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传莉  袁刚  向华 《疾病监测》2013,28(1):28-30
目的 探讨医院住院艾滋病患者合并重症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生存时间,为临床治疗时机及选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宁波市第二医院2007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艾滋病合并重症PCP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CD4+细胞计数及治疗方法采取分层的方法进行生存时间分析,绘制Kaplan-meier曲线,治疗随访时间为30 d。 结果 30例艾滋病合并重症PCP患者共死亡25例,存活5例,其中复方磺胺甲恶唑(TMP-SMZ)治疗16例,患者死亡14例,病死率为87.5%;TMP-SMZ联合强的松治疗14例,患者死亡11例,病死率为78.57%。按CD4+细胞计数分层,TMP-SMZ联合强的松治疗患者累计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TMP-SMZ治疗组;按抗PCP治疗方法分层,CD4+细胞计数4+细胞>50个/μl患者。 结论 艾滋病合并重症PCP患者病死率高,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TMP-SMZ联合强的松治疗方案较单纯TMP-SMZ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背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寄生于肺部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致命性肺炎.复方磺胺甲恶唑是目前用于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一线药物,治疗量往往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小剂量预防用药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复方磺胺甲恶唑对肾移植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肾移植后1个月且无复方磺胺甲恶唑过敏者.肾移植后1个月至半年或1年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 g/d).观察移植肝肾功能,感染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2006年起,随访125例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73例术后1个月起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 g/d)至术后半年者,1例停药4个月后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死亡,47例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 g/d)至术后1年者,无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者,5例因复方磺胺甲恶唑过敏或医从性差未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者,2例分别在术后4,5个月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例死亡.结果提示,肾移植术后1个月至1年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 g/d),可有效预防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艾滋病并PCP误诊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因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就诊,误诊为细菌性肺炎28例,肺结核14例,心力衰竭5例,支气管炎3例,肺出血2例,支气管扩张症2例.经详细询问病史,结合血常规、胸部CT、CD4+T淋巴细胞计数、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治疗后效果确诊为艾滋病并PCP.予相应治疗后,治愈28例,好转6例,死亡20例.结论 PCP临床表现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当,基层医生缺乏PCP相关知识及诊断思维局限是该病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基层医生对PCP的认识,加强临床与影像科室的合作交流,对可疑艾滋病并PCP者及时行相关医技检查可避免或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疾病合并肺孢子虫肺炎(PCP)的诊治和护理,以提高对慢性肾小球疾病合并PC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慢性肾小球疾病合并PCP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资料,分析其诊断、治疗转归及护理情况。结果4例临床均表现为发热、咳嗽、胸闷等,3例出现I型呼吸衰竭,1例顽固性低氧血症。其中3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痰姬姆萨染色找到伊氏肺孢子菌,1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痰PCR检测伊氏肺孢子菌虫体DNA(+)。4例中IgA。肾病2例,肾淀粉样变性1例,膜性肾病1例。4例均应用激素治疗,有2例同时应用环磷酰胺(CTX),激素及CTX均为常规用法、用量。4例均予卡泊芬净及复方磺胺甲嗯唑治疗,均好转出院,无不良反应。结论PCP是接受激素和(或)CTX治疗的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肺部机会感染之一,护理上早期发现患者的症状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典型的胸部X线尤其是CT征像对PCP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早期胸部X线和CT征像多不典型。对接受激素和(或)CTX治疗的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如出现发热、进行性呼吸困难,应尽早行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姬姆萨染色涂片找伊氏肺孢子菌或PCR检测伊氏肺孢子菌虫体DNA。呼吸道的护理对患者预后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患者胸部影像学特点的分析,提高对PCP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并计算不同影像学表现的合并感染率。结果:25例PCP患者胸部X线片或CT均表现为弥漫性病变,其中双肺弥漫性磨玻璃样改变9例(36%)[其中4例(44%)合并其它病原体感染];双肺间质性改变(肺炎)4例(16%)[其中3例(75%)合并其它病原体感染];双肺弥漫性感染12例(48%)[其中10例(83%)合并其它病原体感染]。结论:双肺磨玻璃样改变为艾滋病合并单纯PCP的最常见胸部影像学表现,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时则多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感染病变或双肺间质性肺炎。  相似文献   

6.
杨冰  汪雯  李旭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0):7458-7459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特点,提高PCP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62例AIDS合并PCP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见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CD,〈100个/μl,影像学为肺间质性改变。复方新诺明治疗有效,主要死亡原因是呼吸衰竭。结论:PCP发生在晚期AIDS患者。遇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影像学呈肺间质性改变,应警惕AIDS合并PCP。  相似文献   

7.
背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寄生于肺部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致命性肺炎。复方磺胺甲恶唑是目前用于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一线药物,治疗量往往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小剂量预防用药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复方磺胺甲恶唑对肾移植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肾移植后1个月且无复方磺胺甲恶唑过敏者。肾移植后1个月至半年或1年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g/d)。观察移植肝肾功能,感染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2006年起,随访125例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73例术后1个月起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g/d)至术后半年者,1例停药4个月后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死亡,47例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g/d)至术后1年者,无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者,5例因复方磺胺甲恶唑过敏或医从性差未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者,2例分别在术后4,5个月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例死亡。结果提示,肾移植术后1个月至1年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g/d),可有效预防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背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常见的肾移植后早期并发症,起病隐匿,进展快,若诊治不及时,死亡率高,认识和掌握肾移植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病因、临床特点、诊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36例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器官移植科收治的肾移植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一般状况、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人、肾预后情况,总结和认识该病诊断干预措施.结果与结论:36例患者中男22例,女14例,33例痊愈且移植肾功能保持良好,3例患者并发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36例患者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发生在肾移植后6个月内31例,7~18个月5例.15例(41.7%)通过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灌洗液或肺组织活检检出卡氏肺孢子虫,21例未检出.多数患者经过减少免疫抑制剂、给予复方磺胺甲恶唑及支持治疗后痊愈且移植肾功能良好.提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多发生在肾移植后6个月内,临床症状典型,病原体难以发现,早期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病史、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尽早、足量给予复方磺胺甲恶唑,减少免疫抑制剂,充分的支持治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1992年5月至2011年7月37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总结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要点.结果 37例患者中10例出现呼吸衰竭,其中4例行无创通气,6例行无创通气无效后改为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例死亡,其余痊愈出院.5例治疗后血清肌酐(Scr)升高,停用复方磺胺甲恶唑(SMZco)1周后肾功能恢复至原水平.结论 肾移植术后PCP的发生主要和患者的免疫状态相关,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及时到位的护理措施尤其重要,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减轻感染后的症状,促进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10.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在过去(艾滋病出现前)是通过开胸肺活检或经皮肺活检来诊断的,以后又出现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加支气管肺泡灌洗和经支气管镜活检来诊断PCP,86年Bigby 等研究表明通过吸入喷雾高渗盐水诱出痰诊断PCP 灵敏度可达60~70%,但较难达到。作者依据San Erancisco方案,提高了诱痰诊断PCP 的灵敏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受试者为51名患艾滋病且疑有PCP 的患者。入选条件是:胸检有PCP 弥散性改变,胸片见有局部变化疑有细菌性肺炎并经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