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关系以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103例,依据术后血管造影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呈色分级(MBG)分为两组,冠状动脉前向血流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服用他汀类药物对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 行急诊PCI的患者于冠状动脉抽血测TC定、LDL-C水平.将急诊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161例患者依据PCI后有无复流分为,未使用他汀类药物复流(NSNN组,n=88)、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无复流(NSN组,n=19)、使用他汀类药物复流(SNN组,n=52)、使用他汀类药物无复流(SN组,n=2).对各组复流发生情况、血浆TC、LDL-C水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各组之间无复流现象发生率,NSNN组88例(54.7%); NSN组19例(11.8%); SNN组52例(32.3%); SN组2例(1.2%).使用他汀治疗后发生无复流现象比例显著低于未使用他汀治疗组(P<0.05).未发生复流现象组患者(NSNN、SNN)血浆TC及LDL-C水平显著低于发生无复流现象组患者(NSN、SN)(P<0.05或<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发生无复流现象可能和血脂水平有关.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再灌注治疗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其机制之一可能通过降低血浆胆固醇.同时血浆胆固醇及LDL-C低水平的患者发生无复流概率可能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关系。方法入选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检测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水平。依据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水平结果将患者分为中性粒细胞未升高组(≤6.4×109/L)和中性粒细胞升高组(>6.4×109/L),根据PCI后冠脉造影血流速度分级,将患者分为冠脉血流正常组(TIMI分级=3)和无复流组(TIMI分级≤2),进一步比较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无复流发生关系,以ROC曲线评估中性粒细胞计数预测无复流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中性粒细胞升高组患者中无复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性粒细胞未升高组(33.3%vs.17.2%,P<0.05)。无复流组患者入院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冠脉血流正常组[(7.9±4.3)×109/L vs.(6.2±3.0)×109/L,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入院中性粒细胞水平是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冠脉造影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2.40,95%CI为1.18~5.15,P=0.023),但是ROC曲线分析表明入院中性粒细胞水平不能作为诊断无复流的单项检验指标。结论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水平是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冠脉造影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不能作为单一生物标记物用于预测无复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评估肾脏损害情况,并探讨病程、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水平对肾功能的影响,同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肾脏损害进一步发展.方法 测定24 h 尿微量白蛋白、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肌酐、尿素氮.结果 80 例糖尿病患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越差,患者24 h 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就越多、血尿酸、肌酐、尿素氮也明显上升,24 h 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与糖化血红蛋白(r =0.831,P =0.000 )、空腹血糖(r =0.643,P = 0.000 )、餐后2 h 血糖(r =0.674,P =0.000 );肌酐与糖化血红蛋白(r =0.718,P =0.000 )、空腹血糖(r =0.681,P =0.000 )、餐后2 h 血糖(r =0.686,P =0.000 )均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的发生、发展与病程、血糖控制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发现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可从反应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的发展情况,为临床早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96例A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急诊PCI术治疗。根据术中是否发生复流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术中发生复流者为A组(n=72),术中无复流者为B组(n=24)。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压、心率、吸烟史、空腹血糖等和PCI相关情况,包括支架数量、发病至再灌注时间、血栓抽吸例数、支架长度等,并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患者术中无复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B组患者发病至再灌注时间[(7. 19±1. 32) h]较A组[(5. 65±1. 71) h]明显延长,且血清Lp-PLA2含量[(309. 24±76. 34) mg/L]较A组[(197. 07±55. 35) mg/L]显著升高(P 0. 05);而其它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Lp-PLA2含量是患者术中无复流发生的影响因素(OR=3. 84,95%CI:1. 64~9. 01,P 0. 01)。结论血清Lp-PLA2含量是A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影响因素,故临床中可通过早期测定血清Lp-PLA2含量预判断ASTEMI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前驱糖尿病诊断和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4例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者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驱糖尿病组118例,空腹血糖(6.48±0.52)mmol/L,餐后2h血糖(9.55±1.38)mmol/L,糖化血红蛋白(5.83±0.22)%;糖尿病组145例,空腹血糖(13.81±2.12)mmol/L,餐后2h血糖(19.33±3.79)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12±0.45)%;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71例)的空腹血糖(5.31±0.78)mmol/L,餐后2h血糖(6.05±1.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4.72±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呈正相关(P0.05)。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为100.0%,诊断前驱糖尿病的敏感度为97.5%,特异性为100.0%。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能够有效区分前驱糖尿病和糖尿病,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时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无复流的关系及对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96例STEMI急诊PCI治疗成功的患者,按介入治疗术中有无发生无复流(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 TIMI 2级)分为正常血流组(68例)和无复流组(28例),另以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分别于入院时、术后24 h及2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MMP-9水平.2周做心脏超声,比较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6个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无复流组和正常血流组术前血浆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无复流组各时点血浆MMP-9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P均<0.05).术后2周做心脏超声,无复流组LVEDd高于正常血流组(P<0.05),LVEF低于正常血流组(P<0.05).主要MACE的发生情况:无复流组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P<0.01).血浆MMP-9与LVEDd呈正相关(r=0.68,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72,P<0.01).结论.AMI患者急诊PCI术前血浆MMP-9水平增高与介入术中无复流发生有关,提示心功能不良、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首次服用80 mg阿托伐他汀能否预防术中无复流的发生及降低hs-CRP水平.方法 7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6例).2组患者PCI术前均嚼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咯雷600 mg.观察组予冠心病基础药物治疗,在PCI前首次给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仅予基础药物治疗,并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观察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及术前、术后12 h hs-CR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8.1%vs2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阿托伐他汀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10.29±9.15)vs(13.77±10.41 )mg/L,P<0.01].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介入术前首次给予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炎症反应,能否确实降低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药物支架置入后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住院,在发病后12 h内成功行急诊药物支架置入的1413例STEMI患者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分为无复流组和复流正常组.采用单变量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在1413例患者中,297例发生无复流(21.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再灌注时间>6h、侧支血流≤1级、入院血糖(admission plasma glucose,APG)>13.0 mmol/L、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血栓评分≥4分和PCI前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使用是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无复流发生率随着独立预测因素增加而显著增高(P<0.01).结论 STEMI患者急诊药物支架置入后无复流预测模型由6个因素组成:年龄> 65岁、再灌注时间>6h、侧支血流≤1级、APG> 13.0 mmol/L、PCI前血栓评分≥4分和PCI前IABP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telet-leukocyte aggregates, PLA)、肾功能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发生无复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既往急诊PCI治疗术后出现心肌无复流患者68例作为无复流组,同期急诊PCI治疗术后心肌灌注恢复正常的患者130例作为对照组;查阅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疾病、PCI介入治疗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术前PLA值、肾功能与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关系。结果:无复流组和对照组的血清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起病至PCI时间、病变血管支数、植入支架数、植入支架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的术前PLA测定值为(68.21±9.42)%,高于对照组的(54.50±8.77)%,无复流组患者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为(94.51±15.20) 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7例,均拟于12 h内行急诊PCI术,按PCI术前口服阿托伐他汀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观察组术前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观察2组冠状动脉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情况、术后无复流发生率以及ST段回落情况、术后7 d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结果术后,2组TIMI分级情况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0. 05);观察组术后无复流发生率(5. 88%)显著低于对照组(23. 91%),且ST段回落率(94. 12%)显著高于对照组(80. 43%)(P 0. 05);观察组术后7 d的hs-CRP水平(6. 85±1. 01)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7. 56±1. 37) mg/L,而NOS水平(17. 21±6. 23) U/m L显著高于对照组(13. 56±4. 27) U/m L(P 0. 05)。结论 PCI术前服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PCI术后心肌血流再灌注,减少无复流现象,这可能与阿托伐他汀具有抗炎作用及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设为观察组,100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10.00%者占51.00%,显著高于对照组(Х^2=68.46,P〈0.01);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逐渐升高(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程度越重,其糖化吼红蛋白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MI患者312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发病12 h内,或12 h至24 h内仍有持续缺血性胸痛,成功接受PCI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冠脉痉挛或罪犯病变直径狭窄程度≤50%、冠脉血流正常行保守治疗,严重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需急诊冠脉搭桥术.根据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患者分为正常血流组和无复流组.比较这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造影结果及手术相关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3%的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了无复流.单变量分析:年龄、再灌注时间(症状至PCI的时间)、入院时收缩压、心梗Killip分级、急诊PCI术前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PCI术前TIMI血流分级、闭塞病变类型、血栓负荷、靶病变长度、参考血管直径、再灌注方法与无复流现象相关(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65岁(OR=1.470,95% CI 1.460~1.490,P=0.007)、再灌注时间>6h(OR=1.270,95% CI 1.160~1.400,P=0.001)、入院时低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 kPa) (OR=1.910,95%CI 1.018~3.896,P=0.004)、PCI术前应用IABP(OR=1.949,95% CI 1.168 ~3.253,P=0.011)、PCI术前低(≤1)TIMI血流(OR=1.100,95% CI 1.080 ~1.250,P<0.01)、高血栓负荷(OR=1.600,95% CI 1.470~2.760,P=0.030)、长靶病变(OR=1.948,95% CI 1.908~1.990,P=0.019)是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可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造影及手术时的发现来预测急诊PCI术后是否发生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筛查对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糖尿病筛查的特定人群3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以筛选出糖尿病风险患者。结果 350例患者检测出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者共有47例,占全部筛查人群的13.43%;检测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者共有44例,占全部筛查人群的12.57%;检测出空腹血糖含量≥7.0 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6.5%者共68例,占全部筛查人群的19.43%;空腹血糖单项测定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单项测定结果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测定结果与两个单项测定结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6,6.1225,P0.05)。结论采用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筛查糖尿病,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筛查率,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术效果、相关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匹配对照法将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36例AMI患者分为对照组( n=67例,入院后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和观察组( n=69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行急诊PCI术的治疗效果、相关并发症发生几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至行急诊PCI术时间、住院时间、院内心梗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t=32.556,P=0.000;t=7.628,P=0.000;χ2=4.577,P=0.032);再灌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6.599,P=0.010)。观察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94%显著低于对照组68.1%(χ2=13.134,P=0.0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5.7%高于对照组86.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0,P=0.118)。结论在AMI患者行急诊PCI术的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缩短入院至行急诊PCI术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8例,其中PCI组52例,在发病后6~12 h内成功行急诊PCI;保守治疗组66例,为同期拒绝急诊PCI或急诊PCI失败者.两组均于入院即刻,12、24、48和72 h以及7、14和28 d测定血浆BNP浓度;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两组患者人院3~5 d和28 d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的检测值作为正常参考值.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即刻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健康者,同组不同时间点BNP浓度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保守治疗组血浆BNP水平呈双峰曲线,12~24 h达高峰,7 d时出现第二次峰值.PCI组血浆BNP水平呈单峰曲线,于12~24 h达到峰值.PCI组各时间点BNP水平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P均<0.01).两组患者3~5 d的LVE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 d时PCI组LVEF值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1).结论 急诊PCI能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提高LVEF值,从而减轻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期睡眠质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92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42例和睡眠正常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以糖化血红蛋白7.0%作为血糖控制达标。结果两组GDM孕妇年龄与孕周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组PSQI评分显著高于睡眠正常组(P0.05),睡眠障碍组空腹血糖、餐后1 h和餐后2 h血糖水平与睡眠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组患者在经过睡眠干预后,与睡眠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1 h与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化血红蛋白7.0%。结论改善GDM患者睡眠质量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异常糖化血红蛋白检出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2008-10~2009-02救治的脓毒症患者368例,记录是否既往明确糖尿病病史;就诊24 h内行APACHEⅡ评分,并进行快速随机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GHb)测定,368例患者根据GHb测试结果分为GHb正常组和GHb升高组.368例患者均随访28 d 记录患者生存死亡情况,分别计算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并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价GHb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判断.结果 368例脓毒症患者中明确糖尿病病史者57例;368例患者GHb升高患者150例,GHb正常患者218例;GHb升高组APACHEⅡ评分[(29.31±6.87)分]较GHb正常组[(17.44±7.71)分]明显升高(P=0.014);GHb升高组28 d病死率(58.67%)较GHb正常组(25.69%)明显升高(χ2=40.574,P=0.000);ROC曲线评价GHb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判断,曲线下面积为0.721(P=0.032).结论 GHb较随机血糖评价脓毒症患者预后更准确.不论患者既往是否有糖尿病病史,GHb升高脓毒症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诊疗(PCI)术中发生无复流风险的评分方法。方法收集接受介入治疗的 AMI 患者的无复流相关因素的临床资料,分为评分模型组和验证组,采用二项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研究的方法,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无复流风险评分系统,对发生风险进行分层,并对评分系统真实性及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模型组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0.587,P =0.019)、心功能 Killip 分级≥2级(OR =3.656, P <0.01)、TIMI 血流分级≤2(OR =0.774,P =0.013)、PCI 术前血栓负荷>4分(OR =2.629,P<0.01)、发病至球囊扩张病变时间>6 h (OR =1.485,P =0.083)为 AMI 患者 PCI 中发生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分层:评分<2分为低危,2~5分为中危,>5分为高危。模型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为0.716(95%CI:0.671~0.761)。采用 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评价得出:χ2=1.027,P =0.994,提示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验证组二项 Logistic 回归分析的 AUC =0.891(95%CI:0.822~0.959)。分别比较验证组 killip 分级、血栓负荷、评分、危险分层的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无复流评分的 AUC 最大(AUC =0.851,95% CI:0.776~0.927)。结论根据基于 AMI 患者临床和造影特征建立的简单无复流风险评分系统,可用于对 PCI中无复流发生风险进行分层,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预测无复流发生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葛兴  崔炜 《临床荟萃》2009,24(20):1756-175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心电图参数预测急诊PCI术后的心肌再灌注水平的价值,寻找能够尽早提示急诊PCI术后疗效的检测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发病时心电图的各项参数与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分级的相关程度,筛选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5例急诊PCI患者中,无复流患者17例,发生率为26.2%。比较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患者的术前心电图参数,ST段抬高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T段呈C型抬高者无复流发生率最高(34.8%,16/46);而QRS记分、ST段抬高导联数目、ST段抬高总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型ST段抬高是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8.956,95%CI=1.189,67.456,P=0.033)。结论作为一项简明的心电图参数,C型ST段抬高可以预测急诊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有利于术前、术中预见性地采取防治该现象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