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服磺脲类、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应用罗格列酮的疗效.方法:将52例磺脲类、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和对照组.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的血糖控制、胰岛素用量、血脂、体重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罗格列酮组血糖控制良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胰岛素剂量减少21.7%,而对照组胰岛素剂量却增加了19.1%.罗格列酮组甘油三酯较前有明显下降(P<0.01),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于口服磺脲类、二甲双胍药联合胰岛素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罗格列酮能使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陈兴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29-8630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罗格列酮4 mg,1次/d;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0.5g,3次/d;共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重、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体重、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更明显.结论 罗格列酮能够治疗T2DM合并NAFLD患者,通过改善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疗效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饮食运动和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血糖控制不佳,予观察组加沙格列汀,对照组加格列齐特,口服治疗,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WC)、体质量指数(BMI)、血糖(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功能(AST、ALT、GGT)、血脂(TC、TG)、血尿酸(S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脏B超的变化情况.并判断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均有明显下降(P<0.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肝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TG、SUA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脂肪肝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疗效明确,改善脂肪肝及胰岛素抵抗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磺脲类合并二甲双胍失效的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将49例磺脲类合并二甲双胍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n=24)和联合组(n=25).治疗12周后,两组的血糖控制、胰岛素剂量、体重、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程度给予比较.结果两组的血糖均显示较好的控制(各自与治疗前相比,P<0.01),但联合组与胰岛素治疗组相比应用胰岛素剂量少(P<0.01),体重增加较少(P<0.01),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程度较好(P<0.01).结论对于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联合治疗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单一组单纯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组给予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FPG)、总胆固醇(TC)的水平以及血胰岛素、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的变化。结果单一组和联合组进行治疗后,两组FPG、2 h FPG、TC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后的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胰岛素、C肽、Homa-IR和Homa-β均有所改善,但联合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同时还能够改善β细胞功能以及血压、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异常的作用。方法:40例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治疗方案下随机给予罗格列酮4mg/d(罗格列酮组),或二甲双胍0.5g2/d(二甲双胍组),疗程为1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有显著下降,罗格列酮组空腹c肽较前轻度下降,胰岛素抵抗稍有降低,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二甲双胍组c肽较前无改善。在脂代谢方面,罗格列酮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升高;二甲双胍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下降。结论:罗格列酮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优于二甲双胍,两药均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但降脂谱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恩格列净、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D-二聚体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拉鲁肽组、利格列汀组及二甲双胍组,各42例。利拉鲁肽组:皮下注射0.6 mg,1次/d(第1周),第2周开始及以后皮下注射1.2 mg,1次/d;恩格列净组:早上口服10 mg片剂,1次/d;二甲双胍组:口服0.5 g,进食或餐后服用,1次/d,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治疗12周后3组患者体重、体重指数(BMI)、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指标[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D-二聚体和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3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3组患者的体重、BMI、ALT、AST、GGT、FINS、HOMA-IR、FPG、2 hBG、TG、HbAlc、血清D-二聚体、CRP、IL-6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利拉鲁肽组的LDL-C和T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恩格列奈组治疗前后的LDL-C和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3组间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恩格列净组、利拉鲁肽组的BMI、ALT、AST、GGT、FINS、HOMA-IR、FPG、2 hBG、TG、HbAlc、血清D-二聚体、CRP、IL-6及TNF-α均较二甲双胍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利拉鲁肽组的TC和LDL水平低于恩格列奈组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和恩格列净在控制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血糖、降低体重和胰岛素抵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肝功能、预防血栓效果相当,均优于二甲双胍,但是恩格列净在改善血脂方面不如利拉鲁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联合化瘀祛痰方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常规组给予艾塞那肽注射、强化血糖控制、纠正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化瘀祛痰方.比较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情况[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 谷氨酰转肽酶(GGT)],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2 h PBG、TG、LDL-C、TC、HDL-C、FINS、HOMA-IR、ALT、AST、G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 h PBG、TG、LDL-C、TC、FINS、HOMA-IR、ALT、AST、GGT均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G、LDL-C、TC、FINS、HOMA-IR、ALT、AST、GGT低于常规组,HDL-C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塞那肽联合化瘀祛痰方可有效改善T2DM合并NAFLD患者的糖脂代谢、肝功能,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及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 186 例NAFLD患者,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仅控制饮食和适度运动;B组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C组口服二甲双胍治疗;D组口服熊去氧胆酸合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W)、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血总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根据症状、体征和肝脏B超表现及各项生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药物治疗组患者的TC、TG、ALT、GGT、I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药物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熊去氧胆酸治疗组与二甲双胍治疗组疗效相近,联合应用两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口服熊去氧胆酸或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结论 熊去氧胆酸和二甲双胍治疗NAFLD安全有效,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ROS)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IL-6、TNF-α、hsCRP)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52名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罗格列酮组)和对照组(二甲双胍),总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血糖、脂肪细胞因子和胰岛素抵抗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OMA-IR、HBA1C、IL-6、TNF-α、hsCR值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罗格列酮组更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后体重无明显改变,脂联素水平明显增加(P <0.01);二甲双胍对脂联素没有影响。结论 (1)罗格列酮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不减轻其体重的情况下改善胰岛素抵抗;(2)罗格列酮可增加脂联素的表达,降低hsCRP、TNF-α、IL-6的浓度,直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和胰岛素对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患者的胰岛功能改善的比较.方法 选择60例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胰岛素组、罗格列酮组及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组,治疗2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三酰甘油(TG)、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HOMA-IR、HOMA-IS、ISI、△130/△G30.结果 HbAlc、FPG、2hPG、HOMA-IR、治疗后三组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 β胰岛细胞分泌指数、ISI治疗后三组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130/△G30治疗前后的差值罗格列酮组及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组与胰岛素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罗格列酮组及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罗格列酮有助于诱导β细胞功能的恢复,这种作用与纠正葡萄糖毒性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予以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予以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BG、HbA1c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OMA-IR、HOMA-β均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HOMA-β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了合理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均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且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方面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加用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和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二甲双胍单药治疗(≥1500mg/d,1〉6月)血糖控制不佳[7%〈糖化血红蛋白(HbAlc)≤10.0%]的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55例,分为加用西格列汀组(n=33,西格列汀100mgQD)和甘精胰岛素组(n=22,QD剂量滴定)。观察治疗3月后的体重指数(BMI)、HbAl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P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1月)、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HbAlC、FPG,PPG、TG、LDL—C、AST、ALT、GGT均明显下降(P〈0.001),甘精胰岛素组BMI升高(P〈0.05),西格列汀组BMI下降(P〈0.05)。治疗后与西格列汀组相比较,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事件更明显(P〈0.05),降低FPG更显著(P〈0.05)。结论西格列汀和甘精胰岛素加用于单用Z-甲双胍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均能降低I-IbMC、FPG和2hi?-PG,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5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罗格列酮组)和对照组(二甲双胍组),总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血糖、脂肪细胞因子和胰岛素抵抗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IL-6、TNF-α、hsCRP值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重无明显改变,脂联素水平明显增加(P<0.01);二甲双胍对脂联素没有影响。结论:罗格列酮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不减轻其体重的情况下改善胰岛素抵抗。罗格列酮可增加脂联素的表达,降低hsCRP、TNF-α、IL-6的浓度,直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纪立农 《临床荟萃》2007,22(5):305-307
2006年12月4日,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第19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大会上,揭晓了期待已久的糖尿病进展试验(a diabetes outcome progression trial,ADOPT)研究结果.该里程碑式的研究结果显示,马来酸罗格列酮(长期控制血糖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 发表于1998年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探讨了各类口服降糖药长期控制血糖的能力, 但也同时证明,无论二甲双胍还是磺脲类药物都不能单药长期维持血糖的平稳和改变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的速度. 在此之后,新的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类药物(Thiazolidinedione,TZD)具有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在动物试验中,该类药物还被显示保护β细胞功能的作用.为了能够验证TZD是否可以更长期维持控制血糖,Viberti和Kahn等设计了ADOPT研究,评价TZD中的代表性药物马来酸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Maleate)在长期控制血糖和延缓疾病进程方面的效果是否优于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ADOPT研究是继UKPDS之后,又一探讨单药治疗对糖尿病进程影响的大型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36例PCOS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二甲双胍500mg,3次/d,罗格列酮4mg,1次/d治疗,对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24周血清胰岛素、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性激素水平及体重指数进行检测。结果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可降低血清空腹胰岛素、睾酮、黄体生成素、体重指数水平(P〈0.05),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熊萍  董刚强 《华西医学》2009,(7):1728-1730
目的:比较罗格列酮钠片与二甲双胍片分别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单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太罗组(罗格列酮钠片)(21例);B组,二甲双胍组(19例),进行为期16周的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呈有意义的下降(P〈0.05),从下降幅度的百分率统计,太罗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结论:太罗联合胰岛素治疗对于血糖的控制明显优于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王燕  支忠继  安秀丽  王战建 《临床荟萃》2005,20(16):933-934
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普遍应用的口服降糖药,二者均可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提高降糖疗效。我们就上述两种药物分别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旨在探寻更理想的控制血糖的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缓释片与罗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8%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保持饮食、运动治疗的前提下,治疗组用二甲双胍缓释片1.0g,1次/d;马来酸罗格列酮4mg,1次/d。对照组用二甲双胍缓释片1.0g,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观察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使用能比单用二甲双胍更好地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使用对血糖控制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缓释片单独使用,值得在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12月我院收治NAFLD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行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IL-17及TGF-β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OMA-IR、TG、TC、ALT、AST、IL-17及TGF-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ALFD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IL-17、TGF-β水平,改善患者IR、血脂水平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