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下肢骨折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蓉 《医学信息》2007,20(6):995-996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肢骨折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护理作用。方法对98例老年病人进行观察和对症护理,针对深静脉血栓发生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结果在98例高龄骨折病人中只有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02%)。结论对下肢骨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病人做好预防和护理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孟芳  陈秀芹 《医学信息》2009,22(6):550-551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至2008年妇科手术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中,9例痊愈出院,2例好转出院,1例治疗中出现肺栓塞死亡。结论术前评价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术中尽量避免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廖金芳  郭志敏 《医学信息》2010,23(3):634-636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探索预防腹腔镜妇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方法.以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0月间我院妇科收治并进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72例患者运用查阅文献,选择最佳护理证据.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等循证护理程序预防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通过循证护理,78例患者中,仅12倒患者术后24小时内出现轻度下肢疼痛,但症状均能在24h后自行缓解消失。所有病例均无出现下肢肿胀、瘀血、麻木不适或更严重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中,强化了手术室护理人员预见性护理的意识,制定并落实护理计划,有效防止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妇科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2例为观察组,同时段200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肿瘤性质、术前合并症、腹腔镜手术时间及术后止血药的应用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时间<1h的比例、恶性肿瘤比例及伴有术前合并症的比例分别为43.75%(14/32)、34.38%(11/32)和65.63%(21/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5.13±11.57)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6±10.65)岁,观察组患者术后止血药的平均应用剂量为(0.65±0.24)U,明显高于对照组(0.37±0.13)U,它们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种危险因素与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关,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014年于我院就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4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手段与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DVT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术后观察组DVT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手段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马静  杨绍平 《医学信息》2019,(3):178-179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3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随机分组,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9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10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并给予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DVT发生率、自理能力评分、患者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61% vs 11.22%),自理能力评分[(97.00±1.47)分 vs(92.00±1.61)分]、满意度得分[(96.52±1.46)分 vs(92.41±1.27)分]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8.31±4.45)d vs (10.13±3.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妇科肿瘤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了患者护理质量并缩短了在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研究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5月~2013年2月骨科手术患者11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融洽护患间的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4年3月48例患者均经我科诊断为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并探索其形成病因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诊断及预防治疗。结果中老年妇女发病率高且左下肢高于右下肢,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增粗、疼痛;同时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的因素有:高龄、肥胖、手术时间、术中用血、麻醉时间;治疗方法多采用以抗凝为主的药物。结论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原因为恶性肿瘤,患者左下肢深静脉是极易出现血栓的部位。要高度重视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结合各种预防措施,早期预防,减少患者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妇科行盆腔手术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针对其形成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31日~2014年1月31日在我院妇科进行盆腔手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患者67例。对其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统计,对统计数据进行比较。结果67例患者中静脉内膜受损而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有28例,占41.8%,两两比较,静脉内膜受损所占比例高于其他类(P<0.05),且差异有意义。结论由统计结果显示,静脉内膜受损是深静脉栓塞形成的首要原因,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的重点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妇产科行盆腔手术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66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强对骨科患者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陆筠  张吴花  胡雯晴 《医学信息》2018,(20):168-169,176
目的 探讨运用思维导图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恶性肿瘤手术10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根据护理思维导图进行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LEDVT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DVT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满意率为90.00%,高于常规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思维导图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并减轻DVT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2.
邬利容 《医学信息》2018,(15):166-168
目的 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外伤性脾破裂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普外二病区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48例,均行脾切除手术。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23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D-二聚体浓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10.24±2.12)d,少于对照组的(12.27±3.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实验组D-二聚体浓度为(0.57±0.19)mg/L,低于对照组的(0.75±0.3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肢肿胀、疼痛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为(4.83±1.64)分,高于对照组的(3.89±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预防外伤性脾破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日,节约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利伐沙班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05例,将其分为两组,利伐沙班组94例,给予利伐沙班10 mg/d口服,连续14 d;依诺肝素组111例,每12 h给予依诺肝素30 mg皮下注射,连续10 d.入选患者术前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14 d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观察两组用药期间有无肺动脉栓塞和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结果 利伐沙班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2.13%,显著低于依诺肝素组9.0%,两组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和严重出血事件.结论 应用利伐沙班较依诺肝素更有效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二者均较安全,出现严重出血事件很少.  相似文献   

14.
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深静脉血栓多见于下肢,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浅表静脉曲张.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老年术后患者.术后血栓形成不但增加患者疾病痛苦及经济负担,血栓脱落还可威胁生命.因此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术后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研究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2月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6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给予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6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措施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通过术前评估宣教、术后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深静脉血栓发生机率,对提高手术效果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淑芳 《医学信息》2018,(2):172-174
目的 探析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预防与护理措施,分析措施实施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结果 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生存质量显著优于预防及护理措施实施前,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预防与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7.
谷爱青 《医学信息》2010,23(6):1636-1637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肌泵运动预防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 对68例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践.结果 循证护理患者术后应用肌泵运动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指导临床实践能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完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2月行剖宫产术1178例产妇临床资料,将产妇按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为2012年1月~6月手术的产妇,给予传统按摩治疗;治疗组为2012年7月~12月手术的产妇,在传统按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气压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经过气压治疗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可有效预防剖宫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治疗、护理,未发生下肢坏死、溃烂及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药物预防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史娜 《医学信息》2019,(8):188-189192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深静脉血栓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7%)高于对照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