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究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38),对照组患者实行内科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因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出血等死亡3例,实验组患者无1例死亡。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常规保守治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泌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脑出血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收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内科保守进行干预,而实验组患者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在治疗结束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总体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意识状态,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司见庭 《基层医学论坛》2013,(22):2907-2908
目的比较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与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44例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临床效果明显,且手术简便,对患者损伤较小,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和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7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内科组各35例。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内科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内科组患者(P〈0.01),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疗效确切,可以作为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入选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病人或家属意愿分为微创治疗组(微创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各28例,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及再出血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保守组(P〈0.01),微创组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保守组(P〈0.01),两组E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微创组较保守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优于常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一种把血管鞘稍作改制作为引流装置在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中应用的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 2004年以来对头颅CT扫描诊断的1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以血管鞘作为引流装置实施血肿微创引流手术,观察手术的操作、引流效果、并发症。结果 用改制的血管鞘作为引流装置行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引流术,1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其中6例患者经过复查头颅CT调整了塑型的引流管头端增加了血肿引流量,术后扫描的CT图像无伪影。术后平均拔管时间为7.5d,血肿平均引流量为85%。手术患者死亡2例,1例死于吸入性窒息,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改制的血管鞘作为引流装置用于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中可行性好,安全有效,且具有头端根据需要能塑型及带管引流中复查CT无伪影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熊林  宋涛 《中外医疗》2014,33(1):68-69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以及内科保守治疗术在各类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该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微创颅内抽吸引流术)(30例)和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组)(30例)。运用Barthel指数积分法来评价疗效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差异及不同部位(壳核、丘脑、脑叶)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计分(71.72±6.92)分远大于对照组的(55.34±7.36)分。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在临床值得推广,对患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27例)和非手术治疗组(29例),经对比分析,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进行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术后良好率、残缺率均较非手术治疗组优或低,P均<0.01,两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严密的重症监护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显著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住院期间治疗组的再出血率高于对照组,但是死亡率少于对照组)。两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随访半年,治疗组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能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与提高预后效果,但该方法可诱发再出血,需在临床上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脑出血超早期微创清除血肿治疗前后脑水肿的变化情况.方法9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脑出血组和微创组(出血后3 h).以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方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应用干-湿重法观察脑水肿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水肿细胞形态.每组每时相点(12 h,24 h,48h,72 h,7d)各6只大鼠.结果脑出血组和微创组脑含水量与生理盐水组在12 h,24h,48h比较P<0.05.7 d时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微创组与脑出血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脑出血后24~48h水肿达高峰;脑出血后早期(<3 h)予以微创清除血肿术后水肿有明显减轻(P<0.05),为临床脑出血微侵袭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扩大及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我院神经内、外科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压管理方式的不同,将病例资料分为强化降压组(3h内收缩压降至≤140 mmHg,并维持120~140 mmHg 1周)和对照组(目标收缩压160 ~ 180 mmHg,平均动脉压100 ~130 mmHg).分别从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收缩压、起病后干预时间、血肿体积5个方面分层次比较2组3d内血肿扩大发生率,并计算相对危险度降低率(relative riskreduction,RRR),对比2组第3、7、14天水肿变化.结果 共筛选出90例行强化降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再筛选出与之相匹配的对照组90例,2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压组血肿扩大9例(10.0%),对照组血肿扩大24例(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R值为62.5%(95% CI为23.9%~81.5%).2组水肿量在第3、7、1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早期强化降压能减少患者颅内血肿扩大概率,不增加血肿周围水肿体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 住院期间立体定向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GC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立体定向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及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定向软通道血肿吸引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实验组行定向软通道血肿吸引术。比较两组再出血率、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术后无再次出血,对照组术后再次出血率为14.29%(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8.36±2.25)d,短于对照组的(24.75±3.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为(65.35±4.08)分,高于对照组的(59.40±3.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定向软通道血肿吸引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安全性相似,均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但前者能降低术后再次出血率,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变化与患者血肿周围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病神经内科2013年8月~2015年10月收集的69例HICH患者作为病例组,40例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第1d、3d、7d、14d测定HICH患者外周血中SF的水平,同时采用CT检查HICH患者脑血肿及水肿体积,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中SF水平在患者入院后第1d、3d、7d、14d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患者的血清SF水平在入院后逐渐升高,在第3d左右达到最高水平后逐渐降低;病例组患者的脑血肿体积、绝对水肿体积、相对水肿体积在患者入院后第1d、3d、7d、14d逐渐升高,在第7d左右达到最高水平后逐渐降低;病例组患者的脑水肿相对水肿体积与患者的血清SF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HICH患者的血清SF水平显著的升高,并且与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性脑出血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无创性检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Wang J  Yang H  Wang P  Dong WW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6):471-474
目的 探讨脑出血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无创性脑电阻抗检测方法 ,测定了 10 0例正常志愿者和 2 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双侧脑电阻抗 ,并将其与头颅CT检查作对比研究。结果 在不同测定频率下 ,正常人两侧大脑半球电阻抗基本对称 (P >0 0 5 )。左右两侧脑电阻抗值在测定频率为 2 0kHz时分别为 11 5± 1 3kΩ和 11 4± 1 8kΩ ,5 0kHz时分别为10 2± 1 0kΩ和 10 3± 1 1kΩ ,10 0kHz时分别为 9 1± 0 8kΩ和 9 2± 0 8kΩ。年龄、性别及测定时间等因素对脑电阻抗无明显影响。脑出血患者血肿侧脑电阻抗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特点。 2 4h内血肿侧电阻抗变化率与血肿体积呈负相关 (r=- 0 895 3 ,P <0 0 1) ,而血肿侧电阻抗变化率与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体积呈正相关 (r=0 8811,P <0 0 1)。结论 脑电阻抗是反映人脑组织电学性质的一种较稳定的物理学参数 ;无创性脑电阻抗检测可较敏感地反映脑出血后血肿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变化 ,有助于指导脑出血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仪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和应用简易marker定位法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HICH)2种术式的优缺点,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中等量HICH的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因HICH急诊入本院行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患者43例,依照患者家属意愿,采用立体定向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20例(立体定向组),应用简易marker定位法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23例(简易定位组),均为中等出血量(30~70 mL)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第1和3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管在血肿腔内的长度、术后置管精确度、术后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与简易定位组比较,立体定向组患者术后置管精确度、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和术后6个月GOS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等量HICH患者,立体定向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临床效果确切。及早清除颅内血肿可能更有利于改善患者HICH远期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intraclot 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 on perihematomal edema (PHE) development in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 and the effects of intraclot rt-PA on the 30-day survival. We reviewed the medical records of ICH patients undergoing MIS between October 2011 and July 2013. A volumetric analysis was done to assess the change in PHE and ICH volumes at pre-MIS (T1), post-MIS (T2) and day 10-16 (T3) following diagnostic 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s (To). Forty-three patients aged 52.8±11.1 years with (n=30) or without rt-PA (n=13) were enrolled from our institutional ICH database. The median rt-PA dose was 1.5 (1) mg, with a maximum dose of 4.0 mg. The ratio of clot evacuatio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intraclot rt-PA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s (77.9%±20.4% vs. 64%±15%; P=0.046). From TI to T2, reduction in PHE volume was strongly associ- ated with the percentage of clot evacuation (p=0.34; P=-0.027). In addition, PHE volum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sidual ICH volume at the same day (p ranging from 0.39-0.56, P〈0.01).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umulative dose of rt-PA and early (T2) PHE volume (p=0.24; P=0.12) or de- layed (T3) PHE volume (p=0.19; P=0.16). The 30-day mortality was zero in this cohort. In the selected cohort of ICH patients treated with MIS, intraclot rt-PA accelerated clot removal and had no effects on PHE formation. MIS aspiration and low dose of rt-PA seemed to be feasible to reduce the 30-day mor- 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ICH. A large, randomized study addressing dose titration and long-term outcome is nee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