;用Cell Titer 96 Aqueous One Solution Reagent检测和分析处理后细胞的增殖差异.结果 FACS检测和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表明CR2表达的阳性率高达96%以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所建HOS-CR2、HOS-CD4CR2细胞系的CR2的表达水平与Raji细胞相近;细胞经PMA、预先激活补体的10% NHS处理细胞,发现在处理10 min时ERK、JNK、P38的活化达高峰;PD98059、Wortmanin和抗-CR2能阻断ERK、JNK、P38的活化.HIV-gp160、预先激活补体的10% NHS能相应激活HOS-CR2, HOS-CD4 和HOS-CD4CR2细胞ERK、JNK、P38,这些激活均可被相应的抗体所阻断;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HIV-gp160能抑制细胞增殖(P<0.01),CR2的表达能加重HIV-gp160所致的细胞增殖抑制(P<0.01).结论磁珠阳性纯化法可浓集稳定表达靶基因的细胞,提高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刺激因素可经由CR2激活MAPKs,CR2的表达促进HIV-gp160所诱导的细胞死亡,与HIV感染所致的CD4+细胞缺损密切相关,CD4+细胞缺失机制的阐明将有助于AIDS致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CR在小儿摄片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0~11岁CR与传统摄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R与传统平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摄影以其高性能和高质量的图像特征,对儿科疾病的诊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CR1即补体受体1型,是补体成分C3b、iC3b与C4b的受体,存在于多种细胞表面.每个红细胞表面平均有500个CR1分子,由于红细胞数量较多,所以血液中CR1大部分存在于红细胞表面[1].红细胞CR1参与多种免疫功能如调理免疫复合物[2]等,同时还发现与许多疾病有关,且与其数量或分子量多态性直接相关.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在CR1活性及数量多态性上,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人CR1/E分子量多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健康人补体受体1(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1,C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与红细胞表面CR1分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重PCR-荧光标记单碱基延伸-标签微阵列杂交基因分型技术,检测215例受试者CR1基因5个标签SNP,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中81例样本红细胞CR1分子水平.采用Arlequin3.11软件对各SNP位点基因型频率进行哈温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检验,采用SPSS 13.0软件对健康人CR1基因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的性别差异、不同基因型人群红细胞CR1分子水平差异和影响红细胞CR1分子水平的单因素和多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健康人CR1基因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红细胞CR1几何平均荧光强度比值(the geometric 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 of CR1,CR1-GMFIR)为3.36±1.26.rs11118167T>C和rs9429945C>T位点各基因型组对应的红细胞CR1分子水平总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两两比较时,rs11118167T>C位点TC、CC基因型携带者低于TT基因型者,rs9429945C>T位点CT、TT基因型携带者低于CC基因型者(P值均<0.01).在年龄、性别、5个标签SNP位点各基因型中,CR1-GMFIR与rs4844600G> A(GG/GA/AA)、rs9429945C> T(CC/CT/TT)、rs1 1118167T>C(TT/TC/CC)均呈负相关(分别为P<0.05,P<0.01,P<0.01),影响CR1-GMFIR的最主要因素为rs11118167T> C(P <0.01),其次为rs9429945C> T(P<0.01).结论 rs11118167T>C和rs9429945C>T是红细胞CR1分子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补体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认为,细胞膜补体受体(CR)是补体系统重要的细胞结合成分,并且,研究补体受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目前补体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1979年,Fearon首先分离出人红细胞的CR1,新近,CR2、CR3、H因子受体、DAF(衰变加速因子)、Clq-受体以及qp~(45-70)都已分离出来,并在蛋白质水平上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1.
爱克发ADC Compact CR系统常见图像伪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爱克发ADC Compact CR系统为例,分析CR系统常见图像伪影的产生原因.并结合CR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本人工作经验,介绍各种伪影的处理过程及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床边CR摄影之胸片影像质量的分析,以便提供高质量影像图像服务于临床.方法 对2008年6月-12月所有的床边CR胸片230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CR胸片中符合或达到诊断要求的213份,占92.6%,余7.3%经过重摄后均达诊断要求.结合临床,床边CR的应用对胸部疾病的初步诊断的准确性较高约达80.1%.结论 床边胸片影像质量可以符合使用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小鼠Cajal-Retzius(CR)细胞的发生以及多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方法 各日龄共计83只小鼠,应用免疫荧光法、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等技术对胚胎和出生后小鼠进行实验。结果 1.CR细胞在E10和E11发生,它们主要分布在新皮质分子层和海马分子层,其密度随日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2.从E15到成年,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2、cyclin E1和CDT1在CR细胞中持续表达,但始终未发现cyclin D1阳性的CR细胞。 结论 CR细胞对大脑发育有重要作用。CR细胞密度的减小趋势与新皮质发育的活跃程度相关。CR细胞已经退出了细胞周期而进入了G0期。如果CR细胞再次分裂,它们会因其轴突无法吸收并反向运输神经营养因子而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复方瑞康欣(CR)对吗啡戒断焦虑大鼠海马、杏仁核和伏核突触形态结构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吗啡戒断焦虑模型组、CR 高、中、低剂量组和丁螺环酮组.以剂量递增方式皮下注射吗啡,10 d后自然戒断,于戒断1~3 d CR灌胃治疗后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采用透射电镜技术比较各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红细胞补体受体1(CR1)数量基因多态性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利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基因测序等技术测定58例RRTI患儿(病例组)和56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红细胞CR1数量基因多态性,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中CR1基因HH、HL和LL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4.2%、55.3%和10.5%,而对照组中HH、HL和LL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75%、21.4%和3.6%.两组CR1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病例组中HL和LL基因型占优势(OR=5.77).两组CR1基因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病例组中L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红细胞补体受体1(CR1)数量基因多态性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相关性,提示CR1基因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可能在决定个体反复呼吸道感染遗传易感性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物和补体受体CR1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 ,化学法测定血浆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含量 ,红细胞免疫粘附法测定CR1含量 ,并与 35名正常健康人比较。结果 :5 8例丙型肝炎患者RBC -IC花环率和M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1) ,而RBC -C3b、SOD ,GSH -PX、CR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 (P <0 .0 1) ,相关分析显示 :RBC -C3b花环、CR1的水平与MDA呈显著的负相关 (r =- 0 .4 0 12 ,P <0 .0 5 ) ,RBC -IC与MDA呈正相关 (r =0 .6 12 4 ,P <0 .0 1)。结论 :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降低和CR1水平的下降与活性氧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红细胞CR1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表达及免疫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红细胞膜上1型补体受体(CR1)属于糖肽,其配体有C3b、C4b、ic3b、ic4b.CR1 的主要免疫功能是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及病原体; 将抗原提呈给淋巴细胞,增强T淋巴依赖性反应; 增强免疫调控作用及效应细胞样作用[1].因此,研究红细胞CR1分子的表达及其免疫粘附(RCIA)功能的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ELISA法和酵母菌花环试验,测定了37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红细胞CR1分子的表达、RBC-C3bR 形成率及RBC-ICR形成率,旨在了解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CR技术,具有图像清晰、诊断准确率高和兼容PACS等优点,几乎达到了普及的状态.但是CR技术是通过IP板作为媒介的间接数字化技术,成像包括暗盒IP板曝光、激光扫描、荧光收集、光电倍增、图像处理和打印等关键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9.
PACS系统在放射科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是传统放射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由获取、传输、存储、显示和管理数字化医学影像等几部分组成.笔者所在医院放射科在2005年组建科内PACS,将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数字胃肠、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等数字化影像设备联机联网,有效地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影像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取材自14例人工流产的正常人胎,胎龄13~32周,坐高(CR)8.3~33cm。于大脑半球距状裂中部,作冠状切面扫描电镜观察。在胎龄13周(CR8.3cm),17区脑壁从内向外由脑室带、脑室下带、中间带、皮质板、缘带组成。随着胎龄增长,上述5带发生一系列变化,1.脑室带逐渐变薄,细胞分裂活动逐渐减少,最后分化为单层的室管膜上皮。2.脑室下带和中间带逐渐被纤维束取代而成白质。3.皮质板随胎龄增长而增厚并分化,胎龄21周(CR20cm)时,皮质板下部首先出现第Ⅵ、Ⅴ层;23周(CR22cm)时,皮质板中部出现第Ⅳ层;26周(CR25cm)时,皮质板上部出现第Ⅲ、Ⅱ层。4.缘带原位分化为第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