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通型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本院收治的5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热毒宁组(27例),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西医对症治疗组(27例),予维生素 C、维生素 B6加入10%葡萄糖静脉滴注,布洛芬或赖氨匹林退热。结果热毒宁组退热有效率77.8%;西医对症治疗组退热有效有效率74.1%。热毒宁组退热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热毒宁组与西医对症治疗组退热起效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手、足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热毒宁组转重症比例为29.6%,西医对症治疗组转重症比例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ALT、AST、尿素氮、肌酐、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ALT、AST、尿素氮、肌酐、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热毒宁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血红蛋白、血小板、ALT、AST、血糖、尿素及肌酐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西医对症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热毒宁对手足口病所致发热具有肯定的退热作用,与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布洛芬、赖氨匹林)疗效相当。热毒宁对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影响,且过敏反应很少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早产儿早发型败血症(NEOS)合并粒细胞减少症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菌药物及其他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G-CSF,5μg·kg~(-1)·d~(-1),皮下注射。观察治疗后2组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发生黄疸持续、粒细胞恢复、实验室检查、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rhG-CSF辅助治疗可提高抗感染疗效,肌张力改变、血压降低、体温异常及黄疸持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指标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相关治疗,如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呼吸机的使用时间、治疗7 d危重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3和7 d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rhG-CSF辅助治疗NEOS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有效提高抗感染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02-20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手足口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8月住院的9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比较普通型组和重症组,单纯病毒感染组、合并细菌感染组和重症组的PCT水平,并分析PCT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PCT值高于普通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中死亡病例的PCT值明显高于该组平均水平,单纯病毒感染组、合并细菌感染组和重症组三组的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CT与白细胞计数(WBC)、乳酸脱氢酶(LDH)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中性粒细胞数(NE)、中性粒细胞率(NE%)、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不相关(P0.05)。结论 PCT在鉴别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诊断的价值及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533例行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感染组31例、非感染组502例),术后第1日、术后第5~9日或诊断为手术部位早期感染当天、术后第30日三个时间段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术后三个时间段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例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并不具有诊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的作用,不能作为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唯一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重症及危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3月1日收住入院的重型及危重型病毒性肺炎病例210例,其中101例使用IVIG治疗(治疗组),109例未使用IVIG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实验室指标、联合用药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发热人数、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 <0.05),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 <0.05);2组联合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及30 d死亡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VIG用于治疗重症及危重症病毒性肺炎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7,(5):921-924
目的:分析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儿科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1 2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患儿白细胞计数、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用药的合理性以及临床疗效。结果:1 200例上呼吸道感染儿科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17%;经口服用药比例为37.97%和注射用药比例为62.03%;不包括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药物利用度指数(DUI)均<1;当患者白细胞计数较低时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低,白细胞计数超过15×109/L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上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康复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未使用抗菌药物(P<0.05)。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够有效加快患儿的康复,提高了有效率,确保了患儿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监测对指导重症患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重症患儿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细菌培养和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等实验室检查结果选择使用抗菌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连续监测PCT,根据PCT监测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儿体温、PCT、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3 d后,其PCT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疗程和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具有诊断迅速、敏感性高等优点,其水平监测对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军团菌抗体阳性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ICU、外科ICU、创伤ICU、急诊ICU、综合ICU的70例军团菌抗体阳性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军团菌抗体阴性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特征及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体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谷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伴有胸腔积液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其他胸部CT征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阿奇霉素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DDD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危重新生儿应用抗菌药物的价值,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纳入186例住院危重新生儿,其中,未应用抗菌药物的124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应用抗菌药物的62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对比分析患儿住院时的体温状况和住院后的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并记录入选患儿预后状况。记录观察组患儿使用抗菌药物当天的PCT、WBC、CRP、体温,以及用药3 d后的PCT水平和体温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情况:肠道感染28例,占45.2%;上呼吸道感染17例,占27.4%;下呼吸道感染9例,占14.5%;泌尿道感染4例,占6.5%。两组患儿入院时的年龄、性别、体温、PCT、WBC、CRP、ESR和治愈例数[观察组:61例(98.39%),对照组121例(97.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长(P<0.01)。观察组患儿在抗菌药物使用当日,PCT高于入院时(P<0.05),体温、WBC、CRP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使用抗菌药物3 d后,患儿PCT比用药当日显著降低(P<0.05),体温比入院时和用药当日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监测PCT可以指导危重新生儿的抗菌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丙球蛋白对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0例。三组均给予利巴韦林(IVIG)抗病毒药物及相关治疗,A组给予IVIG 1 g/(kg·d),B组给予IVIG 0.5 g/(kg·d),C组给予200 mg/(kg·d),观察患儿用药后惊跳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及治疗时间。结果 A、B两组较C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A、B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A、B两组的惊跳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发热缓解时间、治疗时间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剂量与大剂量静丙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相当,可选择中度剂量静丙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6例。两组均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利巴韦林静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局部治疗。比较两组在发热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手足臀部疱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等方面的变化和差异。结果治疗组发热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手足臀部疱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等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对普通型手足口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选择,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10月手足口病确诊病例182份,对其用药情况(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治疗主要以中药注射剂为主,其次为抗菌药物和利巴韦林注射液,临床多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抗菌药物主要以第一代头孢菌素为主,占38.46%;中药注射剂主要以热毒宁为主,占50.00%。结论在手足口病治疗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确保儿童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3.
李红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248-249
目的评价与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病因、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257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儿均出现发热、皮疹等手足口病典型表现,经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和合理护理,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结论手足口病(HFMD)作为儿童常见的病毒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典型,密切监测病情发展,常规给予有效的抗病毒及支持对症治疗,无并发症出现则预后良好。同时,应注意基础护理和防止HFMD的流行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无乳糖饮食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及病程的影响。方法:选取仪征市人民医院儿科2008年10月~2010年12月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补液等常规处理,继续食用平时正常饮食,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无乳糖饮食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P〈0.05);观察组患儿在止吐、止泻、脱水纠正时间及腹泻总病程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无乳糖饮食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实施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制定后,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路径实施前后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历,比较临床路径实施前与临床路径实施后的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费用,药品费用,住院天数,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的方法及效果。结果临床路径实施前后,患儿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和住院天数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临床路径实施后,患者的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和住院天数都明显减少。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制定,规范了患者用药,节约了住院费用和药品费用,缩短了住院天数,对节约治疗成本,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秋季儿科门诊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案是否具合理性。方法抽取连续12 d的门诊儿科处方进行所用药物的统计学处理,以判断所选药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上感组与治疗支气管炎组所选药物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菌治疗的同时也抗病毒治疗。结论二者的治疗方案相同,但不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利巴韦林喷剂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喷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应用利巴韦林喷剂和抗病毒口服液,观察患儿退热时间、主动进食时间、咽峡部溃疡愈合时间以及手足部位皮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主动进食时间、咽峡部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足部位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喷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患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免疫球蛋白联合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重症手足口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热毒宁用药,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免疫球蛋白,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热毒宁注射液。用药后记录三组体温下降效果、皮疹消退效果、临床诊断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同时记录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退热时间比较结果显示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C组;三组退疹时间比较结果显示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C组;三组治疗有效率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C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静脉免疫球蛋白联合热毒宁可有效退热,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9.
磷霉素时间差疗法治疗难治性肺炎63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磷霉素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的时间差疗法治疗难治性肺炎的疗效,并分析磷霉素的作用特点。方法 将126例难治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63例。A组采用磷霉素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的时间差疗法,B组采用磷霉素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的传统序贯疗法。结果 A组的治愈率为92.06%,B组为76.19%;A组平均起效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及细菌清除率均优于B组(P〈0.05)。结论 磷霉素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的时间差疗法治疗难治性肺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肿瘤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并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0月到201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肿瘤手术患者120例,分析其用药的不合理。结果本组病例中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者占30.00%(36/120),治疗性用药和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存在问题为用药时间过长,换药频繁,重复用药,联合用药搭配不合理等。结论肿瘤手术患者自身抵抗力低,感染因素多而复杂,抗菌药物的应用尤为重要,所以亟待加强对抗菌药物规范化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