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Bcl-2/Bax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谷氨酰胺(Gin)对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LPS 4 ms/ks)腹腔注射法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实验地点在中山大学北校区动物实验中心.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及LPS+Gln(0.3g/kg)组,再分为0 h,6 h,12 h,24 h亚组(腹腔注射后每组成功存活至观察时间点的大鼠累积达到6只,n=6),检测各时点心肌细胞凋亡率和Bcl-2及Bax蛋白的含量,同时检测心肌Bcl-2及Bax mRNA表达.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LPS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6 h、12 h及24 h均明显高于埘照组(F=186.786,P<0.01);心肌细胞Bax蛋白表达术后6 h降低(F=9.027,P<0.01),之后高于对照组;而Bcl-2蛋白表达6 h,12 h及24 h均低于对照组(F=301.142,P<0.01);Bax/Bcl-2蛋白表达比明显高于对照组(F=527.373,P<0.01);BaxmRNA和Bcl-2 6 h,12 h及24 h较对照组均明显上调(F=126.157,80.745,P<0.01).LPS+Gln组与LPS组比较,6 h,12 h及24 h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LPS组(F=75.187,P<0.01);Bax蛋白表达下降(F=20.981,P<0.01),而Bcl-2蛋白却升高(F 164.969,P<0.000);Bax/Bcl-2蛋白表达比降低(F=141.426,P<0.01);Bax mRNA和Bcl-2 6 h,12 h及24 h组较LPS组均明显下调(F=103.463,89.373,P<0.01).结论 Bcl-2抗凋亡基因及Bax促凋亡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参与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应用Gln能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减轻脓毒症心肌细胞的凋亡,改善脓毒症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对脓毒症大鼠肝脏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谷氨酰胺对脓毒症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健康成年大鼠42只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6只,手术组18只,谷氨酰胺组18只,手术组及谷氨酰胺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只打开腹腔翻动盲肠。各组大鼠于术后12 h取肝脏标本,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其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各时相点大鼠肝脏Bcl-2 mRNA及p53 mRNA表达。结果手术组大鼠肝脏有明显病理变化,而谷氨酰胺组大鼠虽有一定病理变化,但程度较手术组明显减轻。手术组术后12 h肝脏细胞Bcl-2 mRNA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下调(0.20±0.05 vs 1.00±0.00,P<0.05),而p53 mRNA的表达水平手术组较假手术组明显上调(36.85±0.15 vs1.00±0.00,P<0.01);谷氨酰胺组术后12h肝脏细胞Bcl-2 mRNA表达水平较手术组明显上调(0.38±0.04 vs0.20±0.05,P<0.05),而p53 mRNA的表达水平较手术组明显下调(12.74±0.27 vs 36.85±0.15,P<0.01)。结论谷氨酰胺可能通过影响Bcl-2及p53的表达来抑制脓毒症大鼠肝脏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cl-2和p53基因在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模型组(n=24).以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后3、9、12和24 h各取6只大鼠的心肌组织备检.以电镜和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p53的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随时间延长明显升高,于12 h达峰值C(55.633±2.073)%),24 hC(33.683±2.070)%]较12 h明显下降,但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00±0.141)%]和假手术组[(1.567±0.2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各时间点p53基因的蛋白表达阳性数[3 h最低为(13.817±0.964)%.12 h峰值为(80.567±5.055)%]均较正常对照组C(0.617±0.232)%]和假手术组C(0.600±0.297)%)明显升高(P均<0.05),其变化与TUNEL检测凋亡的结果一致;而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阳性数C3 h最高为(31.650±1.799)%,12 h最低为(0.650±0.308)%]均较正常对照组[(47.017±0.691)%]和假手术组[(46.817±0.567)%]明显降低(P均<0.05),其变化与TUNEL检测凋亡的结果趋势相反.结论 细胞凋亡可能是脓毒症心肌损害的机制之一,其调控基因p53和Bcl-2基因的改变或许可以作为脓毒症病情改变的标志,对其进行干预,以改善脓毒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脓毒症模型,收集血清备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三组(对照组、脓毒症组、辛伐他汀干预组),培养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AO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细胞Bcl-2 mRNA、Bax mRNA表达。结果 MTT:与脓毒症组相比,辛伐他汀干预组细胞活性明显提高;AO染色:对照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脓毒症组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辛伐他汀干预组可见少量细胞凋亡;RT-PCR: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辛伐他汀干预组,Bcl-2 mRNA、Bax mRNA高表达(P<0.01);与脓毒症组相比,辛伐他汀干预组Bcl-2 mRNA高表达(P<0.05),Bax mRNA低表达(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脓毒症大鼠血清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上调Bcl-2和下调Bax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与Bcl-2和p53基因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取体重190~220 g的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三组,脓毒症组30只,正常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6只;脓毒症组以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于术后3 h、9 h、12h、24 h各处死6只大鼠,假手术组麻醉满意后打开腹腔,正常对照组仅行麻醉术,均取1.0 mm3大小的心肌组织,另外余下的6只脓毒症鼠术后待其自然死亡不取心肌.采用电镜和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Bcl-2和p53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电镜下大鼠凋亡的心肌细胞胞膜皱缩,核固缩、边集、碎裂,胞膜突起、凋亡小体形成,TUNEL法检测各时间点的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均较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12h达到峰值;p5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其表达量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性(r=0.976,P<0.05);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其表达量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性(r=-0.833,P<0.05).结论 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明显增高,p53和Bcl-2 mRNA的表达异常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脓毒症大鼠脾脏T、B淋巴细胞数量、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8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30只)、模型组(50只)及补阳还五汤治疗组(50只)和防治组(5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治疗组于术后30 min、防治组于术前3 d灌胃补阳还五汤浓缩液(含生药1 g/ml)15 ml/kg,每日1次.分别于术后6、12、24、48、96 h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动物脾脏形态学变化,脾T、B淋巴细胞,凋亡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光镜下观察CLP术后大鼠脾脏白髓逐渐萎缩,淋巴小结破坏,损伤的严重程度为模型组>治疗组>防治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术后各时间点CD4+T淋巴细胞、CD40 B淋巴细胞、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凋亡细胞、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于24 h达谷值或峰值[均为积分吸光度(A)值:CD4+T淋巴细胞:18.28±4.57比98.60±18.18;CD40 B淋巴细胞:26.96+6.26比104.87±30.97;Bcl-2蛋白表达:20.23±11.75比149.67±5.24;凋亡细胞:241.75±44.79比14.67±5.24;Bax蛋白表达:128.75±44.79比5.34±4.26,均P<0.01];而CD8+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和防治组各时间点脾脏CD4+T淋巴细胞、CD40B淋巴细胞明显升高,凋亡细胞、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而CD8+T淋巴细胞、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防治组治疗效果优于治疗组(A值:CD4 +T淋巴细胞:94.12±15.45比72.37±8.00;CD40 B淋巴细胞:90.46±13.34比55.66±4.23;凋亡细胞:27.63±9.91比40.83±16.09;Bax蛋白表达:11.63±5.91比30.83±16.09,P<0.05或P<0.01);至96 h时各指标逐渐接近假手术组水平.细胞凋亡与Bax呈显著正相关(r=0.522,P=0.000),与Bcl-2呈显著负相关(r=-0.659,P=0.000).结论 补阳还五汤通过减少脾脏CD4+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脓毒症时的免疫抑制;这可能与补阳还五汤减弱Bax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脓毒症大鼠脾脏T、B淋巴细胞的数量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脓毒症时免疫失衡的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30只)、模型组(5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于制模后6、12、24、48、96 h活杀动物取脾脏,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CD4~+、CD8~+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以及Bax、Bcl-2蛋白表达;采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脾脏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光镜下观察模型大鼠脾脏白髓逐渐萎缩,淋巴小结结构破坏.制模6、12、24、48、96 h,模型组大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数、B淋巴细胞数、Bcl-2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均<0.01),CD8~+T淋巴细胞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胞凋亡指数及Bax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均<0.01).相关分析表明:Bcl-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659,P<0.01),而Bax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522,P<0.01).结论 脓毒症早期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表现为脾脏CD4~+T淋巴细胞数、B淋巴细胞数减少,细胞凋亡显著增加;Bax、Bcl-2在脓毒症脾细胞凋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姜黄素抑制脓毒症小鼠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取45只清洁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n=15),脓毒症组(n=15),姜黄素组(n=15),实验重复3次.脓毒症组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术前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周;姜黄素组行CLP术,术前给予姜黄素200 mg/ (kg-d)灌胃1周;假手术组仅行开腹,不予以结扎、穿孔,术前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周.观察各组小鼠术后24h病死率,并处死存活小鼠,分离脾脏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TUNEL法检测淋巴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2)、Bax、Bcl-2蛋白表达.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小鼠病死率采用x2检验,脓毒症组小鼠术后24h病死率为46.7%,较假手术组0.00%明显升高(x2 =27.391,P<0.01),姜黄素组病死率较脓毒症组有所降低(40.0% vs.46.7%,x2=6.429,P=0.01).脾淋巴细胞凋亡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脓毒症组脾淋巴细胞凋亡率为(17.1±1.67)%,较假手术组(9.43±1.06)%明显增高(P <0.001);姜黄素组淋巴细胞凋亡率(12.70±1.25)%较脓毒症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2).脾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脓毒症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率为(45.13±4.14)%,较假手术组(21.63±1.62)%明显升高(P<0.01),姜黄素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率为(29.67±2.15)%,较脓毒症组明显降低(P=0.00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线粒体Bax蛋白(P<0.01)、胞浆Bax蛋白(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线粒体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01),而胞浆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经姜黄素预处理后线粒体Bax蛋白水平较脓毒症组明显降低(P=0.02),胞浆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3组细胞总Mfn2蛋白(P <0.001)、Bcl-2蛋白(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Mfn2蛋白(P=0.015)、Bcl-2蛋白(P=0.0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经姜黄素预处理后Mfn2蛋白(P=0.002)、Bcl-2蛋白(P =0.001)水平明显上调.结论 姜黄素能够上调Mfn2表达,促进线粒体融合进而抑制脓毒症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Bcl-2/Bax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谷氨酰胺(Gin)对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LPS 4 ms/ks)腹腔注射法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实验地点在中山大学北校区动物实验中心.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及LPS+Gln(0.3g/kg)组,再分为0 h,6 h,12 h,24 h亚组(腹腔注射后每组成功存活至观察时间点的大鼠累积达到6只,n=6),检测各时点心肌细胞凋亡率和Bcl-2及Bax蛋白的含量,同时检测心肌Bcl-2及Bax mRNA表达.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LPS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6 h、12 h及24 h均明显高于埘照组(F=186.786,P<0.01);心肌细胞Bax蛋白表达术后6 h降低(F=9.027,P<0.01),之后高于对照组;而Bcl-2蛋白表达6 h,12 h及24 h均低于对照组(F=301.142,P<0.01);Bax/Bcl-2蛋白表达比明显高于对照组(F=527.373,P<0.01);BaxmRNA和Bcl-2 6 h,12 h及24 h较对照组均明显上调(F=126.157,80.745,P<0.01).LPS+Gln组与LPS组比较,6 h,12 h及24 h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LPS组(F=75.187,P<0.01);Bax蛋白表达下降(F=20.981,P<0.01),而Bcl-2蛋白却升高(F 164.969,P<0.000);Bax/Bcl-2蛋白表达比降低(F=141.426,P<0.01);Bax mRNA和Bcl-2 6 h,12 h及24 h组较LPS组均明显下调(F=103.463,89.373,P<0.01).结论 Bcl-2抗凋亡基因及Bax促凋亡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参与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应用Gln能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减轻脓毒症心肌细胞的凋亡,改善脓毒症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肝脏保护作用及其抗凋亡机制。方法 30只雄性大鼠分成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乌司他丁组,每组各10只。以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和穿刺盲肠外,其余手术步骤相同。建模成功后15 min乌司他丁组大鼠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00 000 U/kg),假手术组和脓毒症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6、12、24 h尾静脉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于术后24 h取大鼠肝组织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ax、Bcl-2和Caspase-3在肝组织内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6、12、24 h乌司他丁组及脓毒症组大鼠IL-1β(F=5.723,P=0.018;F=12.969,P0.001;F=4.956,P=0.027)、TNF-α(F=5.618,P=0.020;F=20.002,P0.001;F=17.869,P0.001)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脓毒症组更高(P均0.05)。HE染色发现脓毒症组大鼠肝细胞肿胀明显,汇管区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而乌司他丁组大鼠肝细胞及肝小叶仅结构出现轻度破坏现象。同时,乌司他丁组及脓毒症组Bax[(17.6±2.2)、(30.2±4.2)、(1.5±0.8)]、Caspase-3蛋白[(10.54±1.44)、(22.60±1.86)、(0.86±0.24)]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抗凋亡蛋白Bcl-2[(21.6±1.6)、(10.2±1.5)、(42.4±2.9)]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且脓毒症组Bax、Caspase-3表达更高,Bcl-2表达更低(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具有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与抗凋亡双重功效,对脓毒症大鼠的肝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脓毒症组30只、rhIL-11治疗组3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前治疗组给予rhIL-11[500μg/(kg·d)]皮下注射;脓毒症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大鼠均注射平衡溶液[10mL/(kg·d)].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术前和术后6、12和24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d)、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1(IL-11)浓度.CLP后24 h取肺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p-IκBα、Bcl-2、Bax及JAK1、STAT3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Bax mRNA表达浓度.结果①造模后12、24 h治疗组血清IL-6浓度(pg/mL)(307.4±48.6、204.2±31.5)明显低于脓毒症组(644.8±88.7、570.4±66.3)(P<0.05),治疗组血清TNF-α浓度(pg/mL)(319.2±32.8、258.6±40.5)明显低于脓毒症组(382.1±54.7、324.3±30.0)(P<0.05),治疗组血清IL-11浓度(pg/mL)(761.0±109.3、672.4±99.5)明显高于脓毒症组(618.2±71.7、530.6±90.2)(P<0.05);②治疗组Bax mRNA及蛋白Bax、p-IκBα的表达分别为(0.46±0.09、0.82±0.19、0.61±0.20),与脓毒症组(0.78±0.12、1.19-±0.33、0.82±0.22)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Bcl-2表达(0.65±0.19)与脓毒症组(0.41±0.11)比较明显增加(P<0.05).③治疗组JAK1和STAT3蛋白表达指数(2.37±0.26、2.39±0.25)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④与脓毒症组比较,治疗组肺组织损伤和坏死明显减少;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4.43±1.07)分明显优于脓毒症组(6.91±1.18)分(P<0.05).结论rhIL-11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JAK1/STAT3通路的调控,抗凋亡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脓毒症雄性SD大鼠模型,6h后收集脓毒症SD大鼠血清备用.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株(ECV-304)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对照组、脓毒症组和辛伐他汀组.予相应条件培养液处理24h后,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HUVECS的生长情况,Hoechst染色法、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变化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细胞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情况.细胞相对生长率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吸光度值及细胞凋亡率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方差分析.结果 (1)与脓毒症组比较,辛伐他汀组HUVECS相对生长率(%)显著增加[(64.06±1.70)% vs.(37.59±2.13)%,t=-16.846,P=0.000].(2) Hoechst染色法与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加;而辛伐他汀组较脓毒症组显著减少.流式细胞术凋亡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4.07±1.55)%vs.(30.20±8.94)%,P=0.001];辛伐他汀组细胞凋亡率较脓毒症组显著减少[(16.50±4.26)%vs.(30.20±8.94)%,P=0.027].(3)脓毒症大鼠血清处理后,HUVECS中Bcl-2基因表达降低,而Bax基因表达增高;与脓毒症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两者呈反向改变.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上调Bcl-2和下调Bax基因表达抑制脓毒症内皮细胞凋亡,发挥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这可能是辛伐他汀治疗脓毒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γ-羟基丁酸(GHBA)对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1h,分别于再灌注后1.5、3、6、12、24、48、72h,用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GHBA组海马区的凋亡细胞、Bcl-2、Bax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GHBA组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5),Bcl-2表达增多,Bax表达减少,且Bcl-2/Bax的比率上调(P<0.05)。结论GHBA可能通过增加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可影响Bcl-2、Bax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5只,糖尿病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糖尿病高压氧预处理组,检测心肌凋亡及心肌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与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糖尿病高压氧预处理组凋亡指数、Bcl-2蛋白灰度显著降低[(52.73±6.71)%vs(41.69±5.79)%,(183.33±9.15)vs(166.00±10.53),P<0.05],Bax蛋白灰度显著升高[(134.00±4.73)vs(141.17±6.77),P<0.05].结论 高压氧预处理有减少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ax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研究表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保护神经元免受各种因素所致的神经元变性和死亡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SD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以未进行血管结扎的大鼠作为假手术组。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0μ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后7,14,28d取大鼠海马组织用于检测。结果与结论: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而治疗组各时间点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缩短(P<0.01);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各时间点大鼠海马TUNEL及Bax阳性细胞吸光度值明显减小(P<0.01),Bcl-2阳性细胞吸光度值明显增加(P<0.01)。说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提高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Bax蛋白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脂氧素A4(lipoxins,LXA4)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梗程度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n=12)、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和I/R+LXA4治疗组(L组,n=12),分别以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心肌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L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较I/R组减轻。I/R组中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均增强,Caspase-3的含量升高(P<0.01)。L组中基因Bax、Caspase-3表达明显减弱,Bcl-2表达增强(P<0.01)。结论:脂氧素通过抑制Caspase-3和Bax活化,增强Bcl-2的表达而对缺血再灌注的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针对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0只健康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40只、头针组4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不造成缺血状态,头针组行头针治疗,于再灌注6、24、487、2 h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SS)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TUNEL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脑组织Caspase-3、Bcl-2、Bax的表达。结果:头针组再灌注72 h NSS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缺血侧神经细胞凋亡率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24 h达高峰;头针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以244、8 h尤为显著。再灌注6 h后Bcl-2、Bax蛋白在缺血侧脑组织中均有表达,24 h达高峰,但随着时间推移,头针组Bcl-2/Bax比值减少较模型组慢;头针组的Bcl-2、Caspase-3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缺血可诱导Bcl-2、Bax、Caspase-3基因表达增强;头针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室内注射胰岛素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对抑凋亡因子Bcl-2,促凋亡因子Bax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地点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试验动物中心.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n=6)、心肺复苏组(复苏组,n=12)及CPR后胰岛素干预组(胰岛素组,n=12).经食道超速起搏诱发6min室颤制备大鼠CPR模型;以CPR后大鼠恢复室上性心率、收缩压超过60 mmHg(1 mmHg=0.133 kPa)并持续10 min以上,作为自主循环恢复(ROCS)标准;ROCS 10 min后,胰岛素组大鼠经立体定位仪定位,脑室内注射12.5 μL(1 U)胰岛素,其余2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维持生命体征,CPR后24,72 h,应用实时荧光PCR (Realtime-PCR)测定海马CA1区神经元Bcl-2,Bax mRNA的表达量;CPR后7d,应用TUNEL染色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CPR前后监测大鼠静脉血糖变化.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相关性统计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CPR后24,72 h,胰岛素组大鼠Bcl-2 mRNA表达量均高于复苏组(1.45±0.05) vs.(0.79±0.01);(0.95±0.06) vs.(0.35±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发现,胰岛素组、复苏组72 h表达均低于24 h(P<0.01).而胰岛素组与复苏组Bax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复苏组72 h与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PR后7d,胰岛素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计数,复苏组(124.75±17.35)个/mm2明显高于对照组(5.12±3.26)个/mm2和胰岛素组(92.79±7.49)个/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各组大鼠各时间点外周静脉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室内注射1U胰岛素,能够促进CPR后大鼠神经元促凋亡因子Bcl-2 mRNA的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脑室注射1U胰岛素不降低外周血糖.  相似文献   

19.
p38 MAPK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38 MAPK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给药组及溶媒组。除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外各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药组和溶媒组分别侧脑室注射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及1%DMSO。每组分别进行行为学评分和检测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①行为学结果: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后24 h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给药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高于缺血再灌注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免疫印迹检测结果: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可见少量Bcl-2、Bax蛋白表达,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后24 h可见Bcl-2表达减少,但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再灌注后24 h可见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再灌注后24 h可见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抑制p38 MAPK激活可以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的脑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脓毒症模型大鼠肺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模型组(n=20)及正常对照组(n=10)。以经典盲肠结扎穿孔法(CLP)成功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后3h及12h处死大鼠,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各时间点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取血清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造模12hBcl-2及Bax蛋白在大鼠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并计算两种蛋白的累积吸光度值。结果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3h开始出现脓毒症的相关表现;3h及12h肺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可见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肺血管充血,肺泡萎陷,炎细胞渗出,并随着观察时间延长有加重趋势。对照组与模型组血清(3h及12h)TNF-α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2510±0.0038、0.7392±0.0526及0.4203±0.0256;对照组与模型组2个观察时间点的TNF-α的平均吸光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模型组在2个观察时间点的TNF-α的平均吸光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免疫组化结果可见Bcl-2蛋白及Bax蛋白在对照组及模型组12h均有表达,但Bcl-2表达在对照组高于模型组(P=0.002),而Bax表达在对照组低于模型组(P=0.012)。结论细胞凋亡可能在脓毒症肺组织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