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引发的一种情绪障碍,它阻碍了患者卒中后功能的恢复,增加病死率,甚至可能造成患者自残,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1]。失语是大脑语言中枢受到损伤,导致后天习得的语言功能受损或丧失的一种语言障碍,是卒中的主要后遗症之一[2]。研究表明,失语患者易产生抑郁情绪,脑卒中后失语患者更易发生抑  相似文献   

2.
王丛蕴 《临床医学》2009,29(8):126-126,F0003
脑卒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在脑卒中的急性期、恢复期,经常会遇到失语的问题,据资料统计,脑卒中致残患者中出现失语症的比例达20%~30%^[1]。失语症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计算书写能力下降,这不仅影响了医患交流,也造成患者心理上阴影,容易加重患者抑郁或焦虑等心理和情绪反应,给治疗增加困难,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本文对入住我科的32例脑卒中失语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病人语言功能恢复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病变部位及其自然恢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前瞻性研究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的关系及对其自然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患者30例分别在脑卒中后第10.5d,1,2,4及6个月时,用同一套语言测评材料进行语言评定。结果:同一病变部位所致失语症的类型可不同。最复杂的是基底节,并且同一类型失语症可由不同病变部位产生。30例不同类型失语症患者的语言能力在6个月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自然恢复。除完全性失语外,各类失语在第1-2个月内恢复最明显。听理解,口语表达和阅读恢复最好,其次为复述,书写的恢复最差。丘脑性失语和基底节性失语恢复最好。运动性失语恢复较好,感觉性失语恢复较差。完全性失语恢复最差。经皮质失语和传导性失语因病例数太少而不能充分反映其自然恢复情况。结论: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的病变部位与类型关系复杂。其自然恢复与失语症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4.
<正>失语症是因脑部器质性损害使大脑语言区域及其相关区域受损,造成理解和形成语言符号的能力以及对语言成分的编码和解码能力受损或丧失的一种获得性语言功能障碍综合征[1]。失语症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约21%—38%的脑卒中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失语症状[2]。根据患者的语言流畅程度,失语症可分为流畅性失语和非流畅性失语[1]。其中非流畅性失语主要以左侧大脑半球损伤为主,呈口语表达障碍,理解相对较好,对语法词、次序词和句子理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不同类型失语症的自然恢复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不同类型失语症的自然恢复状况.方法:应用汉语失语检查法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能够耐受坐位30min以上时进行第一次语言功能评估.评估结果按Benson分类方法进行失语症分类.患者在脑卒中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分别进行语言功能评估.所有患者在发病后12个月内均未接受正规语言治疗.结果:共收集80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分为10类失语症.Broca失语18例,Wernicke失语10例,传导性失语6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4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4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5例,完全性失语12例,命名性失语4例,基底节性失语10利,丘脑性失语7例.结论: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无论属于何种类型都有不同程度语言功能的自然恢复.这种自然恢复在发病后3个月内比较明显.口语的自然恢复程度在各个阶段均大于书面文字.不同类型汉语失语症自然恢复的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集体语言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病人语言功能恢复的作用。 [方法 ]将 84例脑卒中失语病人随机分为 3组 ,集体强化组 (3 0例 )给予集体语言强化训练 ;一对一康复组 (2 4例 )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 ;对照组 (3 0例 )不进行康复训练。比较 3组病人康复前后失语严重程度 ,应用汉语失语检查法检查 84例病人的失语商 (AQ ) ,并进行自身和 3组间比较。 [结果 ]康复训练 2 8d后集体强化组 10 0 %显效 ;一对一康复组 3 8%显效 ,2 9%有效 ,3 3 %无效 ;对照组 10 0 %无效。 3个月后集体强化组AQ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一对一康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对照组A值降低 ,与康复前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集体语言强化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失语病人语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失语症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脑卒中失语症是脑血管意外后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致残率中出现失语症的比例高达20%~30%[1]。失语症是由于脑卒中后大脑语言中枢受到损伤引起的。当与这些功能有关的脑组织受损时,就会出现相应的语言功能障碍。表现为口语表达困难,不能理解,命名困难,复述差;说话流利性减低,失句法及文法;无法参与正常社交活动,甚至日常生活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使患者说话、理解、阅读、计算、写字能力部分或全部恢复,其特殊的功能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2]。现对近几年失语康复的理论基础、检查、评估与康复训练及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1理论基础失语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年脑卒中病人运动性失语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中年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症病人进行理疗和言语功能训练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20例运动性失语症病人经过语言康复治疗后,12例失语症严重程度均由1级恢复到2级,3例失语症严重程度由0级恢复到1级,还有其他5例病人无明显疗效。[结论]对中年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病人,应尽早进行言语功能训练和实施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使病人语言功能不同程度恢复,并可改善病人的身心应激及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0引言卒中后失语(post-stroke aphasia, PSA)指脑卒中导致优势大脑半球语言功能区受损而引起的获得性语言障碍,出现自发讲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六个部分语言功能不同程度受损。PSA作为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首次卒中后发生率可达32%[1]。尽管急性期PSA患者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恢复,多数仍会遗留一定程度言语功能障碍。PSA不仅严重影响患者交流,而且由于理解力下降、发音困难等使患者无法理解康复指令,难以配合其他康复训练,影响脑卒中的整体预后。  相似文献   

10.
臧巍 《全科护理》2011,(4):311-312
[目的]观察脑卒中失语病人早期语言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72例脑卒中失语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语言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0.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失语病人的语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徐春英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6):1077-1078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失语患者实施早期语言强化训练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失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语言强化训练,采用BDAE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与对照组相比较,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语言恢复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后失语患者早期语言强化训练有利于其语言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社区心理康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卒中患者除偏瘫外,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言语功能障碍,并产生一系列情感行为的变化,其中抑郁障碍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心理障碍,称之为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发生率高达27%-70%[1],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失语患者实施早期语言强化训练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失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语言强化训练,采用BDAE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与对照组相比较,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语言恢复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后失语患者早期语言强化训练有利于其语言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卒中失语病人早期语言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72例脑卒中失语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语言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0.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失语病人的语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正>失语症(aphasia)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之一,据文献报道,脑卒中幸存者中大约有1/3的患者一开始就伴有失语症,而15%的患者长期伴有失语症~[1]。Broca失语是脑卒中失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自发性言语障碍,但理解能力相对正常。抑郁是脑卒中Broca失语患者最常见心理特征之一,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言语功能障碍后迅速出现的社会交往困难及孤立感使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心理,脑卒中失语患者抑郁情绪的出现频率高于不伴有失语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5)》数据显示,脑梗死在中国已成为第1位死亡原因,且呈上升趋势[1]。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提高,脑梗死的急救成功率大大提高,由脑梗死本身所致的危害性有所下降,但是超过70%的患者会留下偏瘫、失语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脑梗死后抑郁发生率约占20%~70%[2]。由脑梗死后并发的心理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其出现种种不良的心境体验和躯体功能障碍,同时还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巍  张自茹  陈桂媛 《医学临床研究》2012,(11):2085-2086,2089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脑卒中失语患者,全部经头CT或MRI确诊是脑卒中失语,根据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BDEA)评估表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评分并判断其失语类型,根据不同类型失语给予相应的康复训练与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于发病后1周进行第1次评估,以后每月随访1次,共4次,然后3个月再随访1次。经过(180±7)d康复训练后再次根据BDEA评估表对36例患者语言功能进行评分。【结果]36例患者全部完成康复训练后BDEA检测评分较康复训练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康复训练与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失语症是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且发生率相当高。急性期合并失语的患者比例高达21%~38%[1]。除明显失语之外,有60%患者在人际交流上存在问题[2]。失语不仅给患者带来难言之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失语患者能否康复,主要与其失语的程度、类型、疾病性质、时间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其能否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密切相关[3]。  相似文献   

19.
徐丹 《全科护理》2016,(16):1664-1666
[目的]观察脑卒中失语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失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病人接受综合护理。治疗时间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病人心理健康状况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进行心理评测。[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抑郁度情况轻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语言能力恢复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68.4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失语病人的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效果优于一般护理。  相似文献   

20.
<正>失语症是由于大脑损伤引起的获得性沟通交流障碍,脑卒中是引发失语症的主要原因,首次卒中后约31%患者发生失语,并且在一年后仍有60%患者存在失语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3]。研究表明,脑卒中早期的语言功能表现是失语症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4—8];失语症早期干预的有效性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9—12](目前早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本文早期指发病后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再进展的1个月内[9,13]),所以尽早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失语症筛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