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患者,均应用血液灌流联合咪达唑仑治疗及护理干预。结果 3例患者均出现抽搐,其中1例20min内控制,2例30min~1h内控制,全部患者14~17d内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血液灌流联合咪达唑仑治疗毒鼠强中毒效果显著,加强心理护理是急性毒鼠强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分类层递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制定一套适用于抑郁障碍患者的分类层递护理操作手册.将64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分类层递护理组(简称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简称对照组)各32例,治疗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周末的减分值、6周后疗效、6个月随访时的复发/再燃率,并评定各期依从性.结果 ①第2周末两组有明显差异,第6周末差异极显著,第2周末对照组和干预组HAMD值分别为(16.54±3.951)和(14.60±3.286),第6周末两组HAMD值分别为(9.31±2.768)和(8.23±2.333);②第6周末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对照组痊愈率为37.5%,显效率为87.5%,干预组痊愈率为43.7%,显效率为93.8%;③随访6个月时,干预组有1例患者症状复发,复发率3.1%,而对照组7例症状复发(其中2例再燃),复发率21.9%.结论 分类层递护理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和分析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应用互动达标理论功能锻炼的效果研究.方法:从本院 2020年 2 月到2022年 2 月选取 142例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平均分为 2 组,一部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一部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以互动达标理论为基础功能锻炼方法进行干预.使用临床心脑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hort form 24 questionnaire,SF-24)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使用临床患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评价表格对患者的康复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测量和统计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值和 6 min步行试验距离.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要高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其中观察组工作状况、一般生活功能、社会心理功能与对照组患者的工作状况、一般生活功能、社会心理功能相比较有比较大幅度的提高;接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掌握占比值和基本掌握占比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完全掌握占比值和基本掌握占比值,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知识总掌握率值和对照组患者的康复知识总掌握率值相比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干预后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值、6min 步行试验距离值均要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值(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应用以互动达标理论为基础功能锻炼后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并且患者接受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 6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有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措施对急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科5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要点.结果 42例痊愈出院,4例放弃治疗,4例留有后遗症.结论 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及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9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病程为2-7h。行脑血管造影明确栓塞血管及部位。尿激酶以1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100万u,辅助其它常规治疗。治疗14d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基本痊愈14例,显著进步30例、进步39例、无变化11例、死亡4例。有效率为84.7%。显效率为44.8%,血管再通率为73.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和血流灌注成像指导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观察其安全性。方法2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 ,发病时间为6~12h,均进行磁共振弥散成像 (DWI)和血流灌注成像(PWI) ,并且PWI体积>DWI体积 ,给予尿激酶100万U一次静滴溶栓治疗 ,观察溶栓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变化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尿激酶溶栓治疗无一例颅内出血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后很快恢复。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和血流灌注成像可以指导发病6~12h的急性脑梗死的尿激酶溶栓 ,临床疗效安全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影响因素。方法 288例脑梗死患者均在CT检查厦血管造影基础上接受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其中在发病后6h以内溶栓者76例,6~24h溶栓者212例。统计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90天后预后情况。结果 脑血管造影发现血管闭塞245例,其中颈内动脉系统闭塞173例,椎基底动脉(VBA)闭塞72例;溶栓后再通分别为112例、38例。治疗后90天恢复良好者180倒,恢复差者108例。溶栓后颅内出血2例;6h内组和6~24h组患者治疗后90天预后良好率分别为80.35%和71.43%,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7.86%和59.26%,血管再通中位时间分别为67min和73min。结论 局部动脉溶栓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仅以发病时间不超过6h作为动脉内溶栓治疗标准不够全面,应当根据病情适当放宽溶栓的时间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短期预后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7例.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短期预后脑出血进行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157例经溶栓治疗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26例发生脑出血,脑出血发生率为16.56%;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3 h)、糖尿病(有)、心房颤动(有)、溶栓后收缩压(≤140 mmHg)、溶栓前NIHSS评分(≥16分)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短期预后脑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短期预后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发病到溶栓治疗的时间、糖尿病、心房颤动、溶栓后收缩压低于140 mmHg、溶栓前NIHSS评分高于16分等,需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脑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Gyroscan Intera 1.5T磁共振系统.对19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MRI—DWI),并与常规MRI结果比较,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2.5岁。结果:19例患者中,MRI—DWI在发病6h以内提示急性脑梗死者17例,DWI和常规MRl的敏感性分别为100%和5.88%,其特异性均为100%,2例排除了脑梗死。结论: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对6h以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明显高于常规MRI,并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颅脑CT灌注成像(CTP)筛选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临床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发病12 h内、责任血管椎基底动脉完全闭塞且住院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6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39~94岁,平均年龄63.32岁.行一站式颅脑CT平扫和CTP检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SICU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发生原因,探讨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根据30例入住SICU的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30例患者入住SICU期间,不良心理反应均得到减轻或解除,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或转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结论对于SICU的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 Behavioral,IMB)个性化干预脑梗死患者生活方式,并评估该模型对出院脑梗死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1 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 46 例脑梗死患者为受试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23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的基础上,基于IMB模型对脑梗死患者进行6 m的个性化生活方式干预.在两组患者出院时/干预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生活质量调查表(Shortform36questionnaire,SF-36)对他们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残障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对照组无残障 3 例,残障 20 例(2 级 15 例,3 级 4 例,4 级 1 例);干预组无残障 15 例,残障 8 例(2 级 2例,3级6例,4级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干预组的mRS评级向低分级转化更加明显.干预后,干预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得分,较之对照组均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较之于对照组,主观治疗效果较好,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两组均无不良事件或意外事件发生.结论:基于 IMB 模型个性化干预生活方式可明显提高出院脑梗死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经CT和 (或 )MRI检查确诊的发病24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应用巴曲酶 ,首剂10BU ,第3、5d分别用5BU ,对照组用川芎嗪等治疗14d。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 ,显效19例 ,有效10例 ,无效5例 ,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8例 ,显效17例 ,有效16例 ,无效19例 ,有效率68.3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 ,经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0.001) ,对照组则差异无显著 (P>0.05)。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瘫痪肢体肌力有明显改善且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 ,对其早期治疗 ,可降低致残率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时间护理的具体措施以及其对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2013年收治脑梗死患者10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有患者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脑梗死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接受脑梗死时间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后各项指标。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运动障碍以及生活质量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在接受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后其生活能力以及康复状况依然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合理护理措施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采用时间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干预,能够在满足患者生理病理时间规律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梗死应激性高血糖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应激性高血糖与病灶大小、部位之间的关系 .方法 检测发病 2周内急性脑梗死患者空腹血糖 (FBG)和空腹胰岛素 (FINS) ,FBG升高为高血糖组 6 0例 ,正常血糖组 6 0例 ,根据头颅CT记录血糖升高组与病变大小、部位 .结果 高血糖组血糖升高的水平与病灶大小、部位有关 .结论 急性脑梗死应激性高血糖加重其病情 ,明显影响其预后 ,要积极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6.
甘雪梅 《医学信息》2018,(8):172-173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系统性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史丽芝  邱丽娟 《医学信息》2007,20(2):331-332
目的总结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对该病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3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与护理。结果言语杂乱31例次(100.0%),情感障碍25例次(80.6%),幻觉妄想21例次(67.7%),行为冲动(自伤、伤人、毁物)18例次(58.1%),平均住院22d,17例(54.8%)痊愈,14例(45.2%)显进出院。结论根据不同的发病诱因与临床特点,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及时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心理护理与人性化服务是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的比例约为51%~78%.若患者因吞咽障碍而引起吸入性肺炎,将会进一步使死亡率和再次入院率增高.本研究旨在评估对急性卒中患者采取早期吞咽障碍筛查联合强化口腔护理能否减少肺炎的发生.方法 入选115例急性卒中住院患者,其中前瞻性干预组56例,历史对照组59例.干预组的措施包括采用GUSS吞咽功能评估量表筛查吞咽障碍,以及强化口腔护理.结果 干预组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系统性吞咽障碍筛查联合强化口腔护理能减少卒中后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本院所收治的2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和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NDF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NDF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NDF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5%(5/149),明显低于对照组14.09%(21/149)(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并可帮助患者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3例一氧化碳中毒并发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总结护理要点及方法。结果 63例患者在符合高压氧治疗条件下能配合进行高压氧治疗,53例患者痊愈,9例患者病情明显改善,遗留有轻度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体征,1例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家属放弃治疗出院。结论 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在降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脑梗死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