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014年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原学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2 776例患儿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项病原体Ig M抗体,包括副流感病毒(PIV)、甲型流感病毒(IVA)、乙型流感病毒(IV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嗜肺军团菌(LP)、肺炎衣原体(CP)、肺炎支原体(MP)及Q热立克次体(CB)。结果 2 776份标本中,共检出病原体抗体阳性1 237份,占44.6%,阳性率最高的是肺炎支原体(12.7%)。RSV、ADV夏季病毒感染率最低,春季最高;0.5岁~6岁组检出率较高,0.5岁组检出率较低。509例患儿呈现混合感染。结论商丘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是流感病毒,其次是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季节相关。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病原体的协同感染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病原在宝鸡地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ALRI)患儿中的构成特点。 【方法】 收集宝鸡市5家医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ALRI住院小儿7 979例的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 小儿ALRI患儿血清7种急性病毒抗体IgM总阳性率为32.7%;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B病毒抗衣壳抗原抗体IgM 7.6%,柯萨奇病毒抗体IgM 7.2%,巨细胞病毒抗体IgM 5.5%,埃可病毒抗体IgM 5.1%,副流感病毒抗体IgM 4.1%,腺病毒抗体IgM 2%,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IgM 1.2%。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率12.6%。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核酸(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阳性率结果为:EB病毒DNA 24.4%,肠道病毒(普通型)RNA 10.7%,呼吸道合胞病毒RNA 4.3%,柯萨奇病毒A 16 3.8%;肺炎支原体核酸定量阳性率为11.7%。 临床最常见的混合感染是EBV和MP混合感染。 【结论】 小儿ALRI病原学分布存在人群、地区和季节、年份等的差异性,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是宝鸡地区小儿ALRI的重要病原,病毒以EBV为主。应开展多方法、多病原的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检测方法及宝鸡地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方法 对宝鸡市5家医院儿科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多中心调查时收集到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5 436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超高倍显微镜检结果分析显示阳性率为70.0%,其中细菌20.0%、肺炎支原体或衣原体35.0%、混合感染15.0%,镜检阴性率30.0%.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分泌物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核酸、EB病毒核酸、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柯萨奇病毒A16核酸、肠道病毒71核酸、肠道病毒普通型阳性率依次为12.1%、23.6%、7.8%、4.3%、0、10.1%,病毒核酸总阳性率为45.8%,阳性率最高的病毒是EB病毒,其次是肠道病毒普通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各病毒在各年龄段感染率无明确规律,但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多见于1岁以内的小儿.1 745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16.0%.84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24.9%,共培养出17种细菌,前6位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12.0%,溶血性链球菌3.5%,肺炎克雷伯杆菌2.9%,卡他莫拉菌2.5%,大肠埃希斯杆菌1.1%,金黄色葡萄球菌0.8%,肺炎链球菌占第1位且为绝对优势致病菌,在5岁以内感染率最高.结论 各检测方法可检测病原的种类、敏感性、特异性、时效性不同,所以提倡多方法、多病原的联合检测.多中心联合检测结果显示宝鸡地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为病毒占45.8%为主,其次是细菌、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其他如衣原体等感染,临床医师诊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湖北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原谱,为临床抗感染及病原体检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947例拟诊断为ARI患儿的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中9种常见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 947例患儿中抗体阳性882例,阳性率为93.1%,其中≤1、1~3、3~6、>6岁各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87.5%、94.3%、97.0%、96.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种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其他依次为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718例,占81.4%,主要是两种的病原体混合感染。结论湖北地区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的主要是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混合感染比较普遍,主要是肺炎支原体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混合感染;病原体感染在各年龄组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肺炎病例中肺炎支原体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现况,探讨不同年龄组、不同月份病原学检出情况及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及多重RT-PCR法,对501份呼吸道样本同时检测9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结果:阳性检出率为40.32%,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为主要病原体;不同年龄组的病原体检出阳性率不同;部分病原体有一定的季节分布规律。结论: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为北京地区肺炎病例感染主要致病原,随年龄不同、流行季节不同而有一定的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潮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布。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10月本院儿科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1653例采用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新鲜痰液,进行细菌培养,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非典型病原体抗体。结果:1653例患儿中病原检测阳性1067例,病毒感染184例,细菌感染617例,支原体感染172例,嗜肺军团菌感染100例,衣原体感染53例,Q热立克次体感染13例,混合感染245例。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45.11%),细菌则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40.15%),其次为肺炎链球菌(18.81%)和卡他莫拉菌(16.54%)。结论:潮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原是细菌,其次是支原体、病毒、衣原体。各病原的治疗原则各不相同,因此早期明确病原学诊断具有显著意义,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深圳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监测两年深圳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等病原分布情况及临床流行特点。【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11月该地区确诊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5 651例患儿,取静脉血用ELISA法同时检测5种呼吸道病毒及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的特异性IgM。【结果】病原检测阳性者2 884例,总阳性率51.0%,其中混合感染1 061例,占18.8%,各病毒病原的检出率依次为流感病毒B(IFVB)927例(16.4%),腺病毒(ADV)291例(5.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53例(4.5%),副流感病毒(PIV)241例(4.3%),流感病毒A(IFVA)19例(0.3%);肺炎支原体(MP)2 440例(43.2%),肺炎衣原体(CP)33例(0.6%)。所有受检者中MP阳性者最多,达43.2%,3岁以上年龄段高达67.7%。2004年10月~2005年9月出现MP流行高峰,MP阳性者占受检者的40%以上胸片上表现为大叶性或节段性肺炎141例。毛细支气管炎中RSV的检出率7.6%。【结论】肺炎支原体可能是近年来深圳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2004~2005年在深圳市儿童中出现一次流行,临床表现多样;病毒以IFVB最为多见,流行不明显,在每年高温季节(5~8月)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80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血清中呼吸道病原的IgM抗体,以调查小儿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和流行特点。[结果]80例感染的患儿共检出病原阳性68例(85.0%),其中病毒感染59例;细菌感染9例;检出的主要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3型、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1、2、3、4型,柯萨奇病毒A7,柯萨奇病毒B1,埃可病毒7型,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1、12型,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论]病毒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占首位,其次是RSV和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情况及感染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对513例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血清6种病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抗体阳性患者达164例(占32.0%),其中有45例患者检出二种以上抗体(占8.8%),感染阳性率依次为副流感病毒11.3%、腺病毒8.8%、流感病毒8.0%、呼吸道合胞病毒7.0%、肺炎支原体6.0%和肺炎衣原体2.5%。结论:6种病原体的感染率大体一致,检测血清中IgM抗体的方法其阳性率较其它直接检测病原体的方法低,生物芯片技术在病原学快速诊断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5岁及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10例,年龄均在5岁及以下,均符合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入院当日或次日清晨通过无菌吸痰管吸出鼻咽分泌物2份,1份采用直接荧光法进行常见病毒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共7种病毒;另1份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并同时采血进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 210例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最高,占36.7%(77/210),肺炎支原体次之,占16.7%(35/210).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1.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在我国是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病原包括细菌、病毒及非典型病原(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儿童CAP的最主要细菌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常见病毒病原.儿童年龄越小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越大,住院时间越长细菌感染的比率随之增高,儿童CAP病原分布随国家、地区、时代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动态了解当地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和各年龄组患儿感染病原的主要种类,既可以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还对当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3~2005年青海地区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毒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海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617-2617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3年来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毒病原学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间接酶联法和被动凝集法对3年来1 525例住院肺炎患儿进行病毒病原学和支原体检测。结果:检出病毒阳性810例,阳性率53.1%,检出肺炎支原体229例,检出率15%。结论:青海地区3年来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为:腺病毒(29.0%)、EB病毒(19.3%)、呼吸道合胞病毒(19.0%),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占15.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见非典型呼吸道病原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断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提供病原学依据。 方法 采集该院2013年1-12月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1 726例住院患儿的血清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快速检测和鉴定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1.2.3)、腺病毒、嗜肺军团菌、甲型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Q热立克次体九种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采用χ2检验分析检出率的人群、季节、时间分布差异。 结果 1 726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为56.78%,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19.99%、呼吸道合胞病毒12.40%、副流感病毒9.21%、腺病毒5.16%、嗜肺军团菌5.16%,甲型流感病毒2.43%,肺炎衣原体1.10%,Q热立克次体0.9%;其中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χ2=6.04, P<0.05);副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腺病毒检出率存在年龄差异(P<0.05);肺炎衣原体检出率不存在季节差异,其它病原体在检出率存在季节差异(P<0.05)。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5月达最高峰;Q热立克次体秋冬季未检出;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1月是检出高峰。重复感染率22.25%,其中肺炎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率高达16.3%。 结论 导致该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与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普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构成及流行的季节特征,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9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检测门诊与住院患儿血清中呼吸道病原体,研究其检出情况及季节性变化。结果共检测2 119份标本,来源于2012年1-12月医院门诊和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抗体阳性患儿718例,感染率为33.9%;病原体感染率前5位的是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和副流感病毒;春夏秋冬四季感染率分别为23.8%、38.5%、43.5%、38.1%;<1岁的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其阳性率最高的病原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而在>1岁各年龄组中感染率最高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结论儿童在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率各不相同,婴幼儿时期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儿童,肺炎支原体和腺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秋季尤其应注重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龙岩市流感样病例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及流行特征,为其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以龙岩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018年采集送检的流感样病例标本为对象,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多种病原体检测。结果龙岩市2018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167份,病原阳性率40.7%(68/167)。68例阳检病例以1种病毒感染为主(88.2%),其次为2种病原体感染(10.3%)和3种病原体感染(1.5%);累计检出病原体77珠,其中以流感病毒占32.5%、其次为鼻病毒占18.2%、腺病毒占13.0%和肺炎支原体占13.0%。不同年龄组检出的病原分布略有不同,≥5岁年龄组检出病原前4位为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而5岁年龄组的为鼻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和副流感病毒。结论龙岩市流感样病例病原阳性率40.7%。流感病毒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鼻病毒感染应引起临床重视,春季应关注人偏肺病毒感染。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病例应关注腺病毒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3例住院的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用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 M抗体检测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INFB),副流感病毒1,2,3型(Parainfluenza virus type1,2,3 PIV),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Q热立克次体(Q Rickettsia, QFB),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腺病毒(Adenovirus,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九项病原体的Ig M抗体。结果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九种病原体检出的阳性率为63.15%,其中主要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占阳性例数的53.11%,其次为合胞病毒5.57%,混合感染占感染比例的22.95%。结论呼吸道病原九联检的检测方法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检测中检出的阳性率高,能够同时检测九种病原体,及时发现感染的病原体,对临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合理的支持依据,并对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避免抗菌药物的盲目使用及滥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已逐渐成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MP的混合感染在临床渐增多,多见与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球菌.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混合感染。近年发现,MP感染易引起EB病毒或二者混合感染[1]。现将我院2009.11——2010.2收治的5例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肺炎病原学及临床研究--附16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炎的病原和临床表现.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了血清呼吸道病毒抗体合胞病毒抗体、腺病毒抗体、柯萨其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鼻咽病毒抗体,用颗粒凝集试验检测咽试子肺炎支原体抗体,使用金标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咽试子解脲支原体培养以及痰培养.部分病例同时检测10种病原体,即除上述病毒外,尚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检测内容包括抗原、抗体.结果大部分病例(简称大组)只检测病毒抗体IgM或IgA,检出率只有6.25%,MP-IgM阳性率4.71%,UU培养阳性率41.67%,CT(抗原)阳性率16.67%,痰培养44.94%;另有25例(简称小组)进行了10种肺炎病原学调查,病毒抗原有23例次阳性,在15例患婴中测出,病毒抗体阳性4例次,在2例患婴中测出,下呼吸道痰培养阳性率92.00%.结论新生儿肺炎的病原学研究提示,病毒抗体检出率较低,有条件应做抗原检测.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CT感染并不少见,应引起足够重视.痰培养仍应作为重要的检查手段.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仍以气促、发绀、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盐城地区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为盐城地区儿童CAP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9月在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CAP患儿541例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多病原检测包括:痰常见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血肺炎支原体(MP)- IgM抗体、血EB四项抗体、痰培养或血培养。结果 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62.8%。MP28.7%,病毒21.8%,细菌16.8%。从单一病原来看,以MP感染率最高(28.7%),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链球菌。>1~5岁龄组及>5~14岁龄组CAP患儿,MP检出阳性率均较高。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1岁以内婴儿。年龄与发热的发生比及高低程度呈正相关,1岁以内年龄组发热比例低(41.6%)且以低热及中等度发热为主,1岁以上年龄组发热比例高(55.6%)以高热为主。CAP患儿5岁以下年龄组咳嗽、喘息气促的发生率明显高于5岁以上儿童;年龄越小肺部体征越明显。1月~1岁龄组CAP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小斑片影,多为单侧肺受累;>5~14岁龄组患儿则多为大叶受累阴影,多为单侧肺受累。结论 盐城地区住院儿童CAP病原依次为支原体、病毒、细菌。不同年龄段CAP患儿病原体检出率不同。不同年龄和不同病原学感染的儿童CAP的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邯郸地区儿童感染呼吸道病原体的特点及分布情况,为临床提供准确迅速的诊断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该院住院的1 185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11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Ig M抗体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 1 185例患儿中,检出呼吸道病毒Ig M抗体阳性患者734例,总阳性率为61.9%。流感病毒B型阳性率最高,为21.8%。流感病毒B型、肺炎支原体、柯萨奇病毒A型在0~3岁婴幼儿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儿童,肺炎衣原体在6~14岁儿童易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柯萨奇病毒B型、埃可病毒、春季较秋季冬两季高发,肺炎支原体夏季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呼吸道合胞病毒冬季较其他季节高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呼吸道病毒病例以1种病毒感染最多见。结论 14岁以下儿童感染呼吸道病原体有明显的年龄和季节差异。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原体及时快速,可为儿科医生提供可靠地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