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医院36例心血管病并发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研究.结果 36例心血管病并发医院感染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3.3%,其次依次为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胃肠道、皮肤及其他感染,分别占18.8%、16.7%、12.5%、10.4%、8.3%;病原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相关因素主要有高龄、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基础疾病、心力衰竭、侵入性操作、阿司匹林及抑酸药物的应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结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与慢性基础疾病、心力衰竭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从心血管内科应具备的专科疾病知识、急救知识和人文知识等方面,探讨心血管内科护士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探讨培养专科护士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改善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心血管内科控制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在医院感染工作中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对心血管内科在医院感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国内外管理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尤其在制度、防护措施等重要环节进行重点分析、比较。结果目前心血管内科对于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中尚存在许多不足,从多个方面着手改进后,提高了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结论改进与完善心血管内科管理体系,建立高效、系统的医院感染预防系统对于整个医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医院2009年1-12月出院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39%,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下呼吸道55例,占45.83%,上呼吸道25例,占20.83%,泌尿系统16例,占13.33%,术后切口感染9例,占7.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预后较差;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避免高危因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为临床心血管内科防治医院感染、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心血管内科住院1 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确诊为医院感染的患者,根据病原学检测报告,对心内科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 132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8例、119例次,感染率8.66%、例次感染率10.5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48.74%;检出病原菌共1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4株占62.69%,革兰阳性菌39株占29.10%,真菌11株占8.21%;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率分别为100.00%、96.55%,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及哌拉西林100.00%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敏感率最高,均为100.00%,而对苯唑西林、青霉素G则100.00%耐药。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其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为主,其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病原菌耐药性较高,治疗应严格坚持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的原则,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高危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10.1%,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占首位;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 d,合并基础疾病、心功能差、侵入性操作等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感染组病死率高于非感染组.结论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预后较差;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避免高危因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总结干预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12年12月心血管内科7 654例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及病原菌分布;对照研究2008-2010年(干预前)与2011-2012年(干预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对比。结果心血管内科7 65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8例、184例次,感染率2.3%、例次感染率2.4%、日感染率为2.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高占78.8%;14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痰培养阳性91例,培养阳性率62.8%,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4株占70.3%;经过一系列干预措施,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率及日感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8%和3.0‰下降至干预后的1.8%和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与护理对策,可以降低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结果,为临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7月1日-2013年6月30日住院患者感染标本173份,计算标本的种类、主要病原菌,并统计分析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结果感染标本以痰液、血液、尿液为主,分别占74.0%、11.0%、8.1%;共分离出病原菌173株,排名前6位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0.2%、11.6%、11.0%、8.1%、8.1%、6.4%;肠杆菌科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敏感率均为100.0%,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巴唑坦的敏感率为100.0%;鲍氏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为94.7%;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氨曲南的敏感率为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福平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和81.8%。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积极做好预防及治疗,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心血管内科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96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50例,占5.21%;具有典型症状58.00%、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20.00%、无症状者22.00%;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出致病菌9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2.41%、革兰阴性菌占61.22% 、真菌占18.37%;医院获得性肺炎组年龄(65.45±14.12)岁、心功能NYHA分级(2.43±0.34)级、有创检查治疗54.00%、制酸剂38.00%、预防应用抗菌药物36.00%,均高于无医院获得性肺炎组的(57.12±13.13)岁、(2.02±0.29)级、12.31%、17.36%、10.77% (P<0.05),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医院获得性肺炎住院时间(24.89±8.12)d、死亡率12.00%,高于无医院获得性肺炎组(14.89±6.23)d、1.11%(P<0.05).结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高,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应实施针对性措施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174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746例住院病人的感染发生率为14.95%:最主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占67.05%,其中上呼吸道占22.99%,下呼吸道占44.06%,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占17.62%.随之为胃肠道感染、皮肤感染、血液感染,分别为11.88%、9.96%、7.66%:共320个感染部位,其中单个221,合并两个部位者28例,合并多个者12例;年龄大于60岁,心功能分级在III级以上,住院时间大于1个月,合并有其他疾病,接受侵入性治疗.服用抗菌药物等均是引发心血管内科病人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且临床症状不典型,治疗要有针对性,避免侵入性操作以及抗生素的滥用,减少住院时间.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翻开包头市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历史,一位平凡的医者和他的事迹,总会让我们心存感动。他凭着自己对大医精诚的实践和不懈的努力,开创了内蒙及包头地区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的先河,赢得无数患者及家属和同行的赞誉、尊重。他就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包头市心血管内科知名专家,包头第四医院原书记、副院长王志革。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需要良好的求医环境以及更优质的配套服务。以人为本成为医护工作者的核心服务理念和主要任务,以确保患者在治病求医的过程中得到人性化的关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职工医院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4月—2014年4月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SPSS17.0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影响因素探讨。结果心血管内科38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例,医院感染率为7.2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4.29%。共分离3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3.63%,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7.26%和21.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抗酸药物的应用、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和心功能分级是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应增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