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蜕膜是胚泡植入的子宫内膜,在卵巢甾体激素的作用下形成的,由胎源性滋养细胞与母源性蜕膜组织构成的母胎界面,并形成了其特定的免疫微环境。近年的研究表明,胎源性滋养细胞与母源性蜕膜组织的相互作用是妊娠建立与维持的关键[1]。目前,对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在胎盘形成过程中是否有作用及其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自然流产组及正常妊娠组蜕膜和绒毛中埃兹蛋白的表达。结果在蜕膜及绒毛组织的蜕膜细胞以及滋养层细胞的胞膜和胞浆内均可见深浅不一的棕黄色颗粒沉着。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自然流产组蜕膜组织中埃兹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中埃兹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流产组较正常妊娠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埃兹蛋白的表达减弱,推测埃兹蛋白低表达可能与胚泡植入过程中胚泡不易黏附、滋养层细胞侵袭力下降、胎盘形成不良有关,提示埃兹蛋白可能在胎盘形成及妊娠的维持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鼠子宫内膜或蜕膜芸豆凝集素的受体在正常性周期和不同妊娠时期的表达模式。方法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芸豆凝集素作为分子探针,通过组织切片检测小鼠不同动情周期以及妊娠过程中子宫内膜或蜕膜芸豆植物凝集素受体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芸豆凝集素受体广泛存在于小鼠子宫内膜中,且在动情周期,不同妊娠时期受体的表达存在着差异。在围着床期,特别是妊娠4d芸豆凝集素受体较多分布于子宫腔周围和内膜基质部分;妊娠晚期、动情周期和间情期分布于内膜基质且数量较少结论芸豆凝集素受体与胚泡着床和妊娠的维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阐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胚泡着床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采用昆明小鼠 3 0只 ,随机分为 5组 ,分别于受精后 4~ 8天处死孕鼠。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检测了不同孕期的子宫内膜 b FGF的转录和表达状况。结果 :子宫内膜多种细胞可产生 b FGF,受精后第 4~ 5天 ,b FGF表达仅限于子宫腔上皮和腺上皮 ,b FGF在蜕膜细胞的转录则最早出现于受精的第 5天 ,随胚泡植入的进程 ,蜕膜细胞b FGF的转录和表达明显增加 ,但在胚泡着床部位周围蜕膜细胞转录和表达由有至无。表明 b FGF通过自或旁分泌的方式参与调节胚泡着床的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胎儿作为半同种异体移植物,本该受到母体免疫排斥,然而在正常妊娠过程中,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的动态平衡使母体对胎儿产生了免疫耐受。妊娠早期子宫内膜转化为蜕膜,蜕膜中免疫活性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组成了母胎界面独特的免疫微环境,其中蜕膜自然杀伤(dNK)细胞是母胎界面最丰富的免疫细胞群,与正常妊娠的发生与维持密切相关。穿孔素(PRF)是dNK细胞激活后释放的一种重要细胞毒性介质,在控制滋养层细胞浸润蜕膜组织、防止病毒感染胎儿以及建立和维持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PRF与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及相关疾病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人早孕期子宫蜕膜和黄体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6例正常早孕子宫蜕膜和34例输卵管阻塞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进行LIF定量检测。结果黄体中期子宫内膜LIF表达量高于早孕期子宫蜕膜组织,表达中位数(M)分别为240.00和46.50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LIF基因在黄体中期(胚泡着床期)子宫内膜表达量较高,在早孕期子宫蜕膜表达量较低,提示黄体中期和早孕期LIF基因表达量的差异与胚泡着床和妊娠维持的不同生理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7.
探讨类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 (HB-EGF)在人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特点 ,评估其在子宫内膜的生长、分化及在植入窗期介导胚泡着床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 6例正常子宫内膜 (1 6例增殖期 ,1 3例分泌早期 ,1 5例分泌晚期 ,1 2例植入窗期 )中 HB-EGF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HB-EGF在人各期子宫内膜均有表达 ,在植入窗期或分泌中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表达最强 ,并定位于腺上皮和腔上皮细胞表面 ,呈顶浆分泌状。结论 :HB-EGF存在于人各期子宫内膜 ,在植入窗期明显高表达可能参与介导胚泡着床 ,并与间质细胞的生长、分化有关 ,利于子宫内膜蜕膜化 ,为胚泡着床做准备。  相似文献   

8.
小鼠子宫内膜岩藻糖化抗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了解子宫内膜表面复合糖在胚泡着床过程中的作用,作者应用具不同寡糖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为工具,观察了小鼠子宫内膜岩藻糖化抗原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荧光免疫组化分析的结果表明:(1)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腺细胞表面有LeX、LeY及H-1三种岩藻糖化抗原存在;(2)在动情期LeY及H-1抗原可进入子宫腔中;(3)着床期LeY抗原的表达有增强趋势,但H-1抗原则减弱,且在细胞表面呈不连续的簇状分布。通过SDS一PAGE及印迹电泳还观察到:(1)未孕及早孕的子宫内膜均有多种含LeY糖链的蛋白质(LeY一糖蛋白);(2)早孕第4天的内膜有阶段特异性LeY糖蛋白(分子量12~16X103)出现,这与子宫接受胚泡植入的时期相应。结果提示上述阶段特异性糖抗原和胚泡与子宫内膜的粘连、植入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补肾益气和血方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cyclinD3表达的影响。  方法 妊娠雌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各 2 0只 ,模型组取非孕子宫和妊娠子宫 ,余两组取妊娠子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 ,分别测定雌、孕激素、cyclinD3。 结果 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cyclinD3表达在时空上明显滞后 ,补肾益气和血方能促进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cyclinD3及时有序地表达。 结论 补肾益气和血方可促进子宫内膜cyclinD3的表达 ,并可能与子宫内膜的蜕膜化有关 ,可能有助于胚泡着床。  相似文献   

10.
细胞外基质降解酶类与胚泡着床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胚泡着床是妊娠建立的第一步 ,须经过胚泡的定位、粘着和穿透三个阶段。近年的研究表明 ,滋养细胞侵入子宫内膜的方式与恶性细胞相似 ,一些与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ECM)降解有关的酶类参与了此过程。子宫内膜基质由胶原蛋白分子构成网架 ,主要成分是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 ,内有大量星形或梭形的基质细胞。在胚胎着床的过程中 ,子宫内膜首先发生蜕膜化反应 ,内膜胶原纤维部分降解 ,排列分散而疏松 ;内膜间质的组织液增多 ,呈暂时性水肿。胚泡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一系列蛋白酶类 ,降解内膜的 ECM,使胚胎能够进入子宫内膜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在大鼠胚泡植入过程中降钙素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血清雌、孕激素水平的关系。 方法 取植入前后不同时期的大鼠子宫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检测降钙素在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 ,放射免疫学检测各组动物血清孕酮 (P)、雌二醇 (E2 )水平。 结果 孕第 3天 ,降钙素开始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呈阳性表达 ;于第 4天达峰值 ,随后迅速下降 ;第 6天腺腔分泌物、表面上皮细胞及蜕膜细胞呈阳性着色 ;第 7天 ,腺上皮细胞的阳性着色基本消失 ,但表面上皮细胞和蜕膜细胞的阳性着色仍然存在。血清P从孕第 2天开始上升 ,第 5天达到高峰 ,此后下降。血清E2 水平在孕第 4天达到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结论 降钙素在子宫内膜细胞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与胚泡植入密切相关 ,与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呈正相关 ;孕第 4天子宫内膜腺上皮中降钙素和血清雌激素水平达峰值是子宫内膜植入接受态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早早孕人子宫蜕膜及绒毛膜凝集素的组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凝集素作为组化探针研究早早孕期人子宫蜕膜、绒毛膜表面糖复合物的变化。结果表明:6种凝集素在早早孕期与子宫蜕膜及绒毛膜结合显示不同变化。其中刀豆凝集素(ConA)、花牛凝集素(PNA)、双花藕豆凝集素(DBA)与子宫蜕膜结合随妊娠无数增加着色逐渐减弱。荆豆凝集素(UEA-Ⅰ)与子宫蜕膜未见着色。麦胚凝集素(WGA)、蓖麻凝集素(RCA-Ⅰ)与子宫内膜在早早孕期着色程度未见有变化。PNA、ConA在与绒毛滋养层细胞结合随妊娠天数增加着色逐渐增强。UEA-Ⅰ和DBA与滋养层细胞在各期中未见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上皮-间充质可塑性(EMP)是指上皮细胞与间充质细胞在形态学上发生互相转化的过程,包括间充质-上皮转化(MET)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两个过程。EMP在胚胎发育、组织再生、肿瘤转移和器官纤维化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EMP的深入研究发现,在胚胎植入的过程中,植入胚泡的滋养外胚层及母体的子宫内膜均会发生EMP,从而促进胚泡的附着和粘附并有助于其成功妊娠。因此,本文将对胚胎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和滋养外胚层中的EMP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治不孕不育及妊娠相关疾病提供更多线索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妊娠妇女和啮齿类动物子宫内的自然杀伤细胞诸定寿,史小林,翁静月经周期的分泌中、晚期和妊娠初期,人子宫内膜和蜕膜中出现一类特殊细胞,胞质内含嗜玫瑰红特殊颗粒,命名为子宫内膜颗粒细胞(endometrialgranulo-cytes)[1]。近年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生殖周期中小鼠子宫生长抑素细胞分布及生长抑素含量的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小鼠子宫生长抑素细胞分布情况 ;以放射免疫方法检测生殖周期中小鼠子宫生长抑素的水平。结果显示 ,生殖周期中各期小鼠子宫内膜固有层均有生长抑素阳性细胞反应 ,多出现于子宫腺体周围或近肌层处固有层内 ,肌层间结缔组织偶见。妊娠第 17天 ,壁蜕膜内结缔组织及胎盘绒毛膜上皮下方胚性结缔组织 ,富含生长抑素阳性细胞。妊娠期小鼠子宫生长抑素水平明显下降 ,与间情期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生殖周期中各期小鼠子宫壁上有生长抑素阳性细胞分布 ;妊娠晚期壁蜕膜和胎盘绒毛膜上皮下方胚性结缔组织 ,含有相当数量生长抑素阳性细胞。妊娠期小鼠子宫生长抑素水平减少。生长抑素的细胞来源及其在生殖周期中对小鼠子宫的调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以一种时空有序和细胞特异性的方式发生是胚泡着床成功的重要条件。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是受雌、孕激素宏观调控 ,并受局部粘附分子 细胞因子 生长因子以及胚泡严格调控。了解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以及相关调节因素 ,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胚泡着床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胚胎植入及其细胞因子调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引  言胚胎植入 (embryo implantation)是指从卵子受精到胚泡着床的一系列细胞或分子生物学事件 ,主要包括游离胚泡 (free blastocyst)、粘附和穿透 (attachment and penetration)以及胎盘形成 (placentation) [1] 。这一过程受许多因素的精确调节。最近的研究表明 ,细胞因子介导卵巢甾体激素调节子宫内膜或胚胎的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母胎生理状态和胚胎植入的局部微环境[2 -4 ] ,均在围植入期 (peri- implantation)执行重要生理功能。现就胚胎植入的基本过程 ,以及细胞因子的调节机理作简要综述。胚胎植入及其影响因素成功的植入取决于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研究 microRNA-21(miR-21)在大鼠胚胎植入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利用Northern印迹和原位杂交分析了miR-21在大鼠胚胎植入前期和植入期的表达差异,检测miR-21在假孕、人工诱导蜕膜化和延迟着床激活大鼠子宫中的表达模式,分析了17β-雌二醇和孕酮对于大鼠子宫miR-21表达的影响. 结果 miR-21在植入前期和植入期的大鼠子宫中存在差异表达,在大鼠妊娠第5天miR-21的表达量开始增加,其主要分布在植入位点内腔基质细胞,在第5.5天子宫miR-21的表达量达到最高.在假孕的D4~D7大鼠子宫中miR-21表达无差异,在延迟着床激活模型中大鼠子宫miR-21的表达量明显增加,miR-21在诱导蜕膜化的大鼠子宫中表达也显著增加,17β-雌二醇和孕酮可以抑制大鼠子宫miR-21的表达.这些结果提示在植入期miR-21的表达增加主要是由胚泡引起的,并且其参与了蜕膜化过程. 结论 在大鼠妊娠早期,miR-21的表达增加可能有利于胚胎植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液成分对子宫内膜蜕膜化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1)子宫内膜细胞蜕膜化后分别加入人精子及精浆共培养,观察蜕膜化的间质细胞生长情况并测定培养液中泌乳素(PRL)含量。(2)内膜培养8 d后,加入小鼠2-细胞期胚胎继续培养,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及内膜细胞生长情况。(3)建立假孕鼠模型,观察精液在胚胎移植中的作用。结果(1)精浆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化程度明显优于精子组和对照组,PRL分泌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精子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精浆能促进8细胞以后的胚胎在子宫内膜细胞上的卵裂、囊胚形成、孵化、粘附和扩展性生长(P<0.05)。(3)胚胎移植过程中精子对植入率没有影响。结论(1)精浆能促进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化,促进PRL的分泌。(2)精浆能促进胚胎在子宫内膜细胞共培养体系中的发育。(3)精浆与精液对囊胚着床作用可能相同,而精子在胚胎植入过程中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小鼠动情周期和妊娠初期子宫内膜细胞外基质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使用BDF1雌性小鼠75只,分动情周期和妊娠初期两组。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小鼠子宫内膜中细胞外基质(ECM),包括I、IV和V型胶原蛋白(CL),层粘连蛋白(LN)和纤维粘连蛋白(FN)进行染色,目的为探讨胚泡着床的微环境。结果ECM在动情周期变化不明显,而妊娠第4~6天LN、FN和V型CL增多,I型和IV型CL减少;妊娠7、8天LN、FN和V型CL减少,I型和IV型CL增多。提示ECM中的LN、FN和V型CL可能是利于胚泡着床的成分,而I型和IV型CL可能是阻止胚泡着床的成分。认为胚泡着床必须在子宫ECM构成的有利微环境中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