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郝伟平  叶锋华  李丽珠  宋秉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09-2209,2326
目的:研究老年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特点.方法:采用BEHAVE-AD量表对100例住院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BPSD,其中,以行为紊乱、攻击分为、日夜节律紊乱和偏执妄想多见,而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大致相似.结论:BPSD的发生率很高,对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影响,故要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和行为障碍(BPSD)的特点.方法采用Behave-AD量表对78例住院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BPSD,其中以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日夜节律紊乱和偏执与妄想多见,而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大致相似.结论DPSD的发生率极高,对老年痴呆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有重要影响,应予重视和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荣 《中外医疗》2011,30(18):7-8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8例老年痴呆伴BPSD患者随机分成2纽,分别使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8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激越行为量表(CMAI)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前后BEHAVE-AD...  相似文献   

4.
老年期痴呆是老年期各种痴呆的总称,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n,VD).此病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脑病综合征.呈慢性或进行性过程,80%以上痴呆患者在疾病的某个阶段表现为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u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是患者被收住院最常见原因.本文选择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龚新勇 《大家健康》2014,(1):169-169
目的:研究经奥氮平与喹硫平治疗有精神行为障碍症状的老年痴呆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24例老年痴呆者分组:精神有碍组(62例)与精神痴呆组(62例)。对精神有碍组经利培酮诊治,对精神痴呆组经奥氮平+喹硫平诊治。实施药物之后,对比分析精神有碍组与精神痴呆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精神有碍组的62例老年痴呆者中,18例BPSD显效,29例BPSD有效,15例BPSD无效,在精神痴呆组的62例老年痴呆者中,28例BPSD显效,32例BPSD有效,2例BPSD无效,显然精神痴呆组的疗效比精神有碍组的好,P0.05。此外,显然精神痴呆组的不良反应病例(2例,3.23%)比精神有碍组(13例,20.97%)少,P0.05。结论:经奥氮平与喹硫平治疗有精神行为障碍症状的老年痴呆者的疗效强,药物安全,能消减副反应,临床使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6.
老年痴呆伴发精神症状又称为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behaviol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clementia,BPSD).由于老年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合理选择治疗药物十分必要.本文对利培酮口服液治疗BPSD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44例进行分析。结果:BPSD的发生率为90.91%,其中以行为紊乱发生率最高,睡眠障碍次之。治疗多用新型抗精神病药为主。结论: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BPSD发生率非常高,以行为紊乱、幻觉为主,多用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梁欣咏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5):1383-1385
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频繁发生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危害,还影响了痴呆患者照料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恰当管理痴呆患者的BPSD,对患者、亲属及照料者都有益处。近年来,痴呆患者BPSD的非药物干预日益得到重视,在相应的理论支持下,可以尝试通过对居家痴呆患者的照料者进行知识宣教、技能指导实现对患者BPSD的恰当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痴呆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神经精神问卷(NPI)对广州市老人院痴呆病区的99例已确诊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老年期痴呆患者中95.95%在近一月内至少有一种神经精神症状,95.59%的痴呆患者近一个月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痴呆症状,最常见的表现:情绪不稳61例(61.6%)、攻击57例(57.6%)、异常行为56例(56.6%)、焦虑56例(56.6%)、幻觉34例(34.3%)、烦躁48例(48.5%)、脱抑制42例(42.6%)、冷漠42例(42.4%)、妄想31例(31.3%)、欣快25例(25.3),其中86例(86.9%)出现2种以上神经精神症状。不同严重程度的痴呆患者NPI分值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严重程度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中异常行为、幻想及攻击为临床显著性症状。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养老机构中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患病率高,程度更严重,具临床意义。因此在老年痴呆的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中更应关注老年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养老机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方法:采用BEHAVE-AD量表对40名在养老院居住的老年期痴呆老人进行评定,并与40名同年龄,同性别的老人进行对照。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但低于在医疗机构住院的同类病人。精神行为症状以行为障碍、日夜节律紊乱、攻击行为和偏执妄想多见。阿尔茨海默病(AD)和脑血管性痴呆(VD)间的BPSD无差异。精神行为症状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且日常生活功能明显受损。结论:养老机构中老年期痴呆患者同样存在较广泛的BPSD,但发生率低于医疗机构中的同类病人,与社区病人相仿,需加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临床特征和护理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重视阿尔采莫氏病(AD)的认知功能研究,如:记忆力、智能和语言能力,忽略了痴呆的非认知功能症状。而多达70 - 80 %的痴呆患者在其疾病的一定时间内会出现抑郁、精神症状、行为紊乱、攻击、破坏行为、昼夜节律紊乱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是造成痴呆患者住院、照料者痛苦的重要原因,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1996年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IPA)专门召开会议,制定了一个新的疾病现象学术语即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 ,并定义为“痴呆患者经常出现的紊乱的知觉、思维内容、心境和行为症状) ,反映了对这组症状的重…  相似文献   

12.
陈晓 《农垦医学》2008,30(2):93-94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期痴呆患者应用奥氮平治疗8周,通过五项指标(BPRS、MMSE、CDP、ADL、TWSS)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有效率为87.5%.其中BPRS和ADL分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氮平对老年期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疗效好又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入住我院1个月内患有老年痴呆症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进行监测,了解痴呆老人新人住时精神行为发生率,便于早期发生和及时处理。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神经精神问卷(NPI)对新人住我院痴呆病区的老年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进行调查,统计精神行为发生频率,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法处理。结果:痴呆患者中75.95%在近1月内至少有1种或以上的神经精神症状,其神经精神症状发生与年龄、痴呆严重程度相关。结论:新人住养老机构中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患病率高,中、重度痴呆老人出现精神行为发生率、持续时间较轻度痴呆患者的严重持久。因此在老年痴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护理早期应更多关注老年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及时处理,提高他们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张健刚  陈世琢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6):172-172,176
目的:研究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和行为障碍(BPSD)的特点。方法:采用Behave—AD量表对78例住院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BPSD,其中以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日夜节律紊乱和偏执与妄想多见,而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大致相似。结论:DPSD的发生率极高,对老年痴呆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有重要影响,应予重视和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6):162-165
目的 分析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绍兴市基层医院接诊的100例老年痴呆患者,对其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神经精神科问卷(NPI)展开调查,分析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状况。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激越行为分组,将46例发生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组,54例未发生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痴呆患者发生精神行为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100例老年痴呆患者MMSE评分为(18.26±2.64)分,NPI评分为(19.62±8.49)分。②单因素分析:两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子女数量、工资收入、医保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痴呆类型、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分析:性别、痴呆类型、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是导致老年患者发生精神行为症状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普遍处于一般水平。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与性别、痴呆类型、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有关,应当引起临床重视,根据以上危险因素对患者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6.
林勇  费玉娥  夏江明  翁振华 《安徽医学》2014,(12):1764-1766
<正>痴呆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社会、生活、职业能力。痴呆症状主要为认知功能损害、精神行为症状及日常生活能下降。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 of dementia,BPSD)包括抑郁、焦虑、行为障碍等临床表现,这些症状往往成为痴呆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增加照料者及家庭负担[1],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2],这些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喹硫平和利培酮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期痴呆伴BP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激越行为量表(CMAI)及治疗中出现的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BEHAVE-AD和CMAI评分显著下降(P<0.01),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前后BE-HAV-AD总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情感障碍和焦虑两因子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的锥体外系反应、口干、便秘、头昏等较喹硫平组显著(P<0.01)。结论:喹硫平和利培酮对老年痴呆患者精神症状的疗效相当,喹硫平对情感症状和焦虑的疗效更明显、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胡月青  吕继辉 《北京医学》2021,43(7):663-666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住院的首要因素,目前机制不明,无有效治疗方法。强光疗法(bright light therapy,BLT)作为一种安全、有效、便利、低成本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在AD伴BPSD患者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BLT治疗AD患者BPSD的研究进展,旨在为AD患者BPSD的治疗与康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40例住院的BPSD患者分别给予喹硫平或利培酮治疗,每组各20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评定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末。结果治疗前后两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发生副反应少,程度轻。结论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BPSD的疗效相当,但副反应更小,安全性好,适合于伴有BPSD的痴呆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养老机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方法:采用BEHAVE-AD量表对40名在养老院居住的老年期痴呆老人进行评定,并与40名同年龄,同性别的老人进行对照。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但低于在医疗机构住院的同类病人。精神行为症状以行为障碍、日夜节律紊乱、攻击行为和偏执妄想多见。阿尔茨海默病(AD)和脑血管性痴呆(VD)间的BPSD无差异。精神行为症状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且日常生活功能明显受损。结论:养老机构中老年期痴呆患者同样存在较广泛的BPSD,但发生率低于医疗机构中的同类病人,与社区病人相仿,需加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