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Christopher E.Wolfla主编,范涛教授主译,王忠诚院士作序的《神经外科手术图谱-脊髓脊柱及周围神经分册》(原书第2版),已于2011年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由国际上125位脊柱专家参与编写,本书  相似文献   

2.
由Christopher E.Wolfla主编,范涛教授主译,王忠诚院士作序的《神经外科手术图谱-脊髓脊柱及周围神经分册》(原书第2版),已于2011年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由国际上125位脊柱专家参与编写,本书  相似文献   

3.
由Christopher E.Wolfla主编,范涛教授主译,王忠诚院士作序的《神经外科手术图谱-脊髓脊柱及周围神经分册》(原书第2版),已于2011年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由国际上125位脊柱专家参与编写,本书  相似文献   

4.
中国脊柱神经外科的春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几乎所有的脊柱疾病最终都表现为脊髓及神经受压的症状,因此,从神经外科的角度处理这些疾病,更有利于脊髓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和保护。在神经外科众多专业中,脊柱神经外科专业正是由于这一需求而出现的,它不仅包括传统的脊髓手术,还包含脊柱的手术,如脊柱各种退行性疾病、脊柱外伤、肿瘤及各种畸形等。  相似文献   

5.
由徐启武教授主编的《脊髓脊柱外科学》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9年7月出版。该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作者在脊髓髓内肿瘤、椎管内外肿瘤、脊髓血管畸形和颈椎病等手术治疗方面的独到见解,描述了脊髓脊柱外科领域的导航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和新颖的脊柱内固定技术等脊髓脊柱疾病的新进展,既有实验研究、又有临床实践,既有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6.
脊柱脊髓疾病临床研究十年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近10年来,脊柱外科迅速发展.随着材料学、生物力学等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材料、新方法及新技术得到不断发展,脊柱外科领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脊髓损伤、脊柱疾病的基础研究和手术技术,以及生物力学及相关生物制品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神经外科学界应重视脊髓脊柱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脊髓脊柱疾病是一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神经外科疾病。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介入神经放射技术与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观念的引入,基础研究的逐步开展,以及磨钻、各类手术器械和固定材料的不断面世,神经外科界对各类脊髓脊柱疾病的认识与诊疗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椎管内肿瘤、脊髓脊柱血管畸形和脊髓脊柱先天性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对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术中内固定、内窥镜、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术中电生理监护和疼痛治疗等,也在一些神经外科单位开展了起来,迈开了可喜的步伐。然而,由于这类疾病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仍给正确诊断与进一步提高疗效带来一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学习、推广与探索新技术、新经验,不断加深与拓宽实践领域,进一步理解脊髓脊柱疾病,提高显微手术技巧,规范我们的医疗措施,以减少治疗伤残率和提高疾病治愈率。为此,下面一些观念希望引起神经外科医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重视脊髓脊柱外科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笔者在段国升教授等前辈的指导下,于脊髓脊柱外科方面做了些工作,但涉足的领域有限,开展的深度也还不够,要写出较高水准的述评来,颇感为难。国内神经外科界尽管在该领域已取得不少成就,有些疾病(如脊髓内肿瘤等)的手术治疗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就总体而言,神经外科医师对脊髓脊柱外科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唤起各位同道更多的关注,切实加强脊髓脊柱疾病的临床诊治及相关基础研究,殊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发展脊柱脊髓神经外科是每位神经外科医师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发挥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和掌握脊柱脊髓应用解剖及相关技术,是拓展神经外科脊柱脊髓手术的关键,为此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拟定于2011年11月20—27日举办第六届神经外科脊柱脊髓应用解剖与手术技术高级研修班。届时将邀请国内脊柱脊髓专家进行相关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0.
MRI可三维立体地显示脊柱诸解剖结构和脊髓,现已成为脊柱疾患的一种重要影像学诊断方法。作者于1939年间,应用MRI诊断疑难脊柱疾患57例,现就其临床应用价值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7例,男34例,女23例。年龄最小者29岁,最大者60岁,平均46.8岁。临床诊断、X线检查、脊髓造影及CT扫描结果见附表。附表 57例脊柱疾患四种检查结果和临  相似文献   

11.
F波是周围神经受到一个超强刺激后神经冲动沿着运动神经逆向脊髓传导,兴奋脊髓前角细胞,冲动再沿着运动神经传出并在肌肉记录到的复合动作电位。F波可以反映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兴奋性、评估运动神经元和运动神经通路的完整性。脊柱脊髓疾病包括脊柱外伤、缺血、肿瘤、退行性病变等。本文就F波在神经脊柱脊髓疾病中的诊断、术中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F波是周围神经受到一个超强刺激后神经冲动沿着运动神经逆向脊髓传导,兴奋脊髓前角细胞,冲动再沿着运动神经传出并在肌肉记录到的复合动作电位。F波可以反映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兴奋性、评估运动神经元和运动神经通路的完整性。脊柱脊髓疾病包括脊柱外伤、缺血、肿瘤、退行性病变等。本文就F波在神经脊柱脊髓疾病中的诊断、术中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神经外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14-04-04-015(国)“全国脊髓脊柱外科高级学习班”拟于2014年10月12-15日在北京召开。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脊髓脊柱领域知名专家王振宇教授、刘忠军教授、刘晓光教授、王超教授、孙宇教授、王少波教授、郭邵庆教授、谢京城教授、刘彬教授、李振东教授、马长城教授等共同参与授课。授课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通过专题讲座、交流讨论、手术演示互动等全面介绍复杂脊髓肿瘤、脊髓空洞、脊髓栓系综合征、脊髓血管性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脊髓手术术中电生理监测、脊髓手术后脊柱稳定性问题及相关的内固定技术、脊柱肿瘤的手术治疗、寰枢椎疾病外科治疗以及与神经外科相关的椎管狭窄、颈椎病等脊髓脊柱外科疾病的新进展、新技术与新方法。诚挚邀请神经外科和骨科医生参加此次学习班,为了保证授课质量,每期限招学员20名。录取以报名先后排序,学习班结束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I类8学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脊柱脊髓肿瘤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3D打印辅助手术治疗的9例复杂脊柱脊髓肿瘤病例资料.结果 术前3D打印脊柱脊髓肿瘤模型清晰准确显示肿瘤位置和形态,及其毗邻血管和椎体的空间结构和关系.6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3D打印技术在脊柱神经外科手术中可有效辅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术中CT辅助下椎弓根固定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术中CT辅助下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的39例脊柱脊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脊柱脊髓损伤6例,颅颈交界区畸形6例,脊柱退行性变14例,脊柱脊髓肿瘤13例;术后应用Gertzbein-Robbins分级评价螺钉植入的精确性。结果 椎弓根螺钉固定总数为112枚,术中根据CT影像进行位置修正的螺钉共38枚;其中脊柱脊髓损伤23枚,颅颈交界区畸形8枚,脊柱退行性变40枚,脊柱脊髓肿瘤41枚;颈椎 23枚,胸椎48枚,腰椎41枚。根据Gertzbein-Robbins分级0级105枚,1级5枚,2级2枚。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脑脊液漏2例、神经损伤1例,未发生与螺钉植入直接相关的并发症,也无二次翻修病例。结论 术中CT能够帮助术者在术中发现位置不良的椎弓根螺钉并对其进行修正,提高椎弓根螺钉植入固定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神经外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脊髓脊柱外科学习班"拟于2012年10月21-25日在北京召开。学习班将邀请国内神经外科、脊柱外科知名专家共同参与授课。授课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通过专题讲座、疑难病例讨论、手术演示等,全面介绍复杂脊髓肿瘤、脊髓空洞、脊髓拴系综合症、脊髓血管性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脊髓手术术中电生理监测、脊髓手术后脊柱稳性问题及相关的内固定技术、寰枢椎疾病外  相似文献   

17.
脊柱神经外科在许多欧美国家得到全面发展,许多神经外科中心脊柱外科手术量达神经外科全部手术量的一半,由此可见脊柱神经外科的巨大发展潜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神经外科较少涉及脊柱脊髓疾病的治疗,相关领域诊断与治疗技术相对落后。发展我国脊柱神经外科技术刻不容缓,人才培养和储备是最大瓶颈,本文提出的神经外科脊柱亚专科住院医师培训方案旨在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进行椎管内手术的方法.方法 对35例椎管内病变,包括椎管肿瘤、脊髓栓系以及脊髓空洞的患者,采用硬质内镜下后正中3 cm小切口行椎管内病变的手术治疗.结果 35例患者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不需进行制动.随访3 -53个月,原有临床症状减轻或者消失,无脊柱不稳定发生;影像学复查,12例椎管内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2例;脊髓空洞较前缩小,脊髓栓系解除.结论 神经内镜下进行椎管内手术,方法可行、创伤小,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治疗脊柱侧弯合并椎管内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与结果共6例脊柱侧弯合并椎管内病变患者均完成一期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470.83±136.20)min,术中出血量1350(625,2150)ml,融合椎体节段(11.00±2.76)个;术后冠状位侧凸角度(19.60±5.94)°,矢状位后凸角度(25.80±10.87)°,均较术前改善(P=0.007,0.005);脊髓拴系行脊髓拴系松解术,表皮样囊肿、节细胞胶质瘤和椎管内脂肪瘤行椎管内病变切除术,脊髓空洞症不予特殊处理;无神经功能缺损恶化;术后下肢肌力增高,肌张力降低;排尿障碍改善。术后住院(8.83±3.31)d,无一例出现感染、脑脊液漏、脊柱内固定失败、椎弓根螺钉和钛棒断钉断棒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无一例死亡。术后随访(7.50±1.22)个月,均无神经功能缺损恶化、迟发性感染和假关节形成,均未出现矫形丢失。结论一期手术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脊柱侧弯合并椎管内病变,术后神经功能改善,通过截骨可以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既能手术全切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又能维护和保证术后脊柱稳定性的最佳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作者采用显微手术结合术中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和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的129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硬膜外椎间孔内外沟通型49例,硬膜下椎间孔内外沟通型68例,椎旁巨大型12例.术中采用脊髓肌电或脊髓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相应节段脊髓和脊神经功能.对肿瘤侵犯椎体、椎弓根或椎间关节严重影响到脊柱稳定性时,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行相应节段椎体重建和(或)椎弓根固定融合手术.结果 手术全切123例,近全切除6例;切除肿瘤后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手术47例,其中3例行颈前路椎体重建及固定融合术,44例行经椎弓根后路脊柱内固定术.术后病理:神经鞘瘤99例,神经纤维瘤8例,脊膜瘤9例,节细胞神经瘤5例,畸胎瘤1例,其他恶性肿瘤7例.术后2周原术前神经功能改善122例,症状同术前6例,加重1例.无手术感染、瘫痪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40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122例良性肿瘤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无加重及复发病例.7例恶性肿瘤患者中,3例死亡.结论 全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同时,行相应的椎体重建和脊柱内固定手术,是治疗此类肿瘤、维护脊柱稳定性并巩固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