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3种不同类型结缔组织病(CTD)伴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2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CTD合并ANFH患者40例,按疾病类型不同分为3组:类风湿关节炎(RA)组2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10例及强直性脊柱炎(AS)组9例,比较3组发病年龄、激素使用率及临床症状(双侧骨坏死、髋关节疼痛、骨质疏松、肾功能损害、贫血、高脂血症及雷诺/口腔溃疡)。结果 与SLE组及RA组比较,AS组发病平均年龄明显降低(P<0.05);与RA组及AS组比较,SLE组激素使用率、出现肾功能损害及雷诺/口腔溃疡的百分率均明显升高(均P<0.05),3组双侧骨坏死、髋关节疼痛、骨质疏松、贫血及高脂血症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伴发ANFH的3种不同类型CTD疾病中,AS发生ANFH的平均年龄最小,SLE患者激素使用率、肾功能损害及雷诺/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最高。对于使用激素及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CTD患者,临床医生需警惕ANFH发生,应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2.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除长期应用激素可引起骨坏死外,有研究指出临床表现的差异性也有可能是骨坏死的危险因素。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发生骨坏死的致病因素存在不同观点。
  目的:对国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骨坏死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获得已公开发表的国内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筛选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 5.0及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计算各危险因素的合并比值比及95%置信区间。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篇病例对照研究,累计病例组332例、对照组9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各危险因素的比值比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雷诺现象3.28(1.69-6.38),口腔溃疡2.95(2.13-4.09),肾脏受累1.21(0.83-1.74),血管炎因素5.64(2.84-11.21),高脂血症5.11(3.10-8.42),抗磷脂抗体2.32(1.49-3.61),关节受累2.02(1.33-3.07)。提示激素应用明确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并非惟一因素,血管炎、高脂血症、雷诺现象、口腔溃疡、抗磷脂抗体阳性及关节受累均为需要重视的国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骨坏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狼疮性肾炎(LN)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LN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LN未并发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Pearson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LN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在口腔溃疡、雷诺现象、血管炎、纤维蛋白原(Fib)升高、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口腔溃疡、雷诺现象、血管炎、Fib升高、TC及TG水平为影响LN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LN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包括口腔溃疡、雷诺氏现象、血管炎、Fib升高、TC及TG水平,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6-01-2009-12期间本院连续收治的520例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因及血压,有无腹水、肝性脑病及是否并发感染,统计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Child-pugh分级等各项指标,分析治疗方法,包括输血次数和输血量。按预后不同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非死亡组,单因素分析分别采用卡方检验、CMH检验、成组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来比较两组患者在各项观察项目方面的差异。结果: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后表明,与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患者死亡相关的因素有:感染(OR=3.166,95%CI1.214~8.256);年龄(OR=1.052,95%CI1.016~1.090);总胆红素(TBIL)浓度(OR=1.015,95%CI1.011~1.020);血浆白蛋白(ALB)浓度(OR=0.912,95%CI0.849~0.979);输血量(OR=1.513,95%CI1.326~1.726)。结论:本研究表明:感染、高龄、血浆中TBIL升高、低白蛋白血症以及大量输血是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除长期应用激素可引起骨坏死外,有研究指出临床表现的差异性也有可能是骨坏死的危险因素。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发生骨坏死的致病因素存在不同观点。目的:对国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骨坏死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获得已公开发表的国内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筛选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5.0及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计算各危险因素的合并比值比及95%置信区间。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篇病例对照研究,累计病例组332例、对照组9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各危险因素的比值比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雷诺现象3.28(1.69-6.38),口腔溃疡2.95(2.13-4.09),肾脏受累1.21(0.83-1.74),血管炎因素5.64(2.84-11.21),高脂血症5.11(3.10-8.42),抗磷脂抗体2.32(1.49-3.61),关节受累2.02(1.33-3.07)。提示激素应用明确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并非惟一因素,血管炎、高脂血症、雷诺现象、口腔溃疡、抗磷脂抗体阳性及关节受累均为需要重视的国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骨坏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684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8~12个月支架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解放军第94医院行PCI术治疗的684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患者发生ISR的相关性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8~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或是冠脉CT,其中发生再狭窄45例,未发生再狭窄639例。再狭窄组在性别、吸烟、HbAc、LDL-C方面与未发再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7.120,95%CI:1.380~10.417)、吸烟(OR=2.419,95%CI:1.006~6.515)、支架长度(OR=1.583,95%CI:1.032~2.593)和支架数量(OR=2.821,95%CI:1.123~3.780)是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40mg阿托伐他汀(OR=1.553,95%CI0.610~0.950)、支架直径(OR=0.632, 95%CI:0.385~0.933)是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保护因素。结论糖尿病、吸烟、支架长度和支架数量是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40mg阿托伐他汀和支架直径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内心搏骤停(IHCA)患者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8—2019-08期间本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46例IHCA患者的病例资料,据心肺复苏(CPR)后是否恢复自主循环分成ROSC组和复苏无效组,采用单因素分析IHCA患者ROSC的影响因素,再将单因素分析中P0.3的因素纳入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146例IHCA患者符合准入条件,ROSC率为49.32%(72/146)。单因素分析结果示,ROSC组与复苏无效组两组之间年龄、是否合并脑出血、肾上腺素累积量、CPR持续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OR=0.951,95%CI:0.919~0.985,P=0.005),肾上腺素累积量(OR=0.628,95%CI:0.540~0.730,P0.01)是IHCA患者ROSC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肾上腺素累积量可影响IHCA患者ROSC。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代谢综合征(MetS)的关系,系统回顾两者共患病(SLE-MetS)情况,探索SLE慢性病程疾病发展谱。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SLE和MetS相关中英文文献,制定标准进行文献管理和数据提取,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篇文献纳入本次研究中,包含SLE患者6013例,SLE-MetS患者1830例。汇总SLE-MetS患病率为30.8%(95%CI 26.4%~35.2%)。肾炎(OR=3.53,95%CI 1.48~8.46)、损伤指数(SDI)(OR=1.83,95%CI 1.28~2.61)、身体质量指数(BMI)(OR=1.44,95%CI 1.02~2.03)、年龄(OR=1.05,95%CI 1.03~1.08)、羟氯喹(HCQ)(OR=0.30,95%CI 0.01~0.93)与SLE-MetS有显著关联。结论:本研究中,SLE-MetS合并患病率较高,合并患病的危险因素是肾炎、SDI越高、BMI越高、年龄越大,使用HCQ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生存时间至少持续6个月重型颅脑损伤、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入组336例患者,根据脑积水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脑积水组53例和非脑积水组283例,统计术后脑积水发生率,分析年龄、性别、入院时GCS评分、颅内血肿位置、是否开放性颅脑损伤、是否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时间、是否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是否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是否合并颅内感染、是否硬脑膜敞开对术后脑积水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患者年龄、入院时GCS评分、颅内血肿位置、是否开放性颅脑损伤、是否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否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是否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是否合并颅内感染、是否硬脑膜敞开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5,95%CI:1.009~1.235)、颅内血肿位置(OR=2.306,95%CI:1.125~5.329)、开放性颅脑损伤(OR=1.542,95%CI:1.272~2.765)、蛛网膜下腔出血(OR=6.036,95%CI:1.687~16.593)、实施去骨瓣减压术(OR=2.325,95%CI:1.162~5.428)、合并颅内感染(OR=2.425,95%CI:1.027~4.398)、硬脑膜敞开(OR=1.741,95%CI:1.152~2.534)是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OR=-1.416,95%CI:-(1.014-3.052)]是术后并发脑积水的保护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的概率较高,高龄、颅内血肿位于硬膜下、开放性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合并颅内感染、硬脑膜敞开的患者更易出现术后脑积水,实施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有利于预防术后脑积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的危险因素,以提高肾移植后ANFH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24例肾移植后发生ANFH病例的临床资料,并与30例肾移植后无发生ANFH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25~100个月,中位数57个月.ANFH组术后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用量、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次数、体重增加、血清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内ANFH组的血清总胆固醇、LDL-C水平均已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而确诊为ANFH的时间为术后8~93个月.结论:激素的用量偏大、高血脂、体重增加是肾移植后发生ANFH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术后早期血脂增高对移植后发生ANFH有一定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使用左心室压力-应变环心肌做功技术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肌功能,并探讨基于左心室压力-应变环心肌做功技术参数构建SLE患者发生心肌功能损伤评估预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SLE患者135例,根据其是否出现左心室心肌功能损伤而将其分为损伤组及非损伤组,收集其治疗前后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另收取收治的SLE患者58例,将其作为验证组。结果 本研究中损伤组64例(47.41%),非损伤组71例(52.59%),多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体质量指数(BMI)(OR=1.176,95%CI:1.007~1.372,P=0.041)、左心房前后径(LAD)(OR=1.220,95%CI:1.025~1.452,P=0.025)、左室射血分数(LVEF)(OR=0.907,95%CI:0.838~0.980,P=0.014)、整体有用功(GCW)(OR=0.998,95%CI:0.997~1.000,P=0.030)、整体无用功(GWW)(OR=1.014,95%CI:1.006~1.022,P<0.001)及整体做功效率(GWE)(OR=0...  相似文献   

12.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1月-2003年12月123例确诊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电话、门诊等随访,改良Rankin评分为结局指标,最终101例患者纳入分析。对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有序多分类累积回归分析。结果:101例患者中,随访时间最短12d,最长22个月,失访9例(8.9%)。单因素及有序多分类累积回归分析显示,预后不良与Glasgow Scale(GCS)评分低(OR:0.757,95%CI:0.632~0.908,P=0.003),有肢体瘫痪(OR:0.317,95%CI:0.109~0.922,P=0.035),异烟肼(INH)用量小(OR:0.113,95%CI:0.019~0.664,P=0.016),联合治疗方案未用吡嗪酰胺(OR:3.386,95%CI:1.480~7.747,P=0.004)、激素(OR:3.383,95%CI:1.507~7.592,P=0.003)及鞘内注射(OR:8.782,95%CI:3.025~25.496,P=0.000)有关,其中鞘内注射和吡嗪酰胺对预后不良的影响最大。结论:GCS评分低,有瘫痪,异烟肼用量小,未用吡嗪酰胺,激素和鞘内注射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起至2021年3月,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18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共42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3个危险因素,分别是COPD严重程度3、4级(OR=4.82,95%CI:1.38~16.84)、血清白蛋白水平(MD=-7.70,95%CI:-8.21~-7.19)、低白蛋白血症(OR=4.93,95%CI:3.04~7.99)、合并糖尿病(OR=6.78,95%CI:2.59~17.79)、合并呼吸衰竭(OR=6.09,95%CI:3.19~11.63)、合并肾功能不全(OR=2.97,95%CI:1.23~7.18)、合并心功能不全(OR=3.26,95%CI:1.38~7.68)、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OR=3.96,95%CI:2.30~6.83)、糖皮质激素使用史(OR=6.73,95%CI:3.34~13.56)、应用抗菌药物时间(MD=8.25,95%CI:6.93~9.58)、机械通气(OR=10.60,95%CI:6.18~18.15)、侵入性操作(OR=7.95,95%CI:3.74~16.92)、入住ICU(OR=4.49,95%CI:3.02~6.67)。性别、吸烟史、合并肝功能不全与COPD并发IPA无关。结论 COPD患者并发IPA的危险因素众多,我们需尽早识别其危险因素,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预防、诊断COPD合并IPA提供循证参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3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0个月,其中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38例为发生组,余100例为未发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影响因素。结果138例患者中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为27. 54%,发生组患者年龄 60岁、体质指数23. 9 kg/m2、后踝骨折、体力劳动分级Ⅱ级的构成比均高于未发生组(P 0. 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 60岁,OR=1. 354,95%CI=1. 001~3. 201;体质指数 23. 9 kg/m2,OR=2. 354,95%CI=1. 524~4. 201;后踝骨折,OR=3. 896,95%CI=2. 420~6. 3521;体力劳动分级Ⅱ级,OR=2. 121,95%CI=1. 010~3. 524。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较大,年龄≥60岁、体质指数异常等均是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制定相应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创伤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5.
背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但长期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是否有引起骨质丢失的危险尚不能排除,尤其对女性哮喘患者.目的了解国内女性哮喘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否会对骨密度和骨代谢产生影响.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配对比较分析.对象纳入40例女性哮喘患者为1998-02/2002-02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者.均无长期全身使用激素史,且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其中吸入糖皮质激素组(吸入组)20例每日坚持吸入激素≥5个月(年龄18~63岁,绝经5例),对照组20例(年龄18~60岁,绝经5例)采用常规平喘解痉药物治疗.对照组按年龄、性别和绝经情况与吸入组配对,平均人).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L2-4椎体、股骨颈、股骨转子、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骨密度,以绝对值和T评分(即与同性别成年人骨峰值相比的标准差)表示.同时与其同年龄、性别相应正常数据相比较,确定骨密度在这些部位的相对值.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等测定这些患者的血骨钙素以及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②两组血骨钙素以及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比较.③吸入组日均吸入激素剂量和吸入激素的累积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L2-4椎体、股骨颈、股骨转子、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骨密度值及T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吸入组20例患者的上述5个部位骨密度值与其相应日均吸入糖皮质激素剂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325~-0.110 2,P>0.05);L2-4椎体、股骨颈和股骨三角的骨密度值与吸入糖皮质激素累积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95,-0.517,-0.531,P<0.05).吸入组患者上述5个部位骨密度的T评分与其吸入糖皮质激素累积量无明显相关性(r=0.443~0.295,P>0.05).吸入组股骨三角处的绝对骨密度值与其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506,P<0.05),而对照组5个部位绝对骨密度值与其年龄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79~0.326,P>0.05).两组血清骨钙素及其他生化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控制哮喘,对女性哮喘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一般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长期吸入激素的女性哮喘患者随着吸入激素累积量的增加和或年龄的增长,引起骨质丢失的危险可能会增高.  相似文献   

16.
SLE皮肤血管炎与头颅磁共振、抗心磷脂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皮肤血管炎表现与头颅磁共振(MRI)及抗心磷脂抗体(aCL)的关系。方法 21例SLE患者分为两组:皮肤血管炎组(11例)和无皮肤血管炎组(10例),均分别行头颅MRI及aCL检查。结果 头颅MRI异常者8例(38.1%)。aCL检查阳性者12例(57.1%)。具皮肤血管炎表现的SLE患者组的aCL阳性率较无皮肤血管炎表现组显著为高(P<0.01);皮肤血管炎组出现神经精神症状(NP)的比例也较后者为高(P<0.05);头颅MRI检查示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1例中同时出现MRI异常及aCL阳性者7例(33.3%),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检查方法有相关性(r=0.481,P<0.05)。结论 SLE患者皮肤血管炎的损害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有关。头颅MRI及aCL检查对SLE脑病的早期诊断、治疗、疗效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眼底微血管病变与急性冠脉事件(AC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于社区的病例对照方法,选择山东省济宁市兴隆庄煤矿社区1743例年龄≥60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选取符合ACE诊断标准的1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1509例确定未患ACE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文化程度、体育锻炼、眼底微血管病变、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BMI)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CE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LDL-C、收缩压、舒张压、BMI、眼底微血管病变(P<0.05或P<0.01)。在眼底微血管病变中,观察组动静脉交叉征〔44.6%(62/139)比27.8%(419/1509)〕、硬性渗出〔9.4%(13/139)比4.9%(74/1509)〕、棉絮斑〔19.4%(27/139)比7.3%(110/1509)〕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2,优势比(OR)=1.06,95%可信区间(95%CI)=1.04~1.09〕、吸烟(P=0.032,OR=2.17,95%CI=2.04~2.30)、眼底微血管病变(P=0.010,OR=2.33,95%CI=0.97~1.27)、高血压(P<0.001,OR=5.21,95%CI=4.11~6.36)、糖尿病(P=0.021, OR=1.03,95%CI=1.01~1.05)及LDL-C(P=0.020,OR=2.80,95%CI=2.65~2.99)是发生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眼底微血管病变是发生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眼底血管照相检查可以作为预测ACE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并抗Ro52抗体阳性的抗Jo-1抗体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生存分析。方法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84例,其中合并抗Ro52抗体阳性者41例为阳性组,抗Ro52抗体阴性者43例为阴性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发生抗Ro52抗体阳性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2组生存情况。结果阳性组患者病程[(15.9±13.2)个月]短于阴性组[(25.0±21.6)个月](P0.05),阳性组患者关节炎、雷诺现象和Gottron征发病率(87.8%、58.5%、73.2%)高于阴性组(58.1%、27.9%、51.2%)(P0.05);关节炎(OR=5.988,95%CI:1.805~19.869,P=0.003)、雷诺现象(OR=3.666,95%CI:1.076~12.482,P=0.038)是抗Jo-1抗体综合征出现抗Ro52抗体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24个月)短于阴性组(25个月)(P0.05)。结论合并抗Ro52抗体阳性的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病程短,关节炎和雷诺现象是发生抗Ro52抗体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联合糖皮质激素(简称ACP方案)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对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HCQ联合糖皮质激素(简称MCP方案)治疗6个月以上,因为没原因停用MTX、HCQ的37例轻中度SLE患者,换用ACP方案治疗6个月,观察其补体、血管炎样皮疹、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dsDNA阳性率、血管炎表现、补体特别是补体C3及SLE活动性指数(SLE disease active index,SLEDA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肾炎患者尿蛋白明显降低(P<0.01)。结论病情活跃的轻中度SLE患者可以较早采用AZA、HCQ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 Th17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中的意义。方法按照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 SLE分类标准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住院的 SLE患者共61例,同时以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0例作对照。SLE实验组分为 SLE并发CVD患者22例,SLE不并发CVD患者39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 Th17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IL-17,并分析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①SLE并发 CVD组、SLE不并发 CVD组和健康对照组 Th17细胞的检测结果分别为(2.09±0.98)%,(1.75±0.75)%和(0.89±0.44)%,健康对照组与 SLE并发 CVD组、SLE不并发 CV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7~5.030,P值均<0.001);IL-17在 SLE并发 CVD组、SLE不并发 CVD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水平分别为85.64±20.76 pg/ml,75.25±28.14 pg/ml和35.06±6.58 pg/ml,健康对照组与 SLE并发 CVD组和 SLE不并发CV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5~9.954,P 值均<0.001);两组 SLE之间 Th17细胞和 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0,1.513,P>0.05)。②SLE患者血浆 IL-17水平与 SLEDAI积分和抗 ds-DNA抗体滴度之间呈正相关(r=0.393,P=0.008;r=0.558,P<0.001),与补体 C3水平呈负相关性(r=-0.423,P=0.005)。SLE患者中 Th17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的比例与 SLEDAI评分和抗 ds-DNA抗体滴度之间呈正相关(r=0.681.P<0.001;r=0.492,P=0.015),而与C3水平呈负相关(r=-0.534,P=0.027)。结论 Th17细胞和 IL-17在 SLE中表达均升高,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心血管因素并未影响 SLE患者中Th17细胞和 IL-17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