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腺上皮性囊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7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病变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加以总结,以此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结果:胰腺上皮源性囊性肿瘤少见.约占胰腺肿瘤的10%。恶性肿瘤中只有2%~4%为囊性。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浆液性囊腺瘤(5例),黏液性囊腺瘤(3例,其中1例为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6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3例)。除浆液性囊腺瘤外,其他均属于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结论:胰腺囊性肿瘤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需综合判断,除分析囊腔的大小、形态、囊壁及分隔等表现外,还应结合临床资料。胰腺囊性肿瘤都具有其特征性的CT和MRI征象,可以对大部分肿瘤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任磊  李玮 《中外医疗》2014,(8):169-170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和病理特征。方法在该院收治的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63例,对其临床诊断方法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3例患者进行了B超、CT或者MRCP诊断检查,经过术后病理诊断得出,共有粘液性囊性肿瘤38例,其百分比为60.32%;非粘液性囊性肿瘤25例,其百分比为39.68%。结论胰腺囊性肿瘤患者术前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必须要详细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掌握其病理特点,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囊性肿瘤包括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性肿瘤,是一种特殊类性的胰腺导管源性肿瘤,与胰腺癌有不用的病理和影像特征。其中粘液性囊性肿瘤又可分为粘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癌,两者在病理及CT征像上较难区分。本文总结6例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重点探讨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胰腺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腹部病症,它包括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胰腺囊内新生物,腹腔内胰源等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胰腺疾病十分凶险,并发症多,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CT、MRI、B超、介入检查成为诊断胰腺疾病的重要手段。本文将胰腺病变的影像学特点、新发现、检查方法、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以提高对胰腺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对胰腺囊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单盲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临床上及部分病理证实的胰腺囊实性肿瘤病例的EUS影像,记录肿瘤位置、分房情况、钙化情况、囊壁特征、囊壁乳头及最大囊直径等EUS影像,并做出内镜超声的诊断。结果胰腺囊腺瘤的EUS诊断敏感性为100%,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EUS诊断准确率为72.2%,胰腺黏液性囊腺瘤/癌的EUS诊断准确率为63.2%,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的EUS诊断准确率为66.7%。胰腺囊实性肿瘤的EUS诊断准确率59.7%。胰管扩张是易患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胰腺囊实性病变的EUS表现有其特性,结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EUS血流检查可提高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胰腺囊性肿瘤为临床少见肿瘤,包括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本报告经手术及/或病理证实的15例,对其影像学检查表现和临床、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是一种少见的胰腺肿瘤,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协和医院14例经病理确诊的SPTP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析并讨论SPTP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放射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报告32例慢性胰腺炎和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9例胰腺肿瘤的超声诊断对比研究。32例慢性胰腺炎中经手术证实16例,逆行胰胆管造影证实6例,CT证实7例,临床及随访证实3例。本文总结B型超声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着重描述慢性局限性肿块形成型胰腺炎与胰腺肿瘤的图象特征。在对胰腺体积变化,胰腺内钙化以及胰管扩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靖  钮建武 《中外医疗》2010,29(31):19-20,22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病变的CT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以此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结果假性囊肿15例,囊腺瘤6例,囊腺癌3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2例,囊实性肿瘤2例,淋巴上皮囊肿1例。结论胰腺囊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须综合判断,除了CT表现外,还应结合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陈安强  李健丁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86-87,93,F000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及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及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2年10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CT表现、病理结果等。结果患者以中青年为主;肿瘤可发生在胰头、体及尾部,但胰尾部较多;肿瘤以囊实性为主,部分为实性或囊性成分为主;肿瘤包膜大多完整;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实性成分轻中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囊性成分不强化。病理表现为肿瘤假乳头和血窦样肿瘤血管的形成。结论该肿瘤的CT增强扫描有着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密切相关,充分认识其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基础更容易对该疾病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胰腺囊性肿瘤1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胰腺囊性肿瘤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 对12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3例,黏液性囊腺癌6例,乳头状囊腺瘤1例。行单纯囊腺瘤切除术3例,胰体尾部+脾切除术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均获得较满意结果。结论 胰腺囊性肿瘤临床症状不一,病理诊断是其确诊的依据,原则上应采取积极手术治疗,预后较胰腺癌好。  相似文献   

12.
在CT诊断中,胰腺囊性病变并不少见,但其起源繁多,定性时容易互相混淆。笔者搜集我院1992年3月至1998年6月根据手术、病理及典型CT表现,临床特征已确诊的10例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进行分析讨论,目的在于加深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认识,提高对其诊断及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 对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治体会及结合文献复习,从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免疫组化来揭示肿瘤特征,为术前评估作参考.结果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状状瘤尽管是少见肿瘤,但有一定的自身特点,术前诊断及评估对选择治疗方法 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STP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CSTP进行CT、大体、光镜观察并复习相关献。结果 该瘤界限清楚,有包膜,由实性区与囊性坏死区混合组成。组织学上,肿瘤细胞排列呈多种结构(实性片块状,囊状,小梁状和假乳头状)。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胞浆透明或嗜酸性。肿瘤内出血、泡沫细胞聚集和胆固醇结晶。免疫组化:瘤细胞Lysozyme、Vimentin、Syn阳性,NSE、EMA、Keratin、CgA均为阴性。结论 胰腺囊性实性肿瘤是一类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的新的肿瘤实体,主要发生于青春期女孩和年轻妇女,有良性临床病程、手术治愈率较高,可能起源于胰腺多潜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 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 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5例肿瘤均呈类圆形囊实性肿块,3例肿瘤内及边缘见斑点状、条状钙化;增强后肿瘤囊性部分各期均不强化,实质部分渐进性强化,可见肿瘤边缘呈线条状强化,所有病灶在各期强化均低于正常胰腺实质。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一定的特征性,CT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胰腺囊性肿瘤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对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外科1966~1994年收治的20例胰腺囊性肿瘤予以回顾性研究。结果:20%的患者误诊为假性囊肿并内引流治疗;行根治切除胰腺恶性肿瘤者经10个月至7a不等时间随访,无肿瘤复发。结论:胰腺囊性肿瘤性状常不典型,内覆上皮常剥脱或不连续,即使冰冻活检亦难以在各型肿瘤间进行鉴别。除有典型浆液性囊腺瘤表现者外,均应积极予肿瘤切除,以缓解症状及防治肿瘤恶变,对有孤立转移的囊腺癌亦应积极切除。  相似文献   

17.
刘斌 《吉林医学》2013,(33):6994-6994
目的:探讨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的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及增强方式。结果:胰头部1例,胰体部3例,胰腺体尾部2例。CT中显示为囊实性肿块,其中1例肿块边缘见壳状、斑点状钙化。结论: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桂森  谷川 《医学综述》2009,15(24):3684-3686
胰腺囊性肿瘤在胰腺肿瘤中所占比例较低,其中极少数为恶性。其性质临床上很难确定。根据临床特点及预后,可将其分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和胰腺黏液性囊腺瘤两类。该文对此两类胰腺肿瘤的临床特点进行综述,并指出常规行胰腺B超和CT检查是早期发现胰腺囊性肿瘤的最有效方法,在提高诊断正确率的基础上,积极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怀疑胰腺囊性肿瘤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行薄层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胰腺囊性肿瘤为囊性实质性肿瘤,分小囊性和巨囊性两类,前者由许多小囊组成。螺旋CT薄层平扫加增强扫描易于显示其特征性表现,如散在的细小钙化灶、囊内分隔、囊壁强化及壁结节等,后者有明显强化的壁结节,囊壁不规则增厚以及大囊附近多个子囊的出现提示黏液性囊腺癌的诊断,若同时出现胰周淋巴结肿大及肝内转移灶,则更有助于良恶性黏液囊性肿瘤的鉴别。结论:多排螺旋CT的广泛应用克服了运动性伪影的缺点,进一步提高了病变的显示率,对胰腺囊性肿瘤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胰腺囊腺肿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及粘液性囊腺癌 ,是一种不常见的发生于胰腺导管上皮的肿瘤。作者收集了胰腺囊腺肿瘤 12例 ,旨在讨论其超声诊断与鉴别价值。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胰腺囊腺肿瘤 12例 ,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其中浆液性囊腺瘤 2例 ,粘液性囊腺瘤 6例 ,粘液性囊腺癌 4例。男、女各 6例 ,年龄 31~ 6 1岁 ,平均年龄 48 7岁。1 2 仪器及方法 用HP 85 0 0 GP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 5MHz。在常规检查胰腺基础上饮水后重点观察肿瘤大小、边界、内部囊肿大小及分布密度 ,囊壁的厚度及囊壁上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