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凋亡相关基因Fas、sFas mRNA表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从转录水平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凋亡相关基因Fas、sFas表达情况 ,探索凋亡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荧光标记RT PCR半定量方法 ,以 β actin为内参照 ,对 5 0例SLE、2 4例RA和 2 4名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sFas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SLEFas、sFas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 ( 3 2± 1 8vs 2 1± 0 6,P <0 0 0 1和 1 2± 0 7vs 0 5 8±0 2 7,P <0 0 0 0 1) ,并且表达量与病情活动度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2 18,P =0 0 0 7和 0 4 188,P =0 0 3 7) ,而RA仅sFas表达增高 ( 0 9± 0 5vs 0 5 8± 0 2 7,P <0 0 1)。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存在异常 ,提示凋亡在SLE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Fas、Fas配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杨正国*综述梅长林审校关键词细胞凋亡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原CD95中图法分类号R329.28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患者血中出现大量的自身抗体,并表现为多系统损害,其发病机理与多基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研究手段的完善与对细胞凋亡作用的认识,现已证明细胞凋亡在免疫系统的发育以及免疫反应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LE患者及实验小鼠体内细胞凋亡紊乱,表明细胞凋亡过程可能参与SLE的发病。本研究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以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29例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凋亡及免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华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Fas蛋白的表达,旨在探讨SLE患者的免疫异常与细胞凋亡及其调控之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病 ,主要表观为自身T、B淋巴细胞的激活 ,多种自身反应性抗体的产生等 ,研究已表明 ,SLE病人外周血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异常 ,细胞凋亡异常[1,2 ] ,但细胞因子与凋亡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研究较少 ,我们选择白细胞介素 18(IL 18)对SLE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影响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对象 :SLE患者 5 0例 ,男性 4例 ,女性 46例 ,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ARA) 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 ,年龄 18~ 6 6岁 ,平均 31 6岁 ,活动期判断标准参照SLEDAI法[3 ] ,以≥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凋亡变化及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SLE患者及健康人骨髓MSCs,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Fas、Bcl-2表达水平及Caspase 8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榆测Fas、Bcl-2、Bax、Bcl-w、Caspase 8及凋亡细胞蛋白酶激活因子(Apaf)-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胞质细胞色素C表达水平;统计学采用Mann-Whitnev秩和检验.结果 SLE患者BMSCs凋亡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4±10)%和(14±9)%,U=0,P<0.05];SLE患者BMSCs抗凋亡因子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1±9)%和(56±18)%,U=0,P<0.05],其mRNA表达水平同样显著低于健康对照(0.2±0.2和2.4±0.7,U=24.P<0.05);SLE患者BMSCs胞质中细胞色素C表达显著增多[(56±21)%和(16±16)%,U=1,P<0.05].SLE患者BMSCs细胞内Caspase 8活性增强[(49±14)%和(16±12)%,U=0,P<0.05],但基因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8,P>0.05);S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BMSCs均高表达F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9,P>0.05).结论 SLE患者BMSCs凋亡增多,可能与Bcl-2表达减少、胞质中细胞色素C表达增多和Caspase 8活性增强,从而激活内源性及外源性凋亡途径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optosis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from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patients and the expression of apoptotic molecules.Methods BMSCs were isolated from bone marrow of SLE patients and normal controls by density eentrifugation and adhesive culture in vitro.The apoptosis of BMSCs were evaluated by TUNEL assay.The expressions of Fas.Bcl-2 and the activity of Caspase 8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Real-time PCR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gene expressions of Fas,Bcl-2,Bax,Bcl-w,Caspase 8 and Apaf-1.Meanwhile,cytochrome C was detect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t-test and Mann-Whitney rank test.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apoptotic BMSCs increased in SLE patients compared with healthy donors[(64±10)%vs [14±9)%,U=0,P<0.05 ].The expression of Bcl-2 in BMSCs of SLE patients was lower than the normal controls at protein leve[(11±9)%vs(56±18)%,U=0,P<0.05 ],and mRNA level(0.2±0.2vs 2.4±0.7,U=24,P<0.05).More cytochrome C positive pellets in the cytosolic fraction could be detected in BMSCs from SLE patients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 [(56±21)%vs (16±16)%,U=1,P<0.05].The activity of Caspase 8 was enhanced[(49±14)%vs(16±12)%,U=0.P<0.05 ],although with no significant difierence at mRNA Ievel.Both groups expressed Fas but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U=19,P>0.05).Conclusion BMSCs from SLE patients undergo more apoptosis,the mechanism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down regulation of Bcl-2,up-regulation of Cytoehrome C in cytoplasm and the activation of Caspase 8,which directs the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apoptosis pathways.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实时定量测定干扰素诱导基因[抗黏病毒1(MX1)基因,2′5′-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1),干扰素诱导蛋白44(IFI44)基因]表达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00例SLE患者,40例非SLE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0名健康对照的临床资料,取外周血抽提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运用SYBR green dye Ⅰ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T-PCR)在ABI PRISM 7000基因测序仪上检测患者和对照组的MXI、OAS1和IFI44定量表达水平(以△CT值表示)的差异,并与各临床指标及病情活动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SLE患者总体的MX1、OAS1、IFI44 mRNA △CT值(3.4±1.8,4.2±1.5,8.8±2.2)明显高于非SLE患者组(2.4±0.4,3.4±0.7,5.4±2.1)和健康对照组(2.3±1.2,2.6±0.7,5.2±2.0);②SLE患者组的OAS1、IFI44 mRNA △CT值在不同活动度的SLE组内[非活动组(3.8±1.4,3.2±1.8);轻度活动组(4.8±1.5,8.0±2.2);重度活动组(6.0±1.4,12.1±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SLE患者组的OAS1、IFI44 mRNA△CT值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之间有相关性(r=0.338,0.380);④在有关节炎的SLE患者中,其MX1、OAS1、IFI44表达水平升高,与无关节炎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⑤在狼疮肾炎组内,IFI44mRNA △CT值表达(2.2±1.1)与非狼疮肾炎组(3.2±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⑥SLE组内3个基因表达存在高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干扰素诱导基因MX1、OAS1、IFI44在SLE患者中均有表达上调现象,OAS1、IFI44 mRNA实时定量表达水平对SLE患者的病情活动度判断有意义,且三者在SLE的发生发展中亦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新发现的4个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基因与SLE发病的相关性,为SLE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前期基因芯片工作中筛选得到4个在55例SLE患者及正常对照之间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染色体定位发现其位于SLE连锁的染色体区段。应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该4种基因在SLE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的表达。结果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RIM基因ΔCt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P<0.05),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0.61倍;IL-4R基因与EGR1基因的Δ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5),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的2.62、2.03倍;KLRC1基因的Δ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5.33倍。在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TRIM基因ΔCt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0.56倍;IL-4R基因与EGR1基因的Δ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5),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的2.55、1.74倍;KLRC1基因的Δ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5.19倍。在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由于B细胞淋巴所占淋巴细胞比率过低,基因检测数据不稳定,故未作统计学分析。4种狼疮疾病相关基因与狼疮活动指数SLEDAI无相关性。结论SLE患者TRIM,IL-4R,KLRC1和EGR1基因与正常人相比有明显差异,但与疾病活动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实验将探讨腹主动脉缩窄所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Fas及Fas蛋白配体 (FasLigand ,FasL)基因表达的变化 ,揭示二者与心力衰竭发展过程的关系。方法 以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 3 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手术左室代偿性肥厚组 (简称肥厚组 )及手术心衰组。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观察发生心衰的大鼠和同期仅左室肥厚而未发生心衰的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 ,同时以免疫组化ABC显色法分别检测Fas与FasL蛋白水平变化 ,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Fas基因mRNA的表达改变 ,从而探讨心肌组织中Fas基因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二者在心衰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假手术组心肌中仅有少许心肌细胞凋亡 ,实施手术的代偿性肥厚组与心衰组大鼠均有心肌细胞凋亡发生 ,但心衰组心肌细胞凋亡的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经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4周 ,左室肥厚而未发生心衰的大鼠其心肌组织Fas蛋白阳性染色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但Fas配体蛋白阳性染色指数与假手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而发生心衰的大鼠其心肌组织Fas及Fas配体蛋白阳性染色指数明显高于肥厚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与假手术组和肥厚组相比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细胞Fa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我国常见的、以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处于分化和成熟阶段的淋巴细胞的异常凋亡,使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未被清除,导致了SLE的发生。已研究发现〔1〕,SLE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Fas的表达增高,但尚未见到他们与临床相关性的报道。为此,我们应用FITC标记的鼠抗人Fas(CD95)IgG1单抗,在流式细胞仪下观察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as的表达,以探讨Fas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检测…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近几年来对狼疮动物模型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研究发现,阐述细胞凋亡、凋亡基因或自身基因与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着重于自身反应性T、B细胞克隆的激活,自身隐蔽抗原的释放,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其致病作用等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定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Fas受体的分子数(Fas/T),探讨其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指导作用。方法 36例活动期SLE患者,分别给予泼尼松、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在入院3d内、出院时(平均住院天数为22.6d)和出院后4周复诊时,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Fas定量流式细胞试剂盒荧光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上表达Fas受体分子数(Fas/T)进行检测。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随着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到出院时T细胞表面Fas/T呈明显升高;出院后4剧复诊时T细胞表面Fas/T呈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表面Fas/T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l)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治疗前后T细胞表面Fas/T与抗dsDNA抗体、C3和C4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SLE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Fas/T与SLE的活动性呈正相关,可作为一种评价SLE疾病活动性的指标,对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由Fas介导的淋巴细胞凋亡是引起SLE免疫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也是判断狼疮活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5个干扰素(IFN)诱导基因(IFIT1、IFIT4、OAS1、OASL、ISG15)的表达及其与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SYBRgreen dye I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76例SLE患者与54名健康对照人的IFIT1、IFIT4、OASL、OASL及ISG15 mRNA表达水平(以-AACt值表示),并且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抗核抗体(ANA)及抗dsDNA抗体等指标比较,分析IFIT1、IFIT4、OAS1、OASL、ISG15 mRNA表达水平以及上述常规检测指标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SLE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FIT1、IFIT4、OAS1、OASL及ISG15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SLE活动组与SLE缓解组比较,IFIT1、IFIT4、OAS1、OASL及ISG15 mRNA表达增高(P<0.05);SLE组IFIT1、IFIT4、OAS1、OASL及ISG15 mRNA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P<0.05).②SLE组IFIT1、IFIT4、OAS1、OASL及ISG15 mRNA表达水平均与SLEDA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5,P<0.05).③ESR、CRP、补体C3、C4、ANA与IFIT1、IFIT4、OAS1、OASL、ISG15 mRNA表达水平及SLEDAI积分均无相关性,抗dsDNA抗体与IFIT1、IFIT4、OAS1、OASL、ISG15 mRNA表达水平及SLEDAI积分呈正相关(r>0.5,P<0.05).结论 SLE患者IFIT1、IFIT4、OAS1、OASL及ISG15的表达水平在SLE患者中显著增高,并且与SLEDA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对SLE患者病情活动度和病情严重度的判断均有较大价值,抑制这5个基因的表达可能为SLE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 探讨活动期SLE患者体内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淋巴细胞凋亡变化,了解T、B淋巴细胞的调亡改变及与SLE有关实验室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 ①活动期SLE患者中血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DNA断裂百分率也低于正常(P〈0.01,P〈0.01);②B淋巴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1);③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与SLE有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具有相关性。结论 细胞凋亡的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年来其起始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随着对狼疮鼠动物模型研究的深入 ,发现淋巴细胞凋亡参与了SLE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旨在了解人类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情况与其发病、疾病活动及抗dsDNA抗体产生的关联。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2 4例SLE患者均符合 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 (ARA)SLE诊断标准 ,全部为我院 1998年 3月至 1998年 12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女性 2 2例 ,男性 2例 ,年龄 17~ 6 3岁 ,平均 32岁 ;病程 3个月~ 10年 ,平均 2年。根据临床…  相似文献   

15.
细胞凋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华  王吉波 《山东医药》2005,45(16):80-81
近来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与细胞凋亡异常有密切联系。体内外多种因素(如凋亡相关基因缺陷或表达异常、细胞因子)均可引起或影响细胞的凋亡过程,从而影响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另外,细胞凋亡异常和凋亡小体清除障碍,使自身组织成分变性浓聚于凋亡小体,从而具有免疫原性,亦可导致SLE。现结合文献对细胞凋亡与SLE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SLE患者的细胞凋亡率增加,同时又存在对凋亡细胞的清除障碍。未被清除的凋亡物质获得免疫原性,不断攻击机体免疫系统,破坏了对自身抗原的中枢和外周耐受机制,导致SLE的发病。因此,认识到SLE是一种细胞凋亡失调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助于治疗策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凋亡基因Fas系统与心力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而Fas作为凋亡信号传导途径的重要基因,在心衰患者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故血清sFas与sFasL可以反映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衰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解观察SLE患者休内细胞凋亡情况,并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进行了检测,方法:应用最新的AnnexinV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细胞。结果: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12.61±6.32,n=2)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4.47±3.39,n=8,P〈0.01)及正常人(5.13±3.37,n=11,P〈0.001),但与SLAM评分无相关,活动期患者初发病组(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干扰素诱导蛋白 44(IFI44)基因实时定量表达水平与SLE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00例SLE患者,40例非SLE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0名健康对照人群的临床资料,抽提外周血总RNA并逆转录成eDNA,运用SYBRgreen dve Ⅰ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患者和对照组的IFI44基因定量表达水平,并对其与各临床指标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及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SLE患者组的IFI44拷贝数26.8±5.3明显高于非SLE组7.4±2.7(P=0.0012)和健康对照组5.2±2.0(P=0.005);而非SLE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SLE重度活动组患者IFI44表达量63.1±22.4明显高于非活动组9.2±1.8(P=0.000)和轻度活动组患者28.0±7.2(P=0.015).③SLE患者组的IFI44拷贝数与SLEDAI积分之间呈正相关(r=0.38,P=0.000),与尿蛋白定量(24 h)也呈正相关(r=0.42,P=0.000).结论 IFI44基因在SLE患者中有明显表达上调现象;检测IFI44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SLE患者病情活动状况.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44 (IFI44) gene in the leukocytes of the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an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level and disease activity. Methods Mononuclear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from 100 SLE patien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40 disease controls and 40 healthy donors (HD)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IFI44 was evaluat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Comparisons between groups were performed with ANOVA,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level of expression was higher in SLE patients than disease controls and healthy donors (26.8±5.3, 7.4±2.7, 5.2±2.0,respectively) (P=0.0012, P=0.005), but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disease controls and healthy donors. Mild disease activity and the SLE patients with stable disease (63.1±22.4, 28.0±7.2, 9.2±1.8, respectively)and 24 hours urine protein level (r=0.42, P=0.000). Conclusion IFI44 is demonstrated to be highly expressed in SLE patients. The level of IFI44 may be a promising candidate biomarker for identifying SLE activity.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基因IFIT1的功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基因IFIT1的功能。方法 首先将IFIT1从穿梭表达克隆转入真核表达克隆,然后转导进入Jurkat细胞系,用有限稀释法筛选单克隆;再用CD3和CD28刺激单克隆,检测膜分子的表达、细胞凋亡、增生、细胞因子分泌等免疫生物学指标;最后应用RNAi技术,下调IFIT1的表达,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比较分析IFIT1的功能。结果 IFIT1的过表达在T细胞中能诱导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的分泌增加,下调IFIT1的转录水平后能部分下调IL-4和IL-10表达,而与细胞膜分子的表达、细胞的增生、凋亡无关。结论 SLE相关新基因IFIT1在细胞因子的产生中起了重要作用,可能与Th1/Th2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