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经导管膜部心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评价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e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VSD)封堵术可行性,本文报告经导管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封堵PVSD临床经验。方法:2002年6月-2003年6月,诊断32例PVSD。结果:32例患者中除一例因VSD膜部瘤松软未能成功置入外,其余患者均能正确置放新型Amplatzer封堵器和即刻完全封堵PVSD。术后24h至6月用1TTE复查,所有患者被完全封堵。结论:经导管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封堵PVSD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可行的非开胸方法。本组技术成功率为97%。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导管双封堵器封堵治疗伴膜部瘤形成的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3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6例VSD患者,包括14例膜周部VSD,1例法洛氏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纠治术后室间隔残余分流和1例VSD修补术后室间隔残余分流,均伴有室间隔膜部瘤,在常规左心室造影并建立右侧股动脉-左心室-VSD-右心室-右侧股静脉导丝轨道后,使用第1枚封堵器封堵VSD后,复查左心室造影提示有大量残余分流,重复上述方法使用第2枚封堵器封堵残余分流,左心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以及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未提示有严重并发症则释放封堵器。术后1周内监测ECG、TTE、血常规、尿常规及肾功能。术后1、3、6、12个月随访ECG和TTE。
结果  所有患者均使用双封堵器封堵成功,封堵后即刻行左室造影见封堵器位置良好,轻微残余分流6例,未见三尖瓣或动脉瓣。反流加重术后1周内随访ECG见2例有一过性传导阻滞,包括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1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随访血常规有1例血小板较术前下降幅度>50%,但无明显溶血和出血,术后无对比剂肾病发生;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及肺动脉收缩压在术后1周内明显改善(P=0.001,0.008及0.001)。术后1年内随访,患者心脏杂音消失,TTE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TTE测及残余分流者逐步减少至2例,无心脏瓣膜受累,ECG提示未见新发心脏传导阻滞。结论 对于特定的VSD患者使用双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是可行的,术后近、中期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应用Amplatazer封堵器和围产封堵器治疗PDA、ASD、VSD的安全性和良好疗效已得到公认。但经导管同时治疗VSD和ASD,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我院2004年6月12日对1例膜周部VSD合并ASD的患者进行经导管同时封堵治疗,取得成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临床上先心病工作的开展,TTE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我院自开展VSD在TTE的监测下经导管封堵术以来。已经成功的完成了12例膜部VSD的封堵,现进一步探讨TTE在VSD封堵术的作用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朱少辉  孙芸芸 《广东医学》2008,29(10):1713-1714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24例VSD术后24 h动态心电图,其中经导管介入封堵术94例(介入封堵治疗组),开放性修补术30例(开放修补治疗组),对比分析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①传导阻滞:介入封堵治疗组比开放修补治疗组的术后发生率低,分别为26.6%(25/94)与46.7%(14/30),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心肌缺血:介入封堵治疗组比开放修补治疗组术后的发生率低,分别为2.1%(2/94)与13.3%(4/30),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情况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较开放性手术术后的传导阻滞和心肌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是一种疗效好、较安全的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13例接受介入治疗的VS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各自的并发症实施相应护理。【结果】13例患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中5例出现室性早搏,6例出现短阵室速,停止操作即恢复,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准确的术前决策,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证患者手术顺利、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位于室上嵴内,缺损四周均为肌肉组织,缺损与肺动脉瓣以及三尖瓣之间均被肌肉组织所隔开,从左心室分流的血液往往直接进入右室流出道·缺损远离希氏束,而离右冠瓣很近,甚至距右冠瓣的距离为零,故常常造成右冠瓣失去支撑而瓣膜脱垂,脱垂的右冠瓣挡住室间隔缺损口而使室间隔缺损口分流变小,极容易造成测量时低估室间隔缺损口大小·从理论上分析,由于嵴内型室间隔缺损的解剖位置决定了对其封堵治疗最关键的问题是封堵器是否会引起主动脉瓣的返流、封堵器是否会移位·由于使用偏心封堵器,主动脉侧封堵器伞盘无边,应对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在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行经导管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患者23例,年龄5~52岁,平均(31±17)岁,男性16例,女性7例,应用UCG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了解VSD的位置、大小、缺损残端与主动脉右冠瓣间距离;术中UCG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术后进行UCG复查,了解封堵器的形态、位置情况、各瓣膜返流情况、VSD有无残余分流。结果 23例VSD患者中,术前UCG提示:17例为膜周型VSD,其中7例合并膜部瘤;5例为嵴内型VSD;1例为心肌梗死后室间隔心尖段穿孔。术前UCG测量:VSD平均直径为4~9mm,平均5.9mm;与主动脉瓣右冠瓣间距离为1~5mm,平均3.5mm。术中左室造影测量显示:VSD平均直径为2~9mm,平均5.3mm。23例VSD患者中,有21例成功进行VSD封堵术。术中UCG发现残余分流2例(分流束分别约1mm、5mm)、轻度主动脉瓣返流1例、三尖瓣脱垂并中度返流1例,术后UCG复查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能对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封堵术前、术中、术后观测,是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重要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的开胸手术,手术方式成熟、手术效果确切,但是对患者创伤较大;介入封堵术虽然创伤小,恢复快,但存在着外周血管损伤、放射线损伤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病理类型选择较为严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导管途径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3月采用VSD封堵器对13例(男8例,女5例)VSD(4例合并膜部瘤)患者进行封堵治疗。患者年龄4~35岁,平均(15.2±10.7)岁,胸部超声提示VSD的直径为4~12 mm,平均(5.4±1.2)mm。在X线透视及超声监视下通过建立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1、3和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成功率为92%。术后即刻超声及造影显示完全封堵11例,微量残余分流1例,10 min后造影显示分流消失。术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但无心肌受损表现,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1例嵴内型VSD由于距主动脉较近,封堵未成功。结论:采用经导管途径治疗VSD是安全有效的、近期效果良好,但远期效果有待更大规模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继发孔型房闻隔缺损(ASD)封堵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TE指导24例继发孔型ASD患者行经导管封堵术。结果24例患者全部成功封堵,无残余分流。结论TTE对AS/)封堵的术前病例选择,指导选择封堵器型号,术中监测封堵器置放及释放过程,术后观察封堵器位置是否合适、稳定,有无残余分流,是否影响周围结构和功能等,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全组共52例, 年龄(27±4)岁(3-62岁)。在X线透视及超声心动图监视下从右股静脉经导管置入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观察术后当时、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3个月后未见残余分流,其中1例因房间隔缺损过大而行手术治疗,成功率98.1%。ASD封堵治疗术后3个月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均较术前明显缩小( P<0.05)。结论 应用房间隔封堵器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有效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指导手术成功及术后疗效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疗效初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疗效。方法 自 2 0 0 3年以来 ,采用膜部VSD封堵器对 5例膜周部VSD患者进行封堵治疗 ,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提示VSD直径 4~ 10mm。所有患者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超声、心电图、胸片随访评价。结果  5例患者封堵器置入全部成功 ,术后无残余分流、溶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中无封堵器移位、脱落以及瓣膜损伤等。结论 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近、中期效果良好 ,我们将进一步观察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方法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15~56岁,平均(13.5±8.6)岁。所有患者经超声多普勒确诊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缺损为2~13mm,平均(3.6±2.5)mm,在影像学引导下经股静脉途径放置封堵器治疗缺损,并在术后24h、1个月、3个月、半年和术后1年进行复诊观察疗效。结果1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封堵后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未见残余分流,术后即刻封堵率为100%。术后24h、1个月、3个月、半年和术后1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X线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心胸比例不同程度缩小。1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术后3个月随访时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结论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证明该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介入封堵VSD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术中及术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VSD并拟行经导管封堵治疗的患者,在封堵术前先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多切面测量VSD的部位、大小、距主动脉瓣厦三尖瓣瓣膜的距离等。术中实时监控封堵器安置的过程,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封堵器周边有无残余分流。术后定期检查超声心动图进行随访。结果175例VSD患者在超声心动图的引导监控下成功地进行了封堵。封堵术后即刻见19例患者残存少量缝隙分流,2例合并轻度主动脉瓣返流。随访1个月~3年,19例有残余分流患者中11例消失;未见封堵器秽位、脱落。结论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安全、简便的检测方法,对于VSD封堵术前的病例筛选、术中监控及术后随访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经导管介入治疗后新发异位心律失常(EA)的类型、转归及危险因素.方法:228例成功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PMVSD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及每年分别行常规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45例(19.7%)患者在介入封堵PMVSD术后(2.26±1.06)天出现61例次新发EA,包括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25例次、加速性交界性自主心律14例次、室性早搏14例次、交界性逸搏心律8例次.所有EA患者均未给予特殊处理,43例(95.6%)病人的EA平均持续(4.16±2.71)天,2例患者在1月随访时恢复正常心律.术后随访(14.85±12.52)个月.未发现新发的EA.PMVSD缺损口下缘距三尖瓣隔瓣距离(DDSTV)及缺损口上缘距主动脉瓣右冠瓣环距离(DDRAV)与术后EA的发生有关,当DDSTV≤2.45 mm或DDRAV≥3.05 mm时对术后EA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EA是PMVSD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但预后较好.对具有危险因素的PMVSD患者,介入治疗后需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56例,经胸超声心动图用于封堵术前患者的筛选,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和监测以及术后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随访。结果:①54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超声检查显示VSD最大直径为9.7mm,最小为2.6mm,平均4.89±0.92mm,术中X线左心室造影显示分别为10.8mm、2.0mm,平均5.22±0.91mm,超声测值与造影测值间无明显差异;VSD残端距主动脉瓣距离:超声测值小于X线测值(3.13±1.32mmvs5.84±1.71mm),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封堵术后即刻超声检查可见5例存在残余分流,其中2例1周后残余分流消失,2例1个月后残余分流消失,另1例6个月后虽仍有少量残余分流,但分流速度小于200cm/s,且未见溶血等并发症;术后1周内复查示左室内径明显缩小及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增快(P<0.05)。结论:超声检查有利于术前选择合适的VSD封堵术患者,术中引导封堵器的放置,术后检测有无残余分流,对了解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介人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6例ASD患者介人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cTnI的水平。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血清CT-nI水平处于正常值范围内,治疗组患者术后6h(0.04±0.02 vs 1.65±0.62,P〉0.01)及24h(0.04±0.02 vs 0.55±0.23,P〉0.01)较术前均升高。对照组与治疗组术前无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比术后6、24h cTn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72h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D的介人治疗引起可逆性的心肌微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并发症治疗。方法112例VSD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显示,膜部室间缺损(VSD)110例室间隔膜部缺损合并肌部缺损(Rogers病)1例,法乐氏四联症术后残余漏1例,5例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5例合并膜部瘤。2例室间隔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1mm左右,其余均在1mm以上。室间隔缺损直径2.5—13mm(6.12±2.36mm)。所有患者无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或右向左分流,均使用国产先健科技生产的封堵器。结果112例造影测量值为2.2—13.5mm(6.54±2.68)mm,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4—16mm(7.344-1.87)mm。107例封堵成功,10分钟后造影或超声示无残余分流,5例患者封堵失败,8例术中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无临床自觉症状,3例术后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出现心包积血,1例出现脑栓塞,6例出现心前区疼痛,2例头疼明显,1例封堵伞脱落。封堵成功患者随访1—12个月,无其它并发症和残余分流发生。结论经导管治疗室间隔缺损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并发症少,经临床积极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