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进食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低血糖导致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效果。方法37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40例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使用无糖透析液,在每次透析2h时进餐.进食量200~250g。含碳水化合物约35.8g,每例患者观察1个月,记录每次进餐前和进餐30min后的血压,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进餐30min后的血压都比进餐前的血压有所下降,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进餐前后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进餐前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餐后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P〈0.05);两组透析中低血压和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2h时进餐,会引起血压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仍可有效避免低血糖导致的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32例在血液净化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有低血压倾向且透析间期体重增加≥3kg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患者行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对照组患者行标准透析.比较2组患者发生低血压的例次、透析中的血压和透析结束时的脱水量.结果 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例次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结束前血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透析结束时实际脱水量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可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减少护理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禁食对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禁食对发生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经常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19例 ,每例患者观察 2个月 ,头 1个月透析过程自由进餐 ,后 1个月透析过程禁止进食 ,作为自身对照 ,记录透析过程血压变化 ,观察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透析过程禁食组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例次、症状性低血压发生例次、需要补充高渗溶液的例次、需停止血液透析的例次均低于透析过程进餐组 ,比较透析过程进餐组和禁食组患者透析前血压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比较透析过程最低血压与透析前血压的差值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透析过程禁食有助于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改善低血压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滤速度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3例,按病情需要非随机地选择不同的透析模式、透析器、血流量及超滤速度,比较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 个体化超滤速度≤10 ml/(kg·h)者与>10ml/(kg·h)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19.8%和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90,P=0.010);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中,个体化超滤速度是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控制个体化超滤速度可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序贯透析在预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姣 《当代护士》2010,(1):16-17
目的探讨序贯透析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6例在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透析期间体重增加≥3公斤的患者分为2纽,8例行序贯透析者为观察组,8例行标准透析者为对照纽。比较2组患者发生低血压的例次,透析中的血压和透析结束时的脱水量。结果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例次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结束前血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结束时实际脱水量多于对照组(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序贯透析可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参麦注射液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时的治疗作用.方法 进入研究前3个月内50%以上的透析中都发生低血压的尿毒症患者30例,采用每次透析开始时参麦注射液静脉缓慢滴入50 ml,透析结束后左卡尼汀1.0g溶于10 ml注射用水中静脉推入.对比用药前(2012年2月至2012年4月)维持性透析12周与用药后(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维持性透析12周发生低血压的次数及透析前、透析开始后2h、透析结束后的收缩压值.结果 用药后低血压发生率为28.5% (706/1 080)较用药前的65.4% (706/1 080)明显降低(P<0.01);用药后在透析开始后2h及透析结束后的收缩压值均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均<0.01);用药有效率(最低收缩压升高≥15 mm Hg)为70.0%.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参麦注射液可有效治疗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序贯透析改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2003年7月至2009年7月我科血液透析时出现低血压即刻并发症患者23例,以使用序贯透析前6次普通血液透析为对照组(n=23),6次序贯透析为观察组(n=23)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两组透析前血压无显著性差异,透析结束后观察组血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过程中最高血压和透析前血压差值低于对照组(P<0.01).低血压发生例次及需补充高渗溶液处理的例次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序贯透析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对10例在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病人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的透析模式,以干预前自身常规血液透析作对照,观察血流量、超滤量、透析中血压和透析后血压.[结果]治疗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血流量和超滤量明显增加(P<0.001);透析后2 h、3 h、4 h治疗组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无须药物干预.[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可有效预防透析低血压,提高血液透析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FIR)疗法对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状况、减少AVF并发症、提高AVF充盈度、改善血流量,进而改善患者透析质量及舒适度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比较我院血液净化中心60例采用AVF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在使用FIR疗法前和使用6个月后AVF流量、透析中可达到血流量、透析中血压、透析中高血压及低血压发生次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等变化情况。结果:FIR疗法使用6个月后患者AVF流量和透析中血流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透析充分性亦高于治疗前(P0.05),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低于治疗前(P0.05),透析中高血压及低血压发生次数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1)FIR疗法安全、可靠,不会增加护士穿刺难度。(2)FIR疗法能提高AVF流量及透析中血流量,提高透析充分性。(3)FIR疗法对于患者透析中的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对于透析的耐受度,改善透析舒适度。(4)FIR疗法有利于改善AVF血管炎症状态及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生脉注射液联合50%葡萄糖治疗老年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50%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反复发生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慢性肾衰竭35例,将3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时照组17例.两组均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加用50%葡萄糖100 mL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50 mL持续静脉滴注.观察两组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对照组为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2小时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透析后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前后心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时透析过程中反复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老年患者,透析开始后即予生脉注射液联合50%葡萄糖注射液维持静脉滴注,可明显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时透析的耐受性,且无不良反应发生,避免了因发生低血压提前结束透析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个体化透析液钠离子浓度进行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临床指标和透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先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8周,透析液钠离子浓度均设为140mml/L;再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个体化的透析液钠离子浓度治疗8周.比较2个阶段治疗结束后患者血压、体质量、血清尿素氮、肌酐、红细胞压积、Kt/V值等指标的变化和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经2个阶段治疗后,各l临床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个体化透析治疗期间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而透析过程中低血糖、肌肉抽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透析失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体化透析液钠离子浓度可有效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反应,特别对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低温透析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利用低温透析预防血液透析中出现的低血压。方法;选择18例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观察在常规透析和低温透析时的血压及超滤量变化。结果:采用低温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低,发生低血压时的超滤量相对较多。结论:低温透析是降低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机血容量监测(BVM)对评价透析患者干体重和防治透析患者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过1次或1次以上低血压的维持性透析患者30例,分为3组,分别采用恒定超滤、阶梯式超滤和血容量监测(BVM)控制超滤三种超滤模式进行血液透析,观察并记录患者超滤量、血压的动态变化及出汗、肌肉痉挛、头疼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记录护理干预次数,比较三种超滤模式透析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与恒定超滤组、阶梯式超滤组相比,BVM控制超滤组低血压发生率、护理干预次数、血液透析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少(P(0.05),透析后血压显著降低(P(0.05);恒定超滤组低血压发生率、护理干预次数、血液透析中出汗、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阶梯式超滤组(P0.05)。结论 BVM控制的超滤模式有助于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并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干体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对10例在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病人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的透析模式,以干预前自身常规血液透析作对照,观察血流量、超滤量、透析中血压和透析后血压。[结果]治疗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血流量和超滤量明显增加(P〈0.001);透析后2h、3h、4h治疗组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无须药物干预。[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可有效预防透析低血压,提高血液透析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肝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压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0-01-01~2010-01-3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54例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慢性肝病组、肝硬化组及非肝病组.观察三组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的的变化情况.结果 透析过程中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慢性肝病组13.58%、肝硬化组13.06%、非肝病组16.13%.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慢性肝病组16.36%、肝硬化组33.16%、非肝病组16.13%.三组之间相互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肝病及非肝病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都可出现血压升高,肝硬化较慢性肝病及非肝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更易发生低血压,临床应加强对肝硬化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钠曲线(Sodium Profile,SP)与超滤曲线(Ultrafiltration Profile,UP)联合应用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防治作用.方法 对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普通透析(CHD)及SP+UP透析各10次,监测透析过程中血压及血容量变化.结果 CHD和SP+UP发生低血压的例次分别为22次和8次(χ2=7.063,P=0.008);透析结束时,CHD和SP+UP血容量分别下降(15.46±5.52)%和(9.21±5.23)%(P<0.05).结论 SP+UP对血容量有较好的维持作用,能显著降低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压分层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压管理,观察组采用血压分层管理,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疾病知识知晓率及血液透析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血压发生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率(IDWG)低于对照组(P0.05),而透析充分率(Kt/V)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血压分层管理将有助于稳定患者血压水平,降低患者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率及心脑血管事件,有利于患者血压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长期规律透析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病人15例,采用4次不同的血液透析处方进行连续4次血液透析,依据透析处方的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增加超滤量组、增加血流量组和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组.采集患者血液透析前及血液透析后的血液标本,检测血尿素氮,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评估透析充分性,监测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压情况,比较各组Kt/v及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Kt/v值比较,增加超滤量组(1.275±0.144)与对照组(1.279 ±0.142)相近(P>0.05);增加血流量组(1.320±0.147)较对照组增高(P<0.05);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组(1.372±0.144)较增加血流量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增加超滤量组、增加血流量组、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组分别发生低血压0、1、2、1例,各组间低血压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 增加血流量可以提高血液透析的充分性,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能进一步提高透析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模式下透析对患者疲乏状态与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观察组采用低温透析模式,比较两组的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评分以及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RPFS量表中感知疲乏、认知疲乏、情感疲乏、行为疲乏以及RPF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下机前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温透析模式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能有效改善患者感知、行为等疲乏状态,有助于稳定透析期间血压,降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渗糖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21例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每例患者观察2个月(24次血透),前1个月透析过程禁止使用50%葡萄糖(无糖透析)作为自身对照,后1个月透析过程使用50%的葡萄糖(输糖透析)作为观察组,记录透析过程血压变化,观察低血压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血液透析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患者输糖透析和无糖透析中低血压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过程最低血压与透析前血压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透析过程输注50%葡萄糖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