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屈光欠矫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LASIK术后屈光欠矫的21例(35只眼)施行LASEK。【结果】术后6个月0.5级haze 2眼(0.06%),其余均为0级,无继发性圆锥角膜、继发性青光眼、切削偏中心等并发症。裸眼视力≥1.0者23只眼(66%),≥0.8者29只眼(83%)。屈光度数平均球镜当量±1.0D内者为32只眼(91%),±0.5D内者为26只眼(74%)。【结论】LASEK治疗LASIK术后屈光欠矫安全性高,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对33例(63眼)角膜厚度不适合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行LASEK手术,术前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术前球镜度数。随访月。结果术后58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50眼有轻度不适。术后21眼出现haze:0.5级13眼,1级7眼,2级1眼。术后8眼(12.69%)出现高眼压。结论 LASEK兼具LASIK和PRK的优点,无严重并发症,手术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3.
McDonald[1] 1988年首先将准分子激光用于临床治疗近视眼 ,称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 ,PRK ) ,1990年 ,Pal likaris[2 ] 提出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 ,LASIK)。上述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临床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给矫正屈光不正带来了划时代的进步。但通过多年的观察 ,仍然有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MassimoCamellin[3] 为解决这些问题 ,于 1997年提出了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 (laserepithelialkeratomileusis ,LASEK)这一治疗近视的新概念。我们于 2 0 0 1年 7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1232例2446只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术后的视力、屈光度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患者在术后6个月后中低度近视组、高度组、超高度组平均视力分别为1.04、0.83、0.55。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预测性较好的角膜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手术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 350例(4 638眼)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术后90%病人轻度不适,无一例感染,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加强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病人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崔馨  贺翔鸽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258-7259
1983年,Trokel等将准分子激光应用于切削角膜.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成为眼科手术的一场革命。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一度成为矫正近视的主要方法。由于其明显的术后疼痛、角膜雾状混浊、可矫正范围有限,很快被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mtomileusis,LASIK)替代。但LASIK罕见然而严重的并发症如术中角膜瓣破碎、游离,术后上皮植入、创伤导致角膜瓣移位等使手术风险较PRK增高。由Camellin提出并开展了保留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屈光手术,因手术过程中在角膜光学切削表面覆盖了一层角膜上皮而兼顾了LASIK和PRK的双重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龄高度近视散光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治疗效果及其特点。方法对55例(95眼)大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LASIK治疗,并对术前屈光度、屈光相关因素、预矫、实矫屈光度及手术后角膜曲率的改变、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ASIK治疗的大龄高度近视患者中,高度近视角膜平均屈光力44.85 D,与低度近视角膜屈光力平均43.24D两者之间有较大差异,术后角膜屈光力为平均33.29 D;高度近视患者球镜屈光度-6.00~-9.75 D,共68眼占71.58%,超高度近视-10.00~-16.00 D,共27只眼占28.42%,两者轴镜屈光度-0.5~-3.75 D平均-2.76 D。治疗效果:术前裸眼视力0.01~0.1平均0.05;矫正视力0.5~1.2平均0.92。术后裸眼视力0.5~0.9共31只眼(32.63%);≥1.0共64只眼(67.37%),平均视力0.94。结论 LASIK治疗大龄高度近视散光患者,术前进行精确的屈光度、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眼球轴长测量后加以综合分析,对预矫屈光度确定和预留屈光度设计、激光切削直径的选择是必要的,可以预防屈光回退,减少术后眩光,改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8.
1983年,Trokel等将准分子激光应用于切削角膜,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成为眼科手术的一场革命。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一度成为矫正近视的主要方法。由于其明显的术后疼痛、角膜雾状混浊、可矫正范围有限,很快被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替代。但LASIK罕见然而严重的并发症如术中角膜瓣破碎、游离,术后上皮植入、创伤导致角膜瓣移位等使手术风险较PRK增高。由Camellin提出并开展了保留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sub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屈光手术,因手术过程中在角膜光学切削表面覆盖了一层角膜上皮而兼顾了LASIK和PRK的双重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总结672例1230只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术前术后的视力、屈光度的观察及护理。结果:裸眼视力术后1~3个月时波动较大,6个月后渐趋稳定,视力达1.0以上者占93.7%,术后6个月与1年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稳定性高,视力恢复快,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预测性较好的角膜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比较治疗近视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2010年2期)、CNKI、VIP 及万方数据库(1990.01~2010.10),检索语种限制为中、英文,纳入LASIK对比L...  相似文献   

11.
屈英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75-176
准分子激光技术在眼屈光矫正中的应用,使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有部分患者因角膜偏薄、角膜前基质变性,角膜曲率过高或过低、睑裂小、眼窝深等因素而不宜行目前较为普遍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一种新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方式一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正日趋受到手术医生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矫治薄角膜近视眼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收治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行角膜屈光术的186例(337眼)薄角膜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2例,女94例,年龄(22.8±5.2...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疼痛少、角膜愈合快、视力恢复迅速、屈光状态稳定,而被广泛应用于近视、远视及散光的治疗。但随着LASIK广泛开展,术后外伤患者也逐渐增多。6年来本院共收治LASIK术后外伤急诊患者16例(16只眼)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9年至2005年来本院就诊的LASIK术后各种外伤急诊患者16例(16只眼),其中男13例(13只眼),女3例(3只眼),年龄18~33岁,平均21.4岁。就诊时视力:<0.1者2例,0.1~0.3者6例,0.3~0.5者5例,0.5~0.8者3例。主要症状: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高度近视疗效。方法对102例(200眼)高度近视患者施行LASEK术。术前等效球镜为(6.00D(12.00D,平均(-8.5±1.25)D,观察术后视力、屈光度、角膜混浊程度、眼压等情况。结果 (1)LASEK术后1周裸眼视力≥0.5者181眼(90.5%),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等于或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191眼(95.5%);(2)术后102眼平均屈光度为+0.5±0.75,术后3个月为+0.25±1.25D,术后6个月为+0.25±1.0D;(3)术后6个月发生haze0级190眼(95%),0.5级9眼(4.5%),1级5眼(2.5%)。结论 LASEK治疗高度近视疗效确切、安全,术后haze发生率低,术后屈光回退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与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1 200例(1 200眼)行SBK手术患者(SBK组)、1 200例(1 200眼)行LASIK手术患者(LASIK组),均于术后1,7,30 d分别检查裸眼视力,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术后次日行裂隙灯检查,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比较术后3个月患者自述眼干症状.结果 2组术后1,7,30 d裸眼视力>0.5~≤0.8的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SBK组裸眼视力>0.8的眼数明显高于LASIK组(P<0.05) ;SBK组患者术后次日角膜上皮修复良好,LASIK组1 032例术后7~14 d角膜上皮修复,1 68例术后15~21 d角膜上皮完全修复;术后3个月SBK组自述干眼症状者明显少于LASIK组(P<0.05).结论 SBK手术因切削表面浅且均匀,在安全性、视力恢复、角膜瓣上皮愈合反应及术后干眼发生率方面均优于传统LASIK.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引导个体化切削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近视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应用德国蔡司生产的MEL-80准分子激光系统开展角膜地形图引导个体化切削LASEK术矫正85例近视患者(169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85例患者(169眼)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裸眼视力逐渐稳定并呈上升趋势。结论细致、周到的围术期护理是LASEK手术矫正近视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背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部分患者晶状体植入后依然存在不同程度屈光不正现象,可以采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矫正屈光不正。目的:观察应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矫治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残留屈光不正的效果。方法:纳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残留屈光不正38例(45眼),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4-74岁;角膜中央厚度490-590μm,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前裸眼视力为0.1-0.3,矫正视力为0.6-1.0。均应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进行矫治,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等情况。结果与结论:大部分患者于术后3-6 h后有异物感、疼痛等眼部刺激症状,术后2 d内有不同程度的眼痛、畏光、流泪等角膜刺激症状,术后7 d左右角膜上皮基本愈合,20 d左右视力基本恢复到最佳。术后12个月时裸眼视力均≥0.6,其中26眼视力达到或超过1.0(58%),35眼(78%)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2个月裸眼视力为0.6-1.2。球镜度数从术前平均-2.5 m-1降至术后-0.5 m-1,柱镜度数从术前平均-3.85 m-1降至术后-0.53 m-1。12眼发生眼压偏高,5眼有0.5级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形成。结果说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治疗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屈光不正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主要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对1066例(2128眼)患者准分子激光手术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屈光度一1.50D--11.00D,散光度-4.00D以内。【结果】术中并发症有游离角膜瓣、角膜瓣偏中心、角膜瓣下异物残留、卡皮脱落、结膜下出血;术后并发症有疼痛、角膜瓣皱褶、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屈光欠矫、屈光回退、眩光、视疲劳、干眼症。【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术中术后均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加强手术医师技能培训,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叨年代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对矫正高度近视有满意的效果。该手术与PRK相比,LASIK则更为先进,具有损伤更小,术后反应更轻,视力恢复更快,屈光回退及角膜雾状混浊更少的特点。我科1997年2月~5月开展了该项手术56例(112只眼)。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工作原理采用准分子激光高分子能量去射在角膜中央区,对组织产生光化学效应,来切断生物分子键,即对角膜曲率进行精细的修正,角膜表面变成平坦或凹陷,使外来光线恰好聚焦在眼…  相似文献   

20.
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术后黄斑出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及分析该院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LASIK)术后黄斑出血的相关原因。方法选择该院1997~2012年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2 170例(4 302只眼),其中PRK组2152只眼,LASIK组2 150只眼,采用3种角膜瓣制作技术,包括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组)605只眼,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SBK组)957眼,飞秒激光角膜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组)588只眼,采用常规观察最佳矫正视(BCVA),眼内压,眼底改变等,全部患者随访8~12个月。结果 2 170例4 302只眼,有14只眼发生黄斑出血,黄斑出血率0.33%,其中PRK组2 152只眼,12只眼黄斑出血,黄斑出血率为0.56%;LASIK组2 150只眼,2只眼黄斑出血(LASEK发生1只眼,SBK发生1只眼,Femtosecond laser无),黄斑出血率为0.09%,PRK组黄斑出血率高于LASIK组黄斑出血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P0.05)。PRK组12只眼黄斑出血时,其平均眼压为(24.38±5.63)mm Hg,比术前平均眼压(16.58±4.28)mm Hg高。结论皮质激素性高眼压波动可能是高度近视PRK术后黄斑出血的主要原因,LASIK术是避免高度近视术后黄斑出血的最好方法,3种角膜瓣制作技术与黄斑出血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