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通过使用脊髓灰质炎(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地区脊灰病毒的传播已被阻断。在美国,自2000年开始不再使用OPV,因为OPV可能导致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1980-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深圳市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脊灰)(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1994~2004年VAPP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1994~2004年VAPP总发生率为2.27/100万;服苗者VAPP发生率为0.85/100万,其中首次服苗VAPP发生率为5.88/100万;接触者VAPP发生率为1.42/100万.Ⅱ型疫苗株占62.50%;无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免疫史儿童占62.50%;病例均为<4岁儿童;有明显时间和地区聚集趋势.结论 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后,还需要停止使用OPV,以最终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全球使用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疫苗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litis AttenuateLive Vaccine,OPV)是全球消灭脊灰的战略,OPV已大幅度降低全球脊灰的发病率。然而,由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风险,今后必须停止0PV的使用,以彻底根除脊灰。  相似文献   

4.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脊灰)(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是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罕见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对全球VAPP造成的疾病负担进行了估算,估计全球使用OPV的国家每年发生250~500例VAPP,或每年每100万出生人口发生2~4例VAPP。由于VAPP诊断和分类很复杂,不同国家VAPP纳入标准和估算方法不同,导致VAPP发生率差异很大。国内关于VAPP的文献也仅局限于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数据来源、病例诊断、估算方法不同,导致不同地区VAPP的发生情况缺乏可比性。现对国内外VAPP发生率的估算方法及VAPP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综述,目的在于探寻、建立一个能准确、合理估算VAPP发生率的方法,总结VAPP流行病学特征,为我国实施新的疫苗免疫策略,有效预防VAPP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脊髓灰质炎(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播广泛,对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Attenuated Poliovirus Vaccine,OPV)是全球消灭脊灰行动的首选疫苗,已使II型脊灰野病毒于1999年在全球消灭;但在极少情况下会发生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s)病例。为了避免这些风险,许多国家常规免疫规划已不再单独使用OPV,而是改用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IPV)。这些国家在OPV转换成IPV期间,大部分采用了先接种1~2剂IPV,再接种≥2剂OPV的序贯免疫程序。IPV-OPV序贯免疫方案可减少或预防VAPP,同时又能保持较高的体液免疫和肠道黏膜免疫力,能更好地阻断脊灰野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根据WHO建议,常规免疫规划中只使用OPV的国家应当调整脊灰免疫策略,引进至少1剂次IPV,采取IPV-OPV序贯免疫策略或联合使用OPV和IPV的策略。相信这些转变将会加快全球消灭脊灰野毒株的进程,对实现全球最终根除脊灰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疫苗前时代,感染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Wild Poliovirus(PV),WPV]在全球较为普遍,温带地区在夏季和秋季出现季节性高峰及流行。1955年灭活脊灰病毒疫苗(Inactivated PV Vaccine,IPV)和20世纪60年代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获得上市许可后,脊灰病例数在美国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河南省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接种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病例发生规律,为其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河南省2004-2015年VAPP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5年河南省共报告VAPP病例26例,发生率为0.16/100万剂次;其中首剂OPV接种后VAPP 20例(73.08%),发生率为1.11/100万剂次。发生数男女性比为5.5∶1。23例(88.46%)为2-6月龄儿童。接种至麻痹平均时间间隔为23天。病例麻痹部位主要为双下肢、单下肢。麻痹60天后随访均有残留麻痹。14例(53.85%)病例合并其他疾病,其中9例合并肛周脓肿。在13例脊灰疫苗病毒分离阳性的VAPP病例中,Ⅱ型占61.54%。结论 VAPP病例以低月龄、首剂OPV接种儿童为主。应密切关注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调整后VAPP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8.
蒲县2006年8月发生1例服苗接触者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脊灰)(Vaccine-assciated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现将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黑龙江省最后一例脊髓灰质炎(脊灰)病例是在1992年,在无脊灰野病毒引起的临床麻痹病例以后,口服脊灰病毒疫苗(OPV)相关病例(VAPP)的发生就更引起我们的注意。黑龙江省1997-2001年的脊灰监测系统报告的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共检出了27例脊灰疫苗株病病毒例,并未进一步诊断是否为VAPP,本文就黑龙江省1997-2001年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的AFP病例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WHA)通过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决议。消灭脊灰所使用的主要工具之一就是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该疫苗廉价、通过口服接种、易于操作,近期疫苗受种者对脊灰野病毒  相似文献   

11.
张玉华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8):1020-1020
在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工作中 ,口服脊灰疫苗 (OPV)发挥了巨大作用。濮阳市自 1992年以来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 ,但脊灰疫苗相关病例 (VAPP)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实现无脊灰后 ,VAPP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对消灭脊灰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现对濮阳市 1992~ 2 0 0 1年发生的VAPP病例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VAPP资料来自全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病例监测系统有关资料 ;人口资料来自市统计局历年人口统计资料 ;OPV实际接种人数来自 1992~ 2 0 0 1年全市每年常规免疫接种、强化免疫等活动统计汇总数据。1 2 病毒…  相似文献   

12.
因广泛开展儿童免疫及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的进展,美国已很少出现麻痹型脊灰病例。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脊灰疫苗,美国消除了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循环,控制了脊灰野病毒病例的输入,并通过免疫策略的改变〔从使用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到使用脊灰灭活疫苗(IPV)〕,消除了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最近报告的VAPP发生于1999年。美国公民发生麻痹型脊灰的最大危险因素是到脊灰流行或爆发的国家旅行。而本文第1次描述了1位未曾免疫过的美国成人到国外旅行,她似乎接触过1位最近接种过OPV的婴儿,发生了输入性VAPP。这一病例强调…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5月,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发生1例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脊灰)(Vaccine-ass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现将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病例及诊治经过患儿,男,绍兴市人,2013年2月18日出生。于5月6日出现发热(38.5℃),伴轻度腹泻,未经特别处理,2天后自行好转。5月9日发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深圳市检出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株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 (VAPP)病例发生情况 ,对 1 994~ 2 0 0 1年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的AFP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病例分布在 0~ 3岁儿童 ,男性多于女性 ;发病时间、地区无明显聚集趋势 ;无脊灰疫苗免疫史的占 55 .55 % ,均为外来流动儿童 ;检出脊灰疫苗株Ⅱ型病毒占 44 .45 % ,残留麻痹率高。VAPP发生率为 0 .90 / 1 0 0万 ,服苗者VAPP发生率为0 .68/ 1 0 0万 ,首次服苗VAPP发生率为 4 .0 9/ 1 0 0万 ,服苗接触者VAPP发生率为 0 .2 3/ 1 0 0万。提示应加强外环境中脊灰病毒的监测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摘要:在全球消除脊髓灰质炎(脊灰)的进程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随着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 Vaccine,OPV)的继续使用,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VAPP在国内外的发病情况不容忽视。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250~500例VAPP发生,国内的估算数字是76~161例,其中首剂次疫苗VAPP发生率较高。在疫苗选择上,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疫苗(IPV)最大的优点是能够避免VAPP的发生,但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并不支持引入IPV。尽管如此,为了消除VAPP的危害,一些发达国家已率先使用IPV疫苗,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采用IPV/OPV序贯程序。因此,基于当前我国维持无脊灰的现状,VAPP所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决定选择IPV疫苗的重要因素,在可承担的价格空间上,IPV疫苗可作为首选疫苗推荐,也可先行引入IPV/OPV序贯程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湖北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和免疫成功率情况,评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预防接种的质量和效果,于2010年抽取湖北省A县开展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监测,并在湖北省B县开展了脊灰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山西省2006年报告的4例聚集性高危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采集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4株Ⅲ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oliovirus,PV)进行VP1编码区基因特征分析,以判断这起事件的性质。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脊灰实验室手册》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学定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VP1编码区基因片段,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结果4例高危AFP病例中的3例为疑似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sis Poliomyelitis,VAPP),在发病时间上接近。4株Ⅲ型PV与疫苗参考株BJOPVⅢ相比,VP1编码区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7%、99.9%、99.4%、99.9%,均鉴定为疫苗相关株。基于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建立的进化树表明,4株PV之间无相关性,从3例VAPP中分离到的3株Ⅲ型PV在VP1编码区共享第2637位胞嘧啶核苷酸(C)→尿嘧啶核苷酸(U)突变位点,该位点变异导致氨基酸由缬氨酸(Val)突变为丙氨酸(Ala)。结论加强聚集性高危AFP病例和VAPP的实验室监测,早期发现PV循环并及时阻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描述及评价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VAPP)的处置措施。方法 通过对徐州市1例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的调查与处置进行分析,开展标本检测、组织鉴定、脊灰疫苗(OPV)接种率调查等措施。结果 病例确认为VAPP病例。结论 徐州市AFP病例监测敏感,应急处置措施快速有效,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湛江市检出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病例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1994~2003年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的AFP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994~2003年共报告AFP 199例,其中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16例,平均检出率为8.04%。对检出脊灰疫苗株的AFP病例分析结果显示:病例以≤1岁儿童为主(14例),男性多于女性;地区分布无明显聚集性,发病季节高峰在每年12~2月;检出的疫苗株以Ⅱ型病毒为主(9例),残留麻痹率较高;VAPP发生率为0.37/100万,服苗VAPP发生率为0.22/100万,首次服苗发生率为1.87/100万,接触者VAPP发生率为0.15/100万。结论 脊灰疫苗株病毒可能在湛江市外环境发生循环.今后必须提高脊灰疫苗免疫覆盖率,以阻止脊灰疫苗株病毒的循环。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病例发生情况,为其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2004-2013年的VAPP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河南省2004-2013年共发生VAPP病例19例,VAPP发生率为0.14/100万,首剂服苗VAPP发生率为0.93/100万。VAPP病例男女性别比为8.5∶1,2~6月龄儿童占73.68%。73.68%的病例为首次服苗,服苗至麻痹平均时间间隔为23 d,随访均有残留麻痹。病例便标本病毒分型以Ⅱ型为主。结论 VAPP病例以低月龄、首次服苗儿童为主。应加强接种前预检工作,严格掌握禁忌症。同时适时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减少或避免VAPP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