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读:2010年4月23日WHO确认塔吉克斯坦从7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标本中分离到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血清1型(WPVI).从2009年12月开始,塔吉克斯坦就有多个地区发生脊灰聚集性病例,到4月28日,共从171例报告病例中分离出32株脊灰野病毒.大多数病例与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的病毒有关.该次暴发表明,脊灰野病毒输入无脊灰地区的高危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4月23日,从塔吉克斯坦一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粪便标本中检测到Ⅰ型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这标志着自2002年欧洲实现无脊灰以来,首次检测出输入WPV引起的病例。自2010年年初至4月26日,塔吉克斯坦共报告了168例AFP病例(2009年同期报告了35例)。  相似文献   

3.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严重危害儿童健康,WHO于2000年10月宣布我国所在的西太地区实现无脊灰目标,虽然我国于2000年已实现了无脊灰目标,但国外一些国家仍有脊灰流行,脊灰野病毒输入我国并引起流行的危险依然存在[1]。2011年新疆发生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造成的脊灰疫情,对我国保持无脊灰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使消灭脊灰面临新的挑战[2]。鞍山市自1991年至今无脊灰病例发生。为防止脊灰野病毒的输入和传播,针对鞍山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评价哈尔滨市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及防范野病毒输入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为全球最终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保持无脊灰状态及防范野病毒输入所采取的策略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哈尔滨市1993年以后再无脊灰野病毒发生。2010—2019年15岁以下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3.29/10万,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90%以上;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以及调查接种率均在95%以上。结论:哈尔滨市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和防范野病毒输入策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10年来 ,我国通过提高基础免疫接种率、开展强化免疫和加强监测工作使得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发病率明显下降 ,自1994年以来未发现本土野毒株脊灰病例。 2 0 0 0年 10月 2 9日(WHO)西太平洋区 (日本京都会议 )正式宣布包括中国在内的(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和地区无本土脊灰野病毒传播。但是脊灰野病毒在我国部分周边国家仍然存在 ,1995、1999年我国曾发现输入脊灰野病毒病例。另外 ,近年来国内外有从AFP病例中分离到脊灰疫苗衍生株。因此 ,要维持无脊灰状态 ,在落实常规免疫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至关…  相似文献   

6.
<正>2000年10月,西太平洋地区宣布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标志着我国进入维持无脊灰时期。当前,全球还有4个国家有脊灰野病毒的流行,与我国接壤的有3个国家。2011年7月新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疫情的发生告诉我们,野病毒输入我国的危险依然  相似文献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 1995年起已连续 8年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病例报告 ,但周边国家仍有脊灰野病毒流行 ,为及时发现可能输入的脊灰野病毒 ,指导无脊灰后的监测工作 ,对脊灰实验室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99~ 2 0 0 1的共检测了 2 86例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的粪便标本 ,从中分离到肠道病毒37株 ,其中脊灰病毒 11株 ,经确认均为脊灰疫苗株病毒 ,未发现本土和输入的脊灰野病毒。要维持无脊灰状态 ,必须保证AFP病例监测系统的及时性、敏感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开始推广接种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糖丸"。通过提高常规免疫的接种率并开展脊灰疫苗补充免疫活动,我国的脊灰发病数大幅下降。上海市最后1例本土野病毒病例发生于1987年,我国自1994年以来已无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灰病例,并于2000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实现了无脊灰目标。没有病例了,为啥还要打疫苗?尽管我国已无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但全球消灭脊灰的"马拉松"尚未迈过终点,一些国家仍有  相似文献   

9.
自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后,脊灰野病毒流行国家从1988年的125个减少到2003年的6个(阿富汗、埃及、印度、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然而2002~2005年,共有21个无脊灰的国家发现脊灰Ⅰ型野病毒,这些病毒来自野病毒仍然流行的6个国家(主要是尼日利亚)。21个国家中的4个国家(印度尼西亚、索马里、苏丹和也门)的病例数>100例。到2005年底,21个被输入的国家除索马里外,其余都已经阻断或控制了野病毒的传播。本报告总结了2002~2005年脊灰野毒对无脊灰国家的输入情况,以及2006年1月24日这些国家目前野毒流行状态,并…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对江苏省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进行评估,针对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为进一步做好维持无脊灰和防范脊灰野病毒输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对各地人群免疫情况、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和脊灰野病毒输入风险进行评分,根据综合评分结果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南京市和苏州市为高风险地区,常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镇江市和宿迁市为中风险地区,无锡市、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和泰州市为低风险地区。结论 各市应根据不同风险级别,查找薄弱环节,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加强AFP病例监测,适时开展脊灰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和疫苗衍生病毒相关事件的应急演练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已进入无脊髓灰质炎(脊灰)证实阶段[1],做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病原学检测非常重要.内蒙古自治区于1992年开始AFP病例监测工作,1994年检出最后1例脊灰野病毒病例,现已连续16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为进一步总结经验,继续做好脊灰监测工作,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2000-2009年脊灰病原学监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南京市辖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进行评估,为进一步做好维持无脊灰和防范脊灰野病毒输入提供依据。方法从人群免疫情况、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和脊灰野病毒输入风险对辖区分别评分,根据综合评分结果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浦口区、栖霞区和雨花台区为高风险地区,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和江宁区为中风险地区,六合区、溧水区和高淳区为低风险地区。结论南京市辖区尤其是高风险地区应及时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加强疫情监测,科学有效地防控脊髓灰质炎疫情输入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计划始于1988年。到2006年,全球Ⅱ型脊灰野病毒的本土传播已被阻断,Ⅰ型和Ⅲ型脊灰野病毒的本土传播除4个国家外也已被阻断,这4个国家是阿富汗、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2002-2006年,有20个此前已无脊灰的国家受到来自尼日利亚的Ⅰ型脊灰野病毒的输入侵袭,3个无脊灰的非洲国家受到了来自印度的Ⅰ型脊灰野病毒的输入侵袭。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1995年即无本土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病例报告。200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证实无脊灰。但截至2011年,全球尚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印度四个国家存在本土WPV的传播,并导致2006~2010年,全球34个已证实无脊灰的国家发生了WPV的输入和传播,脊灰死灰复燃。只要全球尚有WPV存在,尤其中国周边有脊灰流行国家,中国就存在WPV输入传播的风险。现就全球及中国脊灰流行病学状况进行综述,并分析识别影响WPV输入传播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2000年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5332例,按病毒学分类标准,5315例为非脊髓灰质炎(脊灰)AFP病例,17例为临床符合脊灰病例,未发现本土及输入的脊灰野病毒病例.5332例AFP病例分布在2111个县(市、区、旗,下同)中,占全国总县数的73.73%(2111/2863).全年报告"零"病例的县数每月均>90%.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86/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8.80%,其它各项监测指标也均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的要求,这一年我国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区宣布实现了无脊灰目标.为维持我国无脊灰状态,仍需保持高质量敏感的AFP病例监测系统,确保能及时发现、识别、报告任何脊灰野病毒病例.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1999年脊髓灰质炎Ⅰ型野毒株的分子病毒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自中国脊髓灰质炎 (脊灰 )监测网络建立以来 ,有报告的脊灰暴发和流行主要由脊灰Ⅰ型野病毒引起。 199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离到 1株Ⅲ型野病毒 ,但未发现Ⅱ型野病毒。此外 ,1995年、1996年在云南省发现 2例Ⅰ型〔1〕、2例Ⅲ型境外输入野毒病例〔2〕。 1994年 10月以来我国本土未发现脊灰野病毒。但是 ,1999年 10月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分离到 2株脊灰Ⅰ型野病毒 ,1株来自 1位 16月龄的病例 ,另 1株来自该病例的接触者。应用基因测序法对该毒株做了VP1片段序列的测定 ,并与疫苗株SabinⅠ型参考株、国内曾经流行的脊灰Ⅰ型野病毒代表株、我国周边国家部分脊灰Ⅰ型野毒株的序列作了基因同源性比较 ,并由计算机用NeighborJoining和BootstrapTest方法分析处理 ,构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树 ,初步揭示了该毒株很可能是由境外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及时掌握宝安区维持无脊灰工作质量,准确科学地评估脊灰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发现高风险地区和防控薄弱环节.方法 分别对各街道人群免疫情况、AFP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脊灰野病毒输入风险进行评分,根据综合评分结果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总体评估结果中西乡街道的风险最高,其他街道评分也高于40,说明全区都有较高的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传播风险.结论 宝安区的脊灰疫苗接种率达到了较高指标,今后将继续进行针对在册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监测系统运转良好,未发现漏报AFP病例,临床医生对病例的上报意识仍需提高,脊灰野病毒传入我区的危险性随时存在,且具有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是脊髓灰质炎(脊灰)高危省份之一。近年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比较薄弱,l993年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仅为0.3/10万,1994年为0.46/10万,l995年升至1.46/10万;作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16/10万。l995年在边境地区发现了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当前边境地区监测工作还相当薄弱,还存在AFP病例漏报、不报等情况。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的发现预示着目前我省边境地区存在着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该地区已成为我省乃至我国消灭脊灰的前沿。应采取特殊策略迅速改善边境地区的监测敏感性和质量,保持人群高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9.
尽管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取得了一些成功 ,2 0 0 3年历史上首次出现输入病例数多于流行地区的发病数 ,然而 ,2 0 0 4年这一趋势还要继续。由于 2 0 0 3年年中卡诺州终止了消灭脊灰的活动 ,致使起源于尼日利亚北部地区的脊灰爆发不断发生 ,造成非洲 10个无脊灰国家重新感染脊灰野病毒。病毒基因测序显示 ,这些国家的脊灰野病毒与尼日利亚北部正在流行的病毒有关。 2 0 0 4年 6月开始 ,非洲西部和中部雨季的到来 ,又标志着已到了脊灰野病毒传播的高发季节。尼日利亚周边国家处于脊灰流行的危险中 ,全球其他脊灰国家出现输入病毒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晋江市脊灰野病毒输入性疫情防控工作,为保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2009-2011年AFP病例资料和接种报表.结果 2009-2011年共报告AFP病例32例,2例分离出Ⅱ、Ⅲ型脊灰疫苗相关株各1例;AFP病例监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卫生部要求.晋江市民企多,人口流动性大,与我国接壤且具有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流行区域有贸易往来,存在脊髓灰质炎输入性风险.但疫情在本地流行风险较小,在外来人口集中、接种率尚存空白的个别乡镇存在流行风险.结论 应继续加强AFP病例监测,做好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完善县、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