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三种静脉注射方法对化疗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静脉注射方法,为化学治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的肿瘤患者选择良好静脉通道,探讨避免或减少化疗药物产生局部毒性反应的方法。方法将1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常规组(经外周静脉直接输注化疗药物)46例,改良组(经外周静脉直接输注化疗药物前后采取系统的预防护理措施)48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49例为PICC组。比较三组患者行化学治疗静脉给药过程中,组织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等局部毒性反应的情况。结果三组组织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发生率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组织渗漏性损伤、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而PICC组又明显低于改良组。结论接受化学治疗的患者应用PICC途径输注最为安全可靠,能有效控制组织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等局部毒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张晓磊  王娴 《护理研究》2012,26(28):2659-2660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常规留置时间为1年,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静脉损伤,减少化疗药物或其他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或因药物渗漏导致的局部组织坏死,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  相似文献   

3.
张晓磊  王娴 《山西护理杂志》2012,(10):2659-2660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常规留置时间为1年,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静脉损伤,减少化疗药物或其他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或因药物渗漏导致的局部组织坏死,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但因其为侵人性穿刺手术,术中导管鞘易损伤血管内膜,术后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对肿瘤患者来说是静脉化疗、支持治疗首选的护理技术,对患者而言,避免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又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对护士而言,不必为静脉难以注射或出现药物渗漏而伤脑筋,临床上深获广大患者和护士的认可.目前,PICC的使用仅次于紧急救护的中心静脉导管[1].  相似文献   

5.
PICC导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应用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建立深静脉通道。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经患者健侧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进行化疗。结果:53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行大剂量化疗,导管留置20周以上.无1例发生药物渗漏性血管损伤、皮肤损伤及导管护理并发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行PICC置管化疗并进行正确的导管护理。可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保留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已经成为化疗中较为常用的静脉通道, 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 也可间接地防治高浓度化疗药物导致的外周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1].本次研究使用PICC 置管化疗67 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肿瘤患者经常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及定期化疗。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是反复浅静脉穿刺经静脉给药。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的痛苦及化疗药物特殊不良反应对血管的破坏。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破坏,我科自2003年6月~2005年5月,对76例患者施行了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此种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留置管通畅无回血及血栓形成,既能保证患者按时化疗,又可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深受患者的欢迎。现将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实用意义。方法:对638例肿瘤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结果:经临床护理观察,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为0,除4例发生气胸、5例导管脱落外,其余患者无发生感染、局部血肿及静脉栓塞,全部完成化疗周期。结论:对肿瘤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化疗性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有效保护了血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除中心静脉途径外能够安全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外周静脉途径. 方法 选择需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肿瘤患者376例,随机分为颈外静脉途径留置针组(研究组)和上肢外周浅静脉途径留置针组(对照组)各188例,分别经上肢浅静脉及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2组留置针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安全性. 结果 研究组的局部肿胀、局部疼痛、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的平均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 结论 经颈外静脉途径留置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有效防止化疗药物对血管内膜的损伤,显著降低了发疱性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是除中心静脉途径外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的又一安全用药的外周静脉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又被称为PICC护理,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从而能够减少化疗所用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以及渗透所致的局部坏死的途径,非常适用于白血病患者[1-2]。由于PICC可作为长期静脉化疗途径,并且有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等优点,故其在白血病儿童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3]。但由于儿童年龄小、自制力差、医嘱依从性差等原因,在使用PICC时常发生静脉穿刺感染、发炎、  相似文献   

11.
静脉化疗是白血病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临床常用的化疗方案是大剂量的静脉化疗.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常承受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痛苦.由于血管的破坏,往往影响病人下一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1].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r),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病人提供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我科有1例应用PICC导管行长期静脉化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心静脉置管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条良好的静脉通道,对那些需长期输液的患者,特别是化疗患者极为重要。中心静脉置管术是医疗中较常见及重要的技术,不仅可避免反复穿刺引起外周血管损伤所致静脉炎,也可避免化疗药物渗漏引起组织坏死,减轻患者痛苦。现将本科10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梅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45-46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给药途径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65例化疗患者分为A组103例、B组89例、C组73例,A组采用经皮外周静脉插管(PICC)或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B组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C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分别采用含长春瑞滨、多柔比星、紫杉醇等药物的方案化疗4~6个周期.观察并比较三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发生静脉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组3、4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B、C组(P <0.05,P<0.01).结论:行PICC或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能明显降低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化疗患者降低化疗药物渗漏的防护方法.方法:设计渗漏防护标识并制定渗漏防护预案,总结两者2010年应用于外周静脉化疗患者的相关情况,并与应用前(2009)年外周静脉化疗患者情况相比较.结果:与2009年相比,2010年临床一线工作护士对化疗专科知识和风险认知情况明显提高,静脉炎和化疗药物渗漏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投诉减少,患者对静脉化疗满意度提高,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计渗漏防护标识并制定渗漏防护预案可以有效地降低外周静脉化疗患者静脉炎和药物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化疗药物对静脉损伤的防护护理   总被引:11,自引:15,他引:11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而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又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大多数患采用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化疗,长期用药导致血管韧性降低,发生渗漏而损伤静脉;反复穿刺的机械刺激也加重静脉损伤;因血管细,穿刺不成功而致药液外溢而损伤静脉。如何预防或减少静脉损伤,保持静脉的完整性,减少或降低药物外渗,保护好患的血管,确保化疗顺利完成,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静脉化疗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临床常用的化疗方案是大剂量的静脉化疗.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常承受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痛苦.血管的破坏往往影响患者下1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1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1].我们利用PICC(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置管进行化疗避免了药物对静脉及皮肤的损伤,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针对出现的导管阻塞、皮肤炎性反应、导管脱出、感染等现象采取了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李雁平 《护理研究》2008,22(23):2133-2133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适用于长时间经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化疗药物、完全胃肠外营养、病情不稳定需要随时用药及测中心静脉压的病人[1].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避免了传统中心静脉置管引起的血胸、气胸等并发症,同时也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浅静脉的破坏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在肿瘤化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用药的主要途径是静脉给药,而静脉给药又与我们护士有直接关系.长期以来,临床上片面地把外渗性损伤归结于护理技术操作不当所致,化疗药物属细胞毒类制剂,毒性高于其他药物,故化疗给药不同于一般的静脉注射,发生渗漏是与药物的性质,毒性以及输注量、速度、输注时间、压力有着密切关系的,还与患者的个体状况血管痉挛及其局部解剖特性有关.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意外渗漏的发生率为0.1%~6%[1].  相似文献   

19.
PICC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夏颖  徐洁 《现代护理》2006,12(10):921-921
静脉化疗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临床常用的化疗方案是大剂量的静脉化疗.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常承受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痛苦.血管的破坏往往影响患者下1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1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利用PICC(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置管进行化疗避免了药物对静脉及皮肤的损伤,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针对出现的导管阻塞、皮肤炎性反应、导管脱出、感染等现象采取了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除中心静脉途径外能够安全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外周静脉途径。方法选择需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肿瘤患者376例,随机分为颈外静脉途径留置针组(研究组)和上肢外周浅静脉途径留置针组(对照组)各188例,分别经上肢浅静脉及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比较2组留置针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局部肿胀、局部疼痛、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的平均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经颈外静脉途径留置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有效防止化疗药物对血管内膜的损伤,显著降低了发疱性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是除中心静脉途径外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的又一安全用药的外周静脉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