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A组,假手术对照组(n=8);B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n=8);C组,长托宁预处理组(n=8).分别于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后12 h处死动物,留标本,以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分析不同组肿瘤坏死因子-a(TNF-a)mRNA的表达,检测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血浆丙氨酸转移酶(ALT)、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TNF-a mRNA的表达、血浆ALT和肝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升高.C组TNF-a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ALT及肝组织中MDA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别为(91.30±9.75)U/L、(8.3±0.6)nmol/g,肝组织病理学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长托宁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及氧自由基的生成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芦丁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实验观察了芦丁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心功能、血清及心肌组织MDA、SOD及心肌质膜腺苷三磷酸酶系的影响。与I/R组相比,用芦丁处理后显示:左室内压峰值(LVSP)及左室内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明显升高(P〈0.01);血清及心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SOD活力增高(P〈0.05);心肌质膜腺苷三磷酸酶类活力恢复。结果提示:芦丁可通过降低I/R过程中脂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害的肠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并用3种不同剂量的甘草总黄酮灌服后.测定缺血2h再灌注24h血清和肠组织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肠组织和血清中甘草总黄酮中、高剂量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丙二醛及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不同剂量甘草总黄酮对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2.15,P&;gt;0.05)。结论:甘草总黄酮有抗氧化作用,可有效清除自由基,对肠缺血再灌注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赤芍预处理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赤芍预先给药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腹腔麻醉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参照文献[2]方法复制肠缺血再灌注模型,经腹正中切口,分离肠系膜上动脉,微动脉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缝合切口,1h后经原切口进腹,松开动脉夹,恢复血供。对照组除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外,其他手术步骤同损伤模型的制备。对照组:肠系膜上动脉仅分离而不阻断:损伤组:肠系膜上动脉阻断1h后再灌注2h,股静脉给生理盐水对照;赤芍预防组:肠系膜上动脉阻断前4h赤芍注射液以30mg/kg 2h持续股静脉泵入;血晶素组:肠系膜上动脉阻断前18h腹腔注射血晶素75μmol/kg。于再灌注2h后颈动脉放血麻醉状态下处死,观察赤芍对肺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肺通透性指数、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纳入3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赤芍对肺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赤芍预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损伤组[(0.203&;#177;0.009,0.033&;#177;0.010,0.163&;#177;0.007),P〈0.01或P〈0.05]。②大鼠动脉血气分析比较:赤芍预防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损伤组[(94.8&;#177;3.4,80.2&;#177;4.1)mmHg,(33.3&;#177;4.6,30.6&;#177;2.3)mmHg,P〈0.05];③肺组织丙二醛含量比较:赤芍预防组明显低于损伤组[(22&;#177;18,56&;#177;24)μmol/g,P〈0.051。④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损伤组肺组织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及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内有出血和蛋白渗出物,伴有局部肺不张和局部肺气肿。赤芍预防组小部分肺泡及血管壁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损伤程度较损伤组明显减轻。结论:赤芍预先给药通过诱导肺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起到抑制创伤、缺血再灌注等因素激活凝血因子Ⅻ,防止凝血系统的内源性激活.减轻高凝倾向和微血栓形成;同时赤芍中没食子酸丙酯可抗氧自由基损伤,丙二醛显著减少,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急性肺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了解这种作用是否有剂量依赖性。
方法:实验于2004—03/07在大连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实验室进行。①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茶多酚100.0,50.0,25.0和12.5mg/kg组。②各茶多酚组大鼠舌下静脉注射相应剂量的茶多酚,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20min后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③再灌120min后,各组取血及肺组织,测定血清及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浓度,以及肺灌流液中蛋白质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
结果:6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与模型组相比,茶多酚12.5,25.0,50.0和100.0mg/kg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分别增加38.55%,125.37%,181.58%和185.34%(P〈0.05,0.01);丙二醛浓度分别降低55.83%,63.56%,74.20%和80.61%(P〈0.01);一氧化氮浓度分别降低11.66%,31.97%,43.24%和84.78%(P〈0.05,0.01)。(参与模型组相比,茶多酚12.5,25.0,50.0和100.0mg/kg组大鼠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分别增加8.12%(P〉0.05),116.89%,186.24%和233.59%(P〈0.01);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34.54%(P〉0.05),72.69%,75.10%和80.72%(P〈0.01);一氧化氮浓度分别降低30.25%,54.6l%,92.87%和92.67%(P〈0.01)。③与模型组相比,茶多酚12.5,25.0,50.0和100.0mg/kg组大鼠肺灌流液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55.98%,70.57%,75.03%和82.00%(P〈0.01)。④镜检发现模型组肺有明显组织形态学损伤,茶多酚各组较模型组呈剂量依赖性减轻肺部改变。
结论:茶多酚对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自由基消除作用,减轻中性粒细胞聚集及活化,抑制大量一氧化氮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作者建立了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于阻断入肝血流前输注量子氧合血,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肝脏缺血前后肝静脉,下腔静脉血气变化及组织SOD、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对照肝脏缺血25min时肝静脉血表现为极严重的酸中毒,肝脏几乎处于无氧状态,而QOB组仅表现为轻度酸中毒,肝组织内仍维持足够的氧供。另外,QOB组肝组织内SOD总活力明显提高,肝组织内MDA的生成也明显得到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本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害的肠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并用3种不同剂量的甘草总黄酮灌服后,测定缺血2h再灌注24h血清和肠组织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肠组织和血清中甘草总黄酮中、高剂量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丙二醛及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剂量甘草总黄酮对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2.15,P>0.05)。结论:甘草总黄酮有抗氧化作用,可有效清除自由基,对肠缺血再灌注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为扩展其临床新用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缺血再灌注1 h后血清和小肠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观察小肠黏膜病理变化。结果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及小肠组织中反映氧化损伤程度的MDA明显升高,抗氧化酶SOD则明显减少,小肠黏膜损伤,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后能显著改善上述改变。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对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肠黏膜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为扩展其临床新用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缺血再灌注1 h后血清和小肠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观察小肠黏膜病理变化。结果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及小肠组织中反映氧化损伤程度的MDA明显升高,抗氧化酶SOD则明显减少,小肠黏膜损伤,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后能显著改善上述改变。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对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肠黏膜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赤芍预先给药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腹腔麻醉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参照文献[2]方法复制肠缺血再灌注模型,经腹正中切口,分离肠系膜上动脉,微动脉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缝合切口,1h后经原切口进腹,松开动脉夹,恢复血供。对照组除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外,其他手术步骤同损伤模型的制备。对照组:肠系膜上动脉仅分离而不阻断;损伤组:肠系膜上动脉阻断1h后再灌注2h,股静脉给生理盐水对照;赤芍预防组:肠系膜上动脉阻断前4h赤芍注射液以30mg/kg2h持续股静脉泵入;血晶素组:肠系膜上动脉阻断前18h腹腔注射血晶素75μmol/kg。于再灌注2h后颈动脉放血麻醉状态下处死,观察赤芍对肺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肺通透性指数、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纳入3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赤芍对肺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赤芍预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损伤组[(0.203±0.009,0.033±0.010,0.163±0.007),P<0.01或P<0.05]。②大鼠动脉血气分析比较:赤芍预防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损伤组[(94.8±3.4,80.2±4.1)mmHg,(33.3±4.6,30.6±2.3)mmHg,P<0.05];③肺组织丙二醛含量比较:赤芍预防组明显低于损伤组[(22±18,56±24)μmol/g,P<0.05]。④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损伤组肺组织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及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内有出血和蛋白渗出物,伴有局部肺不张和局部肺气肿。赤芍预防组小部分肺泡及血管壁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损伤程度较损伤组明显减轻。结论:赤芍预先给药通过诱导肺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起到抑制创伤、缺血再灌注等因素激活凝血因子Ⅻ,防止凝血系统的内源性激活,减轻高凝倾向和微血栓形成;同时赤芍中没食子酸丙酯可抗氧自由基损伤,丙二醛显著减少,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急性肺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氯化镁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氯化镁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是否具有保护性作用,同时探讨氯化镁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6/07在锦州医学院药理学实验室完成,选用50只SD大鼠,采用整体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3个不同剂量的氯化镁给大鼠尾静脉注射,测定心肌组织中Ca^2+和丙二醛含量以及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含量,并同时记录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率。结果:氯化镁可降低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含量,也能降低心肌组织中的丙二醛和Ca^2+含量。氯化镁可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给药组再灌注时ST段抬高(mV)程度(其中氯化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0.16&;#177;0.03,0.12&;#177;0.02.0.06&;#177;0.01)较缺血再灌注组(0.22&;#177;0.06)显著降低。结论:氯化镁对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缓解心肌细胞内钙超负荷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观察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血必净治疗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24h后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肌酐、血尿素氯和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清及肾组织匀浆的MDA、SOD、血肌酐和尿素氮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分别=-79.21、-12.27、-61.37、-39.37、-33.17、-16.11,P均〈0.05);血必净治疗组大鼠血清及肾组织匀浆的MDA、SOD、血肌酐和尿素氮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分别=-41.52,-19.31、-58.31、-52.40、-12.39、4.07,P均〈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血必净注射液明显减轻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了解这种作用是否有剂量依赖性。方法:实验于2004-03/07在大连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实验室进行。①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茶多酚100.0,50.0,25.0和12.5mg/kg组。②各茶多酚组大鼠舌下静脉注射相应剂量的茶多酚,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20min后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③再灌120min后,各组取血及肺组织,测定血清及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浓度,以及肺灌流液中蛋白质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6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与模型组相比,茶多酚12.5,25.0,50.0和100.0mg/kg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分别增加38.55%,125.37%,181.58%和185.34%(P<0.05,0.01);丙二醛浓度分别降低55.83%,63.56%,74.20%和80.61%(P<0.01);一氧化氮浓度分别降低11.66%,31.97%,43.24%和84.78%(P<0.05,0.01)。②与模型组相比,茶多酚12.5,25.0,50.0和100.0mg/kg组大鼠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分别增加8.12%(P>0.05),116.89%,186.24%和233.59%(P<0.01);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34.54%(P>0.05),72.69%,75.10%和80.72%(P<0.01);一氧化氮浓度分别降低30.25%,54.61%,92.87%和92.67%(P<0.01)。③与模型组相比,茶多酚12.5,25.0,50.0和100.0mg/kg组大鼠肺灌流液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55.98%,70.57%,75.03%和82.00%(P<0.01)。④镜检发现模型组肺有明显组织形态学损伤,茶多酚各组较模型组呈剂量依赖性减轻肺部改变。结论:茶多酚对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自由基消除作用,减轻中性粒细胞聚集及活化,抑制大量一氧化氮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枯否细胞抑制荆三氯化钆对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三氯化钆预处理+缺血再灌柱组(GD组,n=24),生理盐水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NS组,n=24),假手术组(Sham组,n=16)。按Pringle's法建立肝脏95%缺血模型:选择性阻断肝门静脉左支及肝动脉30min,再灌注120min。各组经下腔静脉取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各组分别于再灌注120min后经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汁,断尾取血测量0D5 min and OD15 min值以计算枯否细胞吞噬系数;取左叶肝组织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①缺血30min及再灌注120min后GD组ALT、AST、TNF-α浓度低于NS组(P〈0.05)。②再灌注120min后GD组枯否细胞吞噬系数较NS组及Sham组降低(P〈0.05)。③GD组再灌注120min后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均较NS组轻。【结论】三氯化钆能减少枯否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主要是肿瘤坏死因子)从而减轻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阿拓莫兰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阿拓莫兰对家兔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阿拓莫兰保护组,制备家兔肝I/R损伤模型,观察阿拓莫兰对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黄嘌呤氧化酶(X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肝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肝I/R损伤期间,ALT,AST,XO活性及MDA含量均明显或高(P<0.05),SOD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5),肝细胞形态学发生异常变化,使用阿拓莫兰后,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显著减轻,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阿拓莫兰通过清除氧自由基(OFR),对I/R损伤肝脏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细胞凋亡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关键性作用。细胞凋亡的发生与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凋亡促进基因Bax蛋白表达程度密切相关。目的:探讨亚低温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肠组织缺血再灌注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湖北省咸宁学院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与生物化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2-04/12在咸宁学院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Wistar健康雄性大鼠32只,术前禁食24h,自由饮水。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亚低温预处理组,8只/组。方法:除假手术对照组外,其余3组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①假手术对照组仅暴露肠系膜上动脉而不夹闭,共2h,结束实验后取材;缺血再灌注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min后松夹60min再取材;缺血预处理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5min和松夹5min作为预处理,余同缺血再灌注组;亚低温预处理组实施缺血预处理前在小肠周围充填碎冰造成小肠亚低温(33-35℃),余同缺血预处理组。②各组大鼠取中段小肠4cm,分为两段,分别置于甲醛和戊二醛中固定,制作电镜标本。免疫组化后显微镜下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吸光度值,每组选10个视野进行测量,计算平均值,肠黏膜损伤按Chiu标准进行分级。0级:正常黏膜绒毛;Ⅰ级:上皮下间隙增大,通常在绒毛的尖端,常伴有毛细血管淤血:Ⅱ级:上皮下间隙扩张伴随上皮层同固有层中度分离;Ⅲ级:绒毛两侧上皮层大量的同固有层分离,部分绒毛顶端破损;Ⅳ级绒毛破损伴随固有层毛细血管暴露,可能观察到固有层的细胞成分增多;Ⅴ级:固有层破坏和不完整、出血和溃疡。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肠缺血再灌注后Bcl-2与Bax蛋白吸光度值的变化。②各组肠黏膜损伤分级。③各组肠黏膜组织学变化。结果:3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①各组肠缺血再灌注后Bcl-2与Bax蛋白吸光度值的变化: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均明显升高(4.03&;#177;1.02,9.56&;#177;1.32,P〈0.01;5.67&;#177;1.34.19.07&;#177;1.63,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Bcl-2表达升高(9.56&;#177;1.32,15.03&;#177;1.44,P〈0.01),Bax表达降低(19.07&;#177;1.63,14.11&;#177;1.21,P〈0.01);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亚低温预处理组Bcl-2表达仍有所升高(15.03&;#177;1.44,18.17&;#177;2.03,P〈0.05),Bax表达仍降低(14.11&;#177;1.21,11.58&;#177;1.04,P〈0.05)。②各组肠黏膜损伤分级情况:假手术对照组肠黏膜基本正常,损伤均为0级;缺血再灌注组肠黏膜损伤Ⅱ级2只,Ⅲ级3只,Ⅳ级3只,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缺血预处理组肠黏膜损伤Ⅰ级2只,Ⅱ级4只,Ⅲ级2只,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亚低温预处理组肠黏膜损伤0级1只,Ⅰ级3只,Ⅱ级4只,低于缺血预处理组(P〈0.05)。③各组肠黏膜组织学形态电镜观察结果:假手术对照组肠黏膜上皮微绒毛排列整齐,各细胞器形态正常;缺血再灌注组肠黏膜上皮微绒毛稀疏、变短、脱落,线粒体明显肿胀,空泡变性,内质网排列紊乱、肿胀;缺血预处理组肠黏膜上皮微绒毛排列基本整齐,线粒体内质网轻度肿胀;而亚低温预处理组肠黏膜上皮微绒毛排列整齐,线粒体内质网肿胀不明显。结论:肠缺血再灌注前进行缺血预处理可以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并下调Bax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细胞凋亡以保护缺血再灌注肠损伤。亚低温状态能增强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氯化镁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是否具有保护性作用,同时探讨氯化镁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6/07在锦州医学院药理学实验室完成,选用50只SD大鼠,采用整体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3个不同剂量的氯化镁给大鼠尾静脉注射,测定心肌组织中Ca2+和丙二醛含量以及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含量,并同时记录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率。结果:氯化镁可降低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含量,也能降低心肌组织中的丙二醛和Ca2+含量。氯化镁可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给药组再灌注时ST段抬高(mV)程度(其中氯化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0.16±0.03,0.12±0.02,0.06±0.01)较缺血再灌注组(0.22±0.06)显著降低。结论:氯化镁对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缓解心肌细胞内钙超负荷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丹参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丹参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分别为对照组(A组)、肝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肝缺血/再灌注加丹参治疗组(C组),分别在肝缺血前、缺血45min、再灌注45min共3个时相点,检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丙二醛(MDA)浓度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结果肝缺血/再灌注组,血浆XO、MDA及ALT显著高于对照组、SO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0.01)。而丹参治疗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0.01)。结论丹参可通过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增强SOD活性、减弱XO活性),拮抗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MDA浓度),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9.
依达拉奉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为扩展其临床新用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缺血再灌注1h后血清和小肠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观察小肠黏膜病理变化。结果: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及小肠组织中反映氧化损伤程度的MDA明显升高,抗氧化酶SOD则明显减少,小肠黏膜损伤,应用依达拉奉后能显著改善上述改变。结论:依达拉奉对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肠黏膜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丙酮酸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丙酮酸(Pyruvate)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经肠腔给予含有丙酮酸钠和等能量的右旋糖酐-70营养液,对不同缺血再灌注时间的肠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肠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经丙酮酸处理后的小肠组织损伤情况:缺血45min为(2.17&;#177;1.17)分,再灌注30min为(2.17&;#177;0.98)分,再灌注60min为(2.33&;#177;1.03)分。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lt;0.01,t值分别为55.00,57.00,57.00。小肠黏膜组织中TNF-α和IL-6水平减低,TNF-α缺血45min,再灌注30,60min分别为(0.36&;#177;0.06),(0.87&;#177;0.06),(0.70&;#177;0.17)μg/L,与对照组比较P&;lt;0.01、F值分别为313.58,815.77,105.84。IL-6缺血45min,再灌注30,60min分别为(122.88&;#177;3.75),(213.37&;#177;8.91)。(154.53&;#177;7.32)ng/L,与对照组比较P&;lt;0.01、F值分别为1587.18,1232.96,2447.93.结论:丙酮酸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与丙酮酸减少小肠组织中的TNF-α和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