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进行DVT检查的疑似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静脉造影检查。观察DCUS及DAS两种方法检测的下肢静脉血栓分布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DCUS总计检查出72例静脉血栓,DAS总计检查出76例血栓,以DAS作为检查金标准,DCUS检查灵敏度为97.12%(68/70),特异度为83.33%(5/6),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2.11%(70/76),对于两种检测方法进Kappa一次性检验,其值为0.7130.05,因此两个结果准确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好,能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提供确切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方法选取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深静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100例临床可疑下肢DVT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阳性75例,诊断率75%,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行一致性检验,Kappa为0.7590.05,表明两种影像学方法诊断下肢DVT有较高的一致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明显,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主诉小腿疼痛或肿胀患者进行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超声诊断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11例,11例中有5例左小腿、4例右小腿、2例双侧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1例血管造影与超声检查不相符,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发生于单侧者明显多于双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完全可以检测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应作为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闫文杰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816-1816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方法:于2009-01-12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57例。结果:本组病例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125例,陈旧性下肢深静脉血栓32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血栓回声及血流状况等,为及时治疗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准确性高,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7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接受诊治的下肢无病变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内径和CDFI值。结果7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栓分型:中央型43例,占59.72%;周围型15例,占20.83%;混合型14例,占19.44%。急性期血栓见静脉管径扩张,回声低或近似无回声;而亚急性、慢性期管径无明显扩张,回声渐渐增强,管腔内见密集实性低回声充填,栓塞部位血管内径正常或增宽,探头加压管腔不能被充分压瘪;CDFI显示管腔边缘或中央可见细条状血流信号,局部出现"断流"或者血流呈"轨道"样。研究组患者的CFV、SFV、PTV、MGV内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CFV、SFV、POV的CDFI值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及时准确诊断血栓形成,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无创伤、无禁忌证、实时、可重复性等优点,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接法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MS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直接法多层螺旋CT(MSCT)下肢静脉造影17例,同期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检查。直接法MSCTV检查后,所得图像经处理后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SSD)及容积再现(VR)重建。结果直接法MSCTV检查显示13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10例,2例髂静脉及1例胫腓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能检出。直接法MSCTV上DVT主要表现为静脉腔内造影剂充盈缺损、静脉节段性不显影、栓塞静脉远端扩张及其周围侧支循环静脉迂曲扩张、周围软组织肿胀、皮肤增厚。结论直接法MSCT能清晰显示DVT形成的部位、范围、侧支静脉情况及病变血管周围的解剖结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不易检出的盆腔及小腿深静脉栓塞也能清晰显示,可以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变中的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8条经X线血管造影确诊为深静脉血栓的患肢进行探测,对所获得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与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所显示的血栓存在部位与造影相符,血栓的形态、阻塞情况各不相同,显示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及测值亦不相同。结论:与有创的X线造影相比较,CDFI具有无创、实时、安全可靠的特点,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变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谱勒超声 (2D CDFI)在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 30例 5 2条DVT进行 2D CDFI检查 ,平卧位检查股静脉、俯卧位检查静脉及小隐静脉。记录分析每一静脉节段纵切和横切观察资料。结果 :DVT超声可表现为腔内强弱不等回声和充盈缺损 ;CDFI示无血流信号或血流频谱变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 0 % (18/30 )。结论 :2D CDFI是临床诊断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的一个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The Lower Limb Deep Vcin Throbosis 简称LL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过去主要依靠临床表现、静脉造影来证实。自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e 简称CDFI)应用于临床以来,因其检查方便、无创伤,诊断价值高而倍受重视。本文就我室1993年6月~1993年12月所查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诊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肺栓塞(PE)的价值,并揭示PE发生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月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于我院行CABG且术后临床怀疑PE而分别行CTPA及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37例病人资料。CTPA采用横断面扫描,应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行图像后处理,并记录栓塞的部位、个数及形态。下肢深静脉采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相结合的方式观察并记录栓子的部位和数量。采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对PE的发生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TPA共检出肺动脉栓塞15例,PE发生率为40.54%,其中单侧13例、双侧2例,单发7例、多发8例,大面积PE 4例,其中1例死亡。15例PE中有9例表现为肺动脉完全充盈缺损,6例呈中心型充盈缺损。CTPA显示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主肺动脉及亚段动脉的栓塞发生率分别为16%、34.44%、13.33%和4.44%。15例PE病人经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深静脉血栓12例,血栓部位均位于腘静脉及以下水平,其中单侧8例,双侧6例;单发6例,多发8例。非体外循环CABG后PE病人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80.00%,PE的发生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CTPA检查能够明确诊断PE,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明确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助于追溯和提示栓子来源,综合运用两种技术对于非体外循环CABG后及时诊断和治疗急性PE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制动对兔膝关节韧带力学特性和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兔膝关节制动前后股骨—内侧副韧带—胫骨复合装置抗张强度的测定,以及对外侧副韧带和韧带附着骨端的形态学观察,研究制动及制动后进行被动运。动对骨—韧带—骨复合装置抗张强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结果表明,制动可导致股骨—内侧副韧带—胫骨复合装置的最大载荷、能量吸收明显下降。这种改变可能与韧带附着胫骨端破骨细胞增多,骨膜下骨吸收增加,导致韧带附着力减弱,以及韧带组织中胶原纤维束减少有关。去制动后,由于韧带附着胫骨端的形态结构恢复较慢,韧带—骨复合装置抗张强度的完全恢复需较长的时间。制动后的早期被动运动对韧带—骨复合装置抗张强度的恢复及韧带组织结构的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原环境下止血带安全时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高原环境对止血带安全应用的影响,采用犬为动物实验模型,在高原低氧环境下,探讨止血带下不同缺血时间和不同再灌流时间对肢体骨骼 影响,并与低海拔环境下的实验组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1)高原组和平原组缺血期间的组织学改变基本相惟;(2)高原组平原止血带缺血1小时组再灌流后的损伤程度无显著差异;(3)缺血3-6小时,其高原组的缺血再灌流损伤显著重于平原组,并发生严重的肺损伤。因此,高原环境下,止血  相似文献   

13.
ARRIF-Ⅲ型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初步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自行设计的ARRIF Ⅲ型内固定器对 15例不同程度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切开复位融合内固定 ,从滑脱复位结果、融合的成功率、术后下肢根性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发现 ,ARRIF Ⅲ型内固定器术中操作方便 ,椎间植骨时不需调节内固定器的螺丝帽 ,滑脱复位率为 94 % ,椎间及横突间植骨融合率为 87% ;术后平均随访 2年 2个月 ,86 7% (13/ 15 )的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内固定器无断裂、弯曲及松动。说明该内固定器能方便地对不同程度的腰椎滑脱症进行复位和融合固定 ,是一种使用方便、固定确实的经椎弓根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14.
改善珊瑚表面成骨细胞粘附和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西兰兔骨央基质成骨细胞作为接种珊瑚的种子细胞。珊瑚块分别用多聚赖氨酸、纤维粘连蛋白(Fn)和单纯培养液处理,接种成骨细胞后形成细胞/珊瑚复合物,在体外培养7、14、21天进行观察。电镜显示,第7天和14天,Fn处理的珊瑚表面有更多的成骨细胞粘附和骨基质的形成。经多聚赖氨酸处理的珊瑚与培养液处理的珊瑚比较,虽然在第7天通过DNA含量的测定具有较多的的细胞数,但在第14、21天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n处理的珊瑚在各时间点细胞数和 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多聚赖氨酸和培养液处理组,同时细胞数随培养时间呈增长趋势。本文实验结果提示Fn处理珊瑚表面可以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粘附和增殖。  相似文献   

15.
我们曾报道梭曼(GD)在蚯蚓背纵肌上的肌收缩效应可以通过生化膜处理方法或药理学受体阻断方法与乙酰胆碱(ACh)效应区别开。说明梭曼有一个胆碱能受体(ChR)以外的特殊作用部位,暂假定为“梭曼受体”。究竟蚯蚓背纵肌上这种与梭曼直接肌收缩效应无关的ChR具有什么样的药理学性质,是-烟碱(N)-ChR,还是毒蕈碱(M)-ChR,或者是N-M混合型ChR,这方面还无明确的文献报导。系统研究这种ChR的药理学性质对认识梭曼的作用机制很有意义。梭曼是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第一恒磨牙的建及建(期延长与龋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了解各年龄组龋均等情况,共调查2984人,其中6—8岁358人,9—12岁277人。结果:龋牙总数4663牙例,6—12岁组龋均最高(2.66),36—45岁组最低(0.87),年龄与龋均呈反关系;6—8岁组(牙合)接触率31.84%、龋发率61.93%,9—12岁组接触率62.20%、龋发率82.88%,表明建期的延长与龋病的发生、发展有直接关系。结果提示,(牙合)的正常建立与适宜的食物结构成份对发育的生理刺激十分重要;建(牙合)后,牙体通过食物磨擦的自洁功能对龋病的预防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Semmes-Weinstein单丝检测糖尿病足部神经感觉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5.07/10g Semmes-Weinstein Monofilament(单丝)随机检测132例糖尿病患者右足5个部位的感觉,结合足部震颤阈值分析研究每个单丝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应用弯曲力分别为5g和15g的单丝随机对200例糖尿病患者右足5个部位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8.
19.
唾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4例肺结核病人唾液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做了测定,结果表明: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以及非结核组的唾液ADA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核性脑膜炎唾液ADA活性最高。肺结核病人治疗后唾液ADA活性低于治疗前。作者认为唾液ADA检测有助于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和疗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耐力训练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作者对大白鼠进行长期游泳耐力训练,在安静状态下、大运动量后和超常运动量后杀死取材,用H—600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肌节长度、线粒体形态、结构和相对面积等心肌超微结构均有显著意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