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症状为喘息、胸闷和咳嗽,以上症状也常常被称为哮喘的三联症.而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特殊类型哮喘[1].哮喘是一类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性疾病,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两者却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两者的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有何差别呢?目前,诱导痰细胞计数以及支气管镜灌洗液细胞计数是主要的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方法,诱导痰以其无创性、便捷性成为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主要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诱导痰细胞计数,了解哮喘及CVA患者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情况,评价两者气道炎症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桑菊饮联合诱导排痰治疗小儿风热咳嗽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确诊为风热咳嗽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痰诱导组45人和中药加痰诱导组45人。2组均予以高渗盐水雾化排痰,中药加痰诱导组加用桑菊饮口服。观察治疗前及治疗7d后患儿症状体征的变化。同时对痰标本炎性细胞进行分类计数,ELISA法检查诱导痰上清液中IL-6的含量。结果:与痰诱导组相比,中药加痰诱导组咳嗽情况、咽部红肿情况、睡眠情况、流涕症状、肺部湿啰音吸收程度、舌苔、脉象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加痰诱导组治疗后患儿痰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巨噬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痰诱导组,诱导痰液上清中IL-6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桑菊饮联合诱导排痰技术治疗后可以快速有效地减轻呼吸道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风热咳嗽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进行性能评价.方法 从不精密度、可比性、临床诊断敏感性这三个方面对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进行评价.结果 该仪器的批内、短期和长期不精密度分别在0.91%~15.53%之间.白细胞分类计数仪器法与人工显微镜法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56 4,0.941 8,0.700 7,0.931 3和0.811 1.200份临床病例类型与仪器白细胞分类结果比较,各类白细胞的临床符合率分别在5%~100%之间.结论 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具有较高精密度及临床诊断敏感度,与人工显微镜分类有较好的相关性等特点,它可作为一种过筛手段进行初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痰嗜酸粒细胞增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COPD加重期患者69例,均行强的松30 mg/d口服至10 d,治疗前后行痰诱导嗜酸细胞计数、肺功能检查,根据初次痰嗜酸粒细胞增高与否将病例分为两组,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 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痰嗜酸粒细胞增高组较非增高组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诱导痰进行嗜酸粒细胞检查对于COPD加重期患者是否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诱导痰实验室检查是有效评估气道炎性反应的方法之一,也是检测气道pH值的有效方法.不同的储存方法、合格痰的挑选、痰液的混匀和细胞涂片方法等都会对诱导痰的检查结果产生影响.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诱导痰实验室检查为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是诊断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急性期诱导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的水平变化及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痰液,行EOS计数并测定ECP水平.同时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3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诱导痰液中EOS、ECP分别与血清IL-13呈正相关,且诱导痰液中EOS、ECP及血清IL-13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是导致哮喘的主要炎性细胞,而IL-13又是嗜酸性粒细胞激动剂并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诱导痰液EOS、ECP和血清IL-13检测是哮喘诊断及病情转归的一个重要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联合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的诊断效能。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依诊断标准连续纳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37例,ACO患者67例和非ACO(NACO)患者70例。采用一氧化氮电量法测定患者FeNO,计数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2组患者的FeNO水平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2个指标对ACO的诊断效能。结果 ACO组有效完成FeNO检测67例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52例,而NACO组分别为70例和47例。ACO组FeNO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分别为36.50(21.25)ppb和4.25%(13.12%),明显高于NACO组的21.00(10.00)ppb和0.5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89,P0.05;Z=-5.979,P0.05)。ACO组患者FeNO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水平分布与NACO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FeNO、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诊断ACO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和0.847,最佳临界值为25.50ppb和2.30%。联合检测FeNO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以任一指标大于临界值为ACO诊断标准,诊断灵敏度为0.942,特异度为0.638。结论 FeNO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是用于ACO诊断的良好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五色流式细胞术进行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8月100例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对白细胞分类计数,并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五色流式细胞术可分类计数外周血16种白细胞,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技术比较,成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类计数结果无明显改变,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分类方法计数5种成熟白细胞结果均具有一定相关性(γ=0.934、0.885、0.846、0.924、0.672,P0.01)。结论五色流式细胞术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技术分类计数外周血白细胞相关性良好,且可提供更多的白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9.
张罗献 《临床荟萃》2004,19(10):568-569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主要是介导细胞聚集,特别是嗜酸粒细胞的聚集和跨内皮转移至炎症部位,释放多种炎性介质而致气道高反应性。白细胞介素8(IL-8)作为一种前炎因子通过调节内皮上的黏附因子,介导炎性细胞的趋化、黏附,参与哮喘的慢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雾化诱导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过敏性哮喘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超声雾化诱导引痰,并同时检测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过敏性哮喘患者痰液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为67.2%,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0.13%(P<0.01);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为11.3%,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0.07%(P<0.01)。结论诱导引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过敏性哮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并且较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更为敏感,且易于检测,有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银连含漱液通过冲洗和擦洗相结合的口腔护理方法,对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银连含漱液进行常规的口腔护理,试验组采用银连含漱液同时进行口腔擦洗和口腔冲洗相结合的口腔护理.比较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肺部浸润情况,痰培养结果及口腔并发症(口腔黏膜糜烂、口腔溃疡、口臭)情况.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值,肺部感染、痰培养细菌数量及口腔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银连含漱液同时口腔擦洗和口腔冲洗相结合的口腔护理优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细菌感染与痰颜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门、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B)患者气道的细菌感染情况,比较脓痰组、白粘痰组的痰中炎性细胞数与细菌阳性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帮助。方法收集门、急诊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59例痰液进行分离培养,并对痰颜色进行评分、炎症细胞计数与细胞分类检查,研究脓痰组、白粘痰组的痰中炎性细胞数与细菌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共鉴定出致病菌92株(57.9%),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脓痰87份,细菌阳性率为82.7%;白粘痰72份,细菌阳性率27.8%,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脓痰白细胞总数显著高于白粘痰(P<0.001)。结论AECB患者脓痰中细菌阳性率较白粘痰显著增高,可以作为抗菌药物治疗指征,气道细菌感染导致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痰颜色加深,气道炎症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的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炎性反应特征。方法使用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查123例慢性咳嗽患者的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炎性反应情况,其中咳嗽变异型哮喘(CVA)44例、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27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26例、变应性咳嗽(AC)17例和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GERC)9例。收集56例典型哮喘(CA)患者和25例健康者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慢性咳嗽患者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炎性反应的阳性率为0.487 8(60/123),其中,CVA组和EB组分别为0.750 0(33/44)和1.000 0(27/27),其他病因组均为0.000 0。CVA组与EB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CVA组与CA组[0.821 4(46/56)]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7),EB组与CA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CVA组、EB组分别与UACS组、AC组、GERC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炎性反应患者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比值,EB组低于CVA组(Z=-2.551,P=0.011)和CA组(Z=-3.190,P=0.001),CVA组与C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01,P=0.423)。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炎性反应是慢性咳嗽患者的一种主要的呼吸道炎性反应类型,主要见于CVA和EB患者。CVA和EB的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炎性反应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4.
Ac.T5diff血液分析仪在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Ac.T5diff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及分类情况。方法利用Ac.T5diff血液分析仪检测78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常规,研究其化疗前后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变化、分类异常时与手工法分类计数结果比较及不同rhG-CSF应用策略后患者白细胞总数变化情况、平均每例使用rhG-CSF支数和剂量情况。结果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5d白细胞数即开始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均增高,至化疗后15~20d趋于稳定,化疗后25d均开始上升至正常值附近,而嗜酸性粒细胞均趋于稳定。Ac.T5diff检测结果提示细胞分类异常时,进行手工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分类增高(P0.05),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减少(P0.05),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相近(P0.05)。不同rhG-CSF应用策略均能有效防止白细胞减少症,化疗结束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降至2.0×109/L才使用rhG-CSF3支,而化疗结束后第2天应用的策略是使用rhG-CSF7支。结论 Ac.T5diff血液分析仪能有效监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骨髓抑制,提示分类异常时应进行手工分类,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化疗结束后白细胞计数降至2.0×109/L才注射rhG-CSF更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急性期诱导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的水平变化及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痰液,行EOS计数并测定ECP水平。同时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3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诱导痰液中EOS、ECP分别与血清IL-13呈正相关,且诱导痰液中EOS、ECP及血清IL-13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是导致哮喘的主要炎性细胞,而IL-13又是嗜酸性粒细胞激动剂并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诱导痰液EOS、ECP和血清IL-13检测是哮喘诊断及病情转归的一个重要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6.
诱导痰的实验室检查及在慢性咳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诱导痰实验室检查是有效评估气道炎性反应的方法之一,也是检测气道pH值的有效方法。不同的储存方法、合格痰的挑选、痰液的混匀和细胞涂片方法等都会对诱导痰的检查结果产生影响。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诱导痰实验室检查为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是诊断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及GCS评分在判断脑外伤的伤情程度及白细胞形态学变化对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急性脑外伤患者进行血细胞自动分析,入院时GCS评分及显微镜下白细胞分类计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CS评分与血细胞分析中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呈现正相关;显微镜白细胞分类中出现幼稚细胞与白血病等血液病无关.结论血细胞分析中自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例变化及显微镜检白细胞分类计数可作为急性脑外伤的辅助诊断指标,对脑损伤程度及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小剂量红霉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Th1/Tc1介导气道炎症和运动耐力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的、随机分组、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将36例稳定期COPD患者(Ⅱ~Ⅳ级)分为红霉素组(加用红霉素375 mg/d,18例)和对照组(A组,18例),红霉素组又分为一年组(B组,口服红霉素375 mg/d,12个月,9例)和半年组(C组,口服红霉素375 mg/d,6个月,9例).分别测定第1天和第6、12个月诱导痰中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肺功能和6 min步行距离(6 MW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测定诱导痰和外周血中的γ-IFN、TNF-α、IL-8、IL-10、IL-12的浓度.结果 与A组相同时间点比较,B组第6、12个月和C组第6个月的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外周血和诱导痰中的γ-IFN、TNF-α、IL-8浓度减少,深吸气量、6MWD、外周血和诱导痰中IL-10浓度增加(P<0.05);B组第6、12个月和C组第6个月的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外周血和诱导痰中的γ-IFN、TNF-α、IL-8、IL-12浓度比治疗前降低,6MWD、外周血和诱导痰中的IL-10浓度上升;B组第12个月痰TNF-α、IL-8、IL-12和血IL-12浓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长期小剂量红霉素应用可抑制稳定期COPD患者Th1/Tc1介导气道炎症,提高运动耐力,一定程度改善肺功能.与使用红霉素6个月相比,使用至12个月更能持续地抑制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9.
XE-5000研究参数白细胞分类结果与镜检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能分类时研究参数中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XE-5000白细胞不能分类的血液病患者66例和非血液病患者66例,分别进行涂片染色显微镜镜检分类.对XE-5000研究参数中白细胞分类结果与镜检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两者结果的关系.结果 血液病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0.959、0.654、0.846和0.417(P<0.01).非血液病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系数分别为0.882、0.908、0.416、0.420(P<0.01)和0.069(P>0.05).两种方法相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呈高度正相关,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呈中度正相关.结论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研究参数中白细胞分类结果可靠,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等优点,为分类提供一个可行方法,临床可参考研究参数分类结果出报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COPD不同炎症分型患者诱导痰中的表达,揭示Gal-3参与COPD气道慢性炎症及炎症细胞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招募8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试验组和2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统计所有受试者一般资料、临床信息、病史以及肺功能和痰诱导检查结果,并通过诱导痰计数炎症细胞,对COPD患者炎症亚型分类。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痰上清液中炎症介质,包括Gal-3、SAA、CRP、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COPD患者组年龄和吸烟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BMI、性别以及Gal-3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COPD患者亚型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型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COPD两者在年龄、性别、BMI、吸烟史、肺功能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嗜酸性粒细胞型COPD中的Gal-3水平较非嗜酸性粒细胞性COPD明显升高,但痰中IL-6、CRP和SAA表达水平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痰中Gal-3表达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Gal-3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抗炎作用,在嗜酸性粒细胞型COPD患者中Gal-3表达升高,促进巨噬细胞清除气道中的病原体和凋亡细胞,从而减轻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