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病理改变及甘草次酸对大鼠新生血管化角膜模型行穿透性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的影响。方法 利用缝线诱发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在角膜新生血管形成1周后将48只大鼠分成甘草次酸加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甘草次酸组和对照组。各组均行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角膜植片中CD4^ 细胞,CD8^ 细胞,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α受体,Ⅱ类主要组织兼容性抗原,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的表达。结果 排斥的角膜组织大量表达上述免疫细胞和分子,甘草次酸可以对这些细胞和分子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甘草次酸抑制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化,增殖,延长角膜移植的的存活时间,并能强化地塞米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大鼠右肺辐照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54只Wistar种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6只、单纯照射组(B组)24只、照射加中药组(C组)24只。6MV-X直线加速器对B、C组大鼠右肺进行分次照射(5Gy/次,1次/周,总剂量30Gy),于照射后第6、8、12、26周处死,每组各6只大鼠,A组6只于第6周末处死,取抗凝全血进行流式细胞检测CD4+、CD+8、CD4+/CD+8的动态变化。结果:B组大鼠各时相点外周血CD4+/CD+8比值下降,显著性低于A组(P<0.05)。C组大鼠各时相点外周血中CD4+/CD+8比值均高于B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具有减轻大鼠右肺辐照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损伤作用且有助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菊花决明散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角膜缝线法诱导受体角膜新生血管,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建立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模型。术后治疗组采用每天菊花决明散方0.1g/2 mL灌胃,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 mL灌胃,观察植片存活状况;应用组织病理学、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对受体局部和全身免疫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大鼠角膜植片存活时间为(14.50±3.55)天,明显长于生理盐水组的(8.25±0.71)天(P<0.01);治疗组术后虹膜铺片Fas、FasL的表达低于对照组;术后14天外周血中CD+4CD+25FOXP3+阳性细胞治疗组[(14.81±2.58)%]高于对照组[(5.11±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房水中IL-2浓度低于对照组而IL-10浓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菊花决明散方对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模型大鼠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COPD对照组(B组)、GBE早期干预组(C组)、GBE后期干预组(D组)、红霉素早期干预组(E组)及红霉素后期干预组(F组),每组15只。对B、C、D、E和F组采用烟雾吸入、冷空气刺激等复合因素对大鼠进行28 d COPD造模,C和D组分别在1~14 d和29~42 d用GBE干预,E和F组分别在1~14 d和29~42 d用红霉素干预,检测各组血清、BALF前后CD4~+、CD8~+含量,并计算CD4~+/CD8~+比值。结果 B组血清与BALF中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A组(P0.05),CD8~+的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C、D两组血清与BALF中CD4~+、CD4~+/CD8~+比值明显高于B组(P0.05),CD8~+含量明显低于B组(P0.05);C、D、E和F组之间CD4~+、CD8~+、CD4~+/CD8~+比值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BALF中CD4~+的含量明显高于E、F组(P0.05)。结论 GBE可通过增加COPD大鼠血清及BALF中CD4~+含量,提高CD4~+/CD8~+比值,降低CD8~+含量,实现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杨潇  林胜璋  荆河  徐贤绸  童洪飞 《中草药》2008,39(5):740-742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作用的最佳时机.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按照给予大黄素的时间不同,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作为对照组,B、C、D 3组分别于术前8 d至手术当天、术前4 d至术后4 d、术后1-8 d以ip给予大黄素50.0 rag/(kg·d).观察各组大鼠存活时间和移植肝组织病理变化,并确定排斥活动指数(RAI).结果 D组术后受者存活时间为(25.3±3.2)d,比其他3组明显延长(P<0.05);D组移植肝的RAI为6.12±0.55,比其他3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 于肝移植术后1~8 d给予大黄素对大鼠移植肝的排斥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显著延长移植大鼠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桃核承气汤对β-淀粉样蛋白(Aβ)损伤大鼠脑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IL-6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利用立体定位仪将PBS注射到大鼠双侧海马)、痴呆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后三组注射Aβ1-42全长肽)。造模7 d后,中药组以灌胃法(ig)给予加味桃核承气汤20 ml(20 mg.kg-1)治疗,西药组ig给予尼莫地平20 ml(15 mg.kg-1)治疗,同时空白对照组和痴呆组给予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21 d。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四组大鼠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相对数及CD4+/CD8+比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6含量,以上指标各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β损伤痴呆大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增高(P<0.01),CD8+T淋巴细胞降低(P<0.05),CD4+/CD8+增高(P<0.01),IL-6含量显著增高(P<0.01);而痴呆大鼠应用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减少,CD4+/CD8+降低,IL-6水平降低,三组指标与痴呆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且中药治疗组与应用Ca离子阻断剂尼莫地平西药治疗结果相似,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桃核承气汤能纠正T淋巴细胞亚群比率失调、降低血清IL-6含量,从而发挥其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PV感染引起宫颈病变后,宿主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方法:PCR扩增后,经核酸杂交,分高危组、低危组和正常对照组;BD-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及IL-2的含量。结果:CD3+T细胞:三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1);CD4+T细胞:A、B组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且A组低于B组(P<0.025);CD8+T细胞:A组低于B、C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B、C组差异无显著性(P>0.25);CD4+/CD8+比值:A组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IL-2:A、B组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A、B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免疫功能低下是HPV不易治愈和反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紫草素(Shikonin)对荷肝癌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腋窝皮下注射肝癌Wal ker-256细胞的方法建立荷肝癌移植瘤大鼠模型,设紫草素[40、20、10 mg/(kg·d)]组和顺铂[2 mg/(kg·d)]组(n=20),腹腔注射给药,疗程14天。观察大鼠瘤体生长状况并计算抑瘤率,苏木精-尹红(HE)染色观察瘤体组织形态结构;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 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流式细胞术(f l owcyt omet r y,FCM)检测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百分率并计算CD4~+/CD8~+比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紫草素组荷肝癌大鼠瘤体缩小且硬度降低,瘤体组织呈现细胞皱缩、组织片状坏死等病理性改变;紫草素各剂量组抑瘤率升高(P0. 05);紫草素[40、20 mg/(kg·d)]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P0. 05),血清中IL-2、TNF-α含量降低(P0. 05),紫草素[40 mg/(kg·d)]组大鼠血液中CD4~+百分率升高(P0. 05)、紫草素[40、20 mg/(kg·d)]组大鼠CD8~+降低且CD4~+/CD8~+比值升高(P0. 05)。结论:紫草素具有提高荷肝癌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紫草素能够有效提高脾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IL-2、TNF-α含量以及提高CD4~+百分率、降低CD8~+百分率而提高CD4~+/CD8~+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9.
菊花决明散加减防治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防治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总结了菊花决明散加减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24眼的临床情况,并进行了小样本的实验研究。结果临床患者用药7~14天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混浊和水肿得到不同程度改善;预实验结果证实中药组大鼠角膜移植后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复方菊花决明散具有缓解对角膜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黄素抗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LEW→BN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组(排斥反应组)、B组(CsA组)、C组(大黄素组)3组,每组15只大鼠,术后每天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d、环孢素A(CsA)10.0mg·kg-1·d-1、大黄素50.0mg·kg-1·d-1,连续用药8天,停药后每组处死6只大鼠取肝脏组织观察急性排斥活动指数(RAI)和肝细胞凋亡指数(AI),其余大鼠继续饲养以观察存活期。结果:A、B、C组大鼠存活期(天)分别为9.50±1.64、21.57±2.15、21.29±2.21,B、C组存活期较A组明显延长(P<0.01),B、C组间存活期无明显差别(P>0.05)。A、B、C组RAI分别是7.67±0.98、5.17±0.40、5.83±0.75,AI分别是35.83±2.32、15.83±1.33、16.50±2.35。B、C组的RAI、AI较A组均明显降低(P<0.01),B、C组间差别均无意义(P>0.05)。结论:大黄素能有效减少大鼠肝移植术后肝细胞的凋亡,抑制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清肺汤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化疗方案治疗,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组在化疗前2d加用益气清肺汤治疗。21d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证候变化、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变化。结果:两组中医临床证候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改善率分别为83.3%和60.0%(P〈0.05);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2个周期化疗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较化化疗前有所增加(P〈0.05)。两组组间比较,化疗后治疗组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清肺汤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改善中医临床证候、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肝动脉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评价指标。方法:将102例肝转移瘤患者随机等分为3组:A组单纯接受肝动脉一次性冲击化疗;B组肝动脉化疗后,给予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C组肝动脉化疗后,肝动脉内留置导管持续灌注艾迪注射液。比较3组经6个治疗周期前后肿瘤的大小、T细胞亚群情况以及化疗药物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情况。结果:3组有效率分别为41.2%,47.1%,67.6%,B组和A组,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细胞亚群改善和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B、C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B、C组分别与A组比较差别明显(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肝动脉持续灌注治疗肝转移瘤能够提高近期疗效,可能优于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起到为协同、增效、减毒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动态观察苏木对Lewis肺癌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并研究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建立Lewis肺癌C57BL/6小鼠肿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苏木低、高剂量组,化疗组,化疗加苏木低、高剂量组共6组,连续灌胃给药21天。于第7、14、21天分3批处死小鼠,动态观察各组抑瘤率、抑转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移植瘤细胞CD44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P-选择素浓度。结果除苏木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给药组在3个时间点瘤重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且化疗加苏木高剂量组低于同期化疗组(P0.05,P0.01)。瘤细胞CD44~+表达:第7天,苏木高剂量组、化疗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第14天,化疗加苏木低、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0.01,P0.05);第21天,化疗加苏木低、高剂量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选择素浓度:第7天,各给药组低于模型组(P0.05,P0.01);第14天,用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化疗加苏木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苏木及苏木联合化疗可以抑制Lewis肺癌的生长,并可以抑制小鼠瘤细胞CD44、血清P-选择素等黏附因子的表达。其抑制转移的机制可能与降低CD44、P-选择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调补肺肾(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三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的影响及远后效应。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和氨茶碱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香烟熏吸联合细菌感染法制备COPD模型,于第9周起3个中药组及氨茶碱组分别给予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益气滋肾方及氨茶碱灌胃至第20周。分别于第20、32周观察肺组织病理、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CD4+CD25+的变化。结果第20、32周时,模型组肺组织损伤明显,外周血和BALF中CD3+、CD4+、CD8+、CD4+CD2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3个中药组及氨茶碱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升高(P〈0.05,P〈0.01);3个中药组外周血和BALF中CD3+、CD4+显著高于氨茶碱组(P〈0.05,P〈0.01);补肺健脾组外周血CD4+较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升高(P〈0.01)。第20周时,补肺健脾组较氨茶碱组升高(P〈0.01);3个中药组CD4+水平较氨茶碱组明显升高(P〈0.05,P〈0.01)。第32周时,3个中药组和氨茶碱组CD4+/CD8+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补肺健脾组和补肺益肾组CD4+较氨茶碱组升高(P〈0.05,P〈0.01)。与第20周比较,补肺健脾组第32周BALF中CD4+/CD8+显著升高(P〈0.05),益气滋肾组外周血和BALF中CD4+CD25+显著降低(P〈0.05)。结论调补肺肾三法治疗COPD的疗效和远后效应机制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水平有关,其中补肺健脾方在调节外周血和BALF中CD4+、CD4+/CD8+方面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仙方活命饮辅助治疗妇科术后感染疗效和作用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术后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30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用药预防术后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仙方活命饮。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血清指标和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67%,高于对照组的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用药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D+3、CD+4、CD+4/CD+8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3 d、术后5 d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5 d的PCT、CRP、WBC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方活命饮应用妇科手术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血清指标和免疫功能,缩短了患者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生化汤对甲氨蝶呤(MTX)诱导的干扰素-γ (interferon-γ, IFN-γ)免疫抑制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清利防石汤干预胆色素结石术后结石复发的机制。方法将125例因肝内外胆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随机分为清利防石汤组(A组)、胆维他组(B组)及对照组(C组),给予相应干预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胆汁中游离胆红素(UCB)、胆汁酸(TBA)、钙离子(Ca^2+)及肝功能变化,测定胆道内压变化,1年后B超随访结石复发情况。结果①治疗后A、B两组肝功能ALT、AST、TBIL的降低幅度均显著大于C组(P〈0.05),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后A、B两组UCB、Ca^2+的降低幅度及TBA升高幅度均显著大于C组(P〈0.05),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治疗后,A组胆道内压力降低幅度大于B、C两组(P〈0.05),B、C两组之间胆道压力降幅无显著差异(P〉0.05)。④A组的复发率低于B、C两组(P〈0.05)。结论清利防石汤可改善胆色素结石术后患者肝功能,改变胆汁成分,降低胆道压力以预防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祛风通络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结蛋白(Desmin)和CD2相关蛋白(CD2-asso—ciatedprotein,CD2AP)的作用。方法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备肾病模型。3周后造模成功,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2只),模型对照组(B组,8只),祛风通络方小、中、大剂量组(C组、D、E每组8只)和阳性对照组(F组,8中)。从第4周起,A组和B组给生理盐水,C—E组分别给祛风通络方1.O、2.1、4.2g/mL,F组给泼尼松25mg/kg。各组均灌胃给药,10mL/kg,1次/天,连续28天。期间进行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实验结束时电镜观察超微结构、Real-timePCR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足细胞骨架蛋白DesminmRNA、裂孔隔膜蛋白CD2AP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1)与B组比较,C、D、E、F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B组比较,C、D、E组ALB均有所升高,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O.05);TC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TG反而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电镜观察发现,D、E、F组与B组比较,足细胞形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特别是足突结构、足突数目改善明显,其D、E组改善更明显。(4)阿霉素肾病大鼠中DesminmRNA、CD2AP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干预后,与B组比较,C、D、E、F组DesminmRNA和CD2AP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5)与A组比较,B组Desmin、CD2A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E、F组CD2AP蛋白表达明显降低,D、E、F组Desm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C、D、E组Desmin及CD2AP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C、D组CD2AP蛋白表达明显高,E组CD2AP蛋白表达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Desmin蛋白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通络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伴随着改变足细胞骨架蛋白Desmin及裂孔隔膜蛋白CD2AP基因表达的改变而实现。  相似文献   

19.
腹安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安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腹安汤高、中、低剂量组、得舒特组;用寒冷-束缚刺激法制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给药7天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血中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降低,CD8+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安汤高、中、低剂量组及得舒特组与模型组比较,血中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升高,CD8+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CD3+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安汤可升高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外周血中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降低CD8+水平,从而提高和改善细胞免疫功能,达到治疗D-IBS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黄芪建中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大鼠mtDNA ATPase6、ATPase 8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A组(正常对照组)、B组(COPD模型组)、C组(黄芪建中汤高剂量组)、D组(黄芪建中汤中剂量组)、E组(黄芪建中汤低剂量组)、F组(金水宝胶囊组),每组20只.后五组采用气管内注射脂多糖(LPS)加烟熏的方法制作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药8周,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动脉血mtDNA ATPase6、ATPase 8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A组的荧光生长曲线呈明显阳性;B组大鼠mtDNA ATPase6、ATPase8荧光反应较A组明显下降(P<0.01);与B组相比:C组、D组、E组、F组荧光反应明显升高(P<0.01),升高的次序为C组>D组>F组.C组与D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D组与E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C组、D组与F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模型组大鼠mtDNA ATPase6、ATPase8基因表达量减少,黄芪建中汤对mtDNA ATPase 6、ATPase 8的基因表达有明显的保护与恢复作用,疗效优于金水宝胶囊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