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脂联素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影响,探讨脂联素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随机分为7组:常糖组、高糖A组、B组(培养液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6 mmol/L、15 mmol/L、30 mmol/L,其中以高糖B组作为脂联素干预的对照组);脂联素A、B、C、D组(各组培养液葡萄糖浓度均为30 mmol/L+脂联素,脂联素浓度依次分别为2.5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作用24 h,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VEGF mRNA、PEDF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各组上清液中VEGF、PEDF蛋白的含量。结果与常糖组相比,高糖各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V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升高(P﹤0.05),PEDF mRNA及PEDF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高糖B组相比,脂联素各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V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降低(P﹤0.05),PEDF mRNA及PEDF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高糖可上调大鼠肾系膜细胞VEGF表达,抑制PEDF的表达;脂联素可抑制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对VEGF的表达并提高其对PEDF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糖及雷公藤内酯醇(TP)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5 mmol/L 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 葡萄糖)、甘露醇组(5 mmol/L 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TP甲组(30 mmol/L 葡萄糖+5μg/L TP)、TP 乙组(30 mmol/L 葡萄糖+10μg/L TP)、TP丙组(30mmol/L 葡萄糖+15μg/L TP),分别在24 h、48 h、72 h采用 RT-PCR法检测TP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内 MCP-1 mRNA 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P-1 mRNA及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增加,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1);TP各组比高糖组有明显下降(P< 0.01);不同浓度的TP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 MCP-1的表达抑制程度不同(P < 0.05)。结论 TP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P-1的表达,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其可能对延缓糖尿病肾病中肾小球硬化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糖状态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血管生成素-2(Ang-2)和其受体Tie-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细胞同步化后分为对照组(含糖5.5 mmol/L)、甘露醇组(含糖5.5 mmol/L +19.5 mmol/L甘露醇)、高糖组(含糖30 mmol/L)、氯沙坦组(含糖30 mmol/L + 10-5 mol/L 氯沙坦),培养48 h.real-time PCR法检测Ang-2、Tie-2、VEGF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ng-2、Tie-2、VEGF蛋白表达. 结果:Ang-2、Tie-2、VEGF mRNA和蛋白在对照组及甘露醇组仅有少量表达,而在高糖组明显升高(P < 0.05),氯沙坦组Ang-2、Tie-2、VEGF mRNA和蛋白的水平较高糖组出现下调(P < 0.05). 结论:Ang-2及VEGF参与糖尿病肾损害的发生,氯沙坦可能通过下调这些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发挥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柳飞  唐万欣  黄颂敏 《华西医学》2006,21(3):486-488
目的:探讨高糖、胰岛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系膜细胞肥大的关系。方法:将培养的大鼠1097系膜细胞株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高糖组,甘露醇组,不同浓度胰岛素组,高糖加不同浓度胰岛素组。用RT-PCR法检测各组系膜细胞P21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各组系膜细胞前向角度散射光(FSC)大小。结果:正常对照组系膜细胞中P21mRNA有一定表达。高糖组P21mRNA表达明显增加为正常对照组的3.89倍(P<0.01);FSC为正常对照组的1.42倍(P<0.01)。不同浓度胰岛素组系膜细胞P21mRNA表达及FSC大小随胰岛素浓度增加而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21mRNA在正常肾小球系膜细胞有一定表达。(2)高糖刺激可使系膜细胞P21mRNA表达上调,且与渗透压无明显关系。(3)P21mRNA表达上调可导致系膜细胞肥大,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高糖环境培养下足细胞 p-smad2/3、nephrin、desmin 表达的影响探讨 BMP-7抑制足细胞转分化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小鼠永生化足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以下4组:正常糖组(NG 组,含 D-葡萄糖5.5 mmol/L)、高糖刺激组(HG 组,含 D-葡萄糖30 mmol/L)、高糖+BMP-7干预组(BMP-7组,含 D-葡萄糖30 mmol/L+400 ng/ml rhBMP-7)、甘露醇对照组(MN 组,含 D-葡萄糖5.5 mmol/L +甘露醇24.5 mmol/L),各组干预时间为48 h,应用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足细胞 nephrin、desmin mRNA 表达量,Western blot 检测足细胞 p-smad2/3、nephrin、desmin 蛋白表达量。结果正常状态下足细胞高表达 nephrin,少量表达 p-smad2/3、desmin;高糖刺激可以上调足细胞 p-smad2/3、desmin 的表达、下调 nephrin 的表达(P <0.05);BMP-7与高糖共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高糖引起的足细胞 p-smad2/3表达上调,减少 desmin 表达,恢复 nephrin 表达(P<0.05);NG 组与 MN 组之间比较 p-smad2/3、nephrin、desmin 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BMP-7可能通过调节 TGFβ/smad 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足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胺酶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的减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分为对照组(5 mmol/L D-葡萄糖)、甘露醇组(5 mmol/L D-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高糖组(30 mmol/L D-葡萄糖)与肾胺酶处理组(重组肾胺酶蛋白60μg/mL预处理6 h+30 mmol/L D-葡萄糖)。48 h后收集细胞,实时定量PCR法测定Ⅳ型胶原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的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Ⅳ型胶原α、TGF-β1、MCP-1蛋白表达水平、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活性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p21)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足细胞Ⅳ型胶原α、TGF-β1、及MCP-1表达水平显著增高,caspase-3活性增加并伴有p21活性增加(P0.05);与高糖组相比,肾胺酶处理组足细胞Ⅳ型胶原α、TGF-β1、和MCP-1表达水平下调,caspase-3活性和p21活性下调(P0.05)。结论:肾胺酶可减轻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可能与其抗炎、抗纤维化、抗凋亡和降低p21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mads mRNA在神经元样PC12细胞氧糖剥夺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鼠神经生长因子(NGF,50ng/ml)诱导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神经元样转化,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染色,共聚焦显微镜验证其神经元特性。利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1mmol/L)构建氧糖剥夺模型(oxygen-glucosedeprivation,OGD),模拟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实时定量RT-PCR检测神经元样细胞OGD 0,3和6h后Smad2、4、7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诱导神经元样PC12细胞。OGD处理3h后细胞Smad2、4、7基因mRNA的表达与OGD0h组相比明显升高,分别超过17.7%,413.4%,75.2%。OGD6h,Smad2、7基因mRNA的表达较OGD0h组下调80.9%,57.4%,Smad4mRNA表达较OGD3h组下调73.0%,但与OGD0h相比,表达提高38.8%。结论 ActA/Smads通路激活发生在神经元样细胞OGD损伤的早期(OGD3h);Smad7转录水平上参与该通路的负性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赖氨大黄酸(RHL)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Smad2、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BDL)的手术方法建立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赖氨酸组、低剂量RHL组[35mg/(kg·d)]、高剂量RHL组[70mg/(kg·d)]。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Smad2、Smad3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Smad2、Smad3蛋白时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经RHL治疗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中Smad2、Smad3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经RHL治疗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中Smad2、Smad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L能够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可能是通过抑制Smad2、Smad3mRNA和蛋白的表达,阻断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糖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其LPA3(edg-7)表达和姜黄素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同步后采用高浓度的葡萄糖(30mmol/l)联合不同浓度姜黄素进行干预处理。应用MqT测量高糖及不同浓度姜黄素干预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活力。应用RT-PCR检测正常培养及高糖作用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LPA3(edg-7)的表达及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促进大鼠系膜细胞增殖,上调LPA3(edg-7)的表达。姜黄素可抑制高糖刺激引起的系膜细胞增殖,下调LPA3(edg-7)表达。当姜黄素浓度大于或等于10/μmol/L时,系膜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且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在基础状态下,系膜细胞表达一定量的LPA3(edg-7),经高糖刺激后,LPA3(edg-7)基因表达上调;姜黄素可下调高糖刺激引起的LPA3(edg-7)mRNA高表达,当姜黄素浓度为20μmol/L时能明显下调高糖刺激引起的系膜细胞LPA3(edg-7)基因表达(P〈0.05),且随其浓度增高,抑制作用有增强趋势。结论姜黄素能抑制高糖刺激大鼠肾系膜细胞增殖并可下调高糖刺激引起的LPA3(edg-7)基因表达。LPA3(edg-7)基因表达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成正相关,下调LPA3(edg-7)表达,可能为姜黄素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脂氧素A4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Smad7/Smad3表达调节,探讨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年龄3月左右、体质量212~245g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以60mg/kg体质量链脲左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选择制模成功的糖尿病模型大鼠20只,分为脂氧素A4给药组(E组,n=1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10)。E组以1ms/kg体质麓脂氧素A4,c组则以相应剂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隔日1次,连续4周,取大鼠肾脏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脏Smad7、Smad3以及转换生长因子8l表达。结果E组与C组Smad7、Smad3以及转换生长因子B1阳性表达面积百分率对数(In)分别为(3.15±0.04)%与(2.96±0.03)%、(2.58%±0.05)%与(2.88±0.05)%和(2.98±0.05)%与(3.16±0.04)%,E组Smad7阳性表达面积百分率明显高于c组,而Smad3以及转换生长因子8l则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1、0.05)。结论脂氧素A4能上调糖尿病大鼠肾脏Smad7、下调Smad3及转换生长因子Bl表达,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Smad7蛋白在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均行右肾切除术,伤口愈合后随机分为右肾切除对照组和糖尿病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大鼠糖尿病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角蛋白18(CK18)、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HGF和Smad7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α-SMA和HGF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CKl8的表达降低,α-SMA的表达上升,HGF和Smad7蛋白的表达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结论糖尿病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发生表型转化,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HGF和Smad7蛋白表达下降可能与该模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mad7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方法:选择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其异位内膜(A组)和在位内膜(B组)进行研究,同期因子宫畸形住院手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取其正常子宫内膜(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三组组织中Smad7的表达情况。结果:A、B组Smad7表达较C组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增生期和分泌期Smad7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mad7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与病理性瘢痕发生机制相关的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递通路研究多集中在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少见报道.检测病理性瘢痕中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实验标本均来自2004-06/2008-0 6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烧伤整形科手术患者,瘢痕疙瘩48例,年龄16~52岁;增生性瘢痕40例,年龄18~56岁;选取同期因其他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瘢痕疙瘩、40例增生性瘢痕及40例正常皮肤组织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P<0.05),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瘢痕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呈正相关(r=0.489 2,P=0.000 4;r=0.471 0,P=0.002 2),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未见明显相关性(P=0.4714).结论: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病理性瘢痕中高表达,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对腹膜纤维化大鼠HMGB-1、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芍总苷高剂量组、白芍总苷低剂量组,每组8只。用4.25%腹膜透析液每日腹腔注射和脂多糖间断腹腔注射进行大鼠腹膜纤维化造模。白芍总苷高剂量组每日给予白芍总苷200 mg/(kg·d)灌胃,白芍总苷低剂量组每日给予白芍总苷100 mg/(kg·d)灌胃;实验第30天结束后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大鼠透析液中HMGB-1、Smad7的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白芍总苷高剂量组、白芍总苷低剂量组腹透液中HMGB-1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有所增高,白芍总苷两组与模型组相比较,HMGB-1水平有所下降,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腹透液中Smad7的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芍总苷两组升高更为明显,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白芍总苷两组腹透液中Smad7水平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两两比较,腹透液中Smad7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芍总苷可一定程度下调HMGB-1水平,但作用机理不确切,可能通过上调Smad7的表达来减轻大鼠的腹膜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MP-7/Smad6信号传导通路在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检测其在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中的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方法以自由摄取白酒加高脂饲料诱导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并比较普通饲料与高脂饲料对酒精性肝病的影响。实验结束后取各实验组肝组织观察病理学变化,用生化检测仪检测大鼠血浆ALT、AST变化。用实时RCR检测肝的骨形成蛋白7(BMP-7)和Smad6 mRNA水平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水平变化。结果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显示正常饲料组肝组织出现脂肪肝表现,高脂饲料组脂肪变性程度加重并出现了肝炎及胶原纤维增生,而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结构正常。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结果显示:至实验结束时,实验组比对照组转氨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BMP和Smad6这两个基因的蛋白丰度与它们各自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两个实验组BMP-7表达水平降低,并与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呈负相关,两个实验组Smad6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但与肝脏病理变化严重程度无相关性。结论饮用白酒水溶液结合高脂饲料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酒精性肝损伤的大鼠模型,BMP-7/Smad6信号通路的失活促进了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