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河北省人体肠道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整群分层等比例随机抽样法,于1989年对河北省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及流行因素调查31个县115个点(村)65803人,受检率94.89%。共检出肠道寄生虫22种,感染者27273人,单虫种感染率33.87%,2—5种虫种感染率(%)分别是6.80,0.67,0.10,0.01。对蛔虫、鞭虫、钩虫、蛲虫,溶组织内阿米尔,蓝氏贾第虫和人酵母菌等主要虫种的人群和地区分布做了描述,对虫种感染与环境因素关系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及对今后本省主要肠道寄生虫感染的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1989年对河北省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与分布,抽样调查31个县115个村13926人,总受检率95.72%,总感染率53.21%。检出肠道寄生虫20种,其中单一虫种感染率39.95%,2—5种感染率(%)分别为11.92、1.13、0.19和0.02。主要虫种及感染率(%)是:蛔虫39.85,鞭虫0.88,钩虫0.27,蛲虫27.48,溶组织内阿米巴1.13,贾第虫2.34,人酵母菌1.00。对主要虫种的分布做了描述,并对本省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的防治工作提出建议。本次全省范围的抽样调查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3.
1988年5月—1990年4月,对鸡泽、大名两县7个自然村自然人群进行人体肠道寄生虫调查,粪检4254人,感染率为71.18%,查出人体寄生虫12种。其中蠕虫5种、原虫7种。蛲虫感染率48.37%、蛔虫32.44%,溶组织内阿米巴、鞭虫钩虫和贾第虫分别为12.06%、0.28%、1.27%和8.13%。蛲虫和蛔虫感染农村高于城镇;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年龄分布中,蠕虫以20岁以下、原虫以20岁以上感染较高。本次与1958年省站在我区的蠕虫调查结果比较,感染率明显下降;原虫调查乃为首次。  相似文献   

4.
江门市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江门市人体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该市制定今后的人体寄生虫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调查对象采取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肠道寄生虫卵,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共调查1530人,查出肠道寄生虫5种,共有521人感染,总感染率为34.05%,其中华支睾吸虫、钩虫、鞭虫、蛔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7.18%、6.67%、85%、0.33%和39.15%。结论经过多年的努力,江门市的寄生虫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华支睾吸虫和蛲虫的感染率还很高,今后要加强这两虫种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开封市郊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并与1988年全国调查结果作对比。方法:采用碘液直接涂片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查肠道原虫;改良加藤法查肠道蠕虫。结果:调查居民912人中,查出肠道寄生虫感染者316人,感染率为34.65%。查出寄生虫11种,其中原虫8种,线虫3种。人群各种寄生虫感染率为:溶组织内阿米巴0.55%、结肠内阿米巴0.88%、哈氏内阿米巴0.11%、微小内蜒阿米巴0.99%、布氏嗜碘阿米巴0.22%、贾第虫7.24%、人芽囊原虫2.52%、隐孢子虫0.22%、蛔虫21.60%、钩虫1.32%和鞭虫0.77%。结论:该地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由1988年的64.97%下降为34.65%,可见人群寄生虫病调查和防治工作的开展,为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寄生虫病原学方法,调查65275人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结果40510人肠道线虫感染阳性,总感染率62.06%。共查出7种线虫,湖北省居民蛔虫平均感染率34.91%,钧虫9.49%,鞭虫17.30%,粪类圆线虫0.13%。  相似文献   

7.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碘液直接涂片法、试管滤纸培养法和透明胶纸肛周拭擦法等4种方法,对丰宁县3个不同海拔高度村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检出寄生虫13种, 感染率高的是蛔虫和蛲虫分别为49.2%、31.8%。随海拔高度升高肠道寄生虫总带虫和蛔虫的感染率呈逐渐下降,蛲虫感染率呈逐渐升高之趋势。  相似文献   

8.
1989年和1999年两次肠道寄生虫的分布调查显示感染分别为68.49%、12.51%,由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转变为低于全省水平,主要感染虫种的感染率明显下降,多重感染显著减少,中度以上感染已很少见,表明1994年以来我市开展大规模的驱虫眼药工作是卓有成效的,肠道寄生虫感染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曲阜市农村少年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华 《医学动物防制》2002,18(4):215-216
本文报道对805名农村少年儿童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结果寄生虫感染者353人,感染率为43.85%。其中单独感染1种寄生虫者占总感染人数的71.11%,混合感染者占28.89%,且感染率男女间无明显差异,在年龄的分布中,4~7岁年龄组感染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年龄组,且有显著差异。在调查的805份标本中共查到溶组织的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哈氏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8种寄生虫,其感染率分别为1.86%、1.74%、2.98%、12.42%、1.74%、28.81%、0.124%和7.21%。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泸定县农村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以对制定寄生虫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有利的依据。方法:选取泸定县的农村人口共计4261人,进行肠道寄生虫检测。结果:在被检测的人群中有1296人受到寄生虫感染。占受检人群的45.2%。其感染虫种包括蛔虫、蛲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26.78%、5.61%、19.22%、3.61%。钩幼培养1721人,阳性249人。阳性率为14.47%。结论:泸定县农村肠道寄生虫感染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吉林市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对1389人进行粪便普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检出肠道寄生虫9种,总感染率为71.13%,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蛔虫(64.07%)、肝吸虫(2.23%)、贾第鞭毛虫(1.94%)、结肠阿米巴(1.51%)、鞭虫(0.79%)、嗜碘阿米巴(0.28%)、肠人毛滴虫(0.14%)、痢疾阿米巴及钩虫(均为0.07%)。结论:吉林市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应注意建立一套完整的防治措施。,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human intestine parasitization in Jilin City.Methods: Mass survey of feces and epidemiological survey were carried out in 1389 persons.Results:Nine kinds of intestinal parasites had been detected and the total infection rate was71.13%. From high to low, the infection rates were respectively(64.07%)for ascaris lumbri-coides(2.23%) for clonorchis sinensis, (1.94%) for giardia lamblia(1.51%) for entamoe-ba coli (0.74%) for trichuris trichiura(0.28%) for iodamoeba bvetschlii (0.14%) fortrichomonas hominis(0.07%) for entamoeba histolytica and ancylostoma duodenale. Conclusion :The intestinal parasitization rate is higher in Jilin City, and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we setup a series of prophylectico-therapeutic measur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丽江市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危害程度。方法对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居民,使用统一表格进行个人卫生习惯等问卷调查并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检查旋毛虫、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计算机录入资料建立数据库。结果2525名居民旋毛虫抗体阳性率2.59%,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11.55%,女性、农民职业人群对蛔虫、钩虫和旋毛虫的感染高于男性和学生,青壮年人群的3种寄生虫感染率高于其它年龄段人群。结论丽江地区的居民旋毛虫和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龙陵县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改良加腾氏法、碘液涂片法、肛周透明胶纸肛拭法和试管滤纸培养法检查蠕虫卵、原虫、蛲虫卵和线虫幼虫。结果对22所城乡中小学的9 174名学生开展了粪检,检出人体肠道寄生虫10种,总感染率56.57%;蛔虫、钩虫和鞭虫属于常见肠道寄生虫感染的虫种,它们的感染率分别为45.21%、15.35%和8.77%。结论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高,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河南省燕山-太行山生态区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为本地区肠道寄生虫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11月—2015年6月按照经济条件和地理方位进行分层整群抽样,随机选择林州市、获嘉县、辉县市、孟州市、温县、沁阳市、博爱县、修武县和济源市等9个县(市)26个调查点,采集人群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肠道蠕虫感染情况,钩蚴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钩虫虫种,3~6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感染情况,碘液染色法检查肠道原虫感染情况。结果 共收集粪样6 754份,检出肠道蠕虫4种,肠道原虫4种。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48%(100/6 754),肠道蠕虫总感染率为1.02% (69/6 754),肠道原虫总感染率为0.47%(32/6 754)。3~6岁儿童蛲虫感染率为6.09%(37/608)。钩蚴经鉴定均为十二指肠钩虫。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的3个县分别是博爱县3.82%、济源市2.51%和获嘉县2.40%。男性和女性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1.54%(49/3 178)和1.43% (51/3 5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的为大专及以上组3.75%(3/80)和文盲组3.75%(37/986),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4岁和5~9岁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2.59%(13/502)和4.38%(29/662),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职业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学龄前4.56%(36/789)、其他职业1.88%(7/373)、学生1.57%(16/1 016)和农民0.89%(41/4 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河南省燕山-太行山生态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情况较前两次调查有显著下降,学龄前儿童和学生是今后监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村民中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现状。方法 以加藤氏法检查宝安区某地村民粪样506人份。结果 检查总人数为506人,寄生虫阳性数16人,总感染率为3.16%。共检出寄生虫5种,其感染率分别为华支睾吸虫1.19%、蛔虫0.99%、钩虫0.59%、鞭虫0.20%和蛲虫0.20%。结论 村民的肠道寄生虫感染呈下降趋势,并将维持于一个低水平状态;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百色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态势。方法 按照《广西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选取百色市2个县的3 个调查点开展土源性线虫病( 包括钩虫病、蛔虫病、鞭虫病、蛲虫病) 、带绦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和肠道原虫病的调查。每个调查点调查不少于250 人,共调查800 人。采集监测对象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Kato-Katz法),对受检者进行粪检(一粪两检),检查土源性线虫、带绦虫、华支睾吸虫等蠕虫虫卵并计数;土源性线虫调查点加做钩蚴试管滤纸培养法,检查并鉴定粪样中的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采用碘液涂片法查肠道原虫包囊或滋养体;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结果 百色市肠道寄生虫感染者130人,总感染率为16.25%,共检出肠道寄生虫7 种,包括线虫4 种,吸虫1 种,原虫2 种。其中钩虫、蛔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结肠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率分别为5.38%、3.13%、6.75%、0.50%、0.25%、0.38%、0.38%。土源性线虫占肠道寄生虫感染人数的93.85%。结论 相比百色市第1次、第2次全国人体寄生虫调查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寄生虫感染调查的结果,百色市人群寄生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感染人群的分布存在地区间的差异。土源性线虫病是防治的重点,特别是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居住地,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是以后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肠道寄生虫病在本地区的感染种类和感染率。方法 选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自然村做人群粪便中的虫卵检查,蛲虫虫卵用透明胶纸检测或肛门试子法检测。结果 共调查3817人。查出肠道寄生虫病9种。各类肠道寄生虫感染人数总计达775人,感染率为20.3%,其中蛲虫感染率达到了29.5%。结论 肠道寄生虫病仍是该地区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宝安区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流行趋势,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5个街道各抽取1个自然村为调查点;收集居民粪便,以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寄生虫卵;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群寄生虫感染分布特点。结果共调查1 162人,总感染率为2.84%(33/1162)。检出5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华支睾吸虫1.81%、鞭虫0.43%、蛔虫0.34%、蛲虫0.17%、钩虫0.09%,其中肝吸虫为优势感染虫种,占总感染人数的63.6%(21/33)。5个街道居民的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浪4.53%、沙井3.46%、石岩2.92%、观澜1.82%和西乡1.31%。不同年龄组居民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χ2=15.59,P〈0.01),20~40岁年龄组为感染多发人群,男、女性别感染率差异不明显(χ2=3.28,P〉0.05)。与2003年肠道寄生虫调查结果相比,总感染率下降22.22%,而肝吸虫感染率上升52.10%。结论宝安区肠道寄生虫感染呈现低度流行态势,肝吸虫感染率存在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湖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调查采用分层正群抽样方法,在2014—2015年选取15个县36个点农村人群开展土源性线虫病、带绦虫病、和肠道原虫调查,每个点调查250人,共调查9 718人;选取8个县10个点城镇人群开展华支睾吸虫病调查,每个点调查250人,共调查2 77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查肠道蠕虫卵、带绦虫卵、华支睾吸虫卵,生理盐水和碘液直接涂片法查肠道原虫滋养体和包囊,对3~6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 湖北省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57%,共检出肠道寄生虫8种,分别为肠道线虫4种,吸虫1种,绦虫1种,肠道原虫2种,蛲虫的感染率最高(2.55%);全省4个生态区中湘赣丘陵山地生态区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3.06%;不同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6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2.25%),且以钩虫为主。不同性别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高于男性。本次调查共涉及到14个职业,仅4个职业人群发现有土源性线虫感染,不同职业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农民的感染率最高为1.59%。结论 湖北省第3次的寄生虫病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及肠道原虫感染率与湖北省第2次寄生虫病调查结果相比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农村老年人、女性、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感染率仍然相对较高,需加强这类人群的寄生虫防治健康教育。儿童的蛲虫感染应成为今后寄生虫病防治重点。防治重点地区为农村,重点人群是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和文化程度低以及年龄大的农民。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深圳市宝安区部分村民中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现状和流行趋势。方法以加藤氏法检查本地部分村民506人份。结果检查总人数为506人,寄生虫阳性数16人,总感染率为3.16%。共检出寄生虫5种,其感染率分别为华支睾吸虫1.19%、蛔虫0.99%、钩虫0.59%、鞭虫0.20%和蛲虫0.20%。结论深圳市宝安区部分村民的肠道寄生虫感染呈下降趋势,并将维持于一个低水平状态,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